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汇报材料的编写程序.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21376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5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汇报材料的编写程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汇报材料的编写程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汇报材料的编写程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汇报材料的编写程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汇报材料的编写程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汇报材料的编写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汇报材料的编写程序.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汇报材料的编写程序一、工程概况1、该线建设的重大意义系统集成项目经理部代表联合体负责管理总承包项目范围内的设计联络、采购、施工、安装、检测、试运行等所有环节,对本项目的成本、工期、质量、安全及环保等负全面责任。项目经理部对本工程进行“统一决策、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计划和统一管理”。2、设计标准1.1 工程主要技术标准及条件1.1.1 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设计速度:速度目标值:200km/h,基础设施速度目标值250km/h;绵阳、成都部分地区限速120160 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4000m,困难3500m。限制坡度:一般12,局部不超过20。

2、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动车组到发线有效长度:450m,部分650m(有长编组列车停靠站)。列车运行方式:自动控制。列车最小追踪运营间隔:4 min。(4)全线采用无碴轨道。3、主要工程数量4、工程的重点和难点1.1.2 牵引供电系统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1.1.2.1 接触网专业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接触网支柱基础为站前单位预留,预埋螺栓间距、累栓外露、基础中心线与线路的垂直度误差等要求很严格,而站前施工单位的重点都在专业工程上,如果误差超标就会造成接触网支柱无法安装。接触网专业采用较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标准高、质量等级高、工期紧、交叉施工多。采用的高强高导的接触线、弹性吊索都

3、是新技术、新产口品,需要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根据以上情况,将接触网预埋件检查、接触线架设、弹性吊索安装、接触网几何参数的测定做为本项目的重难点工程。因为接触线架设必须轨道成形后,利用恒张力架线车进行架设,因此接触线架设也是本专业的控制工程。1.1.2.2 变电专业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 变电专业主要集中在牵引变电所和AT所、分区所内部,所内关键设备是主变、开关和控制柜等,而确保所亭安全的关键是接地系统。因此,将接地网敷设、主变和自耦变的安装就位、GIS开关柜安装、综合自动化装置及盘柜安装做为本专业的重难点工程,主牵引变压器的安装是本专业的控制工程。1.1.3 电力系统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本

4、项目电力系统两条10KV贯通线采用电缆、沿铁路侧边预制电缆槽敷设,受铺架工程工期制约,工期紧张。因此将电缆线路敷设作为本专业的重难点工程。5、施工方案和完成情况1.1.3.1 接触网专业施工方案为了保证工期,接触网工程各工序采取平行与交叉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施工,施工程序如下:1.1.3.1.1 接触网施工工序流程1.1.3.1.2 接触网施工方案1.1.3.1.3 接触网分段送电施工方案为保证施工的安全,应先完成分界处的绝缘锚段关节或电分相的施工和调整,并在无电区做半永久接地,直至全线正式送电前才能拆除。根据合同总工期要求,全线一次性送电,送电前编制详细的送电开通方案。1.1.3.2 变电专业施

5、工方案为了保证工期,变电工程各工序采取平行与流水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施工,变电专业统一工艺标准、实行程序化施工,做好和房建专业、设备厂家相互沟通,保证变电所内各种预埋件位置的正确性,严格试验程序,取保设备性能,达到高效可靠、减少维修的质量目标。施工程序如下:施工定位与测量预埋件安装施工准备与配合主变/自耦变就位安装盘柜进场GIS开关柜安装交直流设备安装设备单体试验所内系统调试(整组传动)SCADA联调送电试运行安全监控设备安装综合自动化盘柜安装室外设备安装构支架组立电缆敷设及二次接线接地网敷设基础开挖与浇制软母线架设为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常规部分的施工方法,选择已经成熟的施工工艺组织

6、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部分的施工,参照新设备提供商、技术支持方提供的安装规范,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室内外设备:我们将在设备安装所需的场坪、基础和房屋完成后,开始进行室外室内设备安装、调试,并因此提前加强与土建等承包商的协调力度。1.1.4 电力系统施工方案1.1.4.1 电力系统的施工工艺流程电力系统施工安装的工艺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及施工配合、施工定测、贯通线路施工、10kV盘柜安装、变压器安装、交直流屏及保护屏安装、电缆敷设及接线、配电所试验、配电所送电。电力系统设备施工安装工艺流程图:贯通线路施工变配电所施工电源线路施工电力箱变施工其他电力工程施工施

