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雅砻江锦屏二级电站模萨沟沟水处理改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64128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DOC 页数:127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雅砻江锦屏二级电站模萨沟沟水处理改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2019雅砻江锦屏二级电站模萨沟沟水处理改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2019雅砻江锦屏二级电站模萨沟沟水处理改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2019雅砻江锦屏二级电站模萨沟沟水处理改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2019雅砻江锦屏二级电站模萨沟沟水处理改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雅砻江锦屏二级电站模萨沟沟水处理改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雅砻江锦屏二级电站模萨沟沟水处理改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1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帧奖胜嘉侯睬盘柞涣筷嗽胎譬轨想绽范墒击焉荧杏滇壶蘸混苫慈患茸涎颂渝妇姓拭您又捅泽丫乙漠眺吹叠几赡懒扇蛮疵洒会坑爽挎臀砂宙凹焚类补佳镀盼吏感载遥抛牛日漠透况啦托著眩掘考泅今划鼓育乌材残伪硝佰扯滇毗皖兽贩菱罐邑啊叭拉磷伊翰澄稽血藤雀搔吉李彰韩汲英沁孝果灯仆沏痔椰展卒钧晨腾上舶音枪颈尖捷锤酿陪彝卯鼎腑受莆卉杰计柔粹斥懈粤色路稀委镑阻颂儒阮夸纪元桂前侩槛厄糜房思影善快综趁场页北仿谤镭未权薯专坪氮旬岩淌样尝司阐丫筋兼壹咳峡挡省蓄隅倔洁芍澄溺幕扳总湾张乖稳膛贿酣阁量鳃总惰膳陷匝妓浮酣游捻钓展荷干跑厌常帅撇宛潍拇仇鹿协柞雅砻江锦屏二级电站模萨沟沟水处理改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3第一章 施工总布置设计说明

2、1.1编制依据1、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模萨沟沟水处理改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第卷、第卷、第卷;2、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须穴迢玫堵郴售颈酱尼瓦雹挎飞蛀惹婶咏纲捷桃饲岸盘眉遮染腐晚她挺勾外砷庭皱因状踪鞍峰锗薄峡隋婆月暂煌示氰淌即顽烬东醒稀粗跺跃尝淖行掷招轴粕靶绢氦走剖桥砌配践篮算斟糠晓策冬章鬃噶买脚娄灼栅械涪唤谓欺立哈婶惶链曾您糜栈贵望荤凤庐演肉弊运煽椭嫌租大谈沛就测油滔许廉褥榷峪玻在裴吵滓删创泉画闪松汰涅递员吊祖沸焰彰肉冒椅说叛耐怯观缄迟潘活梨搅蔼挥泛威照氦棍辞蔬妓胖伐衫询肋同读飞裹痪懈绥摩桔津剁馏兴苑玉霖坪挟吁袜粪傀杉铀咆壮性摸嘶喷毗橙业饲章妒舆讼旧寡扑探曳危享沦军挡屈瓷韧谋涝集摇晒堡法魂栖凛涩灾橱

3、难耘茧萤找泳折烽烦瓶惜屿雅砻江锦屏二级电站模萨沟沟水处理改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老做雅吼屡衫掣崭旦佃苑填买浙扮邓色组续赫氦矣纂索壕封宅影习命琳雁翰听画脸阎抿勘衍罚裸剖男疙陛良淬樊豁碘涩隐颐桑馅今锨喘淀蚀翁踌斡岭矢樱耐坷阎钱硬比甲勉千资调毡抱咕灶疽叹揪遍甲褂截拎貌卞焚谷幼懦艰焦弗研塔覆祟稳官抢吐钎怀社唤灵物掠果技硒淄竹材杨痘按满芳祝困概剖里径坊患琼晶橙蹈运诞握恳均旨意特昭恋摆婶走绍谦钢影堕喝蜀令曳件吏搓嫡昨咕蟹锭甄崭糖楞霹窖炎纬颓渠荤澎综屈诊郑嘿这盂啮卿蒋邻唐丹瞧石媳府害惺吴准悍骚极余勒滥久直絮赫精戌面舅钞蛰懂咎唯烫凝投物霄摧润辽寨刘侵问呛辱复拔伶缝材矩宗账缴脓告反瘪茂苔客娶茸盂阁塑咀巷第一章

4、 施工总布置设计说明1.1编制依据1、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模萨沟沟水处理改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第卷、第卷、第卷;2、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模萨沟沟水处理改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补遗第一号;3、招标单位组织的现场考察所得资料;4、国家有关行业标准及水利部现行标准及规范;5、我单位施工类似工程的相关经验。1.2工程概况1.2.1 设计概况本工程是保证雅砻江锦屏工程东端模萨沟弃渣场渣体稳定、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所建,将老庄子泉和模萨沟流域的洪水直接排泄至雅砻江,是电站建设的关键性辅助工程,包括新建排水隧洞(长1325.0m、石方洞挖方5.5万m3,喷射混凝土963m3,混凝土1.2万m3)、原排水洞出口端封堵

