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8+32m连续梁预压方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06224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2+48+32m连续梁预压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32+48+32m连续梁预压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32+48+32m连续梁预压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32+48+32m连续梁预压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32+48+32m连续梁预压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2+48+32m连续梁预压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48+32m连续梁预压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集包铁路增建第二双线跨包东专用线特大桥跨包东专用线(32+48+32)m连续梁预压方案编制:复核:批准: 集包铁路增建第二双线跨包东专用线架子队2010年7月跨包东专用线(32+48+32)m连续梁预压方案一、 工程概况包东专用线特大桥位于包东车站以西300m,中心里程为DK804+499.17,桥梁全长2009.97m,为跨包环线、铁路专用线、河流及居民区而设。包东专用线特大桥36-39#墩采用32+48+32m的连续梁跨越包环线。新建线与包环线斜交59度。连续梁下部结构为圆端形桥墩、承台及钻孔桩,钻孔桩共计34根,全为摩擦桩,37、38 #墩桩径1.5m,36、39#墩桩径1.25m。其中

2、37#38#跨上部结构设计采用门式支架,跨越既有线,梁全长48m,计算跨度46m,本箱梁梁采用支架法现浇,支架主要由螺旋钢管、砂筒、贝雷梁及满堂脚手架等组合而成;36#37#、38#39#跨上部结构设计采用529mm螺旋钢管支墩及贝雷梁组合而成,梁全长64m,计算跨度60m,本箱梁梁现浇法,支架主要由螺旋钢管、砂筒、贝雷梁及满堂脚手架等组合而成。梁支架采用529mm及426mm螺旋钢管支墩贝雷梁及满堂脚手架组合形式,采用(32+48+32)m三跨一联布置形式。二、预压对象及其目的:为保证施工安全、提高现浇梁质量,在连续梁支架搭设完毕,箱梁底模及侧模铺好后,对支架系统进行超载预压。其目的:1)是

3、检验支架的整体稳定性;2)是消除支架及地基的非弹性变形;3)是得到支架的弹性变形值作为施工预留拱度的依据;4)是测出地基沉降,为采用同类型的桥梁施工提供经验数据。三、预压荷载及点的观测1)、预压载荷:整个梁总重为1360*26.25/10=3570t,考虑其他荷载的影响因素,取1.05系数,箱梁总重量考虑为3748.5t。2)、试验基准点观测:a:确定支架预压前的准确位置,以此姿态作为位移的初始态。压重物堆码前在底模相应位置设立测点,预压观测点布设如下每跨纵桥向设7个断面,每个断面横向布设5个测点并进行编号,分别设在两侧翼缘板、两腹梁,梁中心线底板,测量支架原始标高,压重后每一级测量支架的标高

4、。b:在每个断面正下方贝雷片的底部与上面点的对应位置布置1m吊尺来观测贝雷梁及门式支架的下沉挠度,1m吊尺距地面50cm左右,在每一级加载完成后必须对线锥的下沉量进行观测,下沉量与之前计算出的理论挠度值(见下表)进行比较,若观测出来的下沉量与理论挠度值有较大偏差时应立即停止加载,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无问题时方可继续加载。210系杆拱桥预压挠度计算(变形单位:mm)35%实测变形70%实测变形85%实测变形95%实测变形100%实测变形105%实测变形13.46.78.29.19.610.123.36.57.98.89.39.831.42.93.53.94.14.340.30.60.70.80

5、.80.850.51.11.31.41.51.660.51.11.31.41.51.670.30.60.80.90.90.981.22.32.83.13.33.592.95.87.17.98.38.7103.16.27.58.48.89.2四、试验前的检查1)、检查支架各构件联接是否紧固,尤其是贝雷片螺栓之间的连接以及安全销是否全部套上,机构装配是否精确和灵活,金属结构有无变形,各焊缝检测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2)、照明充足,警示明确以及相关的标识牌。五、载荷准备1)、现场模拟施工总荷载为:(360*26.25/10)1.05=3748.5t。 2)、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3748.5t载荷选用砂

