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研究.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36939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6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研究.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关键技术试验研究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研究(合同编号:2005G004-F(G))分报告之七第一承担单位: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报告提出单位: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二七年十一月中铁八局课题名称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关键技术试验研究合同编号2005G004-F(G)研究报告名称遂渝线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及配套装备研究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研究第一承担单位中铁八局参加单位中铁二院、西南交大、中铁山桥、中铁宝桥项目负责人赵智项目组主要成员报告编写人白昆华内容摘要: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在国内首次采用了无砟轨道结构型式的

2、高速道岔,并首次完成了路基上铺设无砟道岔的施工。本课题在吸收国内外无砟轨道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对路基上铺设无砟轨道高速道岔的关键施工技术和配套装备进行了研究,首次研究提出了“原位组装铺设法”和“预组装移位铺设法”两种无砟道岔铺设方法,建立了以道岔两次精调为核心的详细施工工艺体系,开发使用了配套施工装备,确定了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标准。本项施工技术填补了国内道岔区无碴轨道施工技术的一项空白。单位名称:中铁八局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科东路68号项目负责人(签字):主管领导(签字):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研究1概述1.1项目来源根椐2005年铁道部重大科研项目“遂渝线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及配套

3、装备的研究”,合同编号2005K004F(G)的要求,设立了关于在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开展道岔区施工技术及施工设备的研究的项目。2006年1月,根据铁道部科技司、工程管理中心关于“遂渝线、胶济线试铺客运专线18号道岔的通知”精神,在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铺设2组客运专线18号无砟道岔,进行相关施工技术及施工设备研究,并纳入以上研究项目。1.2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状况为适应客运专线对线路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的技术要求,客运专线道岔设计一方面采用满足高速行车需要的高速道岔,另一方面道岔区轨下基础优先选用无砟轨道结构型式。无砟道岔在国外高速铁路上应用较多,德国、日本及法国在高速铁路建设中都采用过道

4、岔区无砟轨道结构型式,并进行过相关施工技术的研究。德国是世界上研究开发无砟轨道较早的国家,无砟道岔技术最为成熟,德国近年来除了在本国修建的高速铁路上大量采用无砟道岔外,还为西班牙、中国台湾等高速铁路提供无砟道岔。国内主要在地铁和轻轨采用了无砟道岔,且一般位于隧道内或高架桥上;国铁曾在隧道内和港口码头上铺设过无砟道岔,为整体道床结构。目前我国高速道岔的设计、制造和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秦沈客运专线曾首次采用了18号和38号两种大号码道岔,均为有砟道岔;采用无砟轨道结构型式的高速道岔国内尚无施工先例。国内无论是地铁轻轨还是国铁,均无在路基上铺设无砟道岔的实例。1.3工程概况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起

5、于桐子林隧道出口,止于蒋家大桥(DK125+676DK138+893),全长13.217正线公里。除遂渝正线外,襄渝线引入工程并修地段5.48公里(龙凤隧道并行段DK125+676DK126+670、站场区间并行段DK134+407DK138+893)共计折合无砟轨道18.697单线公里;有砟轨道(站线)1.95单线公里。试验段范围的无砟轨道结构型式分为三种类型,即板式、双块式无砟轨道和道岔区的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设蔡家会让站1座,站房中心里程DK135+010。蔡家站近期设2条到发线,到发线有效长为850m。站内纵坡1.5、曲线半径R-2500m。车站两端设“八字”渡线。站内正线按

6、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道岔区按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设计,标准与正线相同; 到发线3、4道按有砟轨道设计。 蔡家站道岔布置简图如图1-1所示。图1-1 蔡家站道岔布置简图蔡家站内设计共铺设3种类型共8组无砟道岔:客运专线18号无砟道岔(2组)、客货共线18号无砟道岔(2组)、客货共线12号无砟道岔(4组)。均采用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结构,钢轨类型60kg/m。道岔类型如表1-1。表1-1 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无砟道岔类型表编号辙叉号开向道岔图号岔心里程转辙机类型备注112左开SC325DK134+485ZYJ7客货共线道岔312左开SC325DK134+661ZYJ7512右开SC325DK134

7、+666ZYJ7718左开4245ADK134+690ZYJ7218右开4245ADK135+992ZDJ9客运专线道岔418右开4245ADK135+843ZYJ7618右开4245ADK135+782S700K客货共线道岔812左开SC325DK135+674ZDJ91.4研究目的遂渝线无砟轨道道岔区施工技术及施工设备的研究的目标在于,要通过确立先进的道岔施工理念,结合中国实际引进必要和关键的无砟轨道道岔区施工技术及装备,全面提高我国道岔施工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形成包括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在内的无砟轨道道岔区施工体系,为客运专线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保证。2关键施工技术研究报告遂渝线无砟轨道综