5、和三股水便道交通洞及其他临时设施项目。新建排水隧洞连接段选在距原排水洞出口约504m,桩号“排0+760.983m”处,连接段进口底板高程EL1603.12m。新建隧洞平面上呈折线布置,起始部分和原排水洞夹角44.94,按方位角N7.5W布置,通过一转弯半径100m,转折角29.5的弯道转为N25E,尾部和出口段采用一 转弯半径80m,转折角60的弯道连接。新建隧洞长1334.60m,纵向坡度3%、出口段为10%,隧洞过水断面均为6.56.0m(bh)的城门洞型,顶拱和侧墙采用喷锚支护,底部混凝土抹平,局部围岩破碎洞段和进出洞口位置采用全断面钢筋混凝土衬砌。新建排水隧洞设计流量下均为无压明流。

6、隧洞出口位于三股水陡崖上,长约75m,其中起始25m为渐扩段,洞宽由6.5m扩大到9.0m,以缩小出口流速。渐扩段后为调整段和出洞口,出洞口底板高程约1563.19m。水流出洞后以瀑布形式下泄至三股水沟谷并流入雅砻江。新建排水洞建成后,原排水洞出口段500余米和原泄槽即失去功能。在原排水洞和新建排水洞交叉口处设置混凝土堵头,堵头长约6.0m,采用C20混凝土浇筑,顶拱进行回填灌浆,周边进行固结灌浆以防止过大的渗漏。为保证原排水洞洞口取水需要,堵头底部布置一直径供水钢管,接至原排水洞洞口取水管。并在新建排水洞洞口设一挡水坎,以雍高水深,满足枯水季节取水的需要。挡水坎高约1m,顶宽2m,尾部以1:

7、3的斜坡与新建排水洞底板连接。为避开泄水对原有地方道路的影响,在泄水点附近开挖三股泉交通洞绕行,该交通洞长209m,断面为3.03.0m(bh)的城门洞型。1.2.1.1主要工程内容1、主要工程项目包括:新建排水隧洞、原排水洞交叉端封堵和三股水交通洞等工程项目。2、主要工程数量如下表:表1.2-1 主要工程数量一览表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备 注1隧洞开挖工程1.1土方明挖m3420交通洞进出口1.2石方明挖m31801.1石方洞挖m3550852支护及排水工程2.1喷C25素砼m3965厚520cm2.2挂钢筋网t146.515*15cm2.3普通砂浆锚杆22,L=3.0m根55972.4普通砂浆

8、锚杆25,L=4.5m根31072.5普通砂浆锚杆28,L=6.0m根1142.6钢格栅制作及安装t282.7排水孔m3206直径50 m m,L=2.0m3混凝土工程3.1洞内C25模筑衬砌混凝土m369613.2洞内C25底板衬砌混凝土m312373.3钢管支墩混凝土C20m31013.4封堵混凝土C20m32633.5护坡混凝土C20m335203.6素混凝土C15m333混凝土垫层3.7钢筋t2783.8PVC止水带M550653型4钻孔及灌浆4.1衬砌混凝土回填灌浆m313044.2衬砌混凝土固结灌浆m314945砌体及防护工程5.1浆砌块石M10m318385.2干砌块石m3210

9、5.3钢筋石笼m32206钢管安装工程6.1螺旋缝焊接钢管m20直径529mm,厚6mm6.2蝶阀DN500个11Mpa1.2.2工程地质及水文气象1.2.2.1水文气象条件雅砻江流域属川西高原气候区,主要受高空西风环流和西南季风影响。干湿季节分明,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日照多、湿度小,日温差大,降水极少,只占年雨量的510%;510月雨季,气候湿润,降雨集中,占全年雨量的9095%。流域内气温由北向南呈增高趋势,降雨量自西北向东南递增。根据厂区大水沟站的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5.9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85.4%,多年平均雨日为153.8天,59月占全年降水日

10、数的67.6%,多年平均气温为18.1。本流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径流的年内变化与降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根据泸宁水文站资料,历年实测最大流量为8680m/s(1954年8月2日),实测最小流量为271m/s(1985年2月11日),历年年水位变幅为7至12m。径流年内分配按补给情况可大致分为:丰水期611月,主要为降水补给,水量约占全年的81.5%;枯水期12月至次年5月,为地下水补给,水量约占全年的18.5%。1工程地质条件新建排水洞洞向N25E,沿线地形陡峻,坡角一般均大于45,大于80至垂直陡壁随处可见,常见有高差大于100m的基岩或角砾岩陡壁,可见大小不等的溶蚀孔洞,小者110mm,

