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模块要点.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92778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模块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模块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模块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年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模块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年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模块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模块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模块要点.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模块要点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模块要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包括三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以及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包括两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其中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包括三目: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第二框包括两目:信用工具;外汇。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知识要点:1、商品的定义及基本属性(提示:商品的定义主要强调交换特征;对商品的基本属性做一般性了解即可)2、货币产生的原因及其本质(延伸:货币并非天然都是金银,如在我国,主要的货币金属是铜)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提示

2、:为什么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作一般了解即可)4、纸币产生的原因、纸币的定义、纸币的优点(延伸:货币的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其中前两者是商品货币;纸币一样具有价值尺度、储藏手段等职能;现代社会的主要货币是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而不是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5、纸币的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延伸:货币供应不等于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加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中央银行发行货币不等于发行纸币;通货膨胀有三种: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性;纸币发行量过多导致的通货膨胀属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不能作望文生义的理解。)。第二框信用工具和

3、外汇的知识要点:1、信用卡的含义及在使用上的特点和优点(提示:教材中指的是广义的信用卡)2、支票的含义、类型及在使用上的特点(延伸:我国中央银行大力推动支票的异地结算,已在京津冀实行;为什么删去交易费用)3、什么是外汇、汇率(提示:外汇定义中的支付手段是广义的;汇率就是货币买卖的价格;必须学会识别汇率升值与贬值;汇率也由供求关系决定,主要是受购买力平价的影响)4、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提示:为什么删去实际有效汇率)。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包括两框: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其中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包括两目: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其中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包括两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知识要点:1、影响价格变动与差异的因素:直接与间接因素(提示:变动是时间维度,差异是空间维度;要知道间接因素是如何通过直接因素起作用)2、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包括:需求扩大对价格的影响;需求缩小对价格的影响;供给扩大对价格的影响;供给缩小对价格的影响3、价格与价值的关系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5、企业为什么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及社会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6、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提示:第一目是重点)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知识要点: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商品价格变动与商品购买量之间的一般规律(提示:需求法则是针对同一时间而言的);不同商品的需求

5、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提示:这就是需求价格弹性;了解它对企业定价的影响);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提示:如何准确理解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实际上就是需求交叉弹性,替代及互补是有程度大小之分的;要注意这里关注的是一种商品的价格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而不是其他的内容)。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提示:准确理解供给法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包括两框:消费及其类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其中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包括三目: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其中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包括两目:消费心理面面观;做理智的消费者。第

6、一框消费及其类型的知识要点有:1、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当前收入水平,未来收入水平及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提示:分别对应着宏观经济学中的凯恩斯消费函数;永久收入及生命周期储蓄理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删去了过去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2、物价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提示:源于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3、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的含义、区别及各自的适用范围(提示:教育贷款不是消费;赊帐是贷款消费)。4、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5、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及恩格尔系数大小变化的含义。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知识要点:1、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及求实心理所引发的消费现象的表现及对它们的评价(提示:如何

7、区分从众与攀比)2、若干值得倡导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提示:它与提倡贷款消费矛盾吗?);理性消费,避免盲从;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提示:与鼓励消费矛盾吗?)。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包括: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的选择;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包括两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其中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包括两目:生产与消费;大力发展生产力。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两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知识要点有:1、生产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生产决定消

8、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消费对劳动力再生产的作用。3、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及意义(提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准确表述)。4、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科技;改革落后的生产关系。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要点: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2、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作用(延伸:什么是规模以上)3、混合所有制经济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及准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延伸:区分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5、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含义、作用(延伸:港澳台资本为什么算外资)6

9、、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7、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包括两框:公司的经营;新时代的劳动者。其中第一框公司的经营包括两目: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其中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包括两目:劳动和就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的知识要点有:1、公司的特点2、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提示:国有独资公司体现了一种不平等性;将出现个人独资公司)3、公司的组织机构4、国有企业为什么要以公司制为方向5、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6、企业兼并与破产。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的知识要点有:1、劳动的意义

10、(延伸:创造财富的要素究竟是劳动还是劳动者)2、就业的作用3、我国的就业问题4、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国家该怎么做;劳动者自己该怎么做5、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职业平等、多种方式就业6、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7、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包括国家如何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本人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第六课投资的选择包括两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股票、债券和保险。其中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包括两目: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我国的商业银行。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包括三目: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稳健的投资-债券;规避风险的投资-保险。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知识要点有:1、储蓄存款的含

