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第单元相互作用物理山东科技版福建专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83736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PPT 页数:185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复习第单元相互作用物理山东科技版福建专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5页
高考专题复习第单元相互作用物理山东科技版福建专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5页
高考专题复习第单元相互作用物理山东科技版福建专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5页
亲,该文档总共1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复习第单元相互作用物理山东科技版福建专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复习第单元相互作用物理山东科技版福建专用.ppt(1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高考要求,受力分析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对弹力、摩擦力的分析计算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本单元内容在高考命题中的体现有如下特点: 1考查重点集中在摩擦力、受力分析、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综合应用等知识点上,每年必考,第二单元 复习策略,2考查题型多为选择题和计算题,选择题一般考查重力、弹力、摩擦力三力平衡问题,或与电场力、磁场力综合考查,难度中等;计算题易结合曲线运动、电磁感应、能量问题命题,难度中等或较难 3命题情景易联系生活实际,常结合交通运输、体育竞技实例分析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特征 本单元概念集

2、中,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复习时应加强基本概念与规律的理解与掌握,注重物理过程状态的分析和思维方法的总结强化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意识,养成规范画图的习惯,提高受力分析的熟练性和准确性建议复习时重点突破以下几点:,第二单元 复习策略,1受力分析是关键: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力的概念,明确各种力的产生条件,掌握力的方向的判定方法 2.静摩擦力是难点:静摩擦力是受力分析中的难点,要掌握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分析判断方法 3物体的平衡是重点:要掌握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等多种解答共点力的平衡问题的方法,会结合整体法与隔离法处理系统平衡问题,会用图解法分析

3、三力动态平衡问题,会求平衡中的极值问题.,第二单元 复习策略,第6讲 力、重力、弹力,第6讲 力、重力、弹力,一、力 1概念:力是_的作用 2作用:使物体发生_或改变物体的_状态(即产生_) 3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_、方向_、作用在_上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_产生,_变化,_消失,第6讲 考点整合,相等,运动,加速度,相反,物体对物体,形变,同一直线,同时,同时,同时,第6讲 考点整合,4矢量性:力是_量,既有大小又有_,力的运算遵循_定则 5力的分类 (1)按力的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分子力、核力等 (2)按力的效果分:压力、支持力、拉力、浮力、

4、向心力、回复力、动力、阻力等 (3)按研究对象分:内力和外力 6力的表示:力可用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表示 其中力的图示指用与力的大小成一定比例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_、_、_.,大小,方向,作用点,矢,方向,平行四边形,第6讲 考点整合,二、重力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对物体的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地球周围的物体,无论与地球接触与否,运动状态如何,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因此任何物体都受到_的作用 2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_比,Gmg. 3方向:_. 4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_及_分布情况有关,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质量分布_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其_,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_法确定,几

5、何中心,悬挂,均匀,吸引力,重力,正,竖直向下,形状,质量,第6讲 考点整合,三、弹力 1产生条件:两物体相互_且发生了_ 弹力和形变同时_,同时_ 2方向:沿绳的方向或垂直接触面,与_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3大小:在弹簧的_限度内,弹簧类的弹力大小与形变量成_比,即F_. 其中k表示弹簧的_,反映弹簧的性质其他弹力的大小随着形变量增大而_,弹性形变,接触,产生,消失,施,弹性,正,kx,进度系数,增大,第6讲 考点整合,四、基本相互作用 1四种基本相互作用:_相互作用、_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2重力属于_相互作用,弹力、摩

6、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本质上是电磁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引力,电磁,引力, 探究点一 对力、重力、重心概念的理解,1力的基本特性 (1)物质性:由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一个力必然与两个物体密切相关,一个是其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其受力物体 (2)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在相关的运算中所遵从的是平行四边形定则 (3)瞬时性:所谓的力的瞬时性特征,指的是力与其作用效果是在同一瞬间产生的,第6讲 要点探究,(4)独立性:某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力是否存在毫无关系,只由该力的三要素决定 (5)相互性: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牛顿第三定律) 2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区别与联系

7、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不能认为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因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是重力,另一个分力是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如图61所示,第6讲 要点探究,图61,(2)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处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大小不同,方向垂直地轴,此原因导致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重力的大小略有变化由于地面与地心的距离不同,同一物体在不同高度受到的万有引力不同,这是导致同一物体在不同高度的重力的大小略有变化的又一原因一般情况下,可不考虑地球的自转效果和所在高度差别,近似地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与物体

