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34672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7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施工方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华严北里46号项目 绿色施工方案目 录1.工程概况22.绿色施工概念23.绿色施工原则24.绿色施工要点25.实施绿色施工技术要点36.环境保护技术要点37.节材与材料利用技术要点58.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要点79.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要点710.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技术要点 8为落实市建委关于在全市建设工程推行绿色施工的通知(京建施2008651号)文件精神,推进集团绿色施工工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广大施工人员健康安全,全面提升集团工程项目科学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绿色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总体简介 表6 序 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华严北里46号项目住宅楼、办公楼2工程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2、北辰西路与民族园西路交汇处西北角,华严北里社区院内3建设单位北京市凌云宇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大地建筑事务所(国际)5勘察单位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6监理单位北京华建恒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7质量监督单位北京市朝阳区质量监督站8施工总承包单位北京住总第二开发建设有限公司9投资性质自筹资金10承包范围建筑工程、装饰工程、部分安装工程11工 期 要 求2010年8月20日开工,2012年6月10日竣工总工期为661天12合同质量等级合 格13质量目标争创 “北京市结构长城杯,竣工长城杯”2.建筑设计概况 表7 序号项目内 容1建筑功能办公楼:地下三层为平时车库兼做战时人防物资库,地下二

3、层、地下一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首层为邮局。二层为局部邮局,其它为办公用房,三层以上为办公用房,屋顶层为设备用房。住宅楼:地下三层平时仓库兼做战时人员掩蔽所,地下二层、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首层以上为住宅。2建筑特点该工程为智能化建筑设计小高层办公楼及板式住宅楼,材料高级,工艺先进,布局合理。住宅楼总体层数10局部层数11地下三层3.6米地下二层3.6米地下一层4.4米1-10层2.8米机房层4米基底标高-13.40米建筑高度29.2米建筑面积12404 m23办公楼总体层数12层局部层数13地下三层3.6米地下二层3.6米地下一层4.4米 首层5.4米2-11层3.5米12层3.6米机房层4.4

4、米基底标高13.60米建筑高度45米建筑面积24273.32m24防火要求防火做法要求各个分区间采用耐火极限大于3时隔墙隔开所有砌筑墙体隔墙均到梁底或板底。管道隔墙穿楼板时,应将每层竖井楼板后浇混凝土后采用不燃烧材料将其周围的缝隙塞密实。防火卷帘选用特级双轨双帘特级卷帘防火门按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等级的钢制防火门,并应符合防火规范要求。5隔墙砌筑楼梯隔墙隔墙100厚陶粒混凝土砌块室内隔墙100mm、200mm、250mm厚陶粒混凝土砌块保温外保温:住宅楼为200厚钢筋混凝土墙+50厚挤塑聚苯板;办公楼为200mm厚陶粒混凝土砌块墙+80厚岩棉板。内保温:不采暖地下室顶板采用30挤塑聚苯板。屋面保温

5、:住宅楼采用50厚挤塑聚苯板,办公楼采用80厚挤塑聚苯板。6外装修住宅楼:1.外墙51-1(外墙涂料),见08BJ1-1图集。2.外墙51-1M1(外墙面砖),见08BJ1-1图集。办公楼:1.玻璃幕墙(专业厂家二次设计) 2. 外墙54-6(干挂石材),见08BJ1-1图集。7门 窗工 程门窗工程设计 要求防 火 门钢制防火门面积大于1.5m2的门窗玻璃及落地玻璃均采用安全玻璃,其余门窗玻璃选用6厚普通白玻,窗玻璃均为双玻(6+12+6)厚,所有开启扇均带纱。防火卷帘门特级双轨双帘玻璃幕墙铝合金断桥型材一般外门窗住宅楼:塑钢窗办公楼:铝合金断桥型材门窗工程加工及安装要求内、外门窗立樘位置除特