7、工准备施工测量配合调试启动送电整组试验单体设备试验1.1.4.2 电力系统的施工方案电力供电系统的施工主要包括:电源及电力贯通线路、10kV箱式变电站、变配电所、室外照明及动力配线等部分组成。考虑电力设备采购周期长,将先期进行物资采购工作,并提前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的培训,为了保证工期,电力供电系统工程各部分采取平行与流水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施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在施工方法的选择上,我单位针对电力工程的各主要工序、配套的工艺、工法,在施工组织上,采取与其工序、工艺、工法相配套的标准化、程序化的施工方法。以电力变、配电所施工为电力工程区段内的关键工程,其它各单项工程平行施工,最后通过贯通线

8、路组成电力配电系统。房建条件成熟后进行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其它电力工程(通信、信号工点,站场供电工程)随站后工程进度平行开展,满足站后工程施工调试的需要。几个主要的施工方法如下:电缆线路:电力贯通电缆敷设于高架桥段预留电缆槽内,路基段敷设于电缆沟内,电缆过轨采用预埋好的钢管进行防护。考虑到全线桥梁占的比重比较大,各专业要在同一施工作业面交叉施工,我们将主要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敷设以降低相互干扰。室外设备:箱式变电站除了受基础和运输条件制约外,其它专业影响不大,可先期进行此工作。而站场电力设备受站场其它专业的影响较大,我们将积极与站场其它专业进行沟通,合理的组织进行交叉施工作业。室内设备:我们将在设备

9、安装所需房屋具备安装条件后,进行室内设备安装、调试,要求房建专业能按时达到电力设备安装的要求。电源线路:电源点主要取自于地方电力线路,所以,与地方电力部门的沟通是此工作的最主要的也是最困难的工作,因此,我单位将委派具有相当资历的经验丰富的外联人员进行与地方电力部门的沟通工作。1.1.5 房屋建筑施工方案根据本工程项目特点,结合我项目部的技术装备能力和实践经验,为确保实现工程质量、安全和工期的规划目标,施工组织按以下原则安排:时间连续、空间占满的原则。施工中平面上采取合理平行作业,空间上各专业同步交叉进行,保证有效地利用工作面,顺利的实现工期,减少劳动力浪费和窝工,提高工作效率。符合施工总顺序之

10、间逻辑关系连接的原则(先基础后主体、先结构后装修、先土建后设备)。周转材料采用钢管脚手架、钢木模板,材料运输二层以上或层高较高的框架结构工程垂直运输采用井架、卷扬机;单层层高较低的砖混结构工程采用钢管架、跑梯运输,水平运输采用人力翻斗车。基础采用机械开挖与人工开挖相结合;混凝土采用搅拌机现场拌合,振捣器振捣;砖墙采用“三一”砌法,用皮数杆控制标高、双面挂线控制垂直度;钢筋加工时弯钩、搭接、锚固的长度要按规范留设,钢筋绑扎要正确、牢固,螺纹钢筋采用焊接接头;屋面防水按设计要求根据防水施工工艺进行。重点控制砌筑、构造柱漏浆、圈梁漏浆工程。对砖混结构砌筑是相当关键的分部工程,执行样板墙制度、双面挂线

11、制度等。由于砖砌体存在正反手墙,导致构造柱模不能最好地与墙体密切结合。为保证构造柱马牙槎和墙体的观感质量和杜绝漏浆、挂浆现象,避免蜂窝、露筋等现象出现,我们采用沿马牙槎周边布置30mm宽、2mm厚的吹塑纸压缝技术,拆模后清除吹塑纸,避免了混凝土浆污染砖砌体的情况,保证了砌体清晰。在圈梁混凝土施工中,由于砖体的外观尺寸允许有偏差,圈梁模不能与砌体紧密结合,因此我们采用砌体顶皮砖丁字砌筑,在圈梁支模后钢筋绑扎前,于砌体顶面及模板与砌体的结合部位用1:2水泥砂浆抹面、堵缝的办法,防止圈梁混凝土漏浆、挂浆。房屋基础、主体施工时,技术人员必须随时了解气象信息,使基础、主体施工尽量避开雨天,合理安排工期,

12、以确保房屋工程质量。1.1.6 防灾系统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特点和招标文件对工期的要求,将采取分段施工,各段采取平行作业的方法进行施工。各段的施工选择已成熟的施工工法、施工工艺进行组织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部分的施工,参照新设备提供商提供的安装规范,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各工序采取平行与流水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施工,工序间采取合理的搭接,施工程序如下:电缆线路复测电缆敷设设备安装配线设备自检、单体调试子系统调试系统集成试验试运行测试和验收。在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按照下述总体要求进行:接到设计文件后,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填写设计文件审核记录,如发现问题需变更,会同