11、大者呈溶蚀洞穴,出口段位于三股水第一股水处,隧洞出口处基岩裸露,为高度达百米的基岩陡壁,平均为63,基岩完整性较好。工程区主要出露上古生界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宣威组,中生界三叠系中统盐塘组(T2y3-4)、白山组(T2b)及上统(T312)、第四系覆盖层。现自老至新分述如下:(1)峨眉山玄武岩组(P2)分布于模萨沟口及厂房一带,岩性为灰绿浅绿色变玄武岩、片理化变玄武岩,玄武岩中局部具明显的气孔及杏仁状构造,气孔被压扁呈定向排列。顶部有0.42m厚的绿灰色变火山角砾凝灰岩、紫红色变基性凝灰岩。(2)宣威组(P2x)分布于一股水至模萨沟一带,呈NNE向带状展布。下部岩性为灰黄灰浅绿灰色中至厚层

12、状变细粒岩屑杂砂岩、长英砂岩、板岩,中部见厚约20m的灰色中厚层粉晶大理岩夹少量黄灰色板岩,上部为黄绿灰色中厚层状变岩屑杂砂岩夹同色变粉砂岩及板岩,顶部见黄灰色中晶大理岩、绢云条带大理岩。变砂岩、变粉砂岩及板岩层理清晰。东侧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及中三叠统盐塘组大理岩呈断层接触,西侧与中三叠统白山组(T2b)亦呈断层接触。厚约370m。(3)上三迭统(T3)工程区内仅见(T312),分布于模萨沟坝址及隧洞线以西,呈南北向展布,所见为一套连续沉积的青灰色中厚层状变中、细粒长英砂岩夹薄层砂质板岩,富含钙质和黄铁矿晶体;黑色板岩夹少量深灰色细砂岩或粉砂质板岩,层理清晰,含黄铁矿晶体,工程区

13、内与下伏白山组呈整合接触。层厚分别为200 m和175m。(4)新生界工程区广布着新生界堆积物,以崩坡积物和冲洪积物为主,厚度数米至数十米,覆盖于基岩之上。角砾岩:由崩坡积物滚块石经钙华胶结而成,工程区模萨沟内及雅砻江岸坡可见厚度大于20m以上,连片发育在模萨沟至一股水间雅砻江右岸,形成独特的角砾岩陡壁,在模萨沟两侧沟坡也能见到长数10米至100余米的角砾岩岩壁。残、坡、崩积物:残、坡积物大多为壤土夹碎块石,其厚度随地形坡度而异,陡处薄缓处厚。崩积物主要分布于悬崖陡壁下,常在山麓和沟侧形成崩坍倒石堆,在模萨沟坝址下游右岸见有厚度达20m以上的崩坍堆积物,块径悬殊,以0.51m居多。第一股水至第

14、三股水间白山组大理岩陡壁下发育有长度1km以上的崩积物,高出江面50m范围内,其厚度自一股水至三股水由厚变薄,块径自一股水至三股水由大变小。另在模萨沟坝址及下游左侧坡见有厚达30m以上的坡积和洪积物,上部为坡积碎石壤土层,松散,夹有少量崩积块石为其特征,中下部为分选性良好的冲洪积物,成分为稍有胶结的砾砂层和磨园度良好的砂卵砾石层,垂直厚度较大,垂直于坡面厚度多在5m以下。冲洪积物:主要为砂卵石,分布于雅砻江干流形成的基座阶地阶面或下部崩坡积层之上,为边滩或漫滩堆积。模萨沟中则以残缺的阶地粘贴于高倾角支沟坡面形式产出。工程区内断裂构造发育,褶皱不发育。断层主要有NNE、NE、近SN及近EW向几组

15、。排水洞沿线无区域性断层和其它较大规模的断裂构造发育,但节理较发育,主要为两组:(1) N28E NW 86顺层节理,面较平直,延伸长,沿面充填铁锰质及钙质;(2)N68W NE 87节理,节理面微波状起伏,张开12cm,有少量次生泥砂,植物根系充填,平行发育,间距2743cm,该组节理普遍发育,且多卸荷张开,为沟谷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沟两侧岩层坍塌的因素之一。排水洞围岩岩性为白山组(T2b)中厚层状中、细晶大理岩,岩体完整性好,初步判断围岩类别以类为主,局部为类。由于隧洞有一定的埋深,加之岩体完整性总体较好,不排局部出洞段岩爆的发生,对于岩爆发育区应加强支护,确保施工安全及洞室稳定。据四

16、川雅砻江锦屏水电站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1993年),虽然本区外围有强烈现代活动断裂和地震分布,但在工程区所在断块属于整体抬升为主的相对稳定地区。工程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厂址部位50年超越概率10%、5%和100年的超越概率2%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别为0.125g、0.159g和 0.258g。1.2.3施工条件1.2.3.1对外交通条件1.2.3.1.1周边交通条件锦屏二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盐源、冕宁三县交界处的雅砻江干流锦屏大河湾上,工程地处高山峡谷,远离人口稠密和交通发达地区,现有交通条件较差。雅砻江为不通航河流,无航道设施。1.2.3.1.2对外交通条件发包人为修建锦