11、义2、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延伸:究竟什么是商业银行;我国的信用社就是商业银行)3、利息的含义及计算(延伸:用自己的钱要支付利息吗?利息是资本使用权的价格,反映了时间的价值)4、活期储蓄、定期储蓄的区别5、商业银行的含义及其主要业务(延伸:一般提中间业务,现代商业银行以中间业务为主)。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的知识要点有:1、股票的含义、特点及股东的主要权利2、股票投资收入的来源及特点(延伸:旧教材中的股票价格计算公式在什么情况下才正确)3、国债、金融债券及企业债券的特点(延伸:我国地方政府目前不允许发行债券,只能以公司债券等形式变通;从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总结储蓄、股票及债券的特征)4、保险的

12、含义及保险业务的种类(提示:风险是结果分布的离散程度,即标准差或方差;风险也不等于意外事件,不等于损失;严格说来保险不是投资)5、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包括: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第九课:征税和纳税;以及综合探究-讲求效率,维护公平。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包括两个框题: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兼顾效率与公平。其中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包括两目: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中第二框兼顾效率与公平包括两目:效率与公平;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知识要点有:1、按劳分配的内容、必然

13、性2、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延伸: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也是按要素分配。提示:不要问按所有权还是按贡献分配;不要对按要素分配作进一步的分类)4、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第二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知识要点有:1、效率的含义、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延伸:效率不是投入与产出的比率,除非产出以度量福利;效率包括三层含义-以最节约的方式生产产品、产品组合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产品在消费者中间合理分配;经济学就一个效率,不存在多个效率)2、公平的含义及社会主义为什么要重视收入公平分配3、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及为什么要效率优先5、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提示:教学中

14、处理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包括两个框财政收入和支出及财政的巨大作用。其中第一框财政收入和支出包括两目: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其中第二框财政的巨大作用包括两目: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民生活有保障。第一框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知识要点有:1、财政收入的种类(提示:财政实践中的财政收入包括哪些项目;什么时候才能说税收收入占90%。延伸:财政收入=经常收入+债务收入)2、影响财政收入高低的因素3、财政支出的种类(延伸:如何准确画图)4、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对比关系(提示:如何计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支平衡的比较必须去掉债务收入及债务还本支出。延伸:区分会计平衡与实质平衡

15、)。第二框财政的巨大作用的知识要点有:1、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表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发展(提示:区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可滥用)2、人民生活有保障的表现:财政是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财政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财政具有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再分配作用3、财政政策如何正确运用:经济不景气时如何运用;经济过热时又如何运用(提示:财政政策如何使用:逆风向调节,货币政策也是如此;财政政策是选择性的,不是非用不可)。第九课征税和纳税,包括两框:税收及其种类及依法纳税。其中第一框税收及其种类包括两目:税收的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种类。其中第二框依法纳税包括两目:纳税人与负税人;依法

16、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第一框税收及其种类的知识要点有:1、税收的含义及特征2、增值税的内容、优点(提示:不要求掌握计算)3、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特点、作用(延伸:区分超额累进与全额累进)。第二框依法纳税的知识要点有:1、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延伸:对负税人的两个常见的理解错误;税负转嫁的方向;税负转嫁的力度-一般是不完全转嫁,故只能用和,没有和、或不分;)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表现及其处罚。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包括: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以及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两个框市场配置资源;社

17、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中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包括三目:市场调节;市场秩序;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其中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两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加强宏观调控。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要点有:1、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延伸:经济学的定义-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什么是有效配置,包括三点,前面已经提及,即帕累托最优)2、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提示:强调价格、供求两个机制;市场的定义不要讲,旧教材搞错了)3、市场调节的两大优点(提示:不要忽视它,不能把它与2混淆;不要讲市场经济的几性;不要训练时忽视头三个问题)4、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市场规则、社会信用制度(提示:千万不要把社会信用制度等价于道德伦理

18、,它是以市场化、法制为主;信用在这里是指诚信,不是指债权债务关系)5、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提示:不要以为市场出了问题就一定要政府;不要以为政府做的就是宏观调控;市场的三性要妥善理解;究竟什么是公共物品。)。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要点有: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2、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提示:多挖掘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区分经济调节与市场监管)。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包括两个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其中第一框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9、包括两目: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及经济建设的目标。其中第二框题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包括两目:树立科学发展观及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第一框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的知识要点有:1、总体小康的微观和宏观表现2、总体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3、为什么要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第二框题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要点有:1、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延伸:国内生产总值的准确计算;没有发展的增长是什么意思。)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3、科学发展观的主旨4、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第