6、子:砂子体积约2499m3(砂子的堆积密度为1.5t/m3,平均每个编织袋装砂为1.2t,约需3124个编织袋)。六、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检测准备:以支架初始位作为基准状态,定测量基点和初始值。2)砂袋堆放位置:箱梁预压之前根据预压荷载,确定出预压所需要的砂袋以及砂袋的堆放位置(见附图)。 3)场地要求:利用周围的空地道路面作为吊装场地,场地必须坚硬、平整、排水通畅,设置安全警戒线及告示,闲杂人员等一律不得入内。4)吊车吊装要求:在36#37#与38#39#墩中间各放一辆25t的吊车进行吊装,37#38#墩中间采用两辆25t各布置在大小里程处进行吊装作业,在吊车难够到或过不到的情况可以调换吊车

7、或移动吊车位置来解决。吊车及砂袋堆放主要位置见附图。 5)辅助设备及材料(除荷载准备外) 25t吊车准备3辆,1辆备用,电子秤3台,使用2台,1台备用, 水准仪一台,编织袋(用于装填砂子)若干, 指挥用对讲机4部。 具体人员配备: 现场指挥共2人;位移观测:3人,其中一人测量,一人记录,一人扶尺;8名吊工负责堆载物的装卸(上下各4名),主要负责挂吊钩及堆放砂袋。6名吊车司机,分白班与晚班。具体人员分工如下:管理人员分工表序号人员职务职责工作内容1张学云队长总负责总体协调2唐胜云副队长现场负责现场指挥、总体协调3王俊技术主管技术总负责督导过程中方案执行情况;有无异常现象;方案执行中是否有不合理的

8、地方4汪达安质部长现场监控负责按照支架卡控措施表的验收5张红卫技术员技术负责组织技术人员落实交底内容6魏琦王京平技术员技术负责现场预压荷载记录及控制加载量7陶桂蓬安全员安全监控负责预压过程中四周的安全警戒8王建忠物资部长物资供应负责预压砂子及沙袋供应9黄海领工员现场施工协调组织现场施工人员10邱怀志测量测量组长现场支架预压数据观测11孟宝测量测量现场支架预压数据观测 作业班组操作人员分工表序号人 员职 责工作内容1刘志勇班组长负责系梁预压总体协调2单建新钱志勇李国和吊车指挥指挥吊车吊装砂子袋3黄景强姚建辉姚刚地面挂吊车吊钩4周进周艳红周红梁面摘挂吊车吊钩就控制沙袋堆放位置吊车司机6名,挖机司机

9、2名,杂工10名。七、支架预压试验程序模拟钢筋混凝土、内模重量及施工荷载,底板加载用砂3748.5吨。其中36#、39#墩箱梁端3.7m实体段范围内加载211.15吨(每端105.57吨,约堆放88袋),36#37#与38#39#墩箱梁中间26m范围内加载1770.85吨(每端885.43吨,约堆放738袋),37#、38#墩箱梁中隔梁6.0m实体段范围内加载336.2吨(每端168.1吨,约堆放140袋),37#38#墩箱梁中间42m范围内加载1430.3吨(约堆放1192袋),整个支架加载3748.5吨,加载时从系梁中部开始往两侧同步对称进行加载。A:加载程序加载分以下几个步骤:1)加载过

10、程共分三级:050%80%110%2)第一级加载:0 50%; 第一级加载为50%,加载重1874.25吨。其中36#、39#墩箱梁端3.7m实体段范围内加载105.575吨(每端52.79吨,约堆放44袋),36#37#与38#39#墩箱梁中间26m范围内加载885.43吨(每端442.71吨,约堆放369袋),37#、38#墩箱梁中隔梁6.0m实体段范围内加载168.1吨(每端84.05吨,约堆放70袋),37#38#墩箱梁中间42m范围内加载715.15吨(约堆放596袋),底板堆放三层,其余的在腹板处向上堆放,平均每个砂袋占用面积0.8m2。加载完毕,等测量组对布置点吊尺的下沉量进行测

11、量、复核,符合要求时方可开始第二轮加载。第二级加载:50% 80%; 第二级加载为80%,增加加载重1124.55吨。其中36#、39#墩箱梁端3.7m实体段范围内加载63.35吨(每端31.67吨,约堆放26袋),36#37#与38#39#墩箱梁中间26m范围内加载351.26吨(每端175.62吨,约堆放146袋),37#、38#墩箱梁中隔梁6.0m实体段范围内加载100.86吨(每端50.43吨,约堆放42袋),37#38#墩箱梁中间42m范围内加载429.09吨(约堆放358袋),底板堆放三层,其余的在腹板处向上堆放,平均每个砂袋占用面积0.8m2。加载完毕,等测量组对布置点吊尺的下沉

