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中国的崛起.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14839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中国的崛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中国的崛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中国的崛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中国的崛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中国的崛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中国的崛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中国的崛起.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中国的崛起引言2006年12月,央视播出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广泛反响和关注。很多看过此片的观众说,这是一部“历史教学片”,是对公元1500年以来世界9个主要大国发展史的一次集体观察。在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尤其是大国都在梦想崛起。中国也不例外。中国能不能崛起?如何崛起?这是国人关注的问题。有人说,中国人从来不乏大国心态:铁骨铮铮而又雍容大度的大汉气质,浪漫开放而又胸襟豪迈的盛唐气象,纵横七海却“厚往薄来”的大明舰队中华民族有着山高水长的大国之风。但是,对于经历了一百多年屈辱与落后历史的中国来说,能否崛起,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大国心态,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其中科技发展是中国崛起

2、的基础。以下我们就从这方面来谈谈。500年间,从航海技术开始,全球经济经历了以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为代表的三次工业革命,这些科技发明创造及推广运用,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从长远看,一个只能够提供廉价产品的国家不能成为强国。只有这个国家内部具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它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大国的崛起,因此重视科学、重视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一、 创新型国家的提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和发展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

3、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

4、%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二)我国关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一纲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纲要全文共分十个部分:一、序言;二、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三、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四、重大专项;五、前沿技术;六、基础研究;七、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八、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九、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十、人才建设。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六大特点1、

5、加速化: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知识每3年就增长一倍。2、产业化:科学和技术界限日渐模糊,科技与生产结合日益紧密。3、综合化: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越来越多,如宇宙起源、DNA结构的破解都是不同学科研究者的共同努力。4、全球化:科研开发和科技人才培养在全球规模进行,研发资源和成果大幅度跨国界流动。如2004年人类基因图谱的破译工作就是由美、日、德、法、英、中六国科学家合作完成。5、社会化:科技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交往和生活方式。6、系统化:科技进步已不再是“单兵突进”,,而需要“群体突破”。 三、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新思路(一)科技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1、科技发展依靠人。两个层面:一

6、是全民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如何?2005年一项同日本、美国、欧盟15国的比较调查,中国公众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均为倒数第一。另外,一国科技发展最重要的是依靠人的创新精神。中国人有无创新意识?有人认为,中国受儒教文化影响很深,讲究秩序或者是服从的人格。从这方面而言,缺乏创新意识。但中国正在倡导民主、自由、公开、透明的社会环境,这会越来越有利于科技创新。二是我们要特别重视一流科技人才的作用,他们往往决定着一个研究机构、一支研究队伍的水平和实力。在当今科技资源全球流动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大批尖子人才和战略科学家。他们置身于领域之巅而能够纵观全

7、局,徜徉于专业之林而能够融会贯通,活跃于团队之中而能够广聚英才,致力于技术创新而能够面向市场。有了这样一批尖子人才,我国就可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科学前沿,把握重大的科技发展方向,获得更多具有开创性的科技成果。在美国的科技发展中,其抓住一切机会大力引进一流科技人才也是为世界瞩目的。迄今在美国的留学生大约占全球留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随着人才素质不断提高,美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和所占比例急剧上升。从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发以来,获奖者中,几乎没有哪一年少了美国人的身影,而且美国人不止一次地包揽过三大科学奖。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不到5,而近年来获得诺贝尔奖者却占60以上,这是美国最大的优

8、势。2、科技发展为了人。(科技发展不是单纯推动经济,更是要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长期以来,对于我国人口众多这一基本国情,人们更多地认为是压力,是包袱。然而,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在研究了大量数据后认为,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总回报可达30%40%,高于物质资本投资回报率的20%,也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15%20%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我国人口规模庞大,质量也有待提高。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超过70%;受过高等以上教育的劳动力仅占4.7%,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因此,大规模投资于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财富,

9、使我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大国,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3、科技发展服务人。促进知识的广泛传播和公平享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我国科技发展应当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根本目的。 (二)整体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在发达国家,90%的跨国公司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战略的主体内容,80%建立了研发中心,大多数企业至少把销售额的5%投入研究开发当中。而在我国,大中型企业拥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超过半数的中央企业科技投入不足主营收入的0.5%,许多企业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有制造没有创造,有产权没有知识”成为