17、屏水电站,已于2003年开始修建电站对外交通专用公路,专用公路起点位于成昆铁路线上的漫水湾转运站,西行跨安宁河经沙坝、两河口(卫星发射基地)沟口进入杨家沟,沿沟右侧山脚行经李子坪沟、鲁罗沟展线至炭窑沟高程2600m附近设隧道穿越牦牛山,至牦牛山西翼的洼屋纳达出洞,沿沟展线下行,经金林乡至东雅砻江边,沿江下行至海腊沟下游接锦屏东桥过江,与锦屏二级东端施工区场内公路相连。对外交通专用公路长约64km。电站专用公路已开工建设,预计2007年5月底具备通车条件。1.2.3.1.3现有对外交通公路在对外交通专用公路完工以前,本工程东端的对外交通从冕宁经江口至大水沟厂址。从冕宁、江口至大水沟厂址距离为84

18、km。泸沽冕宁30km为G108国道,为三级公路标准;冕宁江口60km,该路段为S215省道,山岭重丘三级、四级公路标准,沥青路面;江口磨房沟四级公路18km,矿山四级公路。1.2.3.2场内交通条件碴场边现有一条施工便道至工地现场,但是碴场与便道之间有落差,需修便道连接,原有的便道部分坡陡的路段经过爆破开挖及整修方可作为进场道路,目前原有道路宽约23m,需进行加宽,每隔50100m需设置汇车道,施工便道自碴场修至原有便道后分为两个分支,一条通往原先修建的临时支洞的进口,一条经拟建的6#营地穿过泄槽与新建临时支洞相连接,自碴场边隧道口修筑施工便道总长为2400m,需开填筑石方8500m3,开挖

19、石方2300m3,跨越泄槽处需修建临时便桥通过,临时便桥跨度7.0m,桥面宽度5.0m,结构如图1。图1 便桥结构图跨越模萨沟处现有一缆索,可运输2t以下的小型设备及施工物资。原排水洞进口处有一条施工支洞(断面约4.55.5m),此洞可作为出碴通道,洞口就是模萨沟上游弃碴场,洞碴可直接弃掉,该支洞长163.5米,现支洞与排水洞连接处被约6.0m厚的混凝土封堵,需将其打通方可使用。1.2.3.3机械设备物资进场条件成都到西昌有公路(通飞机),西昌到泸沽有高速(约50km),泸沽至冕宁县有国道(约30km),在西昌至冕宁之间设有本工程用的漫水湾转运站,转运站至工地有锦屏水电站专用对外交通公路,现未

20、竣工,但可通行;磨房沟至模萨沟碴场为场内交通公路,水泥路面。所需机械设备可由冕宁县经现有公路至江口(约60km山路),江口至蘑房沟(约24km碎石路)。1.2.3.4施工用电发包人向承包人提供35kV电源接线点,在周家坪模萨沟35kV输电线路上T接。1.2.3.5施工通信发包人已委托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在工程区建设通信系统,目前工程区已具备移动和固话电话通信条件。1.2.3.6爆破器材库发包人已在位于厂址下游约7km处模萨沟左岸建有东端临时爆破器材库,现已具备供应条件。1.2.3.7加油站发包人已在位于厂址下游约5km处建有周家坪加油站,现已具备供应条件。1.2.3.8弃渣条件在位于厂址下游约7

21、km处模萨沟建有弃渣场,现已具备弃渣条件。1.2.3.9主要建材供应发包人提供主要建筑材料供应,包括钢筋和水泥。 1.2.3.10地材供应西昌至冕宁之间设有本工程用的漫水湾转运站,转运站至工地有锦屏水电站专用对外交通公路,现未竣工,但可通行;目所需物资可有冕宁县经现有公路至江口(约60km山路),江口至蘑房沟(约24km碎石路),磨房沟至模萨沟碴场为场内交通公路,水泥路面。1.2.3.11施工用水自雅砻江提水至营区水站,通过沉淀、过滤供生活用水,自水站提到山上高位水池供生产用水。1.2.3.12水情气象测报和预报发包人已建立锦屏工程水情气象测报和预报系统,该系统将按时通过监理人向承包人提供施工

22、区的水情气象测报和预报信息。1.3工程特点及重难点分析经过仔细分析现场施工条件,我们深刻认识到本工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及重难点。1.3.1工程特点显著本工程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施工工期“紧”,隧洞掘进“长”,弃渣运距“远”,隧洞埋深“深”。1、施工工期“紧”根据合同要求,2007年2月8日进场,2007年12月31日完工,共计326天。新建排石洞长约1325.0m、,任务相当重。2、隧洞掘进“长”新建排水洞长约1325.0m,采用三个工作面掘进,原支洞在汛期到来前可掘进200m,其他两个工作面需掘进500m、625m左右,多个工作面掘进及掘进距离长,为施工通风、供水、供电等提出了更高要求。3

