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课标卷诗歌鉴赏评析.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97575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0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课标卷诗歌鉴赏评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考课标卷诗歌鉴赏评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考课标卷诗歌鉴赏评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课标卷诗歌鉴赏评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课标卷诗歌鉴赏评析.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4高考课标卷诗歌鉴赏评析,-兼谈如何读懂古诗,孝义二中 吴锦秀,题李世南画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简要概括诗歌内容,分析诗歌主要运用的手法,诗句主要概括了秋天野外的自然风光,(一条溪流缓缓流入山涧,发出潺潺的响声;秋风萧瑟,轻轻地摇动树林,落叶纷纷。有人手里抱着瓮,村庄就应在近处;隔着山坞,隐隐传来钟声,那佛寺就在深山之中)主要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如果只看正文可能会以为诗歌描写了乡村野外的自然风光,但看了题目之后,才会明白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画面图景而非眼前实景。明白了这一点就会自然想到诗歌中“潺潺水声”、“瑟瑟秋风”、“寺庙钟声

2、”、“知村近”、“觉寺深”等描写应是,诗人的想象与联想,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由画内想到画外,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一看标题,一、内容 二、思想情感 三、诗歌体裁 四、呈送对象 五、时间(事件发生的时间或景物出现的时间) 六、地点(事件发生的地点或题写地点),标题可以帮助解读,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说说下列标题写出了什么?,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夜忽雨,喜而有作 金陵酒肆留别 闺意 近试上张水部 望洞庭 兵车行 作品体裁,写作缘由,情感,题材,地点,写作内容,呈送对象,写作对象,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

3、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张水部:即诗人张藉,曾任水部员外郎。 是唐代诗人朱庆馀在应进士科举前所作的呈现给张籍的行卷诗,【简析】这是一首请张籍指教的诗。意即临近考试了,我的作品会符合考官的心意吗?相传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并有诗回赠。朱因而得名。如果没有这个题和这个故事,我们只能将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欣赏。,二知作者,颂其诗,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知人论诗”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 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风格基本是相对稳定的。,二知作者,诗歌的个人风格例举 李白 陶

4、渊明 杜甫 白居易 王维 王昌龄 高适 李商隐 陆游 李清照,知作者,沉郁顿挫,朴素自然,通俗易懂,豪迈飘逸,雄健高昂,悲壮苍凉,朦胧隐晦,诗画一体,缠绵婉约,豪放爱国,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 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上苑:古代皇帝的花园。 车如流水马如龙:极言车马众多 你读出了什么呢?(情感),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考题引路,三明注释,三明注释 注释有对写作背景的必要交代,有对典故逸事的

5、阐述,有对难于理解或易于误解的词语的解释,在理解时能起拨云见月的作用。 欣赏古代诗歌不能不联系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命题者在编制试题时,往往会对一些影响诗歌内容理解的背景作简略注释。 从“背景”入手,便于体会诗歌的内容、主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759年(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 诗后注解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流放途中遇赦”这几个字可以想见,诗人应是带着轻快的心情写作此诗的。因此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

6、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好月。这样的有情有意之景便衬托出诗人遇赦后极其欢快的心情。,四清考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 (10年天津卷)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 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2分),思念故乡之情。,诗歌鉴赏题的问题设置,不仅为解题提供思路,如:知识点、答题角度、能力层级等;也为理解诗歌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技巧提供信息。聪明的考生总能敏

7、锐捕捉题干显性、隐形信息,为我所用,以题解文,以题解题,勾连贯通,巧思善解,准确作答。,五抓关键,情感词:情感词直接表露情感,如“悲”、“愁”、“孤”、“喜”、“闲”之类。 意象词:意象的特殊内涵与诗歌的传情达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修饰词:形容词、动词 、副词等,尤其是冷暖色调形容词多能表现悲喜心情 。,抓关键词,关键句,首句(联):从首句了解基调,许多诗词,往往在开头部分,奠定基调,统领全诗。 尾句(联):从尾句了解主旨,在最后一两句升华,卒章显志,或较为鲜明直接地表达出情感、主旨和态度,或婉转含蓄表现郁积在心中的情感。 重要句:隐含诗歌重要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