8、的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除赤道平面和两极点外,重力的方向也不指向地心,而万有引力的方向永远指向地心,第6讲 要点探究,第6讲 要点探究,例1 下列关于重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C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但可能是指向地心的 D把地球上的物体移动到月球上,物体的质量和所受重力变小,第6讲 要点探究,例1 C 解析 用测力计竖直悬挂重物,只有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才等于物体的重力,故选项A错误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及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的重心位于其几何中心,如果物体的质量分布不均匀,其重心可能不在几何中

9、心,选项B错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选项C正确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的质量m是恒定的,但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与地理位置有关在地球上,物体重力随着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月球上,由于月球引力很小,物体的重力随之变小,故选项D错误,第6讲 要点探究,点评 理解重力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地球上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其方向与另一个分力(向心力)的方向有联系,只有物体位于两极点和赤道平面时重力的方向才指向地心(2)物体的重心与质量分布及形状有关,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如圆环等(3)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但地球上物体

10、的重力随物体所在高度和纬度的变化而略有不同,物体从地球移动到其他星球时,其重力随万有引力的变化而变化,第6讲 要点探究,变式题,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和速度的原因 B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C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同,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D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第6讲 要点探究,B 解析 力不是使物体产生速度的原因,而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的效果是由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点共同决定的;物体之间的力是相互的,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只有选项B正确,第6讲 要点探究,点评

11、 本题假设弹力存在,并假设弹力的方向,然后根据物块的运动状态,分别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计算弹力的大小,从而判断弹力是否存在变式题则是考查杆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弹力方向的理解, 探究点二 一般弹力的判定,1弹力是否存在的判断方法 (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判断 明显形变产生的弹力可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 特别提醒 判断是否存在弹力的依据是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与否,第6讲 要点探究,(2)利用假设法判断 微小形变产生的弹力,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

12、断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 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第6讲 要点探究,(1)根据物体产生形变的方向判断 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自身(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同注意接触面间的弹力与接触面垂直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 由状态分析弹力,即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符合,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确定弹力方向 (3)常见的几种弹力的方向特点,第6讲 要点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测力计中心轴线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方向 轻绳的弹力: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接触面间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

13、向受力的物体两个球面之间的弹力沿两球心的连线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平面间的弹力在接触点与球心连线上,指向受力物体;点与面间的弹力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的切面)而指向受力的物体 杆对物体的弹力:可能沿着杆,也可能不沿着杆,第6讲 要点探究,(4)理想模型中的弹力比较: 轻绳:质量不计、松软、不可伸长的绳,绳中各处的张力大小相等;轻绳对物体只能产生拉力,不能产生压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的瞬间,拉力可以发生突变 轻杆:质量不计、不可伸长和压缩的杆;轻杆既能对物体产生压力,又能产生拉力,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的瞬间,拉力可以发生突变,第6讲 要点探究,轻弹簧:质量不计,既可

14、被拉伸,也可被压缩,弹簧中各处弹力均相等;轻弹簧对物体既能产生压力,又能产生拉力,力的方向沿弹簧轴线,力的大小可应用胡克定律Fkx求解;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弹力只能逐渐改变,在状态改变的瞬间,弹力大小不变,第6讲 要点探究,第6讲 要点探究,例2 如图62所示,用轻质细杆连接的质量均为m的相同物块A、B沿倾角为的斜面匀速下滑,已知A、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 ) A杆与A之间没有弹力存在 B杆与B之间的弹力大于杆与A之间的弹力 C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cot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图2,第6讲 要点探究,A 解析 以A、B两物体及轻杆整体为研究对象,当它们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有(m

15、AmB)gsin(mAmB)gcos0,解得tan.以B为研究对象,设轻杆对B的弹力为F,则mBgsinNmgcos0,解得N0,即细杆上没有弹力,第6讲 要点探究,点评 本题假设弹力存在,并假设弹力的方向,然后根据物块的运动状态,分别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计算弹力的大小,从而判断弹力是否存在变式题则是考查杆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弹力方向的理解,第6讲 要点探究,变式题,如图63所示,小车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固定在小车上的直杆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杆顶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时,图64中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变化的受力图正确的是(OO为沿杆方向)( ),第6讲 要点探究,C,