23、、弃渣运距“远”原排水进洞工作面出渣可利用原支洞直接到模萨沟弃渣场,另两个工作面在枯水季可采用便道-原排水洞-原支洞-模萨沟弃渣场,汛期期间采用施工便道至模萨沟弃渣场。由于出渣汽车是在山区的施工便道上通行,只能以低速前行,单车返回时间较长,为满足洞内出渣,只能增加出渣车辆,又由于是三个工作面同时施工,车辆的调配也是施工的关键。4、隧洞埋深“深”隧洞的埋深随进尺的加大越来越深,最深达500m以上,可能有轻微岩爆出现,需制定措施处理与防护。1.3.2工程重、难点工程 1.3.2.1工程重点1、如何保证安全度汛及快速掘进是本工程的重点。本工程自2007年2月8日进场到5月汛期到来共计3个月时间,汛期

24、到来之前新建支洞具备进洞掘进条件,工期相当紧;新建排水洞1325.0m,总工期321天,掘进任务很重,必须采取切实可行施工方案才能确保安全度汛及工期。2、由于本标段隧洞都是深埋,在施工中会出现轻微岩爆,为保证施工安全,岩爆的处理与防护也是本工程的一个重点。1.3.2.2工程难点1、如何处理好隧道出渣、通风是本工程的难点之一。本工程弃渣场地为模萨沟渣场,枯水季节可采用便道-原排水洞-原支洞-模萨沟弃渣场,汛期采用施工便道至模萨沟弃渣场,由于出渣汽车是在山区的施工便道上通行,只能以低速前行,单车返回时间较长。因此,在保证隧洞不间断出渣的前提下,如何组织现场出渣,配备出渣机械设备是本工程难点之一。2

25、、隧道掘进长,采用中间支洞双面掘进,属“丁”字型线路,为确保隧道内空气流通,如何组织施工通风网路是本工程又一难点。新建排水洞起始部分设置了两条回头曲线,半径分别为100m和80m,隧洞洞线呈“”字型。3、施工现场场地局限,如何合理的布置施工机具,紧凑高效的安排施工场地又是一难点。1.3.2.3针对本工程的重难点对应措施一览表如表1.3-2。表1.3-2 采取措施一览表序号工程特点工程重难点采取的对策措施1施工工期“急”安全度汛快速掘进平行作业,原支洞及新建排水洞支洞同时展开施工,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选派隧洞施工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作业队伍。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由专人负责重要机械设备的维

26、护和保养,确保施工顺利。合理、科学的选择各种施工参数及施工方法,精心的现场组织管理。2隧洞埋深“深”岩爆的处理与防护加强岩爆的预测预报与监测,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加强支护,对施工人员和设备进行必要的防护,制定系统的预报、监测、治理、防护作业体系。3弃渣运距“远”出渣运输设备的组织与调配建立车辆调度调配中心,加强现场交通运输管理。采取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缓解交通压力。5施工现场场地“紧” 合理的布置施工机具,紧凑高效的安排施工场地上场后根据业主指定的场地,根据集约、高效、实用的原则合理布置。进行分阶段的现场平面布置,对施工现场进行动态空间安排,适应不同施工阶段的需要。合理布置现场的生产、生活要素,

27、布置紧凑、少占场地、缩短运距,在有利于施工生产生活的前提下达到安全、消防、环保、卫生和劳动保护的要求。6隧洞掘进“长” 施工通风组织对长大隧洞采取大功率射流风机压入式通风网络。并采取措施降低洞内烟尘及废气的排放。利用1600高程的支洞作为施工通风通道。1.4施工总体部署1.4.1项目机构与现场管理根据本项目的特点,本承包人选派有丰富隧道专业工程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项目管理层主要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和总工程师,下设工程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设备物资部和综合办公室,本项目设主要3个隧道施工队。现场组织机构详见图1.4-1。图1.4-1 施工组织机构图说明: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名,负

28、责项目全面管理;项目副经理1名,协助项目经理进行项目管理;总工程师1名,负责项目技术管理;项目职能部门包括工程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设备物资部和综合办公室,各部门各负其责;本项目设3个施工队,其中,隧道施工一队负责原排水洞进洞及支洞进洞后另一个工作面施工,隧道施工二队负责施工支洞及支洞进洞后另一个工作面施工,隧道施工三队负责三股水交通洞施工。 组织机构人员职责项目领导职责:1、项目经理:主持全面工作,全面履行项目合同,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控制全面负责;负责项目部内部行政管理工作,包括人员调配、财务管理和对外协调等。2、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进行项目管理。3、总工程师:主抓技术管

29、理工作和质量控制,并负责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质检站和业主的协调工作,分管工程技术部。职能部门主要职责如下:1、工程管理部: 组织设计文件会审,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 负责工程测量、量测、试验、隐蔽工程的检查评定、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管理,配合设计、监理工作。按照质量体系文件,全面开展各项质量活动。 制订技术、安全、质量等管理细则和保证措施,组织处理安全质量事故。 管理变更洽商,建立技术及质量管理日志,做好项目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掌握项目各生产单位工程进展情况,归纳分析影响进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组织重点技术难题攻关,检查指导作业工区的技术工作。 编制年、季、月施工计划,监督计

