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调车事故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教案徐坤.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12270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调车事故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教案徐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调车事故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教案徐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调车事故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教案徐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调车事故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教案徐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调车事故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教案徐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调车事故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教案徐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调车事故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教案徐坤.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教 学 教 案培训班名 路局复退军人连结员培训班 教学课程 劳动安全教 2012年 4 月20 日教 学 教 案授课人姓名:徐坤培训班名:路局复退军人连结员培训班教学课程: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调车事故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使用教材及参考书: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电气安全规则、技规、行规、客管规、连结员技能模块化培训教材、曲靖车务段劳动安全事故案例教学章节:教材中所有涉及运输部门劳动安全的章节。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员熟悉本岗位及相关岗位劳动安全的有关规定,掌握作业中保障人身安全的技能和要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劳动安全,实现全年劳动安全目标。教学方式:讲授。使用设备、教具、挂图:黑板

2、、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教 学 内 容一、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TB1699-85)本标准规定了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标准,适用于铁道部所属各铁路局的车站和工程局临管铁路的车站。 行车作业人身安全通用标准 . 班前禁止饮酒,班中按规定着装,佩带防护用品。 . 顺线路走时,应走两线路中间,并随时注意邻线的机车、车辆和货物装载状态。严禁在道心、枕木头上行走,不准脚踏钢轨面、道岔连接杆、尖轨等。 . 横越线路时,应一站、二看、三通过,注意左右机车、车辆的动态及脚下有无障碍物。 . 横越停有机车、车辆的线路时,先确认机车、车辆暂不移动,然后从该机车、车辆较远处通过。 严禁在运行中的机车、车辆

3、前面抢越。 . 必须横越列车、车列时,应先确认列车、车列暂不移动,然后由通过台或两车车钩上越过,勿碰开钩销,要注意邻线有无机车、车辆运行。严禁钻车。 . 不准在钢轨上、车底下、枕木头、道心里坐卧或站立。 . 严禁扒乘机车、车辆,以车代步。 接发列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 . 应熟知站内一切行车设备,并随时注意使用情况,如遇设备发生异状或变化时,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并采取安全措施。 . 接发列车时,必须站在站细规定地点,随时注意邻线机车、车辆动态。 . 向机车交递凭证时,须面向来车方向,交后迅速回到安全位置。 . 折叠式授受机树起后,必须插好插销,用完后及时恢复定位。接车时应站在授受机来车方向的前方。

4、调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 . 必须熟知调车作业区的技术设备和作业方法,以及接近线路的一切建筑物的形态和距离。 . 上下车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 上车时,车速不得超过公里小时。下车时,车速不得超过公里小时。 . 在站台上,上下车时,车速不得超过公里小时。 . 在路肩窄、路基高的线路上和高度超过1.1米的站台上作业时,必须停车上下。 . 登乘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作业时,必须在机车停稳时再上下车(设有便于上下车脚蹬的调车机除外)。 . 上车前应注意脚蹬、车梯、扶手,平车、砂石车的侧板和机车脚踏板的牢固状态。 . 不准迎面上车。 . 不准反面上下车(牵出时最后一辆除外)。 . 上下车时,要选好地点,注意地

5、面障碍物。 . 在车列、车辆走行中,禁止下列行为。 . 在车钩上,在平车、砂石车的边端或端板支架上坐立。 . 在棚车顶或装载超出车帮的货物上站立或行走。 . 手抓篷布或捆绑货物的绳索,脚踏轴箱或平车鱼腹形侧梁。 . 在车梯上探身过远,或经站台时站在低于站台的车梯上。 . 在装载易于窜动货物的车辆间和货物空隙间站立或坐卧。 . 骑坐车帮。 . 跨越车辆(使用对口闸除外)。 . 两人及以上站在同一闸台、车梯及机车一侧踏板上。 . 进入线路提钩、摘管或调整钩位。 . 手推调车时,必须在车辆两侧进行,并注意脚下有无障碍物。 . 在电气化区段,接触网未停电、未接地的情况下禁止到车顶上调车作业。在带电的接