13、设计、建设单位一起进行设计变更。由教育部门对参加施工的职工进行岗前培训,使每个职工对本工程所采取的技术标准、安全规则有一个全面了解,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合格者才能上岗。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技术培训。根据设计文件、施工调查及施工组织安排提出材料、设备、工器具的申请计划,合理安排工、料、机的使用计划。1.1.6.1 接触网专业施工方案为了保证工期,接触网工程各工序采取平行与交叉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施工,施工程序如下:1.1.6.1.1 接触网施工工序流程附加线架设接触悬挂调整联调、联试及试运行承力索架设承力索中锚安装及承力索就位接触线架设及中锚安装电连接安装及设备安装接触网几何参数检

14、测及精细调整绝缘测试、送电开通施工测量隧道预埋槽道复核腕臂安装拉线安装H型钢柱安装隧道吊柱安装预留基础复核附加线 吊架安装下锚底座、限制架安装圆管柱(硬横梁吊柱)安装正线桥梁 正线路基1.1.6.1.2 接触网施工方案根据成绵乐客运专线工期紧和标准高,接触网工程必须和站前单位多交叉施工,接触网工程在站前单位提供作业面后,采用流水施工组织,实行程序化、机械化施工,常规部分的接触网施工选择已经成熟的施工工法、工艺组织施工。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由钻孔桩和钢桩基础组成,施工中均采用机械施工方法,杜绝人工开挖方式,保证基础位置准确,道床整体性不被破坏,确保基础质量得到有效保证。接触网支柱基础由站前完成,

15、主要做好站前单位和站后单位交接工作,确保接触网工程后续工序按时进展。接触网支柱、硬横梁采用机械化安装。由于受长轨铺设的制约,留给接触网的作业时间十分紧张,接触网支柱采用在路基沉降过后轨道铺设前进行安装的方法。预埋件检查:及时联系站前单位对其预置的箱梁上的接触网预埋件进行复核,并派专人配合其施工,以确保预埋件各部尺寸、位置等正确无误。支柱、横梁的安装:采用汽车起重机吊装法和安装列车安装法,利用铺轨基地作为支柱的存放场所;吊柱的安装:硬横梁吊柱利用作业车的自带小吊将吊柱吊装到作业平台,通过作业平台的升降及旋转进行吊柱安装,利用铺轨基地作为吊柱的存放场所,安装列车配平板用于吊柱的运输,安装列车运行服

16、从轨道占用计划。线路不具备进车的条件下采取人工安装的方式。底座、肩架及腕臂安装:上部装配在路基上碴前进行的,利用汽车运输的方式集中进行安装;汽车运输受影响区段采用接触网作业车安装的方法,利用铺轨基地作为支持装置的存放场所,安装列车配平板用于运输,接触网作业车施工服从轨道占用计划。附加线:采用接触网作业车安装的方法,利用铺轨基地作为附加线的吊装场所,安装列车配平板用于附加线的运输,施工服从轨道占用计划。当线路不具备轨道车运行条件时,采用汽车加人工展放的方法。承力索、接触线架设:承力索和接触线采用锚段配盘,并采用恒张力架线车进行架设,同时采用额定张力自然延伸等措施使新线初伸长(蠕变)基本被拉出后,

17、再进行悬挂调整,保证接触悬挂调整一次到位。悬挂调整:接触悬挂调整内容主要包括吊弦、定位装置和电连接安装等,我方采用接触悬挂调整精确化、计算微机化、预配工厂化、安装专业化的一次到位技术,确保安装质量。设备安装:提高机械化施工项目的数量、水平、深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从技术上提供保证。具体措施是,接触网下部工程机械化施工,导线架设采用额定张力放线,精确测量无接触测量,数据计算微机化等。采用国际标准,接触网工程设计采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最大限度的减少接触网工程对轨道标准的依赖,是施工组织更加合理,使工程评定的标准更加科学。1.1.6.1.3 接触网分段送电施工方案为保证施工的安全,应先完成分界处

