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错误.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20290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7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现错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发现错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发现错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现错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现错误.ppt(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發現錯誤,專家的註釋一般是對的,但因時間倉促問題、考慮不周等,難免有誤注。不包括劣質產品。 古漢語教材中存在個別情況。但注意不是兩說皆可從的情況。 莊子運斤成風: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 堊,刷墻的白土。這裡用如動詞,指用白土刷墻。慢通漫,塗抹墻壁,這裡指誤凃。這句是說,郢人刷墻時,有小飛泥落在鼻尖上。王力古代汉语,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逺矣。 吕氏春秋察传 玃,大母猴。 母猴,又叫沐猴、猕猴,比玃稍小。 王力古代漢語 玃 1.大猴。一说大猿。亦泛指猿猴。漢語大詞典 猿猴類的動物,可能是今天所說的猩猩。,馬

2、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淮南子人間訓”塞翁失馬“ 初中課本第一冊。遽,就。 其父雖善游,其子豈遽善游哉?呂氏春秋察今 高中語文第一冊:“豈遽難道就遽,遂,就。”,王念孫,遽,何。 連言何遽者,古人自有複語耳。遽或作詎,距、鉅、巨,又作渠或言何遽,或言奚遽,或言岂遽,或言庸遽,或言寧渠,其義一也。读书杂志汉书九“何遽不若漢”條读书杂志荀子第六“豈遽知”條 颜师古注“遽,迫促,杨倞注”速遽“都是被常义所惑。中学课本可能承袭此误。,说文:辵部。遽 ju4 傳也。一曰窘也。从辵豦聲。,漢語大詞典,遽j 1.传车,驿马。2.赶快,疾速。3.仓猝;匆忙。4.急迫;窘迫。5.惶恐

3、;惧怕。6.发动;兴起。7.尽,完。8.遂;就。墨子公孟:“雖子不得福,吾言何遽不善,而鬼神何遽不明?”後汉书刘玄传:“諸將識非 更始 聲,出皆怨曰:成敗未可知,遽自縱放若此!”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元年:“且 河西 天險,百年無虞,若悉境内精兵,右招 西域 ,北引 匈奴 以拒之,何遽知其不捷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以無回音,尚未致聘,何遽成禮?”9.通“ 劇 ”。劳碌。10.通“ 詎 ”。岂。11.神话传说中的兽名。,漢語大詞典沒有採用王念孫、郭在貽的意見。,張仲景傷寒論,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泥漿),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yu,呕吐,气逆 );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2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