8、合试验段关键施工技术及施工设备的研究包括:(1)无砟轨道道岔区线下工程铺轨条件评估技术研究。(2)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研究。(3)道岔分段组装、装载运输及加固、吊装技术研究。(4)道岔原位组装铺设法研究。(5)道岔预组装移位铺设法研究。(6)道岔安装调试技术研究。(7)无砟道岔支撑调整施工技术和配套设备研究。(8)道岔区无砟轨道底座和道床板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9)无砟道岔焊接、锁定施工技术研究。(10)道岔区无砟轨道相关工程施工技术研究。(11)无砟道岔施工技术标准编制。3无砟轨道道岔区线下工程铺轨条件评估技术研究3.1路基施工质量验收及检测方法研究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道岔区位于蔡

9、家车站站场路基范围内,道岔区设计基床总厚度3.0m,其中表层级配碎石0.7m,底层A、B组填料2.3m。轨道底座两侧设10cm沥青混凝土封闭层。局部软弱地基地段采用CFG桩和桩网结构加固。路基填筑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分层填筑碾压。路基基床表层、底层的填料和压实标准分别符合表3-1、表3-2的规定。表3-1 路基基床表层的填料和压实标准填 料压实标准地基系数K30(MPa/m)变形模量Ev2(MPa)动态变形模量Evd(MPa/m)孔隙率n级配碎石190120518%表3-2 路基基床底层的填料和压实标准填 料压度标准改良细粒土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A、B组填料及改良土地基系数K30

10、(MPa/m)110130150变形模量Ev2(MPa)606060动态变形模量Evd(MPa/m)353535压实系数K0.95-孔隙率n-28283.2无砟道岔铺设条件评估无砟道岔在站场路基工程施工完毕,质量验收合格后实施。施工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咨询等单位对无砟道岔铺设条件进行评估,并将路基沉降变形、站场排水等作为评估重点,评估按照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函2006158号)规定进行。根据设计和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路基填筑完成预留了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路基上铺设无砟道岔前,对路基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路基的工后沉降和变形符合设计要求。路基沉降的评估结合路基

11、各观测断面以及相邻桥(涵)隧的沉降预测情况进行,预测的路基工后沉降值不大于15mm。3.3道岔区线下工程变形观测根据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关于在沉降观测点布置的规定,施工中在每组道岔的岔心、岔前、岔后位置埋设了沉降观测桩,进行道岔区线下工程变形观测。经过观测数据的分析,对道岔区路基工程是否满足铺设道岔的条件做出了评估。3.4相关接口工程验收逐一核对道岔区路基范围内各种管线沟槽(电缆槽、过轨电缆、综合接地等)的数量、埋设位置、形式、结构尺寸是否符合站场、通信、信号、电气化、电力等设计图,与道岔区无砟轨道接口是否正确。4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研究4.1施工测量遵循的测量规范及暂行规定道岔

12、区无砟轨道施工测量严格按照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函2003439号)、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铁建函200313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的相关规定进行。4.2施工测量程序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按照线下工程贯通测量建立无砟轨道控制测量网道岔基桩测量无砟道岔安装测量的顺序进行。4.2.1线下工程贯通测量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首先进行线下工程贯通测量,对站场范围及两端相邻区段相关联的导线、水准点、线路中线、高程进行贯通闭合测量。对照线路中线复核

13、线下工程构筑物位置及几何尺寸,确认满足道岔铺设要求。4.2.2道岔基桩测量道岔基桩测量包括道岔控制基桩测量和加密基桩测量。道岔区在岔心、岔前、岔后位置及道岔前后100200m范围内增设控制基桩,其位置一般设置在直股和曲股的两侧,按坐标直接测设,也可按岔心和直股与曲股线路方向测设,道岔控制基桩在底座或支承层混凝土上施测。道岔控制基桩测量满足五等导线和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主要技术要求见表4-1、4-2。表4-1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对应导线等级附合长度(km)边长(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相邻点位坐标中误差(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方位角闭合差限差()五等1150200345

