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要点及施工裂缝的防治.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30160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要点及施工裂缝的防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要点及施工裂缝的防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要点及施工裂缝的防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要点及施工裂缝的防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要点及施工裂缝的防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要点及施工裂缝的防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要点及施工裂缝的防治.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要点及施工裂缝的防治姓名:涂彬 苏静敏 单位:公路二分公司关键词: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水灰比;砂率;外加剂;坍落度损失;制拌和;运输和泵送;浇筑和养护;施工裂缝;入模温度;水化热;施工要点;摘要:混凝土输送泵在边坡衬护、硐室衬砌、桥梁架设等工程施工中,具有经济效益显著、施工方便的特点。结合工程实践,从坍落度、水灰比、砂率的选择,水泥、外加剂用量等几方面对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各参数的取值进行了阐述。前言:近年来,预拌泵送混凝土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广泛应用,收到了提高工效、节约施工成本的良好效果,但是,由于预拌泵送混凝土有固有的收缩特性,且属于大流态性的混凝土,具有坍落

2、度大、水泥用量大、含砂率高等特点,因此,在施工中产生裂缝的概率较高。如何防治是施工企业值得关注的课题? 第一章、泵送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要是根据结构设计所规定的混凝土强度及特殊条件下混凝土耐久性、和易性等技术要求,合理选用原材料及其用量间的比例关系,并设计出经济、质量好、泵送效率高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是在普通方法施工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混凝土可泵性要求进行确定。根据结构物特点、混凝土运输时间及气候条件、泵的性能和泵送距离,并考虑原材料质量情况确定合理的水灰比、水泥用量、混凝土的坍落度、砂率及外加剂与粉细料的用量。泵送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材料除水泥

3、、砂石、水外,一般应掺入外加剂和粉细料,以使混凝土便于泵送。1.1泵送混凝土坍落度的选择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根据构筑物的特点(如浇筑部位、截面大小、钢筋疏密、泵送高度),使用泵的性能,混凝土捣实方式和耐久性要求等进行选择,确保混凝土可泵性和浇灌振动后里实外光不出现蜂窝、麻面甚至空洞等缺陷以及强度等级的要求。在不妨碍施工操作并能保证振捣密实的条件下,原则上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坍落度,以降低工程造价,并获得质量较高的混凝土。一般来说,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坍落度的提高,泵送效率随之提高,泵送压力损失减小,因此,随着输送高度的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相应提高。根据以往工程的施工经验,参考有关资料,选用混凝土的坍落度

4、与泵送高度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泵送高度越高,坍落度要求越大,集料最大粒径要求越小。但是定量指标还没有,我的见解如下:泵送高度坍落度集料最大粒径与管径之比30m以下100-1401/330m60m150-1701/31/460m以上180-2001/41/5混凝土泵经过一定使用期,由于泵老化,泵的性能下降,泵送压力相应提高,输送管及液压泵的磨损增加,混凝土坍落度下限值应相应提高12 cm。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上限为23 cm,但一般不宜超过20 cm,坍落度过大进入料斗的混凝土易产生离析,大量石子积聚在料斗底部而使搅拌轴停止搅拌,压力骤然升高形成阻塞,因此单纯加大坍落度对泵送混凝土是不可取的。混

5、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受输送距离、气温、时间、外加剂等因素的影响,坍落度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失。在郑石项目上的桥面铺装防水混凝土施工中,加入了江苏博特JM-缓凝减水剂,并在混凝土入泵前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促使混凝土在拌筒内慢速转动,对减小坍落度损失效果明显。当水泥用量与坍落度等发生矛盾时,采取适当增大坍落度指标调整水泥用量;泵送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还必须控制好坍落度的大小。采用集中搅拌站拌合混凝土,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所考虑的坍落度应为泵送要求的坍落度与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值之和。江苏博特JM-缓凝减水剂能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延缓13h,对泵送大体积混凝土夏季施工有利。其掺量越多,在一定范围内减水效

6、果越明显;但若掺量过多,会使混凝土硬化进程变慢,甚至长时间不硬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因此,须严格控制掺量。JM-缓凝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60.8,减水率在20%以上,夏季温度较高,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掺量取大值;冬季施工,掺量取小值。1.2泵送混凝土水灰比的确定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除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有明显影响外,对泵送粘性阻力也有影响。试验表明:当水灰比小于045时,混凝土的流动阻力很大,泵送极为困难。随着水灰比增大粘性阻力系数()逐渐降低,当水灰比达到052后,对混凝土影响不大,当水灰比超过06时,会使混凝土保水性、粘聚性下降而产生离析易引起堵泵。因此,泵送混凝土水灰比选择在0450