6、别注明者外,均立樘居墙中。门窗加工尺寸要按门窗洞口尺寸减去相关外饰面的厚度。防火门均安装闭门器、把手、合页,双扇防火门均装顺序器,管井部位防火门需安装插销。所用玻璃必须符合北京市建筑工程安全玻璃使用规定8屋面工程1. 水泥砂浆屋面(不上人),见08BJ1-1图集中E34平屋25; 2. 铺地砖保护层屋面(上人),见08BJ1-1图集中E25 平屋16。9防水工 程地下室防水采用两道,钢筋混凝土自防水及一层4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上人及不上人屋面采用4+3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卫生间采用1.5mm厚环保型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3.结构设计概况 序号 项目内 容1结构形式住宅楼基础

7、结构形式筏型基础主体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屋盖结构形式现浇混凝土办公楼基础结构形式筏型基础主体结构形式框架-核心筒结构屋盖结构形式现浇混凝土2地基处理办公楼、住宅楼采用天然地基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标 高室内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7.80m基底以上土质分层情况基底以上地层土质自上而下可分为:杂填土、粘质粉土、粉砂、粘质粉土等持力层下土质类别粘质粉土、粉细砂地下水位潜水水位埋深:3.205.00米潜水标高:42.3344.22米层间潜水埋深:31.1233.88米层间潜水标高:16.8817.76米地下水质地下水对结构无腐蚀承载力标准值180kpa场地类别III类4抗震等级住宅楼抗震设防烈度8度抗震

8、等级二级安全等级二级防空抗力等级5级基础设计等级甲级办公楼抗震设防烈度8度抗震等级一级安全等级二级防空抗力等级6级5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C15基础底板C30 住宅楼地下三层三层墙、柱、连梁C30梁、板C25地上四层顶层墙、柱、连梁C25梁、板C25办公楼地下三层二层墙、柱C45梁、板C30三层八层墙、柱C40梁、板C30九层顶层墙、柱、梁、板C306钢材钢筋类别HPB235级、HRB335级、HRB400级钢筋型号HPB235:6、8、10、12、14;HRB400:8、10、12、14、16、18、20、22、25、28、32。焊条E43型用于HPB235,E50型用于HRB400。钢筋的

9、强度要求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不小于9%。其他要求埋件钢筋,吊钩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7钢筋绑扎的构造要求钢筋的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基础外墙:50mm、基础底板迎水面:40 mm地下部分柱:35mm,地上部分柱:30mm地下内墙体、地下外墙内侧:15mm,梁:25mm筏板板顶:20 mm地上墙体、楼板:15 mm钢筋锚固接头钢筋混凝土墙,框架柱,框架梁的配筋平面图表示方法及其钢筋的配置及锚固和搭接等构造做法均详见混凝土结构施工图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03G1

10、01-2、04G1013、04G1014图集钢筋直径16时,采用绑扎连接,钢筋直径16采用机械套筒连接,接须符合有关规程规定。4.水暖电气设计概况 表9序号项 目设计要求系统作法管线类别1给排水系统给水及生活热水地下部分市政直接供给。地上分两个系统首层至十二层为低区供水,十三层及以上为高区供水明装管道采用衬塑钢管卡环连接。埋地管道采用PPR管镀锌管材,卡环连接。PPR管热熔连接雨水屋面排水为外挂排水管UPVC塑料雨水管粘接UPVC抗紫外线型排水两个系统首层为低区,二层及以上为高区。立、支管选用W型柔性接口。横干管选用A型柔性接口机制铸铁管中水中水给水分区同生活给水分区明装衬塑钢管丝扣连接,埋地

11、PPR热熔连接热镀锌钢管、PPR管2消防系统消防本工程设有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及喷洒给水系统。消防蓄水池及泵房设于地下三层。消防焊接钢管。喷淋热镀锌管,卡箍连接消防焊接钢管,喷淋热镀锌钢管排烟防烟疏散楼梯,前室及合用前室设有加压送风系统竖井报警自动焊管3通风系统通风机除湿机焊接咬口钢板4采暖系统物业、泵房为低区,上行下给单管系统,暖气片待定。首层至十二层为中供区,十三层及以上为高供区。酒店、公寓下行上给双管系统采暖形式为地板采暖。热镀锌钢管丝接明装热镀锌钢管,埋地地板采暖PE-PT管5电力系统照明一般照明、应急照明两种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结合敷设焊管JDG管动力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