16、 探究点三 弹簧弹力的求解,1弹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橡皮筋)的弹力可根据胡克定律计算 (2)弹力是被动力,其大小与物体所受的其他力的作用以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微小形变产生的弹力和明显形变产生的弹力均可通过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第6讲 要点探究,2弹力大小的变化 受弹力作用的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瞬间,明显形变(弹簧、橡皮筋)引起的弹力瞬间不变,微小形变产生的弹力可发生突变 3双解性弹簧弹力可能由于拉伸或压缩产生,因此此类问题可能存在双解 4轻质弹簧两端拉力一定相等,第6讲 要点探究,第6讲 要点探究,例3 如图65所示,质量为2

17、m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地面上的质量为3m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定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质量为m的物体C,物体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一切摩擦 (1)求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 (2)把物体C的质量改为5m,这时C 缓慢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系统达到新的 平衡状态,这时B仍没离开地面,且C 只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求此过程中 物体A上升的高度,第6讲 要点探究,第6讲 要点探究,点评 分析解答弹簧动态变化问题时,要注意对弹簧初状态和末状态的分析,通过对动态变化过程的分析,根据胡克定律准确判断弹簧的形变量分别选取整体和部分为研究对象并结合

18、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第6讲 要点探究,变式题,如图66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Al2l1 Bl4l3 Cl1l3 Dl2l4,第6讲 要点探究,D,第7讲 摩擦力,第7讲 摩擦力,一、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时,所受到的_相对滑动的力

19、 2产生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挤压;(2)物体间的接触面_;(3)两物体间发生相对_ 3大小:跟_成正比,F_,表示两物体间的_ 4方向:与接触面_,并且跟物体_的方向相反,第7讲 考点整合,滑动,阻碍,不光滑,滑动,压力N,N,动摩擦因数,平行,相对滑动,第7讲 考点整合,二、静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相对_的物体,由于有_的趋势而在物体接触处产生的阻碍物体之间_的力 2产生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挤压;(2)物体间接触面_;(3)两物体相对静止但有_的趋势 3大小:在零至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_ 4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

20、趋势的方向_,静止,相对滑动,相对滑动,不光滑,相对滑动,滑动摩擦力,相反, 探究点一 如何求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在确定摩擦力的大小之前,首先分析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明确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由公式fN直接计算,相互作用的压力FN的分析是关键,它与物体在垂直于接触面方向的受力密切相关注意只有在特殊情景中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第7讲 要点探究,注意区别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压力和重力的大小也不总是等大的,水平支撑面受到的压力与重力大小也不一定是等大的只有在物体静止在水平支撑面上、或

21、沿水平支撑面上运动,且不受到在竖直方向有分力的其他力的作用的情况下,压力才与重力等大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因此,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时一定要明确“相对”的含义是指相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相同,也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成一定的夹角,第7讲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例1 如图71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30的粗糙斜面上,现在用与斜面底边平行、大小为Fmg的力推物体,物体恰能在斜面上斜向下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第7讲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点评 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依据是“滑动

22、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关键是选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为参考系,然后找出研究对象相对参考系的速度方向,从而确定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第7讲 要点探究,变式题,如图72所示,两根直杆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水泥圆筒从木棍的上部匀速滑下若保持两木棍倾角不变,将两者间的距离稍微减小后固定不动,且仍能将水泥圆筒放在两木棍的上部,则( ) A每根直杆对圆筒的支持力变大, 摩擦力可能不变 B每根直杆对圆筒的支持力不变, 摩擦力不变 C圆筒将沿杆加速下滑 D圆筒将沿杆减速下滑,第7讲 要点探究,C, 探究点二 如何求静摩擦力大小及方向的判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随物体受到的其

23、他外力或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静摩擦力这种随外界约束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称之为静摩擦力的被动性 1静摩擦力的大小 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f 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fmax之间,即0ffmax.最大静摩擦力fmax是物体将要发生相对滑动(临界状态)时的摩擦力,它的数值与N成正比,在压力N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静摩擦力fmax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一般情况下,可近似认为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第7讲 要点探究,注意:静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间的相互压力N无直接关系,但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与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成正比 因静摩擦力具有大小、方向的可变性,其大小只能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

24、计算: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摩擦力将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求解;如果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第7讲 要点探究,2静摩擦力的方向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指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物体将要发生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对运动趋势不如相对运动直观,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时除了用“假设法”外,还可以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及牛顿第三定律来分析,第7讲 要点探究,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假设法:假设接触面光滑,看原来相对静止的物体间能发生怎样的相对运动若能发生相对运动,则这个相对运动的方向就为原来静止时两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