7、6之间,混凝土流动阻力较小,可泵性较好。在桥面铺装施工中,泵送混凝土水灰比为048。1.3泵送混凝土水泥品种的选择和水泥、粉细料用量的确定普通硅酸盐水泥同其它品种水泥相比,具有需水量小、保水性能较好等特点。因此,泵送混凝土一般宜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尤其对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冬季施工以及重要结构的高强混凝土。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优先采用水化热低的矿渣、火山灰、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并适当降低坍落度防止混凝土离析。在冬季施工中,加入早强剂增加混凝土抗冻能力。泵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除了满足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要求外还要考虑输送管道的要求。因为泵送混凝土是用灰浆来润滑管壁的,为了克服管道内的摩擦阻力,必须有足

8、够水泥浆量包裹骨料表面和润滑管壁。按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规定:泵送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同时,水泥用量也有一个限度,水泥用量过大后,混凝土空隙率增大,保水性能有所减弱,混凝土泵送时粘聚阻力增大。泵送混凝土中每m3混凝土水泥用量多在300350kg之间。对于大体积泵送混凝土,可以用部分粉细料(沸腾炉煤渣磨细料)代替部分水泥使用,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有利于施工;同时对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具有良好的作用,也有明显的经济价值,粉细料掺量以1520为宜。1.4粗细骨料、砂率的选择粗细骨料的选择除了有害杂质含量、自身强度满足要求外,其最大粒径选择主要满足以下3个

9、条件:不超过最小结构面边长的14;不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34;)最大粒径选择还要考虑输送管道的内径,防止阻塞,保证泵送顺利进行。泵送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一般不超过泵管内径的13。砂石级配好,空隙率小,有利于混凝土在管道中顺利流动、节省水泥砂浆用量;要求适当含量的细粒组分以确保混凝土的稳定性,避免在泵送过程中发生泌水。砂的细度模数要求在2.32.8之间。在泵送混凝土中,砂浆不仅填满石子之间的空隙,而且在石子之间起润滑作用。合适的砂率,减小了骨料内摩擦,降低了塑性粘度,提高了保水性能,并且空隙率低,混凝土可泵性好。影响泵送混凝土砂率的主要因素是石子最大粒径、种类、砂石的颗粒级配、水灰比等。笔者认为在砂

10、石颗粒级配良好、掺用粉细料时,砂率范围选择在4045之间,混凝土可泵性较好。在相同水泥用量情况下,砂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砼的抗渗性能,与普通砼相比,防水砼采用富砂率,因为水泥砂浆不仅起粘结填充作用,还要形成一定厚度的砂浆保护层,这层砂浆保护层包裹在粗骨料的表面并使这些粗骨料颗粒相互离开一定距离,这样,一方面使砼达到了最大密实度,另一方面又能切断砼内部的毛细管道,从而提高了抗渗性。粗细骨料要有良好的级配,各组粒径要在筛分曲线范围内,砂率选择要得当,当砂率过大时,由于砂用量过多,水泥浆不能包裹砂表面,结构不密实,降低了砼的抗渗性和抗压强度。同时,砂率过大也必然要增加水泥用量和用水量,由此又导致砼的流动

11、性增大,砼在施工振捣时,粗细骨料产生不均匀下沉,砼各组分离析,导致硬化后砼匀质性变差,结构上产生收缩裂缝,下部稀疏空洞,同样降低结构的抗渗性和强度。所以,在设计防水砼配合比时,选择最佳砂率对提高抗渗性至关重要,在满足规范要求条件下,砂率一般在0.36左右较为理想。1.5.选择量佳灰砂比灰砂比表明了水泥砂浆中的水泥的浓度以及水泥砂浆包裹砂粒的情况,这与砂率所表明的概念不同,前者表明水泥砂浆的数量,后者表明水泥砂浆的质量,灰砂经对于砼的结构形成和砼的各项指标起着重要作用。灰砂比选择得当,就能得到密实度较高,符合设计要求的砼,当灰砂比偏大时,水泥和水的用量偏大,容易发生不密、不均匀和收缩大等现象,使

