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04606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一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一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ppt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机动车安全技术性能指标,第一节 汽车动力性指标与安全性的关系 一、动力性指标 在保证安全条件下的平均行驶车速。 1.最高车速(km/h) 2.加速度(s) 3.最大爬坡度(%) 定义的关键词:安全、平均。 二、安全性分析 1.最高车速 高速公路有限速要求:120km/h,70 km/h。,限高速 “十次车祸九次快”,车辆撞击能量是速度的平方(V2)。违规车车速常达180190 km/h。 限低速 生产角度运输效率低; 安全角度被超、被追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危险性增大。 据统计,车速50 km/h,交通事故增加。 2.加速性 生产角度运输效率低; 安全角度加速性差,超车过程中,往往由于所花

2、时间长,就意味着占别人道的时间长,被对方驶来的车辆撞击的可能性增加。,三、安全措施 1.公安交警部门雷达测速(人工、自动); 2.自动减速装置(雷达测速+自动减速); 3.限速标志不同等级道路、危险地段; 4.加强教育等。,第二节 汽车制动性指标与安全性的关系,一、制动性指标 1. 制动效能制动距离的长短; 2. 制动恒定性一般来说,指制动器的热稳定性; 3.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制动时不跑偏,不侧滑,不丧失转弯性能。 二、安全性分析 1. 制动效能,初速度:v0 反应时间:t1=0.31.00s 起作用时间 (消除空行程时间t2 / + 制动增长时间t2/ ): 油刹:t20.1s;气刹:t2

3、=0.30.9s 持续时间:重车比轻车时间更长。,持续时间,2.制动恒定性 刹车材料在持续制动过程中,若散热性能不好,会使温度升高,对于石棉作的刹车材料,其摩擦系数(250)会下降,从而丧失刹车性能“发疲”。 简单方法:淋水; 设计时:散热结构好(如盘式制动器), 耐高温材料等。 3.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三种现象: 跑偏 侧滑 丧失转弯能力,三、安全措施 1.安装ABS防抱死装置(“点刹”); 2. 安装EBD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制动力随着车轮载荷的增加而增加) 3.轮胎的花纹深度不要低于规定值。,跑偏左右车轮制动力不相等; 侧滑后轮制动抱死先于前轮或后轮侧向附着力下降,严重时产生 甩尾 ;

4、丧失转弯能力前轮制动抱死先于后轮。,第三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关系,基本概念: 操纵性驾驶员在不感到紧张和疲劳的前提下,汽车能按照驾驶员的指令而正确转向的能力。 稳定性驾驶员在不感到紧张和疲劳的前提下,汽车具有抵抗改变其行驶方向的各种外界干扰,并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式中:k1、k2分别为前、后车轮侧偏刚度(k=Fy /,取“-”值)。 过度转向(K)R 中性转向(K =)R=常数 不足转向(K0)R,一、操纵性 1.稳态响应三种类型 判别式:K稳定性因素,2.安全性分析 两害相遇,取其轻。 讨论: 紧张、疲劳事故。 要求: 稍有不足转向为妙(过度转向可怕;中性转向很难办到)。 二、稳定

5、性 1.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保持直线行驶的稳定性转向轮主销的后倾;转向轮主销的内倾;轮胎自身的弹性变形等。 2. 安全性分析 紧张、疲劳事故。,三、措施 1.轮胎不混装; 2. 轮胎气压按照要求填充; 3.车辆载荷尽量前移; 4.ESP(电子稳定程序;DSC=VSC) 电子控制循迹系统; 5.气压报警装置。,第四节 汽车平顺性与安全性的关系,汽车受到外界激振力影响后,汽车保持货物不被损坏,乘客不感到不舒适的能力。 汽车的平顺性主要是由悬挂系统来保证的,其中,减振器是关键。此外,还有轮胎质量。 一、安全性分析 1.减振器 研究表明,有1/4左右的汽车上至少有一个减振器工作不正常。而有故障的减振器在

6、行驶中会使车轮有30%的路程接地力减少,甚至不与地面接触。,结果: 汽车方向发飘,特别是曲线行驶难以控制;制动易跑偏或侧滑;车身长时间的余振影响舒适性;影响车轮轴承、轴接头、转向拉杆、横向稳定器等部件过载等。 2.导向杆机件 导向杆机件变形,铰接处松动,引起车桥移位,使汽车行驶自动跑偏等。 3.轮胎 轮胎动、静平衡不达标,往往会引起车身发摆;车轮上下跳动引起与地面的抓着力下降,导致转向不稳和制动强度下降。,二、措施 1.轮胎要求进行动、静平衡; 2.随时注意减振器工作情况; 3.随时注意车辆自动跑偏、转向发飘情况。,第五节 汽车车身与安全性的关系,一、车身外形 长头式车身在发生正面碰撞时,驾驶

7、员和前排乘客受到的伤害程度比平头式好得多。 二、吸能车身,第六节 汽车照明系统与安全性的关系,一、性能指标 光强 光束偏移值 1.有关概念 a.光强单位一光源发出频率为5401012 Hz的单色辐射,若在一定方向上辐射强度达1/683 W每球面度。则称该方向的发光强度为1个“坎德拉”,简称“坎”,单位符号“cd”。 b.照度不发光物体被光源照明的程度。单位“勒克斯”,符号“lx”。,d.光束偏斜量将前照灯光线最亮的地方看作光轴中心,测光束照射方向用该中心对水平、垂直坐标轴交点的偏离量就为光束偏斜量。 e.配光特性用等照度曲线表示的明亮度分布特征称为配光特性,亦称为光形分布特性。 对称性配光特性

8、等照度曲线左右对称,不偏向一边,上下扩展也不太宽。 我国前照灯中的远光灯采用对称性配光特性。,c.光强与照度的关系,非对称性配光特性光形分布有一条明显的明暗线。 我国前照灯中的近光灯采用“ Z ”形配光。 二、非对称性配光特性问题的提出 眩目 在夜间两车会车时,由于对面来车的强光照射,使驾驶员产生晃眼的感觉,视力急剧下降,甚至什么也看不见,这种现象叫做眩目。 此外,白天从隧道中出来也会造成眩目(有一“亮适应”过程)。 减少在夜间两车会车时的眩目带来的危害,当前主要采用“非对称性配光特性近光灯来避免。,三、其他措施 1.前照灯智能转向系统; 2.前照灯智能配光系统; 3.道路中央隔离带植树; 4.在接近隧道出口段,缓慢增加隧道内照明灯的照明度; 5.夜间带防眩眼镜; 6.服用防眩药。,第七节 汽车其他安全设备,一、安全带(法规) 二、安全气囊 三、自动变速器(AT、ECT、AMT、CVT) 四、自动巡航 五、驾驶员注意力监视系统 六、车况自动监视系统 七、 ASR(TCS)驱动防滑系统 八、 ASL自动变速器排档锁定装置 九、ESC能量吸收式转向柱 十、SIPS侧面撞击保护系统 十一、PDC停车距离控制系统 十二、PTS制动侦测系统,十三、SSS速度感应式转向系统11,11,0 1,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