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网络综合布线实验报告完整.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03225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网络综合布线实验报告完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网络综合布线实验报告完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网络综合布线实验报告完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网络综合布线实验报告完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网络综合布线实验报告完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网络综合布线实验报告完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网络综合布线实验报告完整.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电子工程系 网络综合布线 课程实验报告2011-2012学年第 二 学期专业: 班级 : 学号 : 姓名: 同组者: 指导教师: 任务一 建筑物基本情况与用户需求调查实践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训掌握综合布线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一种施工图的绘制方法(AUTOCAD 或 VISIO ),掌握设备材料预算方法、工程费用计算方法。设计内容符合国家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T-50311-2000 以桂林航专2号实验楼为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目标,通过设计,掌握综合布线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一种施工图的绘制方法( AUTOCAD 或 VI

2、SIO ),掌握设备材料预算方法、工程费用计算方法。二、实验内容 通过对桂林航专2号实验楼的实地测量和考察,完成下列任务:1、工程概况现场考察,画出项目建筑三视图、平面图(标注尺寸)2、用户需求调查(按二号实验楼的具体实验室分布进行估算)三、实验步骤 1 )、现场勘测大楼,从用户处获取用户需求和建筑结构图等资料,掌握大楼建筑结构,熟悉用户需求、确定布线路由和信息点分布。 2 )、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 3 )、根据建筑结构图和用户需求绘制综合布线路由图,信息点分布图。 4 )、综合布线材料设备预算。 5 )、设计方案文档书写。 四、实验结果记录(以报告形式,每组一份另行装订)五、实验心得体

3、会:(手写)任务二RJ-45跳线制作与测试一、 实训目的:掌握网络跳线的制作方法二、 实训理论与步骤:制作步骤如下: 步骤 1:利用斜口错剪下所需要的双绞线长度,至少 0.6米,最多不超过 100米。然后再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实际用什么剪都可以)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厘米。 有一些双绞线电缆上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如果您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觉得裸露出的部分太短,而不利于制作RJ45接头时,可以紧握双绞线外皮,再捏住尼龙线往外皮的下方剥开,就可以得到较长的裸露线; 步骤 2:剥线完成后的双绞线电缆;步骤 3:接下来就要进行拨线的操作。将裸露的双绞线中的橙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前方,棕色对线拨向自己的方

4、向,绿色对线剥向左方,蓝色对线剥向右方;步骤 4:将绿色对线与蓝色对线放在中间位置,而橙色对线与棕色对线保持不动, 即在靠外的位置, 调整线序为以下顺序 左一:橙 左二:蓝 左三:绿 左四:棕 步骤 5:小心的剥开每一对线,白色混线朝前。因为我们是遵循EIATIA 568B的标准来制作接头,所以线对颜色是有一定顺序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绿色条线应该跨越蓝色对线。这里最容易犯错的地方就是将白绿线与绿线相邻放在一起,这样 会造成串扰,使传输效率降低。 左起: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常见的错误接法是将绿色线放到第 4只脚的位置。应该将绿色线放在第 6只脚的位置才是正确的,因为在100BaseT网

5、络中,第3只脚与第6只脚是同一对的,所以需要使用同一对线。(见标准EIATIA 568B) 左起: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步骤 6: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剪刀或斜口钳剪下只剩约 13mm的长度,之所以留下这个长度是为了符合EIATIA的标准,您可以参考有关用RJ-45接头和双绞线制作标准的介绍。最后再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 步骤 7: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之后,就可以用RJ45压线钳压接RJ45接头, 市面上还有一种RJ45接头的保护套,可以防止接头在拉扯时造成接触不良。使用这种保护套时,需要在压接RJ45接头之前就将这

6、种胶套插在双绞线电缆上。步骤8:网络跳线的测试将制作好的网络跳线接到测试仪的两个端口,仔细观察信号出现的顺序。三、实训心得体会:(详细记录自己制作网络跳线的过程,总结成功经验和测试结果,写在背面) 任务三 打压模块端接实验一、 实验目的:了解110型配线架的构成;掌握打压模块端接及测试的方法二、 实训原理及步骤步骤1排序:先用剥线器将双绞线拨开外皮,一般长度在2厘米左右;打压模块以8芯为一个单元,根据打压模块上的色标将双绞线排序,顺序为:蓝、橙、绿、棕(T568B标准);然后将四对线解绕,按白蓝、蓝、白橙、橙、白绿、绿、白棕、棕的顺序压入打压模块;步骤2打线刀操作:从左到右,打线刀到头朝外,依

7、次将线芯打入V字槽内,打压过程中将纤芯多余线头打断;步骤3检测:按下打压模块对应的信号指示灯,观察测试指示灯出现的顺序,判断打压模块是否端接正确。三、 实训操作记录及心得体会:(记录打压模块端接实训中操作的过程,总结成功经验及测试结果)任务四工作区子系统的认识与组建一、 实验目的:认识工作区子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掌握工作区信息插座的类型和安装方法。二、 实训理论1、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一个独立的需要安装终端设备的区域称为工作区2、 工作区是由计算机、RJ-45接口信息插座以及连接终端设备的软跳线及双绞线跳线构成的系统,对于话音系统来说,工作区就是由电话机、RJ-11接口信息插座及电话软跳线构成的