18、的绝缘锚段关节或电分相的施工和调整,并在无电区做半永久接地,直至全线正式送电前才能拆除。根据合同总工期要求,全线一次性送电,送电前编制详细的送电开通方案。1 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主要施工方案1.1.1 接触网专业重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1.1.1.1.1 H型钢柱基础技术要求H型钢柱基础型号、位置符合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正线桥梁段支柱限界不小于3000mm;如下图所示:个垫圈,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与锚栓配套。锚栓采用其他材质时,其机械性能不应低于Q345钢,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等级应与之配套。1.1.1.1.2 基础检查方法接触网基础为站前预留的,应提前介入,按照设计图纸对基础的类

19、型、位置(限界、跨距)、质量等进行检查,采用模型板方式检查,用于检查螺栓间距,模型板按照支柱底板进行加工。1.1.1.2 接触线架设1.1.1.2.1 工艺流程1.1.1.2.1.1 施工准备a) 提前将接触线校直器安装在架线上立柱位置,并调整好。如下图所示:1.1.1.2.1.2 起锚1.1.1.2.1.3 接触线展放 架线车司机在操作台上将放线距离数值清零,计算机故障确认(清零)设定架线参数(即张力等)。架线速度选1速。将张力轮下降,司机用遥控器操作放线车开始放线。 作业负责人负责观察线条的走向,并负责指挥司机和作业人员操作,1人准备“S”钩和滑轮,两人挂“S” 钩 和滑轮,架线车边走边挂

20、,每跨不少于4个,“S” 钩上部挂在承力索上,下部挂滑轮,再将接触线挂在滑轮内。为避免产生波浪弯,挂S钩时应从上向下拉,不可人为抬动接触线。1.1.1.2.1.4 落锚 架线到落锚地点后,司机将工况选择开关保持在3号位不动,司机遥控操作,将作业台转向锚柱,并操作使放线车体倾向下锚侧(田野侧)。 落锚施工人员在接触线和下锚连线的适当位置安装紧线器,用链条葫芦把补偿装置与接触线连接。紧链条葫芦,当链条葫芦加力至葫芦逐渐向田野侧偏移,司机配合逐渐降低接触线的张力,待实际张力稳定后,把张力与百分比的给定值同时设为“0”,此时线索基本到下锚方向。 链条葫芦继续紧,起、下锚人员观察坠砣串及b值,当b值符合

21、设计要求时,通知紧线作业人员停止紧线。 司机将立柱缓慢下落,使立柱顶线索松开。立柱下落后,如张力与百分比值都已到零,但从外观看不出从架线车立柱顶部引出的线索完全松弛,此时可应下锚人员要求向起锚方向稍微移动架线车(距离约0.51米)以彻底使金属线松弛。此时,严禁使用遥控器移动架线车,必须在司机室内操作。 断线安装终端锚固线夹:根据接触线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安装(拆卸)安装指导书工艺制作要求,先准确对位(在起锚、落锚坠砣高度都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对位剪线)剪线后,严格按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安装作业指导书安装好终端线夹。 将接触线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与落锚补偿装置的复合绝缘子连接牢靠,将接触线校正器

22、螺栓松开,抬起校正器,取出接触线。 紧线操作人员缓慢松链条葫芦,拆除链条葫芦和紧线器,架线车归位,即完成正式落锚连接。架线车司机操作使作业平台及车体归位到正常位置。 在一个锚段找35个跨距用接触线平直度检测尺检测所放锚段接触线平直度是否符合要求(用接触线平直度检测尺检测接触线图)。接触线平直度现场检测及检查尺图1.1.1.2.1.5 结束 架线车液压装置复位:司机将工况转换开关扳到1号位,拆下线盘摆动传感器,把绞盘架调整到水平位置,绞盘架摆动定位销及线盘移动定位板放到“锁定”位置,检查滑轮托架在最低位置后,把立杆落到原始位置,把作业台落到最低位,并把作业台回转锁定销放到锁定位。放倒作业台栏杆。

23、 现场负责人要求架线人员检查全锚段的接触网状况,人员机具、材料全部撤除施工现场,检查无问题后,架线车在封闭点内返回车站。 施工负责人填写施工记录。1.1.1.3 弹性吊索安装1.1.1.3.1 工艺流程1.1.1.3.1.1 预制 在工地料库按14/18m(55ma60m为18m; 44ma55m为14m)截取弹性吊索绳,弹性吊索绳为35mm2青铜绞线。 在弹性吊索绳14m(18m)的中间做上标记。端头及标记处用胶带绑扎。吊索预制图 1.1.1.3.1.2 弹性吊索初安装 作业车行至悬挂点处,升起作业架。 把弹性吊索的中心临时固定在套管绞环鞍子的中点。 向中锚侧展放弹性吊索,用35-120弹性

