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审美论文.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14248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庐山审美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庐山审美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庐山审美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庐山审美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庐山审美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庐山审美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庐山审美论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绪论绪论在中国众多的名山中,庐山的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她耸峙在九江市区南面。气吞壮阔的扬子江,影落浩渺的鄱阳湖,控大江与大湖交汇之处,东下直达宁、沪,西上可通汉、渝。庐山的自然风光以绚丽多姿著称,危峰秀峦,奇云诡雾,悬崖飞瀑,幽谷流泉,山光水色交相辉映,盛夏如春凉爽宜人。庐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13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庐山风景名胜区得概况一、庐山风景名胜区的概况(一)庐山的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庐山位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的沙河县中心花园附近。由长江、庐山、鄱阳湖相夹地带,才会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

2、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景象。2.地形构造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它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旦纪就在浅海底开始沉积,经过“吕梁运动”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锉磨,后下沉淹没汪洋海水继得洗礼,直至白垩纪时发生“燕山运动”,掀起“褶皱”波涛重新露出水面,断块续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经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再经更强烈的冰川剥蚀,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峥嵘潇洒,雄俊诡异,刻切剧烈。3.气候特点庐山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这是庐山又一优越条件。节令特色: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庐山气温,根据历年记载:最高只32,最低在16.8,全年平均为1,可见庐山气温适度。以至于四季

3、,按季节平均计算差异也较正常:春季是11.5,夏季为22.6,秋季则为17.4,冬季常在1左右。庐山顶端因处高空地带,加上江环湖绕,湿润气流在前进中受到山地阻挡,易于兴云作雨。所以,庐山雨量丰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达168天。庐山云雾较多,全年平均有雾日达192天。更奇异的是庐山云雾常年此出彼没和变化莫测,给庐山增添了妙景。(二)庐山的人文气息1.历史沉淀庐山上的历史可谓丰富多彩,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在他的史记河渠书中首载“庐山”。精彩的历史往往离不开政治,纵观庐山的政治历程,我们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失意者的天堂,从古到今,前来庐山的政治家们不是政治失意,或者在这里走下政治

4、舞台的巅峰,甚至退出政治舞台。庐山的历史总是那么神秘吸引我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2.文化底蕴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 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3.宗教信仰在祖国的大地上,一说起四大佛教名山,几乎妇孺皆知,而世界文化景观庐山的宗教文化则更引人入胜。庐山宗教文化的独特性则在于“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在这座云雾缭绕的灵山中,释道两教从互争雄长走向携手共勉;在这座缥缈的仙山中,移植来了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四颗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文化”,它们在庐山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把庐山变成了宗

5、教的荟萃地,神灵的伊甸园,宗教文化在庐山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是极为显著的。4.建筑风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造就了庐山别具一格的的建筑风味,这里的宗教建筑,书院建筑,园林建筑,等等无不让人心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庐山庞大的别墅建筑。二、旅游审美的要素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旅游审美的要素(一)审美主体分析审美主体是具备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主观条件并且进行审美活动的人。在旅游审美中主体是旅游者,同一个旅游景观,不同的旅游者可以有不同的发现及体验。旅游者之所以成为旅游审美主体,需有三个层次来构成其审美结构,即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生理层次是审美结构的基本层次,作为审美主体的旅游者首先是一种生

6、命存在,一切美感都是建立在旅游者的生理快感基础上的。心理层次是更高的一个层次,是旅游者对旅游审美客体的感知、理解、联想、体验和想象。作为最高层次的社会文化是旅游者审美情感获得升华的依托,使审美活动走向理性化,在理性的指导下使情感得到正确的宣泄和化解。(二)审美客体分析旅游审美客体即旅游审美对象,也即旅游资源(景点)。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三大要素之一,承载着美的信息,是旅游审美活动的基础。旅游审美资源分布广泛而且种类多样,却具有一些共性,首先具有地域性,不管是人文审美资源还是自然审美资源,都是在当地特有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下产生、培育或创造出来的较为典型的成果。其次是民族性,表现在各地的风俗、服饰