12、量进行测量、复核,符合要求时方可开始第二轮加载。 第三级加载: 80% 110%; 第三级加载到110%,增加加载重1124.55吨。其中36#、39#墩箱梁端3.7m实体段范围内加载63.35吨(每端31.67吨,约堆放26袋),36#37#与38#39#墩箱梁中间26m范围内加载351.26吨(每端175.62吨,约堆放146袋),37#、38#墩箱梁中隔梁6.0m实体段范围内加载100.86吨(每端50.43吨,约堆放42袋),37#38#墩箱梁中间42m范围内加载429.09吨(约堆放358袋),底板堆放三层,其余的在腹板处向上堆放,平均每个砂袋占用面积0.8m2。加载完毕,等测量组对

13、布置点吊尺的下沉量进行测量、复核,符合要求时方可开始第二轮加载。B:加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在第三级加载80% 110%的过程中分80% 90%、90% 100%、100% 110%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加载的砂袋分散布置,之间不停留,但在每个阶段之间必须进行测量观测以及贝雷梁、支架的挠度观测)。2)在第三级加载及卸载完之前禁止人行通过以及闲杂人等靠近,并设置专门的警示牌。3)在箱梁加载过程中,要求每袋砂子必须认真称重,填写表格,计算出累计重量,和设计加载数据核对,防止少加载或多加载的情况,由专人负责。 4)所有压重载荷应提前准备至方便起吊运输的地方。5)在加载过程中,要求详细记录加载时间、吨位

14、及位置,加载重物要对称加载,并及时通知测量组作现场跟踪观测。未经观测不能进行下一级荷载。每完成一级加载应暂停一段时间,进行观测(每2小时观测一次),并对支架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加载,及时分析,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6)加载全过程中,要统一组织,统一指挥,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及负责人在现场协调。7)每加载一级都要测试所有标记点的数据。如发现局部变形过大时停止加载,对体系进行补强后方可继续加载。卸载时每级卸载均待观察完成后,做好记录后再卸至下一级荷载,测量记录支架的弹性恢复情况,卸载过程为110-0。此时为卸载至贝雷梁施工荷载状态的0%时,进行测量记录,观察支架变形情况。8)根据预压试验结果

15、,明确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结合梁部设计标高及拱度,调整支架标高。八、系梁预压计划工期安排系梁预压时间总工期计划8天完成,2010年7月20号开始预压,7月21号第一级预压完成,7月22号开始第二级加载,7月23号完成,7月24号开始第三级加载。7月26号完成,7月27号完成卸载,见下表。32+48+32m连续梁预压工期完成项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第一级预压(0-50%)2010年7月20日2010年7月21日第二级预压(50%-80%)2010年7月22日2010年7月23日第三级预压(80%-110%)2010年7月24日2010年7月26日卸载(110%-0)2010年7月27日201

16、0年7月27日九、数据的处理与分析1、工艺流程布置测量标高点并记录好每点的初始标高值H1吊装砂袋及相关加固作业分级加载后分次测量布控点标高值H2观测卸载前各测量点标高值H3卸 载观测卸载后各测量点标高值H4根据计算结果调整底模标高2、观测方法采用四等水准测量,选择距离较近、稳定性较好的基准点。模板安装并经过调整后,在预压前,对各测点进行初始值观测,标高值为H0。前两级预压完成后,对所有测点进行观测,记录变形数据,确定变形结果,标高值分别为H1、H2。第三级预压完成静载24h,在这24小时中每2小时对所有点进行观测,以最后一次测量的标高值定为H3,等沉、降稳定标准,24小时沉降不超过1mm时开始进行下级卸载。卸载完成后,及时对测点进行末次观测,标高植为H4。3、数据分析非弹性变形f3=H0-H4。通过试压后,可认为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已经消除。弹性变形f2=H4-H3。根据该弹性变形值,施工时调整底模标高,以使贝雷梁变形后梁体线型满足设计要求。十、附表 1、静载试验50%加载测量记录表; 2、静载试验80%加载测量记录表; 3、静载试验110%加载测量记录表; 4、静载试验卸载测量记录表; 5、预压试验数据分析表 6、静载试验加载重量一览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