12、砼抗渗性能下降,当灰砂比偏小时,水泥和水用量偏少,砼拌合物易出现干涩和粘结力不好等现象,使施工和易性变差,降低了密实度,导致抗渗性能下降,经实践证明,抗渗效果较为理想的灰砂比为1:20l:25。 .1.6.泵送混凝土外加剂及其掺量外加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它对水泥有着强烈的分散作用,能够大大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流动性.于是我们配制出了免振捣自密实的大坍落度流动性好混凝土。同时,我们也可以配制出坍落度较小流动性差的条形基础混凝土。砼在搅拌过程中所使用的水远远超过水泥水化所需要的水,多余的水使砼的抗渗性能下降,所以减水是抗渗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合理是选择外加剂,从而改善砼某些预期性能是防水砼配合

13、比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类外加剂品种很多,如作为引气使用的松香酸纳和松香热聚物,微沫剂,有能加快水泥水化作用并使结晶致密的三乙醇胺,有能与水泥水化生成物反应而生成胶体的氯化铁等,在设计抗渗标号要求不高时,也可采用普通减少剂。松香酸纳和松香热聚物属于引气型外加剂,加入砼中以后,砼内将产生大量微小而均匀的气泡,使砼粘滞性增大,不易松散离开,抑制沉降和泌水作用,这些气泡是非开放性的,由于它们的存在,使毛细管性质发生了改变,有效地提高了抗渗性,抗冻性也有所提高,但使用时应严格控制用量. 则将降低强度,在试配时应适当提高试配标号以弥补强度损失。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生成氢氧化钙,加入氯化铁防水剂后,则生成难

14、溶于水的氢氧化铁胶体,这种胶体充满砼或砂浆中的毛细孔道,从而堵塞渗水通路,增加了密实性,提高了抗渗性,达到防水目标,掺量为水泥重量的3%为宜。三乙醇胺防水剂对水泥水化有加强作用,因而作用常温下的早强剂,另外三乙醇胺还能使水泥水化生成物增多,水泥石结晶变细,因而砼更趋密实,提高了结构的抗渗性能。三乙醇胺的掺量,在常温下可掺入水泥用量的0.05%,三乙醇胺防水剂掺量少、施工工艺简单,应用中不损伤机具,一般都使用此方法。各种因素对防水砼质量的影响是互相牵制的,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一因素而忽视另一因素,如坍落度的大小与用水量有关,而用水量的确定又与所使用的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和水泥用量有关。郑石高速在桥面铺装

15、过程中,用于泵送混凝土的外加剂,防水剂选用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JM-(C),掺量为6.0%,缓凝减水剂选用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JM-,掺量为0.7%。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减少水或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同时有利于泵送和夏季施工。试验结果表明,掺人引气剂及普通减水剂后混凝土的强度及变形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掺人与不掺人外加剂的混凝土强度关系基本相同;随着抗压强度相应提高,抗拉、劈裂抗拉、抗弯、轴心抗压强度也相应提高;但其抗拉与抗压强度之比及抗弯与抗压强度之比降低,轴心抗压与抗压强度之比提高。(2)混凝土弹性模

16、量与骨料品质、灰骨比、混凝土强度及含气量的关系较大。在坍落度和水泥用量均相同的条件下,掺用高效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在水灰比和坍落度不变时,掺用高效减水剂,可降低水泥用量,弹性模量也相应提高;在混凝土水泥用量及用水量不变时,掺用高效减水剂,可增大混凝土流动性,其弹性模量的变化较小。 (3)掺人高效减水剂的高强混凝土的泊桑比与空白混凝土基本相近,约为0.20一0.25。(4)掺人混合材料(尤其是粉煤灰)的水泥,在外加剂加人时,其引气量及减水率低于不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低温硬化或蒸汽养护时,其合理掺量要低于常温硬化时的掺量,它不能适用于实际施工的一切条件。1.7配合比试配与调整在

17、郑石项目上我们采用了江苏博特JM-缓凝减水剂,它对不同水泥有不同的适应性,当使用的水泥品种或水泥的矿物成分含碱量及细度不同时,减水剂的掺用效果不同,其最佳适宜掺量也不同,因此,在使用JM-缓凝减水剂时对不同的水泥要做适应性试验。泵送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确定后,都要进行实验室试配,检定混凝土和易性、强度、耐久性和容重,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应进行适当调整,施工中根据砂石含水率值调整用水量。另外,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受运输时间、气温的影响有所波动,因此应根据施工情况对配比设计估算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值进行修正;同时观察混凝土可泵性能,若发现泵送效率低甚至泵送困难时,应查找原因,及时反馈,以利于集中搅拌站及时调整