10、许多中国企业的尴尬。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尚未形成鼓励企业自主开发的良好环境,在政策导向上还有许多需要切实加以完善的地方。 深圳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在以创新精神著称的深圳,93以上的研发机构在企业,92以上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2以上的研发经费来自企业,98以上的专利申请来自企业。这“四个90以上”进一步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展示了深圳企业自主创新的新格局。(三)发展路径上,从跟踪模仿转向自主创新1、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了自主创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通过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以及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以市场换技术”等方式,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

11、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突显:一方面,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很难以单纯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换来应有的利益和好处。我国生产的个人计算机(PC)规模很大但获利甚微,每一台只能“赚一捆大葱的钱”。另一方面,在一些领域正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对外技术依赖。大到飞机、汽车、数控机床,小到服装、日用化学用品、碳酸类饮料,国外资本、品牌和技术主导的格局日益显现。许多企业过度依赖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深陷无休止价格战的泥沼难以自拔。尽管许多领域的产品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我们看多了听多了的事实是,这些年制造业繁荣但没有自主创新技术所造成的后果。所以我国

12、中长期的科技发展规划提得很明确:中国要利用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一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内生的以上事实说明,技术可以引进,但技术创新能力不可能引进。尤其是中国作为一个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别人不会卖给你!而且,没有自己的高技术,只靠引进,自己虽然发展了,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却拉大了。早在1980年,美国兰德公司就曾指出,只有技术独立,才有经济独立,才有政治独立。也就是说,技术不仅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实践证明,技术创新能力是内生的,需要通过有组织的学习和产品开发实践才能获得。这方面韩国可以给中国很大的启示。1962年,韩国人均GDP只有87

13、美元,与中国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多年过去了,当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的时候,韩国的人均GDP已经增长到14000美元。韩国在应用科技或应用技术的创新方面确实超过中国,技术和市场结合也比中国好,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程度高,企业在引进整条生产线的同时,积极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然后再搞一些创新。2005年,韩国情报通信部长官陈大济将中国和韩国分别比喻成“大象”和“兔子”,他说,“如果说中国是大象,那么韩国就是脱兔。只有用速度比拼我们才能领先,而不是体态”。“脱兔”之速意味着什么?从韩国人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头禅“必须创造明天韩国人吃饭生存的科学技术”中,也许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中韩199

14、2年建交,两国关系发展速度很快,经济贸易、科技、文化交流都很多。我们是韩国的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韩国在中国大概有35000多个企业,投资270多亿美元,海外投资大部分都在中国。教育方面,在中国的大部分留学生都是韩国人,在中国工作的韩国人有200多万,每年的签证量都相当大。我们对韩国的各种经济、文化现象也更加关注了。 韩国用短短40余年时间,以相当于我国4的人口和1的国土面积,创造出相当于我国2/5的经济总量,一举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之列,正积极筹划跨入发达国家门槛,力争实现在未来10年内进入世界科技八强和经济十强的发展目标。综观韩国科技、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果敢引进、苦心钻研、

15、大胆创新,是其显著特点;不甘落后、敢于冒险、争创一流,是其一贯的经营理念。韩国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搭建系统科研平台,实施“群体突破”(创新方式)1、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促进科技创新已成为共识。但以我们的科技基础、经济实力而言,战线不可能铺得太长。哪些方面有所为?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我国主要选择了8个最活跃、最急需、对产业最有带动作用、对国家安全最至关重要的领域为重点,包括能源、水资源、空间、海洋、生物、信息等。2、搭建系统科研创新平台,组织大科学工程组织大科学工程,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做法。美国有曼哈顿计划、阿波罗登

16、月计划、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及近年来组织实施的国家纳米技术计划和氢能研发计划等; 欧洲国家先后实施了尤里卡计划、科技框架计划、“空中客车”计划、伽利略计划、ITER计划等;韩国实施了先导技术研发计划、替代能源计划等。这些重大科技项目对于各国提升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力,都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是我国培育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必由之路。历史上,我国的“两弹一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等,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成为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四、中国近年重大科技成果(一)自主研制第三代战机歼-10列装部队从上世纪就开始研制和试飞的歼-10战机,公开之前,有关它的