6、触网线路上调车时,禁止蹬上棚车(在区间和中间站禁止蹬上敞车)使用人力制动机。编组、区段站在接触网高度为6.2米及其以上的线路上准许使用敞车人力制动机时,不能站在高于闸台的车梯或货物上。 . 去专用线或货物线调车作业,须事先指派专人检查线路有无障碍物,大门开启状态及线路两侧货物堆放情况;事先派人检查有困难时,应在站细中规定检查确认办法。 . 带风作业时,必须执行一关(关折角塞门),二摘(摘风管),三提钩的作业程序。 . 摘接风管,调整钩位,处理钩销时,必须等列车、车列停妥,并得到调车长的回示,昼间由调车长防护,夜间必须向调车长显示停车信号。 . 调整钩位、处理钩销时,不要探身到两车钩之间。对平车

7、、砂石车、罐车、客车及特种车辆,应特别注意端板支架、缓冲器、风档及货物装载状态。 . 溜放调车作业应站在车梯上,一手抓牢车梯,一手提钩,不准用脚提钩或跟车边跑边提(驼峰调车作业除外),严禁在车列走行中抢越线路去反面提钩。 . 车辆运行中,使用人力制动机时,必须使用安全带。要做到“上车先挂钩”,“下车先摘钩”。不能使用安全带的车辆,如:平车、矿石车、罐车、守车等,作业时必须选好站立地点。 . 严禁使用折角塞门放风制动。 . 使用铁鞋制动时,应背向来车方向,严禁徒手使用铁鞋,并注意车辆、货物状况和邻线机车、车辆动态。严禁带铁鞋叉上车。 . 单机或牵引运行时,严禁在机车前后端坐卧。 . 使用折叠式人

8、力制动机,须在停车时树起闸杆,确认方套落下,月牙板关好,插销插上后方可使用。 . 作业中严禁吸烟。 扳道(清扫)作业人身安全标准 . 接发列车时,必须站在站细规定地点。随时注意邻线机车、车辆动态。 . 在扳道作业时,应遵守扳道作业方法。除因作业必须进入道心外,均应站在安全地点。 . 清扫道岔前应得到车站值班员或有关人员的同意,清扫电气集中道岔或联动道岔,必要时,应先将安全木楔置于尖轨与基本轨之间。清扫后及时将清扫工具撤除,并向车站值班员或有关人员报告。 . 在臂板信号机上更换灯泡,摘挂油灯,调整灯光时,必须使用安全带。二、技规相关条文第390条铁路行车有关人员,接班前须充分休息,严禁饮酒,如有

9、违反,立即停止其所承担的任务。第158条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2000mm。 在设有接触网的线路上,严禁攀登车顶及在车辆装载的货物之上作业;如确需作业时,须在指定的线路上,将接触网停电接地后,方准进行。三、行规相关条文第101条 车站操作隔离开关的规定 (一)、电化区段车站使用的隔离开关钥匙、安全帽、绝缘靴、绝缘手套及绝缘操作棒,由车站值班员保管、交接。具体保管办法在站细中规定。 (二)、操作隔离开关必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操作人及监护人需经路局职教部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操作人及监护人在站细中进行规定。(三

10、)、操作要求1操作前,操作人必须穿戴好规定的安全帽、绝缘靴和绝缘手套。确认接地线良好,开关及其传动装置正常。2操作时要准确迅速,一次开闭到底,中途不得停留和发生冲击。3操作过程中,人体各部位均不得与支柱及其构件相接触。 (四)、安全注意事项1当雷电将临或发生时,禁止操作隔离开关。2将要断电的区域内有电力机车时,应通知司机降下受电弓后方可操作隔离开关。3隔离开关操作后必须立即加锁,钥匙交车站值班员保管并向其报告开闭状态,断电时车站值班员应在控制台断电线路两端(尽头线为一端)揭挂断电表示牌。严禁电力机车进入无电区。4发现隔离开关及其传动装置状态不良时,应报告供电调度员立即派人检修。在供电段检修人员