18、配合比。一、严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除了影响防水砼结构的抗压强度及抗渗性能外,还影响着砼结构的抗冻性能及耐久性,满足水泥完全水化及侵润砂石表面所需要的水灰比为0.200.25,但考虑到施工和易性要求及其它因素,水灰比都取得较大,例如对塑性砼,水灰比在0.4O.之间。水灰比小于0.4的砼属于干硬性或半干硬性砼。水灰比过小时,砼和易性不好,施工操作困难,影响砼的密实度和抗渗性,水灰比过大时,用水量太多,砼在施工时泌水现象严重,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砼中的游离水蒸发,不可避免地在砼内部留下大量孔隙,这些孑L隙相互贯通,形成开放性毛细管泌水通道,使砼结构抗渗性能降低、透水性增高。因此,水灰比是影响砼抗渗性能

19、的重要因素,只有最适宜的水灰比才能使砼的防水性能达到最佳状态。我国规范最大限值为0.6。有关资料证明,在0.50.6范围内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8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及减小损失措施 掺人与不掺人外加剂的混凝土都存在坍落度损失的问题,但当掺高效减水剂时,由于混凝土用水量较小,其坍落度损失值大于不掺或掺引气剂及普通减水剂的混凝土。掺人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的原因是: (1)由于水泥中C3A及C4AF矿物的吸附性,在混凝土搅拌后即有较多的外加剂涌聚到该矿物的水化物表面被吸附,造成整个溶液中的外加剂浓度明显下降(在10min内,有80%一90%的外加剂被吸附),使水泥颗粒表面电动电位降低

20、,流动性减小。 (2)由于气泡的外溢,使含气量减小,混凝土流动性下降。混凝土中掺人减水剂,一般总有一定数量的引气量(在搅拌初期),由于减水剂的亲水性较大,气泡与矿物颗粒间的粘附力较小,致使这些气泡在混凝土拌合物中不够稳定,在静置、运输过程中,将不断地外溢和破灭。 (3)由于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是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掺人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原始用水量减小,所以蒸发水所占比例相对增大。 (4)减小损失的措施 为解决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问题,近年来研究采用与搅拌运输车相配合的“后掺法”,即在混凝土被运送到浇筑地点之前,再补加部分减水剂并继续搅拌,以弥补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并可大大节约减水剂的

21、用量。改变减水剂掺加顺序的所谓“滞水法”(混凝土拌合物先加水拌合1一2mm后再加人减水剂),也可取得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增大减水效果、减少坍落度损失的效果。 采用后掺技术的原理尚在研究之中,一般认为,当减水剂采用“同掺法”时,水泥矿物组成中的C3A、C3AF吸附性强,早期减水剂被其吸附;而硅酸盐水化物出现稍迟,此时溶液中减水剂浓度已降低;并且水化硅酸钙可将部分被C3A、C3AF吸附的减水剂包裹在水化物内部;此外,水泥和集料的表面及其裂隙也要吸附部分减水剂。如果采用“后掺法”,一则早期被C3A、C3AF吸附的减水剂可减少,同时集料表面及裂隙也可先由水及水泥水化物填充包围,既节约了减水剂,也充分发挥

22、了减水剂的扩散作用。“后掺法”应用于引气剂或缓凝型外加剂时应慎重,它可能造成引气过量或过度缓凝而影响质量。结语配制高强泵送混凝土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尤其是本桥还需进行长距离多弯点泵送,更增加了技术的难度。成功地解决了高强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难题,全桥混凝土质量达到一次性合格,且墩身、梁部外观整洁美观。该项技术不仅为全桥的创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第二章、施工质量控制2.1 过程控制1) 拌合时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确保拌制时间2min。并定期校验配料机的计量准确性;2)入泵前拌合物坍落度控制在180200mm,确保在浇筑地点坍落度为160180mm;3) 采用连续性泵送工