14、1/20 0008 表4-2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 测 次 数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精密水准42DS1铟瓦往返往返8道岔控制基桩采用中心刻画十字丝的长25cm的14钢筋埋设固桩。埋设完成后,应对其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方法与各项限差应满足下列要求:1)检测控制点间夹角时,方向观测应不少于两测回,距离往返观测各两测回;2)控制点间的距离允许偏差为1/20000;直线段控制点间夹角与180较差应小于8,曲线段控制点间夹角与设计值较差计算出的线路横向偏差应小于1.5mm;弦长测量值与设计值较差应小于2mm。道岔

15、控制基桩满足各项限差要求后应永久固定。控制点标识要清晰、齐全、便于使用。在道岔两侧测放加密基桩,控制道岔区线路精确调整。加密基桩测设精度应符合如下规定: 加密基桩垂直于线路中线方向的限差为1mm;每相邻加密基桩间距离的限差为2mm;每相邻加密基桩间高差的限差为1mm。4.2.3道岔和线路衔接测量考虑到蔡家站内道岔分别集中布置于两端咽喉区,因此站场内的各组无砟道岔一次测设完成,并复核道岔间相互位置。为满足道岔与相邻线路的平顺连接,相邻正线和站线轨道的测量与道岔同时进行,误差的调整应在线路测量中消除。道岔两端预留200m的长度作为道岔和区间线路衔接测量的调整距离。4.2.4无砟道岔安装测量道岔放样

16、测量时,应先复测道岔控制基桩,再按站场设计图进行道岔桩位放样。道岔桩位测设包括岔前、岔心、岔后点位中线控制点,直股应布置不少于5个,侧股不少于2个,测设精度按照加密基桩测量精度控制。道岔区无砟轨道底座和道床板均以道岔控制基桩进行立模放样。道岔第一次精调施工,采用高精度水准仪和全站仪测量完成。全站仪测角标称精度1,测距标称精度2mm2ppm;高程测量按精密水准测量要求施测。道岔二次精调,应采用GRP3000轨道检测系统(轨检小车)检测道岔方向、高低、水平、轨距等几何形位指标,根据轨检小车检测数据确定精调数值。轨检小车轨道几何形位量测精度为:里程 1mm;轨距 0.1mm,水平 0.1mm,轨向

17、0.1mm,高低 0.1mm,中线 0.1mm,曲线偏角1。道岔组装调试测量检测按照道岔产品生产技术条件的相关规定进行。4.3 施工测量组织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成立专门测量组完成。配备Leica TSP1200全站仪1台,Leica TSP402全站仪1台, Leica DNA0.1数字水准仪一台和3m铟钢尺1对,Leica DNA0.7水准仪1台和GRP3000轨道检测系统(轨检小车)1套。道岔安装调整测量用方尺、万能道尺、支矩尺、卡规等测量工具。测量仪器应满足施工精度要求,并在使用前进行检校。5道岔分解运输、装卸存放技术研究5.1道岔厂内试铺每组道岔出厂前,均应进行厂内试铺,严格检测道岔

18、各部分尺寸和几何形位,消除超限点位。消除因加工和制造误差超限产生的质量缺陷、及时更换零部件。厂内试铺时还应安装电务转换和锁闭装置,进行道岔工务和电务系统的联合调试。道岔在厂内试铺及调试期间,施工单位应派人参加,做好协调工作。厂内试铺及调试工作,施工单位应派人参加,做好协调工作。订购道岔时,应根据设计文件,生产厂家和施工单位应协商确定以下事项:道岔产品运输卸货地点;道岔产品装载、加固、卸车的特殊要求;道岔开向、道岔钢轨焊接方法、钢轨长度、焊缝宽度,锁定轨温等铺设参数、指标。5.2道岔产品分解运输技术道岔预铺、调试合格后,应对道岔各部件做出对号标记,进行道岔分解,分解方式以满足火车、汽车运输为原则

19、,单件分解为主。5.2.1道岔钢轨件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辙叉的技术状态在出厂时已经组装调整到位,为保持其质量状态良好,分解为组装件整体装卸、运输,并安装临时固定零件。其中,尖轨与基本轨采用卡铁和螺栓绑扎,尖轨安装角钢,防止挤伤。可动心轨辙叉采用角钢和螺栓绑扎,并安装固定短枕木。连接钢轨(配轨)应按钢轨接头编号相对集中装运,厂内已安装胶结接头的钢轨不得分解。5.2.2道岔扣件道岔扣件拆解后,须按编号、类型等分别装箱运输。螺栓、螺母、橡胶垫板等易散落零部件应以袋装、捆扎方式包装后再装箱。为保证组装精度,滑床垫板应按组装件整体运抵铺设现场;辊轮滑床垫板的辊轮应加装防护罩运输。在具备相关运输条件的情