17、“揭秘”已在网络上沸沸扬扬了好几年。“千呼万唤始出来”,2007年1月5日,歼-10战斗机正式亮相,列装部队。它由中国一航自行研制,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 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足以说明,拥有制空权,才能主导战场。有力的作战体系需要先进的战斗机;而自主研发先进战斗机是维护制空权,保证大国安全的必要举措。歼-10的成功,使我国成为第四个能同时自主研发先进战斗机、发动机和导弹的国家。 上世纪80年代,相关部门提出要造一架适用21世纪的先进战机,但其所需的人力物力远远超出当时的国力所限。1982年,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听了汇报后,提出投资5个亿,要搞一个新的具有自主知

18、识产权的飞机。 1986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文件,批准歼-10立项研制,代号为十号工程。当时,国外先进的第三代战机开始装备并应用实战,而我国航空工业基础差、人才断层明显,军用战机落后国外先进水平不止一个20年,就是在这样的起点上,科研人员们克服困难,数十年如一日,投入到适应跨世纪作战环境的新型战机的研制中,把1986年的一张草图,变成了印有八一军徽、叱咤纵横的现役机。有专业人士评价说,歼-10和它附带的发动机、导弹武器系统,令我们拥有了完全自主研制先进战机的能力,这是巨大的突破,它的技术水准也大大缩短了我们和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差距。 (二)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建设 “十一五”期

19、间,我国投资60多亿元启动建设12项大科学装置,包括散裂中子源、强磁场实验装置、大型天文望远镜、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航空遥感系统、结冰风洞、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子午工程、地下资源与地震预测极低频电磁探测网、农业生物安全研究设施等。 我国已建成的大科学装置运行情况总体良好,提高了我国在相关基础研究前沿领域的国际地位和战略高技术的研发能力,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服务,提升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例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奠定了中国在国际高能物理界的地位;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

20、ST),使中国的聚变研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当前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国策。我国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而大科学装置在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占据重要地位。 人类探索自然世界必须借助科学仪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从一开始看到身边的各种物质逐步深入到细胞、分子、原子和原子核深层次,这些原子内部结构与运动的信息只有借助大科学装置才能获得,而这些信息是众多学科前沿研究的基础。目前,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大科学装置在国家创新能力中的重要地位,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已经建设众多大科学装置的基础上,纷纷制定雄心勃勃的大科学装置发展规划并加大对大

21、科学装置的投入规模。我国要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建造大科学装置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我国基础科学和前沿高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在部分科技前沿领域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 (三) 动车组飞驰大江南北引领铁路第六次大提速 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正式使用新的列车运行图。命名为“和谐号”的140对时速达200至250公里的国产化动车组驰骋大江南北。 按照中央“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要求,通过3年多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铁路掌握了高速动车组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流、牵引控制、牵引变压、牵引电机、列车网络控制和制动系统等9项关键技术以及受

22、电弓、空调系统等10项主要配套技术。采用的交直交电传动技术、微机控制制动技术、铝合金和不锈钢轻量化车体技术、列车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以及无摇枕高速转向架等技术,代表了当今世界高速动车组的一流水平。 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共涉及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沪昆、胶济、广深、京九、兰新等18条线路,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120公里及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共计2.2万公里,比第五次大提速增加6000公里。其中,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160公里及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共计1.4万公里;达到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共计6003公里;达到时速250公里的线路延展里程共计846公里。 (四)10亿吨整装优质大油田

23、冀东南堡油田被发现 石油短缺,不仅让加油站里排起长队,也使日常消费变得更贵。尽管从中东和非洲开采的石油源源不断地运入,我们滚烫的经济引擎还是喊渴。如此背景下,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的10亿吨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正好比天降甘霖。温家宝总理说:“经过近几年的勘探,发现了南堡油田这个整装优质大油田,这是40多年来我国石油勘探最激动人心的发现。听到这个消息,我兴奋得睡不着觉。” 这个大油田,是继大庆油田以来油气勘探的最大发现,也是中国近海地区发现的最大油田。它有“两大、三高、四好”。“两大”即储量规模大:三级油气地质储量当量达到10.2亿吨,其中基本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05亿吨;油层厚度大:平均单井钻遇油