20、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包括两个框题: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其中第一框面向经济全球化包括两目: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其中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包括两目:对外开放的新阶段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要点有: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2、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提示:比较优势要学会计算)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4、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6、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知识要点有:1、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3、加入世界贸易组

21、织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4、对外开放是长期基本国策5对外开放在当前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6、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要性及战略措施7、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内容8、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关于经济生活课堂教学方面的几点看法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经济生活以崭新面目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个省区与广大师生见面了,它标志着新课程改革正式进入实验阶段。通过四省区的新教材培训以及新教材一个多月的使用所收集到的反馈意见,一线教师提得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旧教材经济常识安排了一个学年的教学时间,而新教材经济生活只安排了28个课时、一个学期的教学时间,而新教材的知识点与旧教

22、材相比,并没有作相应幅度的减少。因此,这些老师普遍关心新教材究竟该怎么上课,当心不能按时、按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结合这一次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与相当一部分一线教师进行了交流。为了使更多的老师能够参与本问题的讨论以及搞好新教材的教学、实验工作,在此我们将就新教材经济生活的课堂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经过深入交流,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对新教材的课堂教学之所以产生困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本次课程改革及课程标准的理念、追求不理解。新教材经济生活在课程实施上强调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变教本为学本。为此,新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用富有意

23、义的鲜活的生活案例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生动的情境,以循循善诱的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这种崭新的呈现方式正是为了实现学习过程是主导的理念,希望能够在一个真实的生活世界里面,通过开放、互动、合作式的研究性学习,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获取新知识,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老师满堂灌式的教,学生机械、被动地学这种状况。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取不再是主要依靠老师在课堂上运用各种策略讲解、灌输、传授,在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中学生知识获取的基本路径是:教材浓缩知识-教师讲解知识-学生接受知识;而新教材则强调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及社会实践来自主获取新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

24、基本路径是:教材及教师情境化知识-学生探究、实践-学生提炼、获取新知识。许多老师不理解本次课程改革及课程标准的理念、追求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对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标准反复强调指出要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使他们具有走进社会、面对挑战、规划人生的真实本领;新教材经济生活也明确提出:学习这门课程,你会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就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而言,老师应当着重于训练、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许多老师担心教不完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新教材知识点的难度要求没有深入理解。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尽管主要知

25、识点没有减少很多,但是难度要求下降了。如果仔细阅读新教材,我们会发现,许多新教材依然要讲的知识点,其难度要求作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些知识点虽然新教材中涉及了,但不作进一步的解释。例如,第十课的市场、市场秩序、社会信用制度这些概念虽然在教材中出现了,但没有作进一步的解释。二是有些知识点虽然有进一步的解释,但要么以生活化的方式来解释,要么将解释放入辅助文。例如,市场规则这个概念就是以一种描述的方式来解释的;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这几个概念也是以一种描述的方式来解释的。又例如,我们会发现许多概念是在名词点击中作解释的,连价值这个概念也是如此。三是有些知识点不作进

26、一步展开。例如,我们象过去一样涉及了商品的概念,但是没有象过去那样集中讲述商品的二因素;我们虽然谈到了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但是没有专门集中讲述价值规律的作用;谈到了什么是市场经济,但是没有进一步说它的特征;谈到了宏观调控的目标,但没有进一步阐述实现这些目标的意义;谈到了对外开放是基本的国策,但没有对其必要性作充分展开。基于上述情形,我们认为老师们要搞好经济生活的课堂教学,首先要花大量工夫学习、研究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实施建议。有些老师要么根本不看课程标准,要么要看也只看相关的内容标准,他们认为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实施建议太抽象,以为没有实用、操作价值,恰恰相反,这些

27、内容是新课程改革、新教材的灵魂,多花点时间在这上面不但不会用于影响新教材教学的时间,反而会提高新教材的教学实效,这就是经济学反复说的迂回的生产方式能够提高效率,例如,一个人要去抓鱼,有效的方式不是马上赤手空拳去抓鱼,而是应当先花点时间在家里织鱼网,然后再去用鱼网抓鱼,教新教材也是如此。此外,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要做到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我们认为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当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准确把握新教材知识点的难度要求。许多老师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把大量的功夫花在了比较新旧教材知识点的增删上,但是要搞好新教材的课堂教学,不要只关心与旧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做了哪些知识点的删减与增加,