25、向若不能发生相对运动,则物体间无相对运动趋势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定:即先判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加速度的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来判定: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特点,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再根据相互作用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第7讲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例2 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73所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垂直于斜面向上,B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C中F竖直向上,D中F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 ),图73,第7讲

26、 要点探究,2 D 解析 在施加力F之前,物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量等于物体受到的斜面的静摩擦力选项A、B中,对物体施加的是垂直于斜面的力,所以平行于斜面的力没有改变,静摩擦力也不变,选项A、B错误;选项C、D中,对物体施加竖直方向的力而物体没动,可以把力F分别沿平行斜面和垂直斜面方向分解,由平衡条件可知,选项C静摩擦力减小,选项D静摩擦力增大,选项C错误、D正确,第7讲 要点探究,点评 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受的其他外力决定,在求解时可以先不考虑静摩擦力,看物体在只受其他外力的情况下能否保持题中的运动状态,如不能,则由静摩擦力补充,第7讲 要点探究,变式题,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

27、量为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斜面倾角为30,如图74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第7讲 要点探究,解析 竖直悬挂时,mgkL;沿斜面拉2m物体时,设物体受摩擦力为f,方向沿斜面向下,则kL2mgsin30f.解得f0.,A, 探究点三 摩擦力的综合问题,1摩擦力和弹力的关系 (1)弹力: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对弹簧类,有Fkx. (2)摩擦力:摩擦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并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N,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其他外力

28、或运动状态确定;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3)弹力是摩擦力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力,则必存在弹力(压力、支持力),且摩擦力的方向和弹力(压力、支持力)方向互相垂直,第7讲 要点探究,2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摩擦力突变发生的前提条件具有多样性,如物体的受力情况发生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形式发生了变化因此要全面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抓住前提条件,才能正确地处理摩擦力的突变问题如果对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的变化分析不到位,在解题时容易疏忽摩擦力的突变问题,第7讲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例3 如图75所示,位于斜面上的木块M在

29、沿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斜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 B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C大小可能等于零 D大小一定等于F,第7讲 要点探究,例3 C 解析 设斜面倾角为,木块质量为m.如果Fmgsin,斜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为零;如果Fmgsin,斜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如果Fmgsin,斜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点评 静摩擦力是被动力,静摩擦力是否存在以及其大小和方向是由物体受到的其他外力及运动状态决定的在本题中物体相对运动趋势难以确定,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及物体受到的其他外力,结合平衡条件找出物体恰好不受静摩擦力作用的临界条件

30、Fmgsin作为解题的突破点,第7讲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例4 2010湖南师大附中 如图76所示,直角斜槽(两槽面间夹角为90)与水平面的倾角为,一个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物块两相邻表面与两槽面接触,且恰能沿此斜槽匀速下滑假定两槽面的材料和槽面的情况相同,求物块和槽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第7讲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点评 本题主要通过滑动摩擦力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物块滑动过程中,两个侧面与直角斜槽接触且均有挤压,物块受两个滑动摩擦力作用,必须分别计算变式题则是考查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突变问题,第7讲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变式题,如图77所示,做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有一弹簧

31、,弹簧右端固定在侧壁上,左端与物体A连接,物体A相对地板静止,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当电梯的运动状态变化时,发现弹簧突然被拉向右方,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 A加速上升 B减速上升 C匀速下降 D减速下降,第7讲 要点探究,解析 升降机匀速运动时,物体静止在地板上,说明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与弹簧的拉力平衡,且该静摩擦力可能小于或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当物体被拉动时,因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所以一定是最大静摩擦力减小,弹簧的拉力大于物体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摩擦力发生了突变,由静变动进一步推知,物体与地板间的正压力减小,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可能的运动为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B,点

32、评 物体向右滑动的条件是其受到的向左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而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原来受静摩擦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由于与地板间的压力变小引起最大静摩擦力变小,最终导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摩擦力发生突变,静摩擦变为滑动摩擦,第7讲 要点探究,第8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第8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一、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求_的过程 合力既可能_也可能_任一分力合力的效果与其所有分力的共同效果相同 2运算法则:力的合成遵循_定则 3讨论 (1)两个力F1、F2的合力的取值范围是_F_; (2)两个力F1、F2的合力的大小随它们的夹角的增大而_; (3)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在规