11、未确认可以操作前,不得操作。严禁非检修人员拆卸修理。5绝缘靴、绝缘手套及绝缘操作棒要存放在阴凉干燥处。每六个月由各使用单位送供电段检查试验一次,每次使用前应用于布擦净,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裂纹等异状应停止使用,送供电段进行检查。6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操作棒等电气化行车备品,由站段提报计划,供电段统一购置、检验。 (五)、使用隔离开关须建立登记制度,车站行车室应备有隔离开关登记簿。每次开闭须分别向车站值班员汇报登记,操作到发线上的隔离开关,车站值班员应取得列车调度员命令后方能办理,操作后向列车调度员报告。四、铁路旅客运输管理规则相关条文第二十四节 客运职工安全第127条 站、车应对客运人员定期

12、进行业务知识和技术安全教育。新职人员需经培训、考试合格,方可正式担任工作。 第128条 客运人员在接班前,必须充分休息,保持精力充沛。严禁在接班前和工作中饮酒。 第129条 通过线路时,应走天桥、地道、平过道,并严格执行“一停、二看、三通过”制度,严禁钻爬车底,跨越车钩。顺线路行走时应走路肩,不走轨心、轨面和轨枕头,并随时警觉前后列车。禁止在运行中的机车、车辆前抢越线路。小型机动车通过平过道时必须有人引导。 第130条 乘务员在上下车时,要紧握扶手,不飞乘飞降。列车运行中严禁开车门乘凉、探身瞭望及清扫垃圾。列车头尾部风挡处和餐车厨房侧门处要安装安全防护栏,防护栏由车辆部门负责安装。 第131条

13、 高空作业时,要身系安全带,梯子有人扶,物品不下掷。 第132条 严禁摸黑开关电器设备,防止触电。 第133条 电气化区段停站不冲洗车皮,严禁攀登车顶作业。 第134条 装卸行包应在车停开始,车动停止。严禁车动抢装、卸,抓车、跳车或随车奔跑。 第135条 客车上水时,给水员应戴安全帽,穿防护服,应注意脚下杂物和来往车辆。五、曲靖车务段劳动安全事故案例六、调车事故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一般说来,事故的发生有大量的必然因素,如违章作业、联锁关系被破坏等等。但也有它的偶然因素,所以要以预防为主,就是要在偶然因素上下功夫,根据天、地、人、车,货五大要素,对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开展预防活动,查隐患,抓苗头

14、,抓早、抓小,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前。撞车、脱轨、挤岔子、车辆溜逸是调车工作中的惯性事故,现就其发生原因及防止措施分述如下:(一)撞车事故的原因分析 1计划不清或计划传达不彻底,或变更了计计划未传达。这里所说的计划不清,一种情况是指调车作业计划本身编制的就不周密、不正确,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填写齐全。另一种情况是调车人员本身对计划就没弄清,这除了个人业务不熟外,也有可能是传达计划的人没有传达清或传达不彻底,有的是变更了计划忘却了传达,也有的是根本就没有书面调车计划,联系也不彻底,臆测办事、盲目作业,而招致了调车冲突事故。2信号显示不及时,不正确或未按信号显示要求执行。 一是显示信号的时机错过;二是

15、没有看清情况,就错误地显示信号;三是十、五、三车距离信号显示的距离不够;四是因打盹或精力不集中,未执行信号显示要求。以致造成了撞车事故。 3调车作业中,超速连挂或调速不当而招致调车冲突事故。超速连挂的原因,可能是: (1)不会观速、观距、或观速、观距不准确,因而调速过晚或少掏了辅助鞋。(2)没有正确掌握十、五、三车距离信号;或司机打盹未回示;或没有试拉造成脱钩;或带车很多去挂车,中转信号脱节;或中转信号位置不对 。4调车作业中,联系不彻底或不联系,也是造成调车冲突事故的原因之一。例如:两机车同时进入一个进路;推进作业时,前部无人确认进路而越出了警冲标;未执行要遭还道制度等。 5推“黑车”或推进