20、况下,也可采用扣件与岔枕组装运输的方法。5.2.3岔枕为便于运输,道岔区无砟轨道配套岔枕长度大于3.5m时,宜采用长短枕组合方式,运输时长短枕分解运输。岔枕堆码后,捆扎为集束方式运输。5.2.4电务转换设备。电务转换设备为精密零件,应根据设备特性分解为若干单元件后装箱运输。5.3道岔产品装卸存放技术针对高速道岔部件尺寸大、易变形的特点,厂家、施工单位应会同运输部门协商,制定详细的装卸车和装载加固方案并认真执行。5.3.1道岔产品装卸道岔装卸作业时,应轻起慢放,减小起落冲击,防止道岔产生损伤变形。道岔尖轨与基本轨组装件、可动心轨辙叉组装件、长度大于15米的配轨及箱装零件,都应使用大型起重机械装卸

21、。起吊时须使用吊装扁担梁和柔性吊带,绳索的吊点布置须根据工件重心和长度计算确定,不允许单点起吊。吊装扁担梁吊点布置间距不大于5m。起吊时应缓缓起落,防止工件碰摔。无砟道岔混凝土岔枕整体型式为桁架式结构,为低应力混凝土岔枕,极易变形和损坏,岔枕装卸时应使用起重机械,装卸时应轻吊慢放,避免互相碰撞,发生磕角、调快、碰伤或折断。道岔产品卸车着地点的地面应在卸车前平整好。对于尖轨与基本轨组装件、可动心轨辙叉组装件,落地点必须是工件的底平面,防止工件侧面先着地致使工件变形。5.3.2道岔产品存放道岔产品存放场地应平整、地面设支垫材料。存放场地位置尽量靠近道岔铺设现场,并设专人看守。道岔钢轨件严格按规定存

22、放,不得随意堆放,以免产生变形,造成较大质量变化。出厂时临时固定零件不得随意拆除。如需堆码,堆码层数不得超过厂家规定,每层构件间应设垫木,支点位置正确。尖轨与基本轨组装件、可动心轨辙叉组装件不得堆码存放。岔枕存放场地应坚固平整。混凝土岔枕按长短顺序码垛,长枕在下、短枕在上,每层岔枕间应有两块垫木,上下层的垫木竖直对齐,应在一条竖线上,码垛层数不宜超过4层。岔枕运输、装卸、堆放时,套管和支撑螺栓孔须加盖临时封闭,防止落入泥土等杂物。6道岔原位组装铺设法研究6.1道岔原位组装铺设法工艺流程设计道岔区无砟轨道采用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结构,在施工顺序上的特点在于先组装调试道岔再浇筑无砟道床混凝土,因此原

23、位组装法铺设无砟道岔需要在工艺流程上与此特点相适应。在具体工艺流程设计时,道床板钢筋网分为上下两层、分别施工;道岔第一次精调在道床板底层钢筋网安装完成后进行,道岔第二次精调则在道床板上层钢筋网安装完成、形成钢筋网架并绝缘测试合格后进行。并且配套研发了道岔原位组装平台和支撑调整装置,有效避免了道岔调试和道床板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的相互干扰,保证了道岔铺设质量。道岔原位组装铺设法工艺流程如图6-1所示。6.2关键工艺施工技术6.2.1道岔原位组装平台安装技术道岔原位组装平台安装前,由中线基桩拉钢弦线控制道岔方向,在底座砼表面弹墨线,放样定出组装平台纵梁位置,然后依次安装组装平台零部件。组装调

24、试平台安装三向限位调整机构,具备道岔水平、纵向、横向调整能力。6.2.2岔枕安装与初调技术在道岔组装调试平台上安装混凝土岔枕,对号摆放岔枕。用高精度水准仪测量控制,调整组装三向限位调整机构,初调岔枕高低,对高低差明显的岔枕进行初调。以直股外侧第一个岔枕螺栓孔为基准线定位,用扳手旋转岔枕端部横向调整螺栓,调整对齐岔枕端头。旋转每根岔枕两侧纵向调整,按设计调整岔枕间隔。严禁用撬棍插入岔枕套管内撬拨岔枕。道岔区底座施工安装、调整原位组装平台绑扎道床板底层钢筋网,绝缘处理道岔拆解、单件产品运输安装岔枕、调整岔枕间距、位置安装普通垫板道岔专用吊具卸车水平调整器竖向调整器道岔钢轨件就位、联接道岔一次精调测