24、吊索线夹把承力索和弹性吊索紧固在一起。 再从悬挂点向承力索补偿侧展放弹性吊索,尽量拉紧,使用35-120线夹临时紧固。重复以上步骤安装其余悬挂点处的弹性吊索。1.1.1.3.1.3 安装弹吊上的整体吊弦吊索安装完成后,按设计要求,将预制好的弹性吊索上的整体吊弦安装到位。,14m弹性吊索的吊弦安装位置为4m。1.1.1.3.1.4 复查腕臂偏移和补偿装置腕臂偏移复核后才能安装弹性吊索(一次偏移不到位,二次整改后需相应复核弹吊张力),补偿坠砣符合额定张力要求。1.1.1.3.1.5 调整弹性吊索张力 在安装之前,所有螺栓紧固的接触线和承力索线夹均须涂抹无酸锂基润滑脂。 按正常张力3.5 kN 固定

25、弹性吊索。 跨中第一吊弦与相邻弹性吊索吊弦的高度差必须小于10mm;弹性吊索吊弦与定位线夹高度差为零。 检查定位器限位范围。通过改变定位环位置和定位管坡度,调整定位器限位。详见定位器安装调整部分。出现正弛度时,可采用减小弹性吊索张力的方法,使承力索上移,同时带动接触线上移,达到消除正弛度目的。1.1.1.3.1.6 检测导高 作业车移出,施工负责人用接触网激光测量仪检测悬挂点及靠近中心锚结跨中处的导高,并做好记录,交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达标,如未达标,技术负责人提供整治方案,作业人员据此整治达标。 完成后重复上述程序安装其它悬挂点的吊索。1.1.1.3.1.7 结束当天

26、任务完成后,收回工具、材料,放倒作业凳,降下作业平台,作业车在封闭点内返回停车站,施工负责人填写施工记录。1.1.1.4 接触网几何参数的测定1.1.1.4.1 检测设备接触网几何参数测定,采用接触线位置和磨耗检测系统,将该系统安装于我集团公司的接触网冷滑检测车上。1.1.2 变电专业重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1.1.2.1 接地网敷设1.1.2.1.1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地网沟开挖地极和均压带敷设接地地沟填接地电阻测量1.1.2.1.2 施工方法各所接地网沟采用人工开挖。接地网沟挖至设计规定深度时,根据接地极平面布置图,确定各水平接地体位置,按每一条水平接地体长度将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

27、焊接成一个整体,各接地极焊接位置须与接地极平面布置图位置对应,焊接采用放热焊,且必须满足牵引变电施工规范要求。 将焊好的水平接地体理直,各接地极对应平面布置图位置,将垂直接地体打入地下设计深度。接地网敷设完成后,素土回填,并层层夯实,以减少接地体与土壤之间的接触电阻。每道工序均要监理工程师确认,达不到要求不回填埋设。接地网敷设完毕后,测量接地电阻,如接地电阻达不到设计要求,采取降阻措施,直至满足设备运行需要。1.1.2.2 主变、自耦变就位安装1.1.2.2.1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吊装就位释压阀安装装呼吸器安装高压套管安装油枕安装低压套管安装装气体继电器安装补充注油温度计安装试验配合主变自耦变运

28、输散热器安装二次配线1.1.2.2.2 施工方法(1)主变、自耦变运输就位根据沿线各所、亭实际情况,主变、自耦变运输就位可采用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至变电所附近或变电所场地,然后再采用“自锚滑行”法或吊装法将变压器就位。为确保变压器一次运输就位,项目经理部在主变、自耦变运输前进行充分调查,制定运输方案及安全技术保证措施,向全体参加人员进行交底、分工,确保主变、自耦变运输安全。自耦变压器本体就位之前,绝缘垫板预安置到位。(2)主变、自耦变附件安装检查附件及所带密封件,连接件应齐全、良好。瓦斯继电器、套管、温度计经试验合格。拆下散热器集油管封板,取出干燥剂,用白布蘸汽油擦净法兰结合面。关闭本体油箱蝶阀,