23、艺,停泵时间15 min;4) 捣固时防止过捣、漏捣;5) 在加强养护方面,C50现浇梁和预制箱梁张拉强度以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为准,不得超前张拉。2.2原材料对每批进场材料在使用前按标准抽检,合格后方能使用。重点控制指标为: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及3d强度; 集料颗粒级配、最大粒径、针片状颗粒含量及含泥量;外加剂使用前3d试拌混凝土,测定拌合物性能及3d强度。2.3泵送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和泵送从混凝土的生产地点到混凝土入仓,是由搅拌站、运输车、泵等组成的分散式施工流水线组成的,其中任何一环节出问题(如机械故障、运输线路受阻等)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因此,要认真抓好每个环节。2.3.1

24、拌和、运输混凝土的拌和在称量及拌和时间上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运输的路面要尽可能平整,以免在运输时车辆产生过大的震动而使混凝土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和坍落度损失。运输的时间应符合表1的要求。运输时段平均气温()混凝土运输时间(min)20304510206051090另外,为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可先不加水拌和干料,再由运输车运输至泵送场(其运输时间也应符合上表的要求),由另一台拌和机加水搅拌90 s以上。这样混凝土拌和充分,大大地减少混凝土发生离析、泌水、漏浆和坍落度损失等不利于混凝土泵送和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2.3.2 混凝土的泵送开始泵送时,先输送适量的同强度等级的无石混凝土润滑输送管

25、壁,紧接着输送正常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经常留有足够的混凝土,防止吸入空气,发生堵塞。若要较长时间停止泵送需隔45min开泵一次,反泵12个行程,再正泵12行程,以防止管中混凝土凝结。若停机时间超过30min(视气温、坍落度而定)宜将混凝土从泵和输送管中清除,对于坍落度小的混凝土更要严加注意。2.3.3 泵送混凝土施工中的堵塞及排除(1)、堵塞的可能原因及预防:处理堵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所以对堵塞现象应以预防为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以防备,减少堵塞的可能性。在混凝土质量方面:混凝土的和易性差,表现为粗骨料粒径太大或级配不符合要求;砂率太低或级配不符合要求;水泥用量不当或质量不符合

26、要求;搅拌不均匀或搅拌时间停留过长已离析;人造轻骨料吸水性过大等。其坍落度不稳定,粘聚性差,保水性差。因混凝土质量是造成堵塞的主要原因,所以现场管理人员应严格加以控制和预防。在管路方面:管子接头漏水造成输送过程坍落度下降、泄压,弯管的弯曲半径过小,管道不直成凹槽,管道未对齐。在操作方面:待料或停机时间过长。(2)、堵管发生后的处理措施:堵管发生后,先进行反泵疏通,若反泵疏通无效,则应立即判定堵塞部位,停机清理管路。堵管部位判定方法是,在泵机操作人员进行正泵- 反泵操作的同时,其他人员沿管路寻找堵塞部位。一般来说,从泵的出口起至堵塞部位会发生剧烈振动,而堵塞点以后的管路则是静止的,堵塞段混凝土吸

27、动有响声,堵塞点以后无响声,敲打管道,堵塞部位有发闷的声音和密实的感觉。一旦找到堵塞部位,在进行正- 反泵的同时,用木槌敲打该处,有时能恢复畅通,无效应立即拆卸该管道进行清洗。如堵塞部位与判断不准,也可进行分段清洗。(3)、向高处泵送堵塞的一般规律:向高处泵送反泵容易,不容易发生堵塞,但容易出现分配阀堵塞或水平段锥管、弯管堵塞。2.4泵送混凝土的特点及施工要点2.4.1泵送混凝土的特点将搅拌好的混凝土用混凝土泵沿管道水平或垂直输送至工作面进行浇筑的工艺叫泵送混凝土工艺。泵送混凝土机械化程度高、质量可靠、现场污染小,应用十分广泛。泵送混凝土拌合物除了应满足正常的强度与耐久性要求外,还应满足可泵性

28、要求,即适宜管道输送、不离析、不泌水、不堵管及粘聚性良好等。因此,泵送混凝土粗集料粒径不宜过大,应根据管道内径及泵送高度适当选用;泵送混凝土常掺加粉煤灰,粉煤灰能显著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泌水性和干缩现象;由于泵送混凝土所需坍落度较普通混凝土大,通常还掺加减水剂和引气剂。2.4.2泵送混凝土施工要点(1)、混凝土拌合物要用专用的搅拌运输车运输,坍落度设计要考虑运输时间损失,运输途中严禁向搅拌筒内加水。(2)、混凝土泵的布置要使输送管排列短、弯头少或布料杆覆盖范围大,尽量少移泵车即可完成浇筑。多台泵车同时浇筑时,各泵车工作量要均衡,要能使浇筑工作基本同时结束,避昏留设施工缝。(3)、泵送混凝土