28、更要认真钻研教材,搞清楚新教材依然保留的知识点究竟在难度要求上有哪些变化。当然,也要对新增知识点的难度要求进行仔细的研究。有些老师之所以出现时间紧张、不够用,就在于对知识点的难度要求把握不准确,不知道该讲多深,讲到哪一个层次;不知道关于这个知识点的内容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讲得过难、过深、过多,犯了繁、难的老毛病,当然,这与新课程的实施刚刚开始,老师们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有关。但是,我们在此也要提醒老师们,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动机就是,旧课程的设置存在不少弊端,主要表现在繁、难、偏、旧;在内容上存在成人化倾向,不符合认知规律。2、正确处理新教材中概念的课堂教学。曾

29、经有一个老师对我们说,一个课时绝对教不完一个框题,因为他光讲商品的定义就需要15分钟,我们对他说,如果象这样上课,肯定不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大体上,我们可以将经济生活中的知识分为三大类:概念性知识、理论观点与原理性知识、应用性知识。对于概念,其定义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本质性定义,另一种是描述性定义。所谓本质性定义是指概念的定义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内涵,我们过去在中小学教材中所说的定义大多就是指这种本质性定义;而描述性定义则是通过描述概念所概括的典型现象、展示概念的外延来定义概念。我们发现即便在国外的大学经济学教材中也经常用描述性的方式来解释概念。对于高中生而言,由于受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要理

30、解、接受大量的本质性定义是有困难的,因此,按照认知发展发展规律的要求,我们认为,对于概念,老师可作三种情形来处理:一部分对教材的知识体系与知识传授起着支撑性作用的概念,应当让学生掌握其本质性定义,但即便是这一部分定义也用不着一定要在课堂上讲授,而是可以由学生在课后以探究的方式来获取;一部分概念则只需向学生进行描述性解释就行了,我们认为对高中生而言,大多数概念应当是属于这种情形;还有一部分概念用不着进行任何定义,因为不知道它们的定义并不妨碍我们对理论的理解以及后面的学习,股票价格就是一例,没有多少人知道它本质上是预期股息收入的资本化,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学习股票价格的波动会给人们带来溢价收入这一知

31、识点。基于上述看法,我们认为老师们在准备课堂教学时,应当对教材中所涉及的概念进行仔细研究,哪些该解释、哪些可不解释、以何种方式解释,要做到心中有数。3、着重帮助学生提炼、总结、理解理论观点及原理性、结论性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钻研每一目所涉及的理论观点及原理性、结论性的知识,在自己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利用教材或自己搜集的生活中生动、典型的事例、素材活化知识,通过给学生设置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在范例中展示知识,使学生做到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例如,在讲第二课的替代与互补商品时,重点不是这两个概念的含义,而是通过范例使学生理解替代商品或互补商品的价

32、格变化会给其他商品的需求量带来什么影响;在第三课的消费类型中,重点不是三种消费方式的定义,而是通过案例展示三者的特点及各自的适用范围。在讲第六课的股票、债券时,重点也不是二者的定义,应当是通过范例使学生明白这两种投资方式各自的优缺点。为了使学生准确理解经济理论、原理,老师们在新教材的备课、课堂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工作:(1)结合所要学的理论原理及当地生活、当地学生的实际,不断拓展和更新、开发课程资源;(2)利用生动的典型的课程资源再现问题发生的情境,以各种策略活化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冲突、困惑中自己提炼知识。通俗地说,就是老师搭台、编剧本,学生唱戏。因此,在新教材的实施中,老师不再是主演,他

33、的主要角色是导演、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才是主演。老师的作用和任务之一就是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使学生在活动-体验-表现中自主获取新知识。(3)对学生提炼的观点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概括,有必要的话还得进一步用生活素材进行讲解。4、着重训练学生运用理论、原理的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现象,二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前者是认识世界,后者是改造世界,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理解生活、参与生活的能力。例如,学了与替代与互补商品有关的理论后,要能够用它们来分析一些市场现象及知道它们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学了有关消费方式的理论后,学生应该能够基本知道

34、在何种情形下用何种方式比较合适。学习了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后,学生应该能够作出一份简单合理的投资方案。所以,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重点训练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以外,另一个重点就是训练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因此,老师们在课堂教学时有两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搜集许多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现象,让他们运用学的理论来解释;二是结合现实及学生的生活,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加以解决。当然,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能仅寄希望于课堂教学,而是要靠学生自己积极关注生活、参与实践,要靠强化实践环节,要靠面向学生整个生活世界的网络式的教学。特别声明: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1051031058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