16、车辆不试拉。 6调车作业中,使车组进入异线,结果造成了调车冲突事故。(1)人员分配紧张;(2)没有认真执行要道还道制度;(3)溜放车组,前后必要的技术间隔不够;(4)扳道人员,不盯岗,如串扳道房、聊天等。防止调车冲突事故的措施 1所有参加调车作业的人员,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上班前一定要充分休息,值班中精力要集中,要认真操作,一丝不苟,搞好安全生产。2作业开始前,一定要向有关人员清楚、彻底地传达调车计划;变更计划一定要停车重新传达(作业方法的变更可不停车,以口头或手信号向司机联系),遇到用口头或时,应要求对方复诵,并按规定修改书面计划。3有关人员在接到调车计划后,均必须认真进行核对,并根据作业分工

17、及时上岗,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4手闸制动要认真执行“检、选、试、磨、拧”五字法,坚持提钩前要确认手闸妥切信号,不见有关人员信号不得提钩。5调车组必须严格遵守站细规定的溜放制动辆数的限制。6到发线作业要认真检查线路,当车列已由调车线牵出,临时需要变更到发线溜放时,必须重新派人检查。7扳道员(信号员)在作业中必须坚持立岗,认真执行“四个程序”、“三不扳”和“干、唱、抹”制度,随时做到三盯(盯计划,盯道岔,盯机车车辆),作业未完不准离岗。8推进连挂时,调车有关人员必须认真瞧望前方进路,准确掌握速度,及时显示信号,没有看清情况不准挂车。9所有参加调车作业的人员在值班中都必须严守岚位,明确分工,各负其

18、责。 、脱轨事故的原因分析1.调车作业前,未认真检查线路或者是检查不彻底。 2.清道距离不够,或货物堆放不牢靠。3.误将电动脱轨器放上钢轨。4.忘却撤取脱轨器或防护信号。5.调车作业中,互不联系,不检查不确认,盲目求快。6.推送车辆或机车挂头时,前部无人领车。7.挤岔子未及时发现,结果进入“四股”而脱轨。8.工程路料侵入机车车辆限界,以及线路质量不良等。防止脱轨的措施1.加强装卸线、段管线、岔线、工程线的管理。施工时临时堆放的路料,应按铁路工务规则办理,路料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少于810毫米。需要经常调车的线路,堆放路料,应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少于15米。对路基松软、下沉地段和薄弱处所,应及时加固维

19、修。2.检车人员和装卸人员,应确认确无机车车辆来往通过时,方能安放脱轨器或防护信号。装卸人员于装卸作业完后,应及时按规定要求,清道并按规定撤除脱轨器。3.调车作业时,要与检车人员或装卸人员,加强联系,确认脱轨器或防护信号已撤除,方能进入检修线、装卸线取送车辆。送车或甩挂作业前,调车指挥人须亲自或指派 胜任入员检查线路。推进作业时,前部应有人领车和确认进路。 4.扳道人员,要确认道岔扳至所需位置,并确认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才能显示道岔开通信号,以防进入“四股”。5.本务机车挂车列时,在距车列50米处,应一度停车,由副司机引导连挂。(三)挤岔子事故的原因分析1.调车作业中,扳道员忘扳道岔或者是错扳了

20、道岔,招致挤岔子事故的发生。2.道岔用后,未保持定位,未确认道岔开通状态,即错误地转动道岔,结果造成了挤岔事故。3.道岔途中转换不密贴,而进入“四股”。4.未执行“要道还道”制度或者误认信号。防止挤岔子的措施1.认真执行要道还道制度。2.认真执行“一看、二扳、(按)、三确认四显示(呼唤)”制度。 3.按计划扳道,用后及时恢复定位。4.领导人员或者机车乘务员,要认真确认道岔开通状态。 5.电气集中的车站,在停电或进行设备检修后准备调车进路时,应进行相互间对道,再次确认,以防错扳。(四)尾追事故的原因分析1.到达解体车组中,有些车辆副风缸中的余风未放净,在溜放过程中,造成自动抱闸,而使后续车组尾追