29、流动性和施工冲击力大,对模板的侧压力大,要保证模板和支撑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4)、泵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速度快,作业面上操作人员多,易踩陷构件的水平钢筋,应设置足够的钢筋撑脚或钢支架,重要节点钢筋应采取加固措施。浇筑过程中要有专人整理钢筋。(5)、开始泵送时,应先泵送适量的水湿润管道内壁,再泵送适量的水泥砂浆使管道润滑畅通,然后再由慢到快正式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泵送应连续进行,如果必须中断,其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从搅拌至浇筑完毕所允许的延续时间。(6)、泵送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为先远后近,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之间浇筑间歇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浇筑竖向结构时,出料

30、口不得靠近模板内侧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浇筑水平结构时,不得在同一点连续布料任其流淌,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宜为300500mm,在第一次振捣后20min应进行二次复振。预留孔洞、预埋件及钢筋密集处,应采取措施确保布料到位、振捣密实。水平结构表面应适时用木抹子压平搓毛两遍以上,必要时还可先用铁滚筒滚压两遍以上,以防止产生收缩裂缝。2.5泵送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泵送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比塑性混凝土大,所以支模设计时,应该考虑加强模板支撑的措施,防止模板变形。发生模板外胀时,要及时加固模板,同时通知降低泵送速度,或转移浇筑点,待模板重新加固好后,再进行正常浇筑。泵送

31、混凝土振捣宜在1530 s之间,振至混凝土表面气泡减少或无气泡上升为止。养护不得少于规范规定的时间。严格检验混凝土原材料品质,发现问题停止使用;做好试块。2.6混凝土泵和输送管的清洗混凝土泵要清洗干净,以利下一次泵送的正常顺利进行。而在高扬程的洗管中,因水在水平管中对管子的摩擦力比混凝土的小,15m长不足以平衡逆流压力,只有泵出口的水平管在50m左右长时才能平衡其逆流压力,利用泵进行洗管。当受场地限制无法布设足够长的水平管时,只能拆管泻放、清洗输送管,此时泻流出的混凝土压力很大,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第三章、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防治干缩裂缝的防治浇混凝土表面,若无恰当措施,极易失水过快产生干缩裂

32、缝。因此必须进行恰当的养护,保证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1)要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湿草袋,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接缝处搭接盖严,避免混凝土水份蒸发,保持混凝土表面处在湿润状态下养护。混凝土终凝后继续浇水养护7天。(2)经过二次抹压混凝土初凝后,轻微洒水润湿,混凝土终凝后,每天分几次浇水,保持一周时间使混凝土湿润。此外,为防止墙、柱、梁等的侧模板过早拆卸,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干燥收缩裂缝,应在混凝土表面刷养护液。水化热引起裂缝的防治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产生的升温较高、降温幅度大、速率快,使混凝土产生较大的温度和收缩应力是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为防治水化热引

33、起的裂缝,施工前应计算升温峰值、内外温差及降温速率,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止和控制温度裂缝,确保工程质量。3.1.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1)、降低原材料进入搅拌机的温度如夏季在水箱内加冰块,降低水温;粗骨料遮阳防晒,并洒冷水降温;细骨料遮阳防晒;散装水泥提前储备,避免新出厂水泥温度过高。采取以上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2)、夏季,混凝土运输车加保温套或对罐体喷淋冷水降温。混凝土泵送管道遮阳防晒。(3)、混凝土浇筑作业面遮阳,减少混凝土冷量损失。3.2.降低混凝土水化热(1)、选择中低热品种水泥,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2)、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用,R60或R90替代R28作为设计强度。

34、(3)、掺人一定比例的粉煤灰。(4)、掺人高效减水剂。(5)、掺加缓凝剂。(6)、掺人UEA膨胀剂,在最初14天潮湿养护中,使混凝土体积微膨胀,补偿混凝土早期失水收缩产生的收缩裂缝。 参考文献: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6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7 JC/T476-2001 混凝土膨胀剂8 JC473-2001 混凝土泵送剂9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10 JC/T474-1999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