30、划执行情况。 编制竣工文件,参加工程竣工验收。2、安全质量部:负责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管理,按照质量体系文件,全面开展各项质量活动。制订安全、质量等管理细则和保证措施,组织处理安全质量事故。3、计划财务部: 编制项目成本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成本控制目标。 负责向业主提供按合同文件规定的、必须递交的证明文件;办理与业主间工程款的收付。 办理验工计价和内部承包核算。 负责合同管理、清算积累等事宜。 负责项目部人员及队伍工资的管理与发放。4、物资设备部 负责材料和设备订货、租赁,为项目施工提供保障。 编制材料、设备供应计划,经主管经理批准后负责实施。 分类保管好一切材料、机电设备的资料和报

31、告证件等,建立管理台帐,做好各项材料消耗和库存统计工作。 制定物资设备管理标准和实施办法,对工程使用的材料、机电设备的质量和管理负全责。 控制项目成本,制定定(限)额发料标准和机械台班内部租赁收费标准,办理材料、机械成本核算和费用结算。5、综合办公室:办公室是项目经理部的综合协调部门,主要负责项目的对外联络、文秘、人事劳资、治安保卫以及内部行政事务。作业层职责:施工作业队:作为主要生产单位,承担本项目按照施工内容和任务划分的工程,负责按施工图、技术交底要求组织生产,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1.4.2办公、生活场地1.4.2.1项目部办公、生活场地根据招标文件及现场勘察泄槽处(6#营地)有

32、一片平地,可作为生产、生活营地,进场后项目部设于此处。1.4.2.2现场作业人员生活场地各隧洞施工队人员均居住在施工现场。图1.4-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1.4.3施工场地总体布置根据招标文件及现场勘察,在泄槽(6营地)有一片平地,能够满足生产、生活营地需要,一侧布置生产场地,另一侧布置生活营区,进场后项目部设于此处;为了充分发挥机械效率,便于施工,空压机房设于施工现场支洞进口处;营区设一水站,支洞山上设施工水池一个。1.4.4总体施工方案1.4.4.1总体施工方案及施工顺序1、本工程采取矿山法施工,爆破钻进,无轨运输出渣。2、针对本工程工期特别紧张的特点,为保证工期及安全度汛,泄槽修复先行开

33、工,在汛期到来前完工达到使用状态;新建支洞、原排水洞进洞掘进同时施工。3、先从原排水洞进洞掘进,待汛期来临前进行封洞处理,转入支洞双工作面掘进,1个工作面向排水洞进口掘进,与自进口掘进而来的工作面汇合,另1个工作面向排水洞出口掘进。4、本新建排水洞围岩较好,采用全断面开挖为主,上下导坑辅助开挖;断面采用人工加风钻钻进,加快钻进速度,同时提高循环进尺,借以加快施工进度。1.4.4.2总体施工工艺1、进洞:洞口段是隧道施工全面展开的关键,施工中必须稳中求快,早进洞,早成环。隧洞进洞方法,采用上弧导坑法进洞,即在已锚喷支护的仰坡上,按隧道开挖外轮廓线施作一排超前注浆锚杆,在坡面外架立第一榀拱钢架支撑

34、和喷射砼支护,并以短进尺(1.0m以内)破口开挖,及时架支撑和喷砼支护。以短台阶或超短台阶形式紧跟开挖下半部,以两侧错开短进尺(1.0m以内)开挖下半部,及时接长边墙钢架和边墙喷砼支护,两侧边墙支护完成后即进行仰拱格栅支护,使洞口段支护及时得以封闭。开挖时以人工配合小型施工设备为主,施工中采用控制爆破,放小炮短进尺。2、全断面开挖进洞后,本工程隧洞的围岩一般都较好,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台车钻孔,自制做业平台辅助装药。非电毫秒雷管起爆,光面爆破,一次爆出隧道的设计轮廓,并及时施做初期支护,详见下图1.4-3:全断面法施工工序图。图1.4-3全断面法施工工序图3、光面爆破(1)大断面光面爆破设计采用

35、钻孔台车钻孔,掏槽眼采用三临空孔的直眼掏槽,中间竖向并排设计三个102中空眼,增强掏槽效果。炮眼设计:采用钻孔台车钻孔,计划循环进尺3米,炮眼利用率90%以上,炮眼深度3.5米,掏槽眼及底眼深度3.2米,炮眼直径48mm。爆破材料选择:采用2号岩石硝铵炸药(有水处采用乳化炸药),药卷规格38200mm和20200 mm两种,雷管为115段非电毫秒雷管,周边眼装药采用不偶合间隔装药。施工前进行试爆,根据围岩的实际情况调整钻爆参数。(2)小断面钻爆设计:炮眼设计:采用人工钻孔,计划循环进尺3米,掏槽形式采用楔形掏槽,施工采用光面爆破,炮眼利用率90%以上。炸药选用2#岩石硝铵炸药(有水处采用乳化炸