25、量仪器检测道岔二次精调、固定道岔转换设备安装、工电联调调整侧向丝杆调整支撑螺杆清理杂物、安装模板安装道床板钢筋网架,绝缘测试道岔区道床板砼施工施工区封闭、砼养生砼集中生产轨检小车检测道岔拆除道岔转换设备拆除支撑螺杆、模板拆除组装平台、安装侧向支撑丝杆安装枕端支撑螺杆、合格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安装电务转换设备、工电联调图6-1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工艺流程图(原位组装铺设法)6.2.3道岔扣件垫板安装与定位技术安装道岔扣件垫板时,先按照装配号码配齐零部件,再按垫板分层顺序由下至上依次组装,整体安装到岔枕设计位置。当确认钉孔对中,并按标记位置确定内外股摆放方向正确后,才可用螺栓连接垫板和岔枕。6.2.4道

26、岔钢轨件安装与初调定位技术龙门吊配合专用吊具吊装道岔基本轨和尖轨组装件、可动心轨辙叉组装件。钢轨件吊装就位后,逐段拨正钢轨,调整垫板位置,使钢轨落槽;以直股钢轨端头为基准,方正钢轨接头、调整尺寸及方向。确定直线尖轨固定端及跟端轨距,调整好转辙器方向;然后进行方向、轨距、密贴调整。再紧固扣件,扣件螺栓应采用测力扳手终拧,扭力距符合设计规定。7道岔预组装移位铺设法研究7.1道岔预组装移位铺设法工艺流程设计大号码高速道岔外形尺寸长、重量大,在厂内试铺调试合格后,整体运输难以实现,而需分解为单件产品运输到施工现场在重新组装。同时,大号码高速道岔组装精度高,铺设技术标准较普通道岔更为严格。因此,就要求施

27、工现场道岔铺设条件和精度应达到厂内试铺调试的水平。为次,道岔预组装移位铺设法的主要工艺特点是在现场建立道岔组装场,配备组装平台、龙门吊等设备,达到厂内试铺调试的条件,道岔首先组装场内预组装、调试合格后再分解为道岔轨排运至铺设现场,在设计位置连接各段道岔轨排,最后完成整组道岔调试铺设。与原位组装法铺设法类似,在具体工艺流程设计时,同样考虑道岔调试和道床板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的相互干扰问题,道床板钢筋网分为上下两层、分别施工;道岔分两次精调施工。道岔预组装移位铺设法工艺流程如图7-1所示。7.2关键工艺施工技术7.2.1道岔预组装技术(1)道岔组装场设计为保证道岔的铺设精度,应在施工现场建立

28、道岔组装场,进行整组道岔的预组装。组装场平面尺寸应满足道岔组装要求,采用轻钢彩板结构,配置防排水设施。道岔区底座施工推送纵移小车,道岔初步定位、连接道岔二次精调、固定专用平车分段运输道岔轨排吊装道岔轨排至纵移小车安装侧向支撑丝杆道岔转换设备安装、工电联调调整侧向丝杆调整支撑螺杆拆除纵移小车安装枕端支撑螺杆、清理杂物、安装模板安装道床板钢筋网架,绝缘测试道岔区道床板砼施工施工区封闭、砼养生砼集中生产轨检小车检测道岔拆除道岔转换设备测量仪器检测不合格拆除支撑螺杆、模板合格不合格合格安装电务转换设备、工电联调绑扎道床板底层钢筋网,绝缘处理安装纵移小车安装钢轨支撑架道岔一次精调图7-1 道岔区无砟轨道

29、施工工艺流程图(预组装移位铺设法)组装车间内配备起重和道岔专用吊具等设备,起吊能力应满足分段吊装道岔轨排的要求。根据客运专线18号无砟轨道道岔重量指标,遂渝线选配了2台起重能力为20吨的龙门吊。组装场内应明确划分堆码区和组装区,地面硬化并找平,组装区设道岔组装调试平台。(2)道岔组装调试平台安装组装调试平台主要由纵梁、岔枕限位调整装置、固定装置组成。纵梁根据道岔转辙器、导曲线、辙叉部分的重量,分别按24列纵向布置。组装调试平台安装三向限位调整机构,具备道岔水平、纵向、横向调整能力。组装调试平台安装时,先测量道岔线路中线,根据中线安装纵梁,用水准仪抄平后,调平纵梁,再根据岔枕间距安装三向限位调整