12、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结合敷设焊管、桥架弱电放射式与树干式结合焊管、桥架消防总线控制放射式与树干式结合焊管、桥架避雷二类防雷焊接 柱内主筋、扁铁6设备配电柜落地明装钢管、桥架污水泵地内安装镀锌钢管卡箍连接二、关于绿色施工1.绿色施工的概念: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2.绿色施工的原则:2.1 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2

13、.2 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3.绿色施工要点3.1 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3.1.1组织管理 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项目部绿色施工管理小组成员:组 长:王喜进副组长:孔祥明、蒋建陵、武永强 成 员:唐建新、石严京、唐鹏、宋建国、李连众、胡玉明、3.1.2规划管理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

14、规定进行审批后实施。3.1.3 实施管理 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3.1.4评价管理 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 成立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3.1.5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

15、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三、实施绿色施工的技术要点1.环境保护技术要点1.1扬尘控制 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

16、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建筑清理垃圾应采用容器吊运。 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1.2噪音与振动控制 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具体数值详见下表:施 工 所处 阶 段主 要 使 用 机 械噪声源噪声限值(分贝)昼 间夜 间土石

17、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 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 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 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 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施工人员远距离通话使用对讲机,严禁大声喊叫喧哗。1.3光污染控制 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1.4水污染控制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 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 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

18、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 保护地下水环境。基础采用明沟排水措施,尽量减少对地下水的抽取。 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1.5土壤保护 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 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 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

19、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1.6建筑垃圾控制 施工中要求“活完、料净、脚下清”,建筑材料随用随取,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 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

20、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1.7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 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 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要点2.1节材措施 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 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材料

21、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 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2.2结构材料 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结构工程使用散装水泥。 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 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 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采取数字化技术,对大体积混

22、凝土、大跨度结构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2.3围护材料 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 门窗采用密封性、保温隔热性能、隔音性能良好的型材和玻璃等材料。 屋面材料、外墙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 当屋面或墙体等部位采用基层加设保温隔热系统的方式施工时,应选择高效节能、耐久性好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小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及材料用量。 屋面或墙体等部位的保温隔热系统采用专用的配套材料,以加强各层次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强度,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优选屋面或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系统和施工方式,例如保温板粘贴、保温板

23、干挂、聚氨酯硬泡喷涂、保温浆料涂抹等,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并减少材料浪费。 加强保温隔热系统与围护结构的节点处理,尽量降低热桥效应。针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保温隔热特点,选用不同的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以做到经济适用2.4装饰装修材料 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 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质板材。 防水卷材、壁纸、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脱落。各类油漆及粘结剂应随用随开启,不用时及时封闭。 幕墙及各类预留预埋应与结构施工同步。 木制品及木装饰用料、玻璃等各类板材等宜在工厂采购或定制。2.5周转材料 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24、。 优先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 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 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撑。 优化高层建筑的外脚手架方案,采用整体提升、分段悬挑等方案。 推广采用外墙保温板替代混凝土施工模板的技术。 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力争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技术要点3.1提高用水效率 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

25、宜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 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 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对用水集中的区域和工艺点进行专项计量考核。施工现场建立雨水、中水或可再利用水的搜集

26、利用系统。3.2非传统水源利用 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 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3.3用水安全: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4.节能与能源利用的技术要点4.1 节能措施 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

27、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4.2机械设备与机具 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

28、用,节约油量。 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4.3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 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4.4施工用电及照明 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技术要点5.1 临时用地指标 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

29、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5.2 临时用地保护 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可按建筑

30、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5.3 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 施工现场搅拌站、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 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应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水泥活动板房等标准化装配式结构。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布置,并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 施工现场围墙可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保护土地。 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

31、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临时设施布置应注意远近结合(本期工程与下期工程),努力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5.4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 施工方案应建立推广、限制、淘汰公布制度和管理办法。发展适合绿色施工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对落后的施工方案进行限制或淘汰,鼓励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 大力发展现场监测技术、低噪音的施工技术、现场环境参数检测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技术、新型模板及脚手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如绿色施工的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筑模型的工程量自动统计、绿色施工组织设计数据库建立与应用系统、数字化工地、基于电子商务的建筑工程材料、设备与物流管理系统等。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精密规划、设计、精心建造和优化集成,实现与提高绿色施工的各项指标。第 15 页 共 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