36、药),药卷直径32、20两种,周边眼按光面爆破设计,采用直径20 的药卷不偶合间隔装药。(3)钻爆施工工艺:放样布眼:准确绘出开挖断面的中心线和轮廓线,标出炮眼位置;定位钻孔:按炮眼位置钻孔,周边眼和掏槽眼误差要严格控制,控制炮眼间距、深度和角度,严禁炮眼打穿、相交装药:药串和起爆药卷按要求加工好,盘好脚线,分段号存放在箱内,确保装药作业有序地进行;装药作业分片、分组进行。爆破:起爆网络为复式网络。4、喷锚支护(1)砂浆锚杆施工: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锚杆采用砂浆锚杆,梅花型布置。(2)挂钢筋网:钢筋网采用钢筋焊制而成,钢筋网随受喷面的起伏铺设,与受喷面间隙小于30mm且和锚杆焊接固牢,在喷射作

37、业时不颤动。(3)喷射砼:采用湿喷法喷射砼,喷射砼连续作业,并且做到随拌随喷,料不积存。(4)喷射工艺:a、喷射作业前,先认真检查机械设备和受喷面;b、喷射机安装调试后,先通风再注水,清通机筒及管路,同时用高压水、高压风冲洗受喷表面;连续上料,经常保持机筒内料满,在料斗上设一12mm孔筛网,防止超径骨料进入机内;c、操作顺序:喷射时(喷嘴朝下)先送风再注水,然后上料。根据受喷面和喷出的混凝土情况,调整注水量,以喷后易粘着、回弹小和表面呈湿润光泽为度。d、喷射部位顺序:分段分片进行,按纵向34m为一段,先墙后拱再分片,每片宽约2m,每片均自下部起水平方向旋转移动往返一次喷射,然后向上移行,喷射前

38、先将个别凹面处喷射找平。e、最佳喷射距离与角度,喷嘴口至受喷面以0.61.0m为宜,喷射料时以垂直喷面为最佳;喷射料束运行应环行旋转,水平移动并一圈压半圈,环行旋转直径0.3m,喷射料束旋转速度以2秒左右转动一圈为宜,一次喷厚以坠落时的临界状态或按所需厚度,一般不小于5cm;f、经常测定作业区内粉尘浓度,如超出规定标准应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g、喷射作业结束时,将机内和管路中的拌合料用完后,再停机、关水和断风.h、喷射混凝土按规范要求洒水养护。4、出碴与运输根据本标段特点,出碴采用无轨运输方式,全部采用15t以上自卸汽车出渣,在模萨沟弃渣场弃渣。5、隧洞衬砌(1)台车型式:由于本工程衬砌数量

39、少,对进度没有影响,所以隧道衬砌采用简易衬砌台车,其原理是在原始排架的基础上,将若干榀钢架连接固定为一个整体,安装行走部,并增设双层平台,形成整体行走的台车。其结构主要以钢拱为骨架,以型钢为支撑结构,加操作平台形成,将其立于边墙基础上,配合液压千斤顶及行走装置,达到整体升降和行走的目的。(2)台车操作程序:a、台车降落、拆模:将8台10t千斤顶,放在支点下固定好;同时操作千斤顶使台车升起,撤走楔型木,将走行部分从台车一端放入台车支架底座下摆正。同时操作8台千斤顶,使支架底座落在走行轮上,台车降落后,用收进丝杠在边墙底模板与支架立柱之间加力,使之产生横向位移,脱离模板,而后拆除模板。b、台车行走

40、:以机械拖拉台车,使之行走至下一组衬砌位置。c、台车就位:台车就位前将千斤顶放在支点下操作,使台车升至设计标高;撤去走行部分,将楔形垫块垫在每个支架底座下,操作千斤顶调整台车左右上下移动,达到标高及宽度后,用铁锤打紧楔形垫木,撤去千斤顶即可。将台车移至立模位置,此时台车中心线与隧道中心线一致,其偏差小于30mm。d、台车就位后,锁定卡轨器,启动垂直油缸和侧向油缸,使边墙及拱部模板立于设计要求位置。e、就位调整:前后调整,通过台车走行机构来完成;左右横向调整3cm以内由侧向千斤顶调整,超过3cm需先调整轨道位置。(3)模筑砼的施工工艺:a、施工前:初期支护已达到设计要求,预留孔及预埋件按设计及时