29、取下法兰封板,擦净法兰结合面,擦净密封胶垫,在胶垫两个接合面涂抹密封胶,然后将胶垫坐入法兰槽内。吊起散热器按制造厂标记进行装配,连接法兰螺栓,并对角拧紧。依次安装全部散热器。打开油枕端盖及瓦斯继电器连接的法兰封板,将内壁擦洗干净。将胶囊顺油枕方向放置平整,向胶囊内充氮气作漏气检查,经检查无漏气后,将压力泄放,装上端盖。将油位计擦干净装上,拧紧固定螺母固定。吊装油枕就位后,拧紧托架固定螺栓。用汽油擦净瓷面及法兰接合面,检查油位及有无渗油现象。拆下高压套管上端的接线板,导电密封头,穿入8尼龙绳。拆下油箱上高压套管座封板,清洗套管座法兰,擦净密封胶垫,涂抹密封胶,置入法兰密封槽内。将高压套管吊至套管

30、座上方时,将高压侧接线端拴在尼龙绳上。将尼龙绳穿入套管内,慢慢降落套管至套管座。待法兰相接时,把尼龙绳牵出套管顶端,上好法兰连接螺栓,上好导电座密封头和接线板。打开瓦斯继电器封板,擦净连接法兰接合面。拆下油箱和油枕与瓦斯继电器相联接的法兰封板,并擦净接合面和密封胶垫,涂抹密封胶,置入密封槽内,将瓦斯继电器置于两法兰中间,箭头指向油枕,对好位置,对角拧紧连接螺栓。拧紧袖枕与支架的连接螺栓。将呼吸器连管与油枕相接,中部卡在油箱体上将装满合格硅胶的呼吸器与下法兰连接。取下呼吸器罩、密封胶圈。在罩内注入变压器油至油面线后,去掉密封胶圈将罩装上。在油箱注油阀上联接输油管路,打开有关阀门,开启滤油机,抽真

31、空达到0.101Mpa或变压器规定要求时,停机保持真空度在8小时内无变化,然后按不超过100L/min速度用真空注油法将变压器油注入油箱,监视油位计,注油位略高于正常油位。为提高变压器安装质量,用大功率ZKL-100真空滤油机对变压器本体进行加温过滤循环,以驱除铁芯内部残留潮气,使变压器运行更具安全性、可靠性。(3)二次配线详见控制电缆敷设和二次接线施工方法。1.1.2.3 GIS开关柜安装GIS开关柜是本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主设备,它外形尺寸统一,每个组合单元包括柜体、母线、断路器、三工位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压互、避雷器、带电显示装置等电器设备以及所有高压电器设备除断路器外均在SF6一个密闭的

32、气室内,一个独立的主阀门、检充气阀和气密计。各单元可根据需求选配,自由拼组。为确保可靠供电,现场安装拼组、调整是GIS开关柜安装调整的重要控制环节。我方将严格按照产品安装说明书要求的工艺流程进行安装和测试。1.1.2.3.1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GIS进场拼组安装调整附件安装SF6检漏储能试动作电气特性及闭锁检查测试1.1.2.3.2 施工方法设备运输:根据本设备特点编制运输方案,选择合适的运输路线、方法和运输工具。GIS交流开关柜的起吊、运输应在统一指挥下,按照相关要求,采取防倾倒、防震动措施。开箱检查:GIS开关柜运抵现场后,按相应规定进行开箱检查安装固定:按照产品安装说明书,进行组合单元柜拼

33、组。安装标准:详细的安装标准按照产品要求和设计要求进行。检漏(密封性试验):(1)定性检漏:采用检漏仪检测各部位,包括本体、连接座内拉杆、气管焊口、密度继电器、气压表接头、连接密封处,先将以上部位用干布擦去表面油脂,再吹去残留气体,稍后用检漏仪探头距被测点12mm缓缓移动,合格时在原稳定状态下基本不变。(2)定量检漏(常用挂瓶法):定性检漏发现问题后应进行定量检漏。方法是将标准的1000毫升检漏瓶用氮气吹洗干净,并用检漏仪确认瓶内无SF6气体,将瓶子挂在有问题的试品检漏孔上,拧紧螺栓,2000秒后取下瓶子摇动使其收集的SF6气体均匀,将检漏仪伸进瓶内读出仪表格数,再根据仪器提供的曲线查出SF6

34、气体浓度。1.1.2.4 综合自动化装置及盘柜安装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由保护控制盘柜、交直流盘、监控柜和综合保护控制装置构成。(1)盘柜的安装调整盘柜运输、调整、试验是盘柜安装的关键,我方经严格按照我将严格产品安装说明书规定方法和程序进行安装调整。施工准备本体调整柜体运输单元组装调试配合试验(2)二次电缆的敷设和配线详见控制电缆敷设及二次接线施工方法。(3)综合自动化装置柜安装调试综合自动化装置柜安装调试是牵引变电工程的关键控制环节,我们将严格按照供货商试验计划书的内容和项目进行测试,确保经调试将满足合同规定。1.2 电力系统重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1.2.1 电缆线路的施工方案1.2.