7、、建筑、艺术、节庆等,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客家的围屋、陕北的窑洞、西北羌族的雕楼、瑶族的半边楼等等各有其建筑特色,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点。第三是奇异性,奇异的自然景观对人的视觉有极强的冲击,而人文景观对旅游者有着更强烈的审美魅力。最后是启迪性,旅游者对旅游景观的某些规律和特征的观察、口味、思索、联想,由“异质同构”引起审美主体对人生、宇宙、时空、创造等的哲学思考,从而受到启智。(三)审美中介分析旅游审美中介,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发生交互作用的媒体或中间环节,包括导游、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等。在历史文化景点的旅游审美中,导游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一位游客所说简单而朴实的一句话“历史景点是要讲

8、解才能懂的”。导游,是对旅游者旅游教程中,负责组织指导、讲解,以帮助旅游者观赏和理解旅游景观的人。以历史文化景点来说,其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深厚而广泛,旅游者来自全国各地,对于各地的文化不可能都熟悉,因此导游在旅游者的审美活动中,传递旅游审美信息,帮助旅游者体验旅游景观的美学价值。(四)审美活动分析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庐山旅游审美的思路探析旅游审美活动,指在旅游活动中进行的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审美创造即是创造审美对象的活动,审美欣赏是指审美主体通过自己的感官去视听和领略审美对象,从中获得情感愉悦的过程,旅游者是审美欣赏的主体,主要欣赏旅游景点的美的形象和旅游接待单位服务人员和内外环境的美的形

9、象,应该指出的是,审美创造主体和审美欣赏主体的关系是辩证的,旅游者与服务人员互为审美欣赏者和创造者三、庐山旅游审美的思路探析(一)对庐山不同景观进行分类审美庐山美的内容表现在其综合性上,集宗教文化、教育文化、建筑文化、政治文化、山水文化、科技文化、自然风光等于一身,所以对于庐山的审美,我们需要多角度进行感知。1.庐山的自然风光审美我们可以将庐山的自然风光大致的分为“山”和“水”两大类进行分别审美,大到巧夺天工的外在形式美,小到背后的神话传说、名字由来等诸多要素都是我们审美的的对象。2.庐山的人文景观审美庐山人文景观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

10、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这里的历史、政治、宗教、文化、生活、习俗、诸多方面都透露着一股浓郁的人文风味。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诗歌开创使得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发源地;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将庐山的书院文化推向高峰;陆羽对谷帘泉的“天下第一泉”评价再加上庐山本地的云雾茶让庐山的茶文化远近闻名;最让庐山名声大振的还要数庐山异彩纷呈的宗教文化,多种宗教的汇集融合使得庐山形成的那独一不二的宗教文化最为让游客醉心迷恋于此中。虽然庐山的人文景观众多,但是对其审美都有共通的地方,就是抓住他的文化价值、把它放在一个大背景下进行审美。(二)运用不同的美学角度对庐山进行审美赏析1.运用中国古典美学对庐山风的

11、审美 庐山有着以长江、鄱湖、险峰、幽谷、奇石、奇松、古树、山上湖泊等,组合成的多层次的博大峻秀的空间自然美。庐山独峙于大江大潮广袤平原,远眺气势磅礴,高峻苍古,登临则放眼寥廊,天水一色,诚如古人在五老峰顶的摩崖石刻所概括的:“目无障碍”。庐山,把非凡的开阔美与高峻美组合在一起,把神奇的险峻美与幽柔美组合在一起,在中国众多名山中独具一格。庐山有着四季美、朝夕美、月色美、朦胧美等为形态的色彩变幻的时间自然美。庐山有着瀑布美、云海美、瀑布云美、烟雨美、飞雪美、风朔雾淞美、候鸟珍禽美等为具象的意境抒情的运动自然美。 庐山地理条件得天独厚,集中了众多类型的典型的自然景观,形成了以“雄、奇、险、秀”为主要