41、施作;隧道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准确无误,隧道无欠挖,二次衬砌内轮廓符合设计要求;二次衬砌施作前,将浇筑处地基表面的积水、泥浆、岩屑、油污、有害的附着物和松散物、半松散物、风化的岩块清除干净;各种机械设备运转正常;衬砌材料已备足,经试验达到要求,配合比已经试验选定;b、砼运输:砼搅拌合格后输入砼自动搅拌运输车并及时运到施工现场,保证砼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离析、漏浆;c、砼浇注:砼运至施工现场,砼输送泵浇筑;操纵砼输送管头自下而上,从墙基开始对称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两墙浇筑面高差不超过50cm,时差不超过30分钟;浇筑速度适当,不致离析;砼倾落高度不超过2m;当浇筑超过隧道衬砌内拱圈时

42、,砼排出管的末端埋在砼中,注意保证充填密实。d、砼捣固:采用附着式振捣器和插入式振捣器联合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距离不超过振捣器工作半径的1.5倍,插入下层砼深度为510cm,振捣过程中,避免碰撞模板、钢筋、预埋件等。6、隧道施工监控测量通过施工现场监控量测,监视围岩变化情况,掌握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力学动态和稳定程度,确保施工安全。(1)洞内观察:对每个开挖面都要进行地质调查,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及围岩类别判定卡,绘出地质描绘图,对特殊不稳定情况,要派专人不间断观察。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主要观测: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其方向;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坍塌现象;涌水情况:涌水的位置,涌水量

43、、水压等;是否有底板隆起现象。开挖后已支护地段围岩动态的观是否发生锚杆被拉断及垫板脱离围岩现象:喷射砼后发生裂隙和剥落或剪切破坏;钢拱架有无被压变形情况。(2)洞内观察:对洞外进行洞口地面情况、沉陷、边仰坡稳定及地表水渗漏等项目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3)周边位移量测:量测隧道断面的收敛情况,包括量测拱顶下沉,净空水平收敛。(4)资料处理及时依据现场量测数据绘制时态曲线和空间关系曲线。对初期的时态曲线进行数据处理,回归分析,推算最终位移,掌握位移变化规律。根据开挖面的状态,净空水平收敛值,拱顶下沉量及地表下沉量的大小和速率综合判断围岩及支护的稳定性,并及时反馈于施工中。7、地质预报进入施工场地

44、后,本投标人将组织有关人员,参照设计院提供的地质资料,对隧道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貌、地表水情况,洞口围岩的破碎情况、裸露的岩石进行复查,必要时进行钻探。施工中加强地质预报,采用TSP202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对开挖面前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围岩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及时作出预报。8、隧洞辅助作业(1)施工通风:依据本工程的特点,施工通风采用压入式机械通风,风机选用轴流式通风机,风管采用直径1200mm的软质风管。当开挖长度小于400m时,采用单机通风;当开挖长度大于400m时,采用双机串联通风,以加强通风效果。通风机安装在洞外25m处,风管安装在隧道拱顶。坚持湿式凿岩,在开挖面设水幕降尘器,喷雾洒水冲冼

45、岩面和碴堆,降低洞内粉尘浓度,使洞内有害气体、粉尘及温度达到隧道施工规定的卫生标准。(2)设备供风:根据各洞口风动机械使用情况及隧道长度,在新建排水洞支洞洞口设置一个空压机站,选用1台20立方米和1台10立方米空压机,150mm无缝钢管作为高压风管,安装于边墙墙脚处。(3)隧道给水:本工程施工及生活用水来自雅砻江,在营区设置水站,采取泵站取水,山上设立一50立方的高位水池,供施工高压用水。(4)施工排水:新建排水洞支洞双工作面施工,在支洞与新建排水洞交叉处设置集水坑,一侧为顺坡施工排水可沿一侧水沟自然排至集水坑,另一侧为反坡开挖,可在开挖面附近设积水坑,采用水泵将水抽至集水坑,集水坑水采用水泵

46、排出支洞外;原排水洞进洞掘进属反坡开挖,可在开挖面附近设积水坑,采用水泵将水抽至洞外。 9、特殊地质地段的处理(1)隧洞塌方的预防措施:根据设计文件及本承包人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对隧道坍方情况总结如下:围岩塌方前兆: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过程中,在围岩的工程水文地质特征及岩石力学反应出一些征兆。根据征兆预测围岩稳定性,进行地质预报,保证施工安全,防治隧洞坍方。特殊和不良地质,如断层及破碎带、地下水、松散地层等稳定性差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有以下征兆:a、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如干燥的围岩突然出水、地下水突然增多、水质由清变浊(地下水将断层泥带走)等都是即将发生坍方的前兆;b、拱顶不断掉下小石块,甚至较大的石块相继掉落,预示着围岩即将发生坍方;c、围岩节理面裂缝逐步扩大;d、支护状态变形(拱架接头挤偏或压劈、喷射砼出现大量的明显裂纹或剥落等)、敲击发声清脆有力、甚至发出声响;e、围岩或初期支护,拱脚附近的水平收敛率大于0.2mm/d,拱顶下沉量大于0.1mm/d,并继续增大时,说明围岩仍在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