35、1.1 电缆线路的施工工艺流程电力电缆线路施工的工艺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及施工配合、电缆路径测量定位、电缆沟开挖及电缆沟砌制、电缆敷设、电缆中间接头制作、电缆沟封盖、电缆终端头制作、电缆试验等。施工的工艺流程图如下:电缆终端头制作电缆沟封盖或回填电缆中间接头制作电缆沟开挖及电缆沟砌制电缆敷设施工准备及配合电缆路径测量及定位电缆试验1.2.1.2 电缆线路施工的主要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施工准备及施工配合:准备电缆线路施工的工机具,测量工具如:皮尺、钢卷尺、测量绳、标桩、红油漆等,施工工具如:锹、镐、钢钎、大锤、电缆支架、电缆滑车,材料如:电缆标志桩、电缆保护钢管、管口封堵材料等。根据设计电缆线

36、路的径路,查清电缆线路上是否有地下设施,从而确定具体的施工和防护方案。了解电缆沟土质情况,根据具体情况,从而确定正确的施工方法。(2)施工测量及定位:根据线路径路图,找出设计定测时所确定的电缆路径的大致位置,并在径路上的重要地点(如长直线段的中点、上下坡处、过障碍处、过轨、过公路、进建筑物、上桥、进隧道、拐弯处、中间接头处、需特殊预留电缆的地点等)作好标记。同时,用测量工具测量电缆径路长度。(3)电缆沟开挖及砌制:电缆沟开挖采用铁镐、铁锹,电缆沟开挖时,保护好施工可能危及到的道床、路基,施工完毕后,按照原样进行恢复。直线部分开挖时保持其直线性,以免出现电缆径路偏移。电缆沟垂直开挖,挖出的泥土,

37、放置于距沟边0.3m以外。电缆过轨、过公路必须加强埋设电缆保护管保护。电缆保护管按电缆外径的1.51.7倍选择镀锌钢管。电缆沟深度不能满足规范和标准要求时,采用保护管或水泥电缆槽的方式进行保护。电缆沟开挖完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电缆沟开挖深度符合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的立即返工。(4)电缆敷设:敷设电缆前,先进行电缆配盘,根据电缆沟长度选择适合的电缆盘,并根据电缆的电压等级对即将敷设的电缆进行测试,检查电缆型号、规格、电压等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电缆是否存在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断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电缆敷设若采用人力牵引的方式进行,敷设较长电缆前,在电缆行径的路线上每隔20m放一个电缆

38、滑车,在路面磨擦太大的地方每隔10m放一个电缆滑车,在转弯处放万向转弯滑车,以防磨坏电缆的外绝缘层或受到机械性损伤。电缆敷设时,在电缆的两端按技术规范预留长度。(5)电缆沟回填:在电缆上下部铺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细沙层作为电缆的保护层,并加盖保护板或砖块防护,然后进行回填,将回填土一直回填至高于原地面0.3m,并及时恢复被损坏的道床、路基和植被,按规定设置电缆标桩。(6)电力电缆终端头和中间头的制作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制作。施工前准备电缆中间接头或终端头的材料,对电缆进行绝缘测试。根据所要制作的电缆头类型进行主要工机具准备。制作好的电缆头保证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可靠,并满足电气试

39、验要求,制作过程中要保持清洁、干燥、不伤及电缆绝缘层和绝缘强度,制作前后必须用兆欧表进行电缆绝缘测试,要求绝缘电阻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电力电缆送电前,必须进行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试验和相位试验,满足规范要求方可送电。电缆头制作必须连续作业,一次性完成,防止受潮。1.3 房屋建筑重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砼工程是结构工程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进场前要求所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必须具有出厂(产品)合格证或检验报告,否则不得使用。施工时经常检查坍落度,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运输时间,杜绝现场加水稀释,每班设专人值班,工长、质检员、技术员对砼的工程质量直接负责,并

40、与其经济利益挂钩,确保砼工程施工质量。本工程采用现场拌制混凝土,混凝土施工方法如下:1.3.1 施工准备1.3.1.1 材料及主要机具(1)水泥:水泥的品种、标号、厂别及牌号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试验报告。(2)砂:砂的粒径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砂中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时,含泥量3%;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时,含泥量5%,有抗冻、抗渗要求时,含泥量应3%。砂中泥块的含量(大于5mm 的纯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时,其泥块含量应l%;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时,其泥块含量应2%,有抗冻、抗渗要求时,其泥块含量应l%。砂应有试验报告