21、.2手闸制动后不松闸链,致使后续车组尾追。3峰上提钩人员在提钩前未确认车辆走行状态。4驼峰调车长未掌握好变速推峰。5提钩时间紧,提钩时机掌握不当。 6溜放间隔距离不够。防止“尾追”事故的措施1到发线拉风要拉净余风,防止抱闸。 2根据天、地、人、车、货调节推峰速度和掌握好变速推峰。3掌握好提钩时机,并做好提钩时的检查:检查凤管”是否摘开,提钩杆作用是否良好,闸链、闸瓦是否松开等发现问题要立即停车处理。4认真做好峰中“把口”,随时注意车辆走行,。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旋。(五)机车车辆溜逸事故的原因分析 1未采取防溜措施。 2车辆没有停稳就提钩(俗称提活钩)。 3推进车辆未试拉。 4机车位于坡遭上

22、方,挂车前,撤除了止轮措施。 5手闸不良。 防止溜逸事故的措施: 1在超过25的线路上摘车,须停稳,拧紧手闸,并安放铁鞋或止轮器或溜放枕木,确认牢靠固定后,方可提钩。 挂车,须调整好钩位,检查有防溜措施再挂,未挂妥前,不能撤除防溜措施。 2对滚动轴承的车辆,不论是否停放有无坡度的线路上,一律都应执行防溜措施。 3推进车辆时,要先试拉,确认车钩连挂状态正确,方能推进。六、调车作业刮坏技术设备事故的原因分析 1车门、端侧板开放或没挂上。 2货物串出、倒塌或脱落。 3篷布苫盖不良或绳索松开。 4调动超限货车,违反规定。 5有关人员未检查车辆或装载状态。 调车作业刮坏设备的防止措施 1坚决要按货车装载

23、条件装载,并要将车辆的门窗、端侧板关好。 2调车人员在调车前,要检查车辆的门窗、端侧板关闭状态。 3调动超限车辆时,应注意信号机柱、道岔握柄、道岔表示器、给水柱,煤台、对讲广播器等等。 (六)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四大惯性事故) 车务系统的职工伤亡事故,调车人员占很大比重。调车作业中,调车职工工作稍有麻痹、疏忽或违章作业,便造成人身伤害,轻则伤,重则亡。常发生的有轧、挤、掉、触电几种主要情况,其主要原因如下。1.轧:超速上下车,未选择好地点及车辆上下,横越线路不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不确认机车车辆有无移动,在车辆行动中直入线路内提钩、摘管,坐卧钢轨、枕木头,侵入邻线,徒手下铁鞋。 2.

24、挤:不确认、不联系、不防护就进入线路内调整钩位、穿越小天窗,在装载易于窜动的车辆间和货物空隙间站立或坐卧,站在站台一侧作业。 3.掉:在车辆行动中跨越车辆(使用对口闸除外),骑坐车帮,在棚车顶上或超出车帮的货物上站立或行走,多人站在机车同侧脚踏板上。4.触电:在电气化的线路上中间站手头、禁止到车顶作业。站在高于闸台的车帮或货物上。 措施: 为防止人身伤害,必须认真贯彻为防止人身伤害,必须认真贯彻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电气化安全规则,特别严禁超速上下车;顺线路走时应走两线路中间;横越线路严格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进入线路调整钩位、提钩、摘软管应确认车列停稳,连挂机车作业时要与调车长联系彻底,做好防护方可进入;通过高站台应站在高出站台车梯上;穿越天窗要认真加强两头望;严禁在车辆行动中跨越车辆,骑车坐帮,或在棚车及超出车帮的货物上站立行走;上车必须抓牢站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