33、定了正方向后,可利用_法直接运算,第8讲 考点整合,几个力的合力,大于,小于,平行四边形,|F1F2|,F1F2,减小,代数,第8讲 考点整合,二、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求_的过程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_过程力的分解原则是按照力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2运算法则:_定则,一个力的分力,逆,平行四边形, 探究点一 力的合成问题,1作图法 从力的作用点沿两个分力的作用方向按同一比例作出两个分力F1、F2,以这两个力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表示分力的两邻边所夹对角线表示这两个力的合力可分别用刻度尺和量角器直接量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可应用几何运算求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第8讲 要点探究,第8讲 要点探究

34、,第8讲 要点探究,当两个分力大小相等夹角为120时,力的合成如图84所示,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分为两个等边三角形,故合力的大小与分力相等,合力F与分力F1夹角为60. 由上分析,两分力保持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分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1F2,即合力范围为|F1F2|FF1F2.,第8讲 要点探究,第8讲 要点探究,例1 小强的妈妈提一桶水,向上提起的力为150 N,小强和小勇接过来共同来提,关于小强和小勇的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俩必须分别只用75 N的力 B他俩可分别用100 N的力 C他俩都可用小于75 N的力 D他俩的力

35、不可能大于75 N,第8讲 要点探究,B 解析 小强和小勇两人所用力的合力大小应为150 N,则两个分力不可能都小于75 N,应该大于等于75 N.,第8讲 要点探究,变式题1,有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 夹角为,它们的合力F随变化的关 系如图85所示,那么这两个力的大 小分别是( ) A1 N和6 N B2 N和5 N C3 N和4 N D3.5 N和3.5 N,第8讲 要点探究,解析 设两分力分别为F1、F2,由图知F1F27 N,|F1F2|1 N,解得F14 N,F23 N,故选C.,C,变式题2,2010福州模拟 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力,不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2 N

36、、3 N、5 N B4 N、5 N、6 N C1 N、7 N、10 N D5 N、5 N、5 N,第8讲 要点探究,C 解析 关于F1、F2、F3三力的合力:若F3满足|F1F2|F3 F1F2,则三个力合力的最小值等于0.或者说,表示三个力的线段如果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则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0.,第8讲 要点探究,例2 如图86所示,一根质量不计的横梁A端用铰链固定在墙壁上,B端用细绳悬挂在墙壁上的C点,使得横梁保持水平状态已知细绳与竖直墙壁之间的夹角为60,当用另一段轻绳在B点悬挂一个质量为M6 kg的重物时,求轻杆对B点的弹力和绳BC的拉力各为多大?(g取10 m/s2),第8讲 要点探

37、究,60 120 N 解析 设杆对B点的弹力为F1,绳BC对B点的拉力为F2,由于B点静止,B点所受的向下的拉力大小恒定为重物的重力,根据受力平衡的特点,杆的弹力F1与绳BC对B点的拉力F2的合力一定竖直向上,大小为Mg,如图所示,第8讲 要点探究,点评 求解有关弹力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杆上的弹力不一定沿着杆,本题因杆可绕A端转动,平衡时杆上的弹力必定沿着杆;绳与杆的右端连接为结点,此时BC绳的拉力不等于重力;如果B端改为绳跨过固定在杆右端的光滑滑轮(如图所示),下端悬挂重物时,BC绳的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第8讲 要点探究,变式题,2010厦门模拟 在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中

38、,龙清泉以302公斤的总成绩获得冠军,并以169公0斤超该级别挺举世界纪录如图87所示,设龙清泉所举杠铃的总重为G,杠铃平衡时每只手臂与竖直线所成的夹角为30,则他每只手臂承受的张力为( ),第8讲 要点探究,第8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 力的分解问题,1力的分解中的多解问题,第8讲 要点探究,2.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合成的逆过程,实际力的分解过程是按照力的实际效果进行的,必须根据题意分析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然后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解.,例3 2009浙江卷 如图88所示,质量为m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斜面的倾角为30,则斜面对三

39、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点评 将物体受到的某个力分解时,必须首先分析该力的实际效果,然后按其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有关问题,如图89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的作用力为F1,B对A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F3.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变式题,AF1保持不变,F3缓慢增大 BF1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CF2缓慢增大,F3缓慢增大 DF2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第8讲 要点探究,C