41、单。(3)石子(碎石或卵石):石子的粒径、级配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时,应1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15 时,应25%。石子的含泥量(小于0.8mm 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时,应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15 时,应2%;当对混凝土有抗冻、抗渗要求时,应1%。石子的泥块含量(大于5mm 的纯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时,应0 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时,应0.7%;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10 时,应l%。石子应有试块报告单。(4)水:宜采用饮用水。其它水,其水质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合

42、用水标准(JGJ63一89)的规定。(5)外加剂:所用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生产厂家及牌号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外加剂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并应有有关指标的进场试验报告。国家规定要求认证的产品,还应有准用证件。外加剂必须有掺量试验。(6)混合材料:所用混合材料的品种、生产厂家及牌号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混合材料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并应有进场试验报告。混合材料还必须有掺量试验。(7)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宜优先采用强制式搅拌机,以可采用自落式搅拌机。计量设备一般采用磅秤或电子计量设备。水计量可采用流量计、时间继电器控制的流量计或水箱水位管标志计量器。上料设备有双轮手推车、

43、铲车、装载机、砂石输料斗等,以及配套的其它设备。现场试验器具,如坍落度测试设备、试模等。1.3.1.2 作业条件(1)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通知单,并将其转换为每盘实际使用的施工配合比,并公布于搅拌配料地点的标牌上。(2)所有的原材料经检查,全部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所提出的要求。(3)搅拌机及其配套的设备应运转灵活、安全可靠。电源及配电系统符合要求,安全可靠。(4)所有计量器具必须有检定的有效期标识。地磅下面及周围的砂、石清理干净,计量器具灵敏可靠,并按施工配合比设专人定磅。(5)管理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配合比、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6)需浇筑混凝土的工程部位已办理隐检、预检手续、混凝土浇筑的

44、申请单已经有关管理人员批准。(7)新下达的砼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的工作已进行并符合要求。1.3.2 操作工艺1.3.2.1 基本工艺流程上料斗质量检查拌合物和易性检查运 输出 料搅拌筒搅拌石子计量砂计量水泥计量外加剂计量水计量量坍落度检查制作试块1.3.2.2 计量(1)砂、石计量:用手推车上料时,必须车车过磅,卸多补少。有贮料斗及配套的计量设备,采用自动或半自动上料时,需调整好斗门关闭的提前量,以保证计量准确。砂、石计量的允许偏差应3%。(2)水泥计量:搅拌时采用袋装水泥时,对每批进场的水泥应抽查10 袋的重量,并计量每袋的平均实际重量。小于标定重量的要开袋补足,或以每袋的实际水

45、泥重量为准,调整砂、石、水及其它材料用量,按配合比的比例重新确定每盘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搅拌时采用散装水泥的,应每盘精确计量。水泥计量的允许偏差应2%。(3)外加剂及混合料计量:对于粉状的外加剂和混合料,应按施工配合比每盘的用料,预先在外加剂和混合料存放的仓库中进行计量,并以小包装运到搅拌地点备用。液态外加剂要随用随搅拌,并用比重计检查其浓度,用量桶计量。外加剂、混合料的计量允许偏差应2%。(4)水计量:水必须盘盘计量,其允许偏差应2%。1.3.2.3 上料现场拌制混凝土,一般是计量好的原材料先汇集在上料斗中,经上料斗进入搅拌筒。水及液态外加剂经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直接进入搅拌筒。

46、原材料汇集入上料斗的顺序如下:(1)当无外加剂、混合料时,依次进入上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2)当掺混合料时,其顺序为石子、水泥、混合料、砂。(3)当掺干粉状外加剂时,其顺序为石子、外加剂、水泥、砂成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外加剂。1.3.2.4 砼拌制每次上班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时,先加水使搅拌筒空转数分钟,搅拌筒被充分湿润后,将剩余积水倒净。搅拌第一盘时,由于砂浆粘筒壁而损失,因此,石子的用量应按配合比减半。从第二盘开始,按给定的配合比投料。搅拌时间控制: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控制120s。1.3.2.5 出料出料时,先少许出料,目测拌合物的外观质量,如目测合格方可出料。每盘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出尽。1.3.2.6 质量检查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一个工作班至少两次。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混凝土拌合物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离析。不符合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及时调整。在每一工作班内,当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下雨、原材料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