30、机构,最后安装固定装置。(3)道岔预组装技术图7-2 无砟18号道岔分段图在组装调试平台上依次安装岔枕、扣件垫板和钢轨件,安装与初调定位技术参见道岔原位组装法铺设法。(4)道岔轨排分解运输技术道岔预组装完毕,质量检查、评测合格后,按道岔铺设分段图逐段分解为道岔轨排运至铺设现场。客运专线无砟轨道18号分为四个节段的道岔轨排运输至铺设现场,即转辙器部分、导曲线部分-1、导曲线部分-2、可动心轨辙叉部分(见图7-2)。道岔轨排运输方式根据现场实际,可选择专用平车或纵移小车运输,车辆行驶路线、行驶速度等控制要求应预先确定。运输时,应对道岔轨排进行加固,并安装防撞、缓冲装置。7.2.2道岔轨排平移、就位

31、技术(1)道岔轨排采用纵移小车系统安装道岔轨排采用纵移小车系统纵移、就位。纵移小车系统由走行轨道、抬轨梁、走行轮对等零部件组成。道岔纵移小车系统安装前,应在成型的钢筋混凝土底座表面测放线路中线,用墨线标出道岔对位线,再按照顺序安装道岔轨排纵移小车。安装过程中,轨排纵移小车的走行轨道铺设顺直,轨道中心线与道岔线路中心线偏距根据不同分段道岔轨排的重心位置预先计算确定,现场弹墨线放样控制。轨排纵移小车的轨道顶面标高值按设计线路标高值返算确定,使道岔轨排就位后,标高调整幅度控制在-5mm-10mm之内。应采用水准仪抄平控制走行轨道顶面标高。两侧走行轨道之间应用拉杆连接,提高稳定性。轨排纵移小车的抬轨梁

32、安装时,应注意控制间距,以符合岔枕间距位置。(2)道岔轨排吊装和平移就位以道岔铺设分段图为准,采用汽车吊或轮胎式龙门吊将道岔轨排对应吊装至各段轨排纵移小车上。轨排吊装和推送时,按照转辙器导曲线可动心轨辙叉依次完成。道岔轨排沿走行轨道人工推动小车纵向移动,将道岔轨排纵移到设计位置。推送时,先推送转辙器部分,以岔首控制桩拉线定位。之后依次推送各段道岔轨排到设计位置。相邻道岔轨排接近时,应指挥人员在走行轮下放入制动木楔,控制轨排定位。(3)道岔轨排采用纵移小车系统拆除道岔轨排标高、方向调整初步定位后,进行钢轨联接。然后安装固定侧向/竖向支撑调整体系,再拆除纵移小车。拆除按照从上向下的顺序进行,依次拆

33、除抬轨梁、走行轮及走行轨道。拆除的小车部件在道岔施工区域外按指定位置堆码。8道岔安装调试技术研究道岔区无砟轨道时道岔的调试组装除包括工务设备、电务设备调试外,道岔区无砟轨道一次施工成型,因此还应在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前进行工务和电务设备的联合调试。8.1道岔(工务设备)安装调试技术8.1.1工艺流程设计根据原位组装铺设法和预组装移位铺设法的工艺流程设计,道岔(工务设备)安装调试施工前应满足:采用原位组装铺设法时,岔枕、扣件及钢轨件应安装完成并初调定位,道岔原位组装调试平台已拆除。采用预组装移位铺设法时,道岔轨排道岔轨排标高、方向已调整初步定位,并联接钢轨;固定侧向/竖向支撑调整体系安装到位,纵移小

34、车已拆除。道岔(工务设备)安装调试包括道岔第一次精调、道岔第二次精调。道岔第一次精调在道床板底层钢筋网安装完成后进行。道岔第二次精调则在道床板上层钢筋网安装完成、形成钢筋网架并绝缘测试合格后进行。8.1.2关键工艺技术(1)道岔第一次精调技术道岔一次精调测量工作采用高精度水准仪、全站仪完成。根据无砟轨道道岔区测量基标网进行测量控制。测量基标网使用前,应进行控制桩复测。水平调整时,高精度水准仪对道岔轨面逐点测量,确定道岔标高调整数值。调整支撑螺杆丝杆高度、精调起平道岔。轨面标高精确调整后,道岔高低、水平不超过设计限值。中线调整时,先从线路中线控制桩引出,全站仪测量控制,调整侧向支撑丝杆使道岔横移