8、典故句: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人情感。,21,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方法小结:,注意:运用想像、联想,注意景、情、事间的逻辑关系,多积累意象。,一看标题,二知作者,三明注释,四清考题,五抓关键,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一古诗鉴赏,阅读下面这首

9、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l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注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 结合内容分析。(5分)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读懂作品,一、注释作者一作秦观。用意何在? 历史上人们对这首词的作者说法不一。却注明这首词“作者一作秦观”。颇有深意。秦观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一生坎坷,所写诗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他以柔婉的笔触,用精美凝练的辞藻,传写出凄迷朦胧的意境。,

10、二、8、9两题对理解本词有何帮助?,1、双调 阮郎归双调四十七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2、景、情联系,体会意象特点,如何营造氛围,创设意境? 3.下片着力刻画人物,主要手法是什么? 4、上片、下片关系如何界定?,三、本词内容关键何在(意象、情感词、重要词、句) 四、如何联系平时积累?,残枝 落花 日西 渌:l,水清:水。波。渌水荡漾清猿啼。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漪:水波纹:沦。澜。清。涟(细小的波纹)。风值水而漪生,日薄山而岚出。袁宏道叙呙氏家绳集 丝丝细雨被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沾在泥地,再也飞舞不起来了。池塘里碧绿清澈的水

11、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雨过天晴,但已是夕阳西下的薄暮时分。,三、本词内容关键何在(意象、情感词、重要词、句) 四、如何联系平时积累?,帘 ( 半卷 ) 燕(双归) 残棋 讳愁 讳愁无奈眉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整顿:整理。唐白居易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沉吟:间断地低声自语,迟疑不决。 半卷珠帘,恰恰看到多情的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一怀愁绪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露出来。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整理残局,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岂料打劫之际,沉吟半晌,举棋不定,难以落子。,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12、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徊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D。作品是一首写景抒情词,这类作品通常都涉及景与情的关系问题。题目很明确地问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的作用,考生不难判断是奠定情感基调。,一家之言,我觉得此题命制很令人费解。此词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抒发的是一个女子在暮春时节的惜春伤己的孤独无奈惆怅之情。“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我认为应该这样作答:上阙前两句景物描写,借景抒情,自然而然的为全词奠定了感伤哀怨

13、的情感基调。后两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给定的参考答案实在不能使人信服,难道一首词的一半篇幅在奠定情感基调?,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答: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均为D。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实际上就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里,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愁”情,至于诗人的愁情来自什么,诗人没有明说,大概是伤春吧。),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二古诗鉴赏,阅读

14、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注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读懂作品,一、两首诗标题,对理解诗歌内容有何帮助? 二、找出两首诗表达情感的词。 三、体会相同意象,不同意蕴。(灯前) 四、体会以诗解诗。,残灯无

15、焰影幢幢 悲凉的氛围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肃杀的氛围 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 凄凉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温馨的 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适的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热闹的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孤独的,这是一首羁旅乡思的经典作品。 在唐代诗人那里,“回家”与“仕进”是一对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对于锐意进取、自视甚高的唐人而言,若是功业无成,宁可“一醉任天涯”,决不轻易还家,必须坚忍地前行。“等闲挥袂客天涯”,唐人的胸襟、气度与抱负尽出,毫无悲悲切切之感。 但是乡思功名两不弃,自然会让许多诗人不约而同地将这份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

16、。,宿渔家,首句“几代生涯傍海涯”把生涯与海涯联系起来,形成音节朴实流畅,朴实中见巧思的妙处。“两三间屋盖芦花”句中的“芦花”意象,简洁准确地勾勒出渔家的生活环境。“灯前笑说归来夜”句中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术、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白天的时候在海上捕鱼虽然非常辛苦,但是晚上归来,有青天明月、大海涛声伴送到家,真是非常的开心惬意。该诗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是很不容易的。,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

17、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 【解析】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答案】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韦诗的 “灯前”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郭诗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术、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到,虽然题目只是问的两个“灯前”所表达的不同意思,答题时必须紧扣这个基调。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