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23538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4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重点控制工程JHSK标大川屯3#特大桥40m+64m+40m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编 制: 审 核: 审 批: 中铁大桥局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重点控制工程JHSK标项目经理部二工区 2013年06月目 录一、总则11.1、适用范围11.2、工作依据1二、组织管理22.1、职责分工22.2、工作程序2三、通用要求33.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33.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3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53.4、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53.5、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6四、专业要求94.1、梁体工程94.1.1、工程概况94.1.2、变形控制标准94

2、.1.3、变形观测方案94.1.4、观测资料要求114.1.5、观测频次124.1.6、沉降评估124.1.7、其他13五、人员设备及质量保证措施1414一、总则为了更好的对吉图珲客运专线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保证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本项目的测量工作,使测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方案。1.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吉图珲客运专线铁路土建工程梁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1.2、工作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2.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3国家一、二等水准

3、测量规范(GB128972006);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6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 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9吉图珲客运专线工程设计文件;10铁道部有关规定。二、组织管理2.1、职责分工吉图珲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参建各方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观测数据及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我分部作为沉降变形观测的实施责任主体,将严格按有关规范、设计文件及总指要求做好各项

4、工程施工过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对观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1负责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工作。2负责各种监测设备、仪器、管线的购置与埋设,及其观测设施的保护工作。3配置专业人员,按规定监测项目和频率进行全过程监测和记录,并按规定格式和内容提交观测数据,确保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4负责观测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工作。5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的制定工作。6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2.2、工作程序1根据批准的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按照设计文件要求,选派专业队伍和人员进行设备布设和观测。 2严格按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以及有关规定进行观测和记录,确保记录数据真实、可靠。

5、每次的观测记录必须经监理专业人员进行签认。3梁体工程徐变观测完成后,7天内提交评估申请(附沉降变形观测报告),经监理签认后,报指挥部及设计单位,由指挥部通知评估单位进行评估。三、通用要求吉图珲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以桥梁、路基、隧道等建(构)筑物的垂直位移观测为主,水平位移监测根据桥梁、路基、隧道工点具体要求确定。3.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本线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按下表规定执行: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垂直位移测量水平位移观测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相邻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沉降变形点点位中误差(mm)三等1.00.56.03.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

6、方式1垂直位移监测网(1)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三等1.00.346DS05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2)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布设方法分为三级:1)基准点。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同大地测量点的比较,要求具有更

7、高的稳定性,其平面控制点一般应设有强制归心装载。基准点使用全线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测量布设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2)工作基点。工作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200m左右时,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3)沉降变形点。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沉降变形点按路基、桥涵等各专业布点要求进行。监测网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破坏等原因,不可避免

8、的有个别点位会发生变化。为了验证监测网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本次技术方案设计垂直位移监测网的观测分为首次观测和施工过程中的定期复测,定期复测按每半年进行一次,并结合精测网复测进行,按施工期4年考虑,计复测8次。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变形观测点。其布设按下列要求:1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基准点应选设在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2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项目,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沉降变形观测点。3沉降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沉降变形体上能反映沉降变

9、形特征的位置。3.4、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1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2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3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1)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首次观测每个往返测均进行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双严密平差处理后的高程值,作为变形测量初始值。(2)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 (3)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

10、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实行“五固定”即“固定水准点、工作基点、固定人、固定测量仪器、固定监测环境、固定测量线路和方法”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7)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要定期检核,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8)数据计算方法和计算用工作基点一致。3.5、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1水准网的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施测,采用闭合水准路线。2水准仪使用天宝DINI03电

11、子水准仪,仪器及配套水准尺均应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内。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经常规检校合格,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均不超过15。仪器各种设置正确,其中有限差要求的项目按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进行设置,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不满足要求的在现场进行提示并进行重测。3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路线进行。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有关要求执行。观测时,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5 m;前后视距累积差6.0 m;视线高度0.5m;测站限差:两次读数差0.4mm,两次所测高差之差0.6 mm,检测间歇点高

12、差之差1.0 mm;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使用数字水准仪读数记至0.01mm。4观测时,一般按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对于有变换奇偶站功能的电子水准仪,按以下顺序进行:(1)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2)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 偶数站为后前前后5每一测段均为偶数测站。晴天观测时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扶尺时借助尺撑,使标尺上的气泡居中,标尺垂直。6观测前30min,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对于数字式水准仪,进行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达到仪器预热的目的。测量中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观测时用测伞