35、对中并固定,再从道岔两侧加密测量基标拉钢弦线复核轨道中线。然后进行轨距及支距调整。调整尖轨、心轨密贴和顶铁间隙,确保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可动心轨在轨头切削范围内应分别与两翼轨密贴、开通侧股时,叉跟尖轨尖端与短心轨密贴。调整尖轨和可动心轨辙叉工作边的直线度,曲线尖轨圆顺平滑无硬弯。进行间隔调整。可动心轨辙叉咽喉宽度、趾跟端开口、护轨轮缘槽宽度、查照间隔、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间距等须调整到位,不得大于设计允许偏差值。道岔精调到位后,各检查项点指标不得超过铺设验收基本项点的允许偏差。(2)道岔第二次精调技术道床板砼浇筑施工前,须对道岔系统进行二次精调。道岔二次精调,采用轨检小车检测道岔方向

36、、高低、水平、轨距等几何形位指标,根据轨检小车检测数据确定精调数值。随轨检小车移动,根据检测反馈数值逐点对道岔水平、方向进行微调定位。调整支撑螺杆高度、精调起平道岔。道岔高低、水平不超过设计限值。滑床台板坐实坐平,垫板与台板的间隙不超标。调整侧向支撑丝杆,对道岔方向超限点作局部精调。使直线尖轨工作边的直线符合规定指标、曲线尖轨圆顺平滑无硬弯;可动心轨辙叉直股工作边直线度符合规定指标、曲股工作边曲线段应圆顺无硬弯。调整轨距、支距。使尖轨跟端起始固定位置支距、尖轨跟端支距和导曲线支距(包括尖轨密贴段以后、跟端以前范围)允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调整尖轨、可动心轨密贴和顶铁间隙。保证密贴段密贴良好、间隙

37、值不超限。整组道岔调试完毕应对弹条螺栓、岔枕螺栓副、限位器螺栓、翼轨间间隔铁螺栓副、长短心轨间间隔铁螺栓副进行复紧,紧定扭矩按照道岔产品技术条件的相关规定执行。道岔精调到位后,各检查项点指标不得超过铺设验收基本项点的允许偏差,铺设静态(直向)平顺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1规定。 表8-1 道岔铺设静态(直向)平顺度允许偏差(mm)序 号顶 目设计速度V(km/h)V=200200V3501高低(10弦量)322轨向(10弦量)323轨 距114水 平315扭曲(基长6.25m)38.2道岔电务转换设备调试及工电联调技术8.2.1工艺流程设计道岔电务转换设备调试在道岔第一次精调完成,各项检测项点满

38、足道岔产品技术条件的相关规定后进行。电务转换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由工务和电务技术人员相互配合进行道岔工电联调及定位。为防止道岔电务转换设备在道床板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受损、并为混凝土浇筑提供作业空间,道岔电务转换设备在道岔系统工电联调结束后拆除。拆除后,应再次检测道岔几何形位,复测线路标高、方向,对因拆除作业产生的偏移及时调整复位,精细调整道岔。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养生结束后,应按照设计图,重新安装道岔电务转换设备。进行第二次道岔系统工电联调检测。8.2.2道岔电务转换设备调试技术道岔转辙机等电务转换设备安装前,应对电气、机械性能进行测试,满足设备设计性能指标后,方可安装。道岔电务转换设备应

39、严格按照设计图安装。安装时,以垂直于道岔直股基本轨定位,在各牵引点分别安装转换装置和锁闭装置。以各牵引点动程控制,调整连接杆件定位。各部螺栓应紧固,开口销应齐全。各部绝缘安装正确,不遗漏,不破损。电动转辙机通电后,检测各牵引点动程和牵引力,检查转换机构工作状态,检查锁闭装置锁闭到位和表示状态,分别调试到位。8.2.3道岔工电联调技术电务转换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由工务和电务技术人员相互配合进行道岔工电联调及定位。配合电务转换设备调试,进行道岔调整。局部细调轨距、支距及轨向调整,重点对尖轨和可动心轨密贴段检查调整,使允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密贴调整与电务转换设备调整同步进行,确保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可

40、动心轨在轨头切削范围内应分别与两翼轨密贴、开通侧股时,叉跟尖轨尖端与短心轨密贴。经过道岔工电联调后,电务转换设备应保证可动机构在转动过程中动作平稳、灵活,无卡阻现象。锁闭装置正确锁闭、表示正确。道岔轨距、方向、密贴和间隔等检测项点达到设计要求。道岔系统工电联调检测过程中,应对转换装置、锁闭装置工作性能检测值和道岔轨距、方向、密贴和间隔等几何尺寸检测值进行详细记录。调道岔系统工电联调到位后,应作出定位标记。道岔电务转换设备在道岔系统工电联调结束后拆除。拆除前,须作好定位标记。拆除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设备损坏。9无砟道岔支撑调整技术和配套设备研究因为道岔区无砟轨道采用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结

