【精品课件】第七章第3节人类文明的引擎.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61208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9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课件】第七章第3节人类文明的引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品课件】第七章第3节人类文明的引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品课件】第七章第3节人类文明的引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课件】第七章第3节人类文明的引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课件】第七章第3节人类文明的引擎.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类文明的引擎 从大国崛起中解读科技革命及其作用,【课标要求】,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相关章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西方历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近代科学兴起、新航路的开辟等。,【学情分析】,1、知识水平:对两次工业革命有初步的了解。 2、情感态度:部分学生并不热衷。 3、我的对策:寻找载体,优化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学生是“通过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学会思维的,如果由教师来解决问题,学生仅仅只是观望。那么他们是不会达到这个目标的。”,因此,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遵循了以下原则:有利于创设一个积极主动学习思考与探究的情境。

2、在这个情境中,学生应该有机会经历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步骤,逐渐理解怎样去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大国崛起为主线的,更加深刻的理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通过学生对大国崛起解说词的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设计两条主线:一是英国的兴衰,二是科技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并认识到生产力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形成关注国家命运的历史责任感。,了解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能力。 学生能正确评价科技的作用,培养历史责任感。,重点:

3、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难点: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强大的作用。,【重 难 点】,【课前准备】,1、记录片大国崛起第三、四集 2、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 的前两章,前言:后鸦片战争时代,别扭的姿态和梦中的自慰 2 第一章 大英与大清,不是冤家不碰头 7 维多利亚女王VS道光皇帝 7 英国对中国:单相思很久了 13 乾隆对乔治三世:你到我身边,带着不怀好意的笑 19 威尔士亲王对嘉庆皇上:最后一轮“秋菠” 24 大清在广州:防火防盗防洋妇 26 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们在广州的闯关活动 28 第二章 综合国力: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比较 33 西方第一号现代

4、工业强国VS东方第一号原始农业大国 33 那边厢的放任自由主义和这边厢的闭关锁国 35 那边厢的热兵器和这边厢的冷兵器 37 东方式的绝对专制和英国式的君主立宪 39 那边厢是科学的巨人,这边厢是科学的儿童 43 那边是文艺的春天,这边是文艺的冬天 45,你从影片中得到了什么?你从书中又看到了什么?它们把你说服了么?,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自豪的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大国崛起解说词,你知道它是谁么?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教学流程】,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

5、,在一个国家内部,白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 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止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 大清王朝 268 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 44 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大国崛起解说词,1、“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是指什么?,2、英国抢占了政治文明先机,得以一度傲视全球。英国在经济方面傲视全球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请用你的方式表达它的概况。,棉纺织业,织布,飞梭,纺纱,珍妮纺纱机 1765年,骡机,水

6、力织布机,采矿、冶金业,动力工业,纽可门蒸汽机,交通运输业,富尔顿发明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近代技术体系最终确立,瓦特改良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简况,从图中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 发明源于需要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是工业革命的标志,1765年,牛顿去世后30多年后,一种全新的蒸汽机在瓦特的手中诞生了,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不仅比原来的蒸汽机少用大量的煤,而且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后来人们把解决了工业化核心问题的瓦特蒸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瓦特也被称为“工业革命之父”。,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它的出

7、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大国崛起解说词,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它的出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什么影响?,1)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自然力(人力、畜力、水力、风力),蒸汽,2)建立了工厂,改变了工业格局的分布,近水建厂,交通发达、资源丰富,3)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4)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蒸汽轮船、蒸汽机车,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然而,就在英帝国看似如日中天的时候,太阳已经在悄悄倾斜。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大国崛起解说词,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

8、上升起。新的太阳是指谁,除了它,还有哪个国家也威胁着“日不落帝国”。是如何表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简况,从表格中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德国和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 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 电力的广泛运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之一,1900年,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 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由英国、法国、 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 这一年,还是这些大国们,在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也有一次集体亮相,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万人参观了大国们展示的工业实力和创造发明。,大国崛起解说词,思考与争鸣 :请同学们谈谈对两次科技革命的

9、理性认识。,1、积极: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 (1)经济: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2)政治:有利于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3)世界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4)社会生活:工业城市兴起,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消极: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如:殖民侵略、环境污染、贫富悬殊、人际关系冷漠等,科学与人文的和谐发展,思考与争鸣 :请同学们谈谈对两次科技革命的理性认识。,大国崛起解说词,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白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

10、持续的。 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止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 大清王朝 268 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 44 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根据解说词,请尝试设计问题,并给出理由。,然而,就在英帝国看似如日中天的时候,太阳已经在悄悄倾斜。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1、“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内部力量”包括哪些力量? (经

11、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其中科技的创新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英国一步步地稳健地走向世界中心”的表现是什么? (政治:不断完善代议制;经济: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开展;科学文化: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涌现了如牛顿等一批科学家) 3、“英帝国看似如日中天的时候,太阳已经在悄悄倾斜。”请说明如日中天的英国潜伏着什么危机? (内: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不热衷于技术革新等;外: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中心在美国和德国以及它们的迅速崛起等) 4、清政府对两次工业革命的态度如何?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一次:认为西方的科技是“奇巧淫技”落后于西方,国门洞开; 第二次:师夷长技,中体西用有利于近代化,但

12、没能实现强国梦。),根据解说词,请尝试设计问题,并给出理由。,部分参考问题,大国崛起需要那些要素?这哪个是最为关键,并说说你的理由。 你认为除了这些要素之外,可能还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谈谈在今天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如何在竞争实质是科技创新的竞争中国如何面对这种竞争。否能举出中国政府为此采取过那些努力。,“回顾500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讨论大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单一的因素一定是错误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却值得关注: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后发国家在国家力量主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等。”,大国崛起解说词,大国崛起解说词,如果说,六十年前的大国多以军事力量作为崛起的杠杆,那么,今天则是以综合国力作为崛起的标志。 如果说,六十年前的霸权国家想要的是帝国,那么,今天的大国所要的则是市场。 而占领市场的秘诀就是拥有这个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那就是科技创新的能力。,聆听历史是一种深远的智慧。 让历史照亮我们未来的行程。,【教学反思】,几点困惑:如何确定一节课的主题; 用什么材料来组织; 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流程施教。,几点想法:希望我的课堂能轻松一些,学生学有所乐; 希望我的课堂能理性一些,学生学有所思; 希望我的课堂能实在一些,学生学有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