8、系统。三、 实训步骤步骤1:在网络布线实训室的施工实训区选择相应的位置作为工作区子系统布线的位置,根据需要选择工作区信息插座、确定地平面及安装信息插座的位置。步骤2:制作合适的线槽,并将线槽固定在实训施工墙的合适位置。步骤3:安装信息插座底盒步骤4:连接信息插座步骤5:测试四、 实训操作记录及心得体会:(记录打压模块端接实训中操作的过程,总结成功经验及测试结果)任务五 控制中心操作一、实训目的认识、学会使用硬盘录像机控制球型云台(一体化摄像机)转动及参数设置。二、实训装置1、THPBZ-1型 闭路电视监控及周边防范系统实训装置 1套三、实训理论1硬盘录像机面板布局录像指示区USB接口确定、方向

9、键区硬盘录像机的面板布局主要分为:电源开关,录像、回放功能区,数字键区,录像指示区,确定、方向键区,飞梭键区。录像、回放功能区电源键飞梭键区数字键区图4-1 硬盘录像机面板布局图2画面显示原理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的画面显示集成了多画面切割器,能实现实时监控和多画面监控功能。其主要实现的原理如下图所示:图4-2 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的画面显示原理图本实训装置中,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的画面显示可输出到监视器或者通过网络输出显示。输出到监视器的画面主要由嵌入式硬盘录像中的画面分割器对画面进行1画面或4画面分割,实现多画面监控功能。网络输出主要分为实时监控和多画面监控,其中实时监控对单个通道进行监视。四、实训步骤

10、1接线实训装置的线缆连接要连接19芯通讯电缆和视频电缆。其中,视频电缆按照BNC1与BNC1对应、BNC2与BNC2对应、BNC3与BNC3对应连接。注意:本实训装置主要有三个摄像机,且实训屏台上的BNC1、BNC2和BNC3分别对应球型云台(一体化摄像机)、彩色半球摄像机和彩色枪机;监视柜上的BNC1、BNC2和BNC3分别对应硬盘录像机的通道1、通道2和通道3。2基本操作2.1 通电插上实训平台及监视控制柜的电源线,打开实训平台的漏电保护器,监视控制柜的接线板开关以及硬盘录像机、监视后面板的电源开关。则硬盘录像机电源指示灯亮,硬盘录像机开机。2.2 系统登录在硬盘录像机正常开机后,按硬盘录

11、像机的“Enter”确认键,弹出“登录系统”对话框,并在“登录系统”界面中,选择用户名“888888”,输入密码“888888”;切换到“确定”按钮,按“ENTER”键即可登录系统。图4-3 登录对话框注意:本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可通过“左、右”方向键切换各个选项,“上、下”方向键切换选项内容,“ENTER”为确定键,“Esc”为取消键。密码选项的输入法可通过“”切换。“123”表示输入数字,“ABC”表示输入大写字母,“abc”表示输入小写字母,“:/?”表示输入特殊符号。2.3 关机关闭时,按住前面板的“POWER”键4秒,停止硬盘录像机的所有工作,方可按下后面板的电源开关,关闭电源。2.4

12、参数设置登录系统后,依次进入“主菜单-系统设置-云台设置”界面,并设置参数:通道:1,协议:PELCOD3,地址:1,波特率:2400,数据位:8,停止位:1,校验:无。选择“保存”按钮,按“ENTER”保存设置的参数,并按“Esc”直到退出参数设置系统。图4-4 云台控制参数设置界面2.5 云台控制在画面显示下,直接按数字键“1”将监视器的显示界面切换到球型云台(一体化摄像机)的监控图像。按面板上的“Fn”键,进入“辅助功能”界面,默认选中“云台控制”。按“ENTER”键进入“云台控制”界面,如下图所示:图4-5 云台控制界面1使用前面板的方向键“上、下、左、右”即可控制球型云台(一体化摄像

13、机)进行上、下、左、右转动。使用前面板的慢放或者快进将球型云台(一体化摄像机)的放大倍数增大或者减小。使用“Fn”键进行页面切换,如下图所示:图4-5 云台控制界面2使用“左、右”键切换各个选项,使用“上、下”键可改变“值”的大小。切换到“线扫”按钮,并按下“ENTER”键,即可将摄像机切换到自动扫描转动状态,其限位点为左右限位点。并将“线扫”按钮改为“停止”按钮。选中“停止”按钮,按“ENTER”键,即可退出自动扫描转动状态。在“云台控制”界面下,可通过按键“ESC”退出云台控制界面。任务六 硬盘录像操作一、实训目的认识、学会使用硬盘录像机基本录像操作。二、实训装置1、THPBZ-1型 闭路