41、构,具有先组装调试道岔再浇筑无砟道床混凝土的工序特点,因此道岔系统在组装调试和无砟道床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都需要进行临时支撑和固定,以保证铺设精度。通过研究,设计开发了一套完整的无砟道岔支撑调整装置系统。9.1道岔组装调试平台系统道岔组装调试平台应用于岔枕、扣件及钢轨件组装和初调定位工序,可适用于原位组装铺设法和预组装移位铺设法。组装调试平台主要由纵梁、岔枕限位调整装置、固定装置组成。纵梁根据道岔转辙器、导曲线、辙叉部分的重量,分别按24列纵向布置。组装调试平台安装有岔枕三向限位调整机构,具备道岔水平、纵向、横向调整能力。主要功能为:通过纵梁中线与道岔线路中线对中,可控制整组道岔的平面位置;通过

42、纵梁的标高较平和岔枕三向限位调整机构的竖向调整机构标高调整,可控制整组道岔的高程位置;岔枕三向限位调整机构在纵梁上的位置固定,可控制岔枕间距。9.2道岔轨排纵移小车系统采用道岔预组装移位铺设法时,道岔轨排采用纵移小车系统应用于道岔纵移、就位。纵移小车系统由走行轨道、抬轨梁、走行轮对等零部件组成。主要功能为:轨排纵移小车的走行轨道中心线与道岔线路中心线偏距根据不同分段道岔轨排的重心位置预先计算确定,可控制道岔轨排的平面位置;走行轨道的轨道顶面标高值按设计线路标高值返算确定,使道岔轨排就位后,标高调整幅度控制在-5mm-10mm之内。轨排纵移小车的抬轨梁按设计间距安装,可控制岔枕间距位置。9.3道

43、岔精调侧向/竖向支撑调整系统无砟轨道道岔区的精调和固定采用道岔侧向/竖向支撑调整系统实现,该系统包括侧向支撑调整装置、岔枕端部竖向支撑调整装置和长岔枕区域竖向辅助支撑调整装置,以上装置同道岔区专用测量系统配合使用,完成无砟轨道道岔的精调和固定。9.3.1道岔侧向支撑调整装置侧向支撑调整装置由固定三角架、侧向支撑调整丝杆和钢轨卡铁组成。安装时先按照设计间距安装固定三角架,三角架底部与基础层牢固连接;在钢轨底部的对应位置安装卡铁,再用侧向支撑调整丝杆将卡铁与固定三角架连接。侧向支撑安装按照预先标记位置定位,注意连接牢固。调整前,应将侧向支撑丝杆套管居中,丝杆涂油。9.3.2岔枕端部竖向支撑调整装置

44、岔枕端部竖向支撑调整装置由竖向支撑调整螺杆、支撑垫板及岔枕预留孔组成。道岔轨排初步定位连接完成后,将支撑螺杆旋入岔枕端部的预留孔内,使螺杆端头与支撑垫板顶紧、承力。支撑螺杆旋入前应涂油,埋入道床板部分涂隔离剂,便于施工后拆卸。支撑螺杆端头与基础层间应安装支撑垫板,以使支撑螺杆受力均匀。9.3.3长岔枕区域竖向辅助支撑调整装置18号无砟轨道道岔可动心轨辙叉部分采用长岔枕,由于可动心轨辙叉重量较大,易使长岔枕产生较大挠曲变形,为满足道岔水平的要求,在长岔枕区域安装竖向辅助支撑调整装置。该装置可利用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向调整轴架达到支撑调整目的。10道岔区无砟轨道底座和道床板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10.1道

45、岔区无砟轨道耐久性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设计道岔区无砟轨道采用钢筋混凝土底座和道床板结构型式。针对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使用年限不小于60年的设计要求,对道岔区无砟轨道耐久性混凝土原材料和配比设计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确定了施工配合比,使混凝土的各项耐久性指标应满足使用年限要求。10.1.1混凝土原材料要求原材料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的有关规定,对原材料中的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做严格要求。采取措施预防碱-骨料反应,并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细则(TB/T3054)。(1)水泥应优先选用低碱水泥(Na20e%0.6%)和低化热水泥,避免使用早强水泥,C3A含量8%,水泥细度不超过350m2/kg,游离氧化钙不超过1.5%。(2)骨料应优先选用非碱活性骨料,骨料级配应在搅拌站进行,骨料质地均匀坚固,粒形和级配良好,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大于25mm,压碎指标不大于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