13、遮蔽阳光,对于电子水准仪,施测时均装遮光罩。7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严格置平。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除路线拐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一般为接近一条直线。8观测过程中为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选用2.5kg以上的尺垫,水准观测路线必须路面硬实,观测过程中尺垫踩实以避免尺垫下沉。同时观测过程中避免仪器安置在容易震动的地方,如果临时有震动,确认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再激发测量键。水准尺均借助尺撑整平扶直,确保水准尺垂直。9对于宽度较宽的河、湖水中的沉降测量,按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4、12897-2006)跨河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观测。10数据处理时,闭合差、中误差等均满足要求后进行平差计算,主水准路线要进行严密平差,选用经鉴定合格的软件进行。四、专业要求4.1、梁体工程4.1.1、工程概况吉图珲客运专线线下、轨道工程设计行车速度目标值均为250km/h,采用双线有碴轨道,正线轨道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有缝线路设计。对线下工程的技术条件尤其是工后沉降、箱梁线形控制提出了极高的标准。线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双线。直、曲线,最小曲线半径5000m,线间距4.6m,有砟轨道。设计速度:最高250km/h。4.1.2、变形控制标准终张拉完成时,梁体跨中弹性变形不宜大于设计值的1.05倍扣除各

15、项弹性变形、终张拉60天后,L50m梁体跨中徐变上拱度实测值不应大于7mm;L50m梁体跨中徐变变形实测值不应大于L/7000或14mm。4.1.3、变形观测方案1观测点布置为了满足变形观测的需要,需要在梁部埋设观测标,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简支梁的一孔梁设置观测标6个,分别位于两侧支点及跨中;连续梁上的观测标,根据不同跨度,分别在支点、中跨跨中及边跨1/4跨中附近设置,详见附图:2观测标构造(1)梁体沉降变形观测标观测标采用20mm的不锈钢棒,钢棒露出外面部分需要磨圆处理。见下图所示:3观测方法对于梁体的变形观测,每孔梁支点之间的梁体变形应以两支点的连线为基准线进行观测计算,由于下部结构沉

16、降变形的影响,该基准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梁体观测点至该基准线的垂直距离利用几何方法计算取得,垂直距离差值就是梁体变形量。4.1.4、观测资料要求梁体徐变的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01mm。测量单位要按照观测时间要求,及时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数据按照统一格式填写,所有测试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造假;记录必须清晰,不得涂改;测试、记录人员必须签名,及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写统一表格。以书面及Excel电子表格两种形式同时报送有关单位。观测数据按照统一格式填写,每月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观测数据要求结合施工过程,详细记录各个施工节点前后的观测数据。如架梁时间、轨道板底座施工、铺板时间、轨道

17、板精调时间以及铺轨时间。4.1.5、观测频次 梁体徐变观测据下表中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表4.2.5梁体徐变观测频次表梁体测量间隔表观测阶段观测周期预应力终张拉张拉前、后各1次预应力张拉完成有砟轨道铺设前张拉完成后第1天张拉完成后第3天张拉完成后第5天张拉完成后13月,每7天为一测量周期桥梁附属设施安装1次/周,要求安装前、后必须各有1次有砟轨道铺设期间1次/周有砟轨道铺设完成后第03个月,每1个月为一测量周期第424个月,每3个月为一测量周期4.1.6、沉降评估1观测资料整理表采用统一的吉图珲客运专线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做好观测数据的记录与整理。根据观测资料,及时绘制每个观测标志点的荷载时间沉降

18、曲线。2分析评估前应收集下列资料梁体徐变观测资料。施工过程、施工核查、施工记录和原材料检验情况等施工资料。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情况等监理资料。3评估方法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桥梁的数据出来和评估分析。4.1.7、其他1观测仪标保护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等,观测标位置应做醒目标志等措施以保证观测仪标的长期功能及安全要求。2沉降观测应按照规定时间和频次要求严格执行,并定期复测避免沉降异常。3观测数据中应将各加载阶段标识清楚,避免数据分析时造成误判,如架梁、桥面恒载施工等。4应加强对观测标的定期检查并严格落实,如出现观测标被敲击、挖橇、丢失等情况时应及时

19、恢复并进行复测。5有砟轨道铺设前可根据具体情况如各段落铺设轨道的间隔时间相差较大或沉降非常敏感地段等适当增加观测频次,为有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提供数据支持。6岩石地基等良好地基的桥涵,设计和观测沉降量小于5mm时,可考虑不再进行预测、评估。五、人员设备及质量保证措施1、项目分部成立专门小组,进行元器件的埋设、测量和保护工 作,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小组成员及分工:(负责元器件的埋设工作安排) (负责测量工作的安排) (负责元器件的保护工作)2、仪器为天宝DINI03一台,皮卡车一辆。3、本着对工作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上述的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及其它相关规定,严格要求,责任到人。3、仪器检定水准仪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周期检定,严禁使用未经检定的仪器设备。仪器名称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生产厂家检定日期精度精密水准仪DINI03U15051天宝2008年2月24日S03测量仪器明细表根据工程进展,监控量测的开始后再需增加精密水准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