24、层厚度80100米。“三高”即单井产量高;储量丰度高;储量落实程度高。“四好”即油层物性好;油品质量好;试采效果好;勘探效益好。冀东成为中国石油又一个新的千万吨油田。(五)科学家成功破译黄种人生命密码 2007年10月11日,第一张黄种人全基因组标准图由我国科学家绘制完成,样本来自一个典型的中国人。炎黄子孙的基因特质首次在基因图谱中得到了完美呈现。中国人的黄皮肤,诗人的解释是承继于母亲河,科学家则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精确答案。人类基因组图谱被认为是“人体的第二张解剖图”。被命名为“炎黄一号”的黄种人基因组图谱绘制计划,通过分析人体24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获得完整的黄种人基因组图谱。这张黄种人基因组

25、图谱由我国科学家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独立完成,这是我国继承担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任务,国际人类单体基因10%任务后,在人体基因测序方面从1%到100%的一次成功跨越。参与研究的主要成员都是曾经代表中国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1%任务的科学家。获得个人基因图谱,有助于预防遗传疾病,并研制新药物和新医疗方法,最终实现人类个体化诊断和个性化治疗。目前全世界共发现2000个与疾病有关的人类基因,其中1500个已在美国用于临床诊断。科学家认为,由于黄种人突变位点与白种人不尽相同,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诊断标准。因此,这张全基因组图谱勾勒出了黄种人的独特处,意义非凡。 (六) 中国实现裁人探月梦想,“嫦娥”系列

26、卫星发射成功 近几年随着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地球轨道,我国“嫦娥”系列卫星相继发射成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卫星飞向38万公里外月球的漫长旅途中,需要进行一系列复杂而充满风险的动作。发射、入轨、变轨、奔月、修正、制动、绕月、探测、传输、研究,从卫星发射到最后数据分析过程面临很多个关键环节,我们逐一攻克,这意味着我国航天技术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的第一步,嫦娥一号从立项到发射仅用了3年多时间。我们没有重复别人的老路,而是实现了跨越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绘制月球三维全图,探测的元素中有9种是国际上从未公布的。 1984年联合国通过的月球协定规定,月球是全人类的

27、共同财富。如果我国的月球探测活动取得一些成果,在国际上讨论月球协定的修订和分享月球权益时,将有更大的发言权,就能更有效地维护我国在月球的合法权益。 (七)首架自主知识产权支线客机下线 我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喷气支线客机历时7年的研发已于2007年12月21日下线,这架能够满足中国高原、荒漠等特殊环境要求的支线客机经过试飞等程序后投入商业运营。 ARJ21是一种中、短航程涡扇支线飞机。机翼长13米,有7090个座位。在技术上,它和目前的115座单通道大飞机差别不大,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民用支线飞机。它有两大优势:第一,它按照中国的自然环境设计,能满足国内绝大多数机场,特别是以昆明机场为代表

28、的西部航站的起降要求;第二,它比国外同类飞机更宽,因而更舒适。 民用飞机的研发颇为不易。一方面,如ARJ21飞机总设计师吴光辉说:“航空工业是战略性的高科技产业,必须丢掉幻想、坚韧不拔、坚持自主创新,航空工业是典型的军民结合产业,应充分利用国家对军机研制长期投入形成的宝贵资源和平台,发展民机产业。”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面向市场,从研究市场需求做起。进入21世纪以来,50座之上和100座之下的支线客机市场急剧膨胀,而它的技术难度又比干线飞机门槛低一些,对于我们国家的航空工业来说是恰如其分。 ARJ21从头开始,研制中涉及一系列在国内首次应用的技术。它是我国航空工业50多年以来成果的一个大集成。多年以来,我国在各种飞机的研发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累积起来,在民机方面突破了关键的节点。ARJ21的成功仅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它为大型飞机研制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今后我国民用飞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