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地理学会工作总结精选.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81417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中国地理学会工作总结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中国地理学会工作总结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中国地理学会工作总结精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中国地理学会工作总结精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中国地理学会工作总结精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中国地理学会工作总结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国地理学会工作总结精选.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地理学会工作总结20年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对于中国地理学会来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大精神的重要之年。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中国科协事业的发展,所属全国学会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能否在中国科协新的管理体制下,持续地承接中国科协任务、得到中国科协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有效支持,开展好学会工作,推动学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是摆在全国学会面前的重要任务。在党的大精神和中国科协大工作方针的指导下, 20年中国地理学会继续坚持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我国地理科技人才的成长,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建设;大力推进面向

2、公众的科学普及工作,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积极开展科技咨询和决策咨询工作,为国家和地方经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认真组织表彰奖励活动,鼓励积极向上的科学精神,树立良好健康的科研与教学风气,建设绿色的学术生态,推动科技创新;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推动学会改革与发展。20年,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门,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全国有关地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院系)和出版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学会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下,通过学会秘书处全体同仁和各分支机构负责人的共同努力,中国地理学会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年,被评为第六届中国科协

3、先进学会。中国地理学会全年制订各类活动计划49项,完成45项。其中学术交流活动31项(含国际交流活动14项,其中出访4项、协办大型国际学术活动3项);重大科研成果编写组织与立项工作(含多次学术交流活动)2项;科普活动4项;评奖活动8项(与科普活动有重复);常务理事会议1项。另外,完成了两项20年度申请的中国科协跨年度重大决策咨询项目的课题研究。认真总结回顾一年来学会在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编辑出版工作、科学普及活动、科技咨询与决策咨询工作、表彰奖励工作和自身建设工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可以归纳出几个特点。(一)学术交流更加活跃20年,以中国地理学会20年学术年会为核心,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4、全年共组织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项目34个,其中中国地理学会20年学术年会参会者达1200人,提交学术论文700多篇。通过学术活动可以看出,两岸三地以及双边和多边学术活动十分频繁,学术交流国际化战略初现端倪。以组团赴台湾参加20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为核心,分别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召开三次海峡两岸三地地理学术讨论会;以地质公园云台国际论坛为核心,在华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0多次,其中承办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所属专门委员会的学术年会有5次;还分别组团参加了在美国、日本举行的中美、中日双边地理学术交流和在日本举行的第二届中日韩青年地理学家国际学术讨论会。借在华召开国际学术会

5、议之机,我们邀请了IGU、IAG等国际组织多位领导多人来华访问,建立了密切联系,增进了相互了解,进一步夯实了我会学术交流国际化的基础。积极参与20中国科协年会分会场的组织工作,作为牵头组织学会圆满完成了第八分会场的学术组织工作。(二)科技期刊再上台阶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在全国科技期刊名列前茅、科普期刊在国内堪称名牌、精品。学会主办学术类和普及类科技期刊共10种,20年各刊加强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刊物学术质量、扩大期刊影响力和创造品牌效应,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地理学报(中文版)连续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获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资助等;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年发布,地理学报20年文章被引

6、频次为3164次,排全国第32位,影响因子为2.302,排全国第9位;地理学报(英文版)被ISI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收录;冰川冻土和地理学报(中文版)发表的论文中分别有一篇荣获(20年度)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特别优秀学术论文奖和优秀学术论文奖。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也是越办越好,发行量再创新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三)学术建设成绩显著20年,中国地理学会在学科与学术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除了常规性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以及编辑出版学术期刊于论文集外,主要工作还有三个方面:一是在中国科协的支持和资助下,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编撰出版了地理科学学科发展报告,较为系

7、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我国自然地理学、人文、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阐述了国际上本领域前沿、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指出了中国地理学今后发展的方向,对全国地理界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二是组织启动了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的编写工作,并且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确保20年向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00周年献礼;三是围绕科技创新中的科学方法创新问题,积极响应科技部的号召,组织专家在全国举办了三次创新地理科学方法学术研讨会,在此基础上已经在科技部正式立项进行全新研究工作。(四)科普活动不断创新学会科普工作除了出版面向公众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和建设科普网站地理频道外,还组织开展了多项面向社会的科普活动

8、,一是重点实施全员科普活动计划,号召全体会员广泛开展力所能及的科普活动;二是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参赛队有32支,比第一届增加了60%,竞赛形式和内容更加国际化;三是围绕节约资源和能源、重视环境保护等内容,组织开展了第一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活动,参加本届大赛活动的青少年学生有60000人。另外,还组织发动院士、著名专家做科普报告,组织学生会员到边远地区进行科学发展观宣传的活动。(五)组织建设基础扎实以会员为主体,坚持民主办会是学会的一贯原则。20年,学会召开三次常务理事会议,学会重要事务全部由常务理事会议审议决定,做到民主办、民主决策。作为中国科协确定的会员管理与

9、服务体制改革试点学会,在个人会员管理与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建立会员服务部,加强服务,多种渠道发展会员等措施,个人会员人数持续上升。全年共发展个人会员500多人,使个人会员总数达到6800多人。为了适应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学会新设立专业委员会3个,研究组2个。(六)表彰奖励凝聚会员为了激励青少年学生和地理学家热爱地理、潜心研究,服务会员,促进人才成长和学科发展与繁荣,我会积极开展表彰奖励工作,增强了学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20年我会组织开展了 第九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第四届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中国地理学会20年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第届全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青年优

10、秀论文奖、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和第一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活动、以及20年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研论文奖等活动。不同层面的获奖人数达到3000多人次。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两院院士和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七)决策咨询发挥优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科技咨询与决策咨询,以及重大科研任务的前期培训与交流。随着中国科协工作的转型,20年中国科协启动了重大决策咨询项目的课题研究,我会积极组织专家申请并承担了中国科协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创业能力建设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承载力研究两个项目的课题研究,其中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承载力研究项目我会参与

11、项目组织工作,并负责综合组的研究工作。目前两个项目均已完成了预定任务,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创业能力建设项目已经结题,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承载力研究即将组织专家验收并着手进行成果的呈送准备。另外,为了推动国家五规划中关于主体功能区规划任务的实施,动员全国地理界积极参与国家和地区规划,20年初我会组织开展了主体功能区划的实践与理论方法研讨会,有效地促进了学术交流,满足了国家战略需求。回顾总结学会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一些工作没有按计划完成,有待进一步研究、落实。一是工作计划仍然过于饱满,有些活动条件还不成熟,有些由于学会秘书处人力资源不足,组织筹备工作无法跟进,导致部分计划没能按计划完成。二是由于忙于事务性工作,一些事关学会发展的建设性工作没能及时启动,譬如推进社会力量颁奖事宜,应尽快申请设立中国地理学会科技成果奖事宜。三是组织建设工作没能达到预期目标,现有分支机构的组成、新设分支机构的审批、登记以及个人会员的发展没能按时完成任务,老会员续缴会费工作推进速度较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