14、电视监控及周边防范系统实训装置 1套三、实训步骤1接线实训装置的线缆连接要连接19芯通讯电缆和视频电缆。其中,视频电缆按照BNC1与BNC1对应、BNC2与BNC2对应、BNC3与BNC3对应连接。插上实训平台及监视控制柜的电源线,打开实训平台的漏电保护器,监视控制柜的接线板开关以及硬盘录像机、监视后面板的电源开关。2录像操作2.1 录像说明硬盘录像机的录像模式分为:自动、手动、关闭三种模式。自动模式是硬盘录像机依据录像条件进行录像,主要用于通道满足定时录像、动态监测和报警等条件后进行录像;手动模式是根据用于手动设置录像或者不录像,当选中“手动”时,通道开始录像;关闭模式则不记录任何录像,主要

15、用于手动关闭通道的录像功能。登录系统后,选择“主菜单”中的“高级选项”,以及“高级选项”中的“录像控制”选项,进入“录像控制”设置界面。可按“Esc”退出。其中登录系统可参考实训四的2.2内容。2.2 手动录像登录系统,依次进入“高级选项”、“录像控制”界面,使用“左、右”方向键将录像通道切换到通道1,使用“上、下”方向键切换本路录像的状态(显示“”为开启该项录像功能),使通道1为“手动”状态。切换到“确定”按钮,并按“ENTER”键保存退出“录像控制”界面,即可将该通道1切换到录像状态;按“Esc”键,可退出设置界面。等待10分钟后,将通道1的录像控制状态改为“关闭”,即可关闭通道1的录像。

16、注意:当前通道为浅绿色。当硬盘录像某通道开始录像时,硬盘录像机录像指示区的指示灯被点亮;停止录像,则指示灯熄灭。2.3 定时录像登录系统,依次进入“高级选项”、“录像控制”界面,将通道2的录像状态改为“自动”,保存并退出。依次进入“系统设置”、“ 录像设置”界面,参数设置为:通道:2,星期:全,时间段1 ,00:0024:00(注意:这里可修改为当前系统时间到录像结束时间,一般录像时间可依据教学时间进行设置,将开始时间设置为当前时间,结束时间为当前时间多加10分钟左右),选择“普通”,其他保持默认设置,选择保存并退出。即打开通道2的定时录像功能。注意:本实训中,选中状态为反显“”或者反显“”。

17、2.4 动态监测录像登录系统,依次进入“高级选项”、“录像控制”界面,将通道3的录像状态改为“自动”,保存并退出。依次进入“系统设置”、“视频检测”界面,参数设置:通道:3,类型:动态检测,录像通道选择“3”,延时:10秒,时间段1:00:0024:00,并选中时间段1的“屏幕提示”和“报警输出”;选中区域“设置”按钮,按“ENTER”键进入设置区,绿色边框方块代表当前光标所在位置,粉色区域为动态检测设防区,颜色正常的为不设防区。可通过方向键移动光标所在位置,“Fn”键切换设防状态和不设防状态,设置完毕后按下“ENTER”确定退出动态区域设置,并在退出“动态检测”菜单时,按下“保存”按钮。依次

18、进入“系统设置”、“录像设置”界面,参数设置:通道:3,星期:全,时间段1 00:0024:00,延时:10秒,选择“动态”,其他保持默认设置,选择“保存”按钮,按“ENTER”键保存设置并退出。当在监视界面中有运动物体通过,硬盘录像机则提示并进行录像操作。可通过录像查询功能查询相应的录像记录。注意:动态检测的区域设置默认情况下全选为检测区域。在动态检测区域中,按“Fn”键切换到不设防状态,移动光标位置当前位置到开始不设防状态位置的对角线均为不设防状态。2.5 报警联动录像登录系统,依次进入“高级选项”、“录像控制”界面,将通道1的录像状态改为“自动”,保存并退出。依次进入“系统设置”、“录像

19、设置”界面,参数设置:通道:1,星期:全,时间段1 00:0024:00,选择“报警”,其他保持默认设置,选择保存并退出。依次进入“系统设置”、“报警设置”界面,参数设置:报警输入:1,报警源:本机输入,设备类型:常开型,录像通道选中“1”,延时为10秒,报警输出选中“1”,时间段1,00:0024:00,并选中报警输出和屏幕提示。选择保存并退出。依次进入“高级选项”、“报警输入”界面,并选中“1,2,3,4”,选择“确定”,并按“ENTER”键保存并按“Esc”键退出。按下“紧急按钮”按钮,即可对通道1的画面进行记录,并在屏幕提示并录像。打开紧急按钮,并观察屏幕显示及硬盘录像机的录像指示灯。3恢复出厂设置登录系统,依次进入“系统设置”、“恢复默认”界面,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下图:图5-1 恢复默认设置界面选中“确定”按钮,并按下“ENTER”按钮恢复出厂设置。嵌入式硬盘录像机恢复出厂设置内容仅有:普通设置、录像设置、网络设置、视频检测、输出模式、编码设置、串口设置、报警设置、云台设置、通道标题等。且硬盘录像机恢复出厂设置不可以自动恢复除了上述内容外的参数设置,如:录像模式、报警输入等等。四、实训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