12、特征的无限美景,是中华民族美学理想的载体。因此,庐山在古代就被公认为是人们修养道德与精神得到艺术性的自由解放的“神山”,“往来尽仙灵”。中国历代重要的文化名人,几乎没有不来庐山的,其原因就在于此。 2.运用中国山水美学对庐山进行审美 中国的山水美学,与物质、社会功利逐渐分开,逐渐认识到主客体在审美关系上的特殊性,这是在魏晋南北朝完成的。而明确地从理论上提出欣赏自然美纯粹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愉快和自由解放的,是中国第一个山水画理论家宗炳。宗炳在庐山活动了十五年。庐山是个巨大的美的综合体,它的各个景区或以阳刚,或以阴柔出奇制胜,风格各异,和谐共存,催人振奋。宗炳长年陶醉在庐山壮丽多姿的美景之中。他认

13、识到,欣赏自然美,“万趣融其神思”,“畅神而已”。3.运用艺术美深化自然美对庐山进行审美庐山历代的艺术作品、建筑艺术深化了自然美的内涵,使自然美更富于感染力。庐山历来为画家所钟情。晋代顾恺之,唐代吴道子,五代荆浩,末代李公麟、李龙眠、玉涧,明代沈周、唐寅、周臣、王思任、晃补之,清代石涛、戴本孝、许从龙,现代徐悲鸿、黄秋园;这些中国著名画家,都曾为庐山创作了不朽的绘画。他们的杰作所体现的不凡的审美观,深刻地启发了人们对庐山自然美的理解。 庐山的摩崖石刻和碑刻,把文化、诗歌、书法、镌刻溶于一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欣赏自然美的优雅和高超情趣。摩崖石刻、碑刻和名峰、名瀑、名泉、云雾、古树、奇松、奇石等

14、景观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又构成了极富庐山特色的审美情趣。庐山历代的寺、观、亭、阁、桥、塔、楼、台、坊、廊等,也以各具风格的造型美,装点深化了大自然的无限美景。4.运用中外美学思想对庐山进行审美 近代牯岭别墅区及其规划所体现的西方美学观念,以及它与中国传统美学的结合,改变了庐山文化发展的一脉相承的单纯性,使庐山的美学长河里,出现了别具一格的魅力。庐山东谷近代别墅区至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有美、英、德、瑞典、意大利、法、葡萄牙、芬兰、加拿大、日、澳大利亚、挪威、奥地利、瑞士、捷克、丹麦、爱尔兰、俄国、荷兰、中国等20个国籍业主建造的别墅六百余栋。在英、美、俄等别墅区兴建的同时,以中国人兴建的别墅为主的

15、西谷、橄榄山、女儿城、太乙村等别墅区相继建成。这些别墅虽然大多为西式,但园林布置多为中国文化传统手法。中国古典建筑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而庐山近代别墅绝大多数用石头构建,移植了欧洲建筑文化传统。西式的石砌别墅群和谐地分布在中国文化氛围之中,形成了德国著名建筑师贝歇尔所说的“庐山的个性”。中国别墅区与原有的中国古典建筑、园林、摩崖石刻融为一体,终于形成了中国山中最具有开放品格的风景名胜区。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结论结论随着旅游者的文化品味越来越高,人们对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旅游活动越来越抱有浓厚的兴趣。庐山屹立在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交汇处,与大江、大湖,浑然一体,博大雄伟

16、,首先就给人一种高大、旷达的崇高美感。,作为现代旅游者,对于庐山的审美在自身文化基础上进行审美创造和欣赏通过导游的解说和引导,由“看”而“品”而“悟”,最终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郑艳萍.庐山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D 广西师范大学.2006.2周庆山,王雯,李瀚瀛,冀志贤.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的生态战略研究(上)J图书馆,2008.3刘学贵.明代文人与庐山关系考述D江西师范大学,2010.4李国强. 庐山文化的内涵和特点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罗龙炎. 庐山山水诗在中国山水诗中的地位J. 九江学院学报,2006.6窦忠如. 庐山国家公园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7任黎秀.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地J.科学出版社,2009.8 顾平.历代山水画名作解析 明.沈周庐山高图M,2002.9 姬晓辉,欧阳吉. 二十年来庐山会议研究综述J.历史教学, 2000. 10 周銮书. 庐山史话M.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