40、解析 力F产生了两个作用效果,一个是使B压紧墙面的力F1,一个是压紧A的力F2,当力F缓慢增大时,合力的方向和两个分力的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当合力增大时两个分力同时增大用整体法进行分析,可知地面对A的作用力F3是弹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摩擦力与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弹力与力F和两球重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C正确,第8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 正交分解法,第8讲 要点探究,变式题,变式题,第9讲 物体的平衡受力分析,第9讲 物体的平衡受力分析,第9讲 考点整合,研究对象,摩擦力,第9讲 考点整合,静止,匀速直线运动,零,零,相等,相反,零,相等,相反,第9讲 考点整合,同一,零,相等

41、,相反,第9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第9讲 要点探究,第9讲 要点探究,第9讲 要点探究,第9讲 要点探究,第9讲 要点探究,变式题,第9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 多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第9讲 要点探究,第9讲 要点探究,第9讲 要点探究,第9讲 要点探究,第9讲 要点探究,变式题,第9讲 要点探究,第9讲 物体的平衡受力分析,变式题,第9讲 要点探究,第10讲 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应用,第10讲 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应用,第10讲 考点整合,零,第10讲 考点整合,零,第10讲 考点整合,最大,最小,第10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三力平衡问题,第10讲 要点探究,第10讲 物

42、体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变式题,如图102所示,竖直绝缘墙壁上固 定一个带电质点A,A点正上方的P点用绝缘丝 线悬挂另一质点B,A、B两质点因为带电而相 互排斥,致使悬线与竖直方向成角,由于漏电, A、B两质点的带电量缓慢减小,在电荷漏完之 前,关于悬线对悬点P的拉力F1大小和A、B间 斥力F2大小的变化情况,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F1保持不变 BF1先变大后变小 CF2保持不变 DF2逐渐增大,A 解析 小球B的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漏电过,第10讲 要点探究,第10讲 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应用,物体受到的力可按照力的效果进行分解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若各力的效果不易确定,则不宜用分解法 多力

43、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应利用先分解再合成的正交分解法:不考虑力的效果,将各力分别分解到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x轴上和y轴上,则沿两坐标轴方向各个分力的合力均等于零,即Fx0,Fy0.正交分解法多用于三个以上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 注意:对x、y 轴选择时,应使落在x、y 轴上的力尽可能多,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力,不宜分解待求力, 探究点二 多力平衡问题,第10讲 要点探究,例2 2010苏州模型 如图103所示,物体A在同一平面内的四个共点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其中力F1沿逆时针方向转过12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且其他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44、( ),第10讲 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应用,第10讲 要点探究,变式题,如图104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劈B放在水平面上,在劈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A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上滑,在A上滑的过程中直角劈B相对地面始终静止,则关于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及支持力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0,NMgmg Bf向左,NMgmg Cf向右,NMgmg Df向左,NMgmg,第10讲 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应用,B 解析 对A、B整体受力分析,推力F有水平向右和竖直向上的分力,所以水平面对劈有向左的摩擦力,地面对劈的支持力小于整体的重力之和,B正确,第10讲 要点探究,1单一物体受多个力

45、作用的平衡问题 物体在多个力尤其是包括静摩擦力、微小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必须准确、全面地进行受力分析,结合物体的平衡条件,用假设法对各接触部位是否存在静摩擦力和弹力仔细推敲 2多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平衡问题 研究对象的灵活选择和变换是解决多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的关键在多物体、多过程问题中,研究对象的选择是多样的,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同会直接影响求解的繁简程度, 探究点三 复杂平衡问题,第10讲 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当所涉及的物理问题是整体与外界作用时,一般首先考虑应用整体分析法,整体法不必考虑内力的作用,可使问题简单明了 当涉及的物理问题是物体间的作用时,要应用隔离分析法,这时系统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内力就会变为各个独立物体的外力 但对大多数动力学问题,单独采用整体法或隔离法并不一定能够解决题目提出的问题,通常需要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结合的方法,第10讲 要点探究,例3,如图105所示,在粗糙的 水平面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三角形木块 a,若质量为m的物体b在a的斜面上匀 速下滑,下滑过程角形木块a保持静止 则粗糙的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a ( ) A无摩擦力 B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支持力大于(Mm)g D支持力小于(Mm)g,第10讲 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应用,例3 A 解析 解法1(整体法):木块a静止,物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