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体系复习题2003.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47221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标准化体系复习题200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业标准化体系复习题200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业标准化体系复习题200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业标准化体系复习题200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业标准化体系复习题200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标准化体系复习题200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标准化体系复习题2003.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农业标准化体系课程复习提纲中文名称及相应的英文缩写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国际羊毛局(IWS) 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HACCP)国际兽医局(OIE)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 国际乳品联合会(IDF)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OIV)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美国联邦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全面质量管理(TQM)第一章 思考题1. 名词解释:标准、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和重

2、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行为规范的活动。农业标准化: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并加以实施,以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过程。2. 简述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请列举有代表性的古代文献。 (一)远古时代朴素农业标准化思想的萌芽以“可用、可食”作为取舍动植物的标准。人类的祖先在不同地区生活和劳动,使用的器具各具特色,但形状、大小趋于一致,相当于现代的“标准量具”。 栽培作物的区域、时间、技术、管理等也世代相传,成为规范。 (二)古代、近代农

3、业标准化的产生与发展 又如二十四节气!(三)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1949年,中央技术管理局成立,下设标准规格处 -1961年,颁布第一个标准化法规 -1975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种子标准化工作交流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985年,召开第一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 1991年,召开第二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 1992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立 1994年,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成立 1996年,开始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加入WTO以后: -2001年,“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正式启动 -2001年,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发布实施 -2002年,农业方面的国家标

4、准112项、行业标准318、地方标准1418项发布实施 -2003年,农业质量标准杂志公开发行3. 农业标准化发展的趋势如何?目前,我国农业标准化主要面临哪些问题?一、农业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农业国际标准化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与绿色农业(1)农业国际标准的发展趋势农业国际标准制定、修订的速度加快农业国际标准的重点由生产型标准向贸易型标准转变农业国际标准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2)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1、农业产业化 :指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

5、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的经营方式。 2、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温家宝总理指出:“我国传统模式的农业生产可以不要标准化,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产业化是必由之路,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必须有农业标准化的支持。” 产品的规格化和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特征和基础(3)农业标准化与绿色农业1、绿色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指导,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生态、自然资源保护与农业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即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为主要标志的农业发展模式。2、绿色农业的特征:开放兼容性、持续安全性、全面高效性、标准规范性 3、农业标准化与绿色农业的结合: 提高对优质安全农产品

6、的认识、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平衡、 完善三品的保障体系问题:农业标准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农业标准体系和监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农业标准化意识不高、普及率低农业标准信息咨询服务滞后农业标准化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不够对策:结合农业产业化,系统开展农业标准化结合农业标准化,创建品牌农产品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加强农业标准情报信息服务与教育和培训第二章 思考题1. 名词解释:简化、统一化、农业综合标准化、农业超前标准化、农业动态标准化简化就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农业标准化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一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适应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总体需求的农业标准化形式和方

7、法。统一化是把同类农业标准化对象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农业标准化形式。农业综合标准化就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从农业标准对象的整体出发,以实现农业标准化对象系统的整体最优为目标的科学的农业标准化方法。农业超前标准化是指根据预测对今后可能成为最佳的农业标准化对象规定出高于目前水平的指标和要求,并根据现实条件在农业标准中的质量分等分级的形式中归总出具有不同实施日期的指标和特性。农业动态标准化是指以标准化的阶梯原理为指导思想,以制定农业标准时的最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为依据,根据生态、技术、管理等环境条件的变化,按阶段对标准进行修订。2. 简述农业标准化的原理及各原理之间的关系。

8、农业标准化基本原理1、顺应生长原理: 农业生产的对象一旦进入生命过程,就会在自身规律的约束下前进,任何措施只能让这种运动放慢或加速,但不会使运动方向倒转。因此,农业标准化就必须顺应这种运动的本质。2、环境依赖原理: 环境决定农业生产的质,生物生产的内在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该生物对产地生态环境的优适性。这也是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的区别所在。3、不确定原理: 生物生长发育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系统,因此农业过程中的措施无法精确量化,在应用标准进行实施时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不确定性的表现。4、时滞原理: 农业标准化实施过程中,操作所加的效应表现会在操作停止后一个时间段上逐渐显现,作用结果的消失也是渐去

9、过程,不存在即时效应的结果,这就是农业标准实施上的时滞现象。5、补偿原理: 农业过程中,生物的生长发育对环境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和自适应性调节功能,当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某种因子的“破坏”性作用(人为的或是自然有害性因素袭击)时,生长势不但不会受损,反而会更加强大,生物学产量会比未受伤的情况下更高,这就是生物补偿现象。6、过程多路原理: 任何一个农业生产过程,都不是由一项标准规则来完成,而是多项不同的标准或技术规程互作的结果,而且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即显示出农业过程质量控制的多路性。7、质量多层原理: 即便是应用同样的标准、管理方法和技术过程,农业过程的最终产品也仍然会出现质量多层现象,绝

10、不会象工业产品那样,几乎没有质量差异。8、互作原理: 在农业操作过程中,不可能在某一个时间或时期应用一项农业标准,而是应用多项农业标准来规范这一过程,这就出现了标准的互作现象。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 简化原理、统一原理、协调原理、选优原理简化原理就是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目标,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农业各项活动需要,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数量、品质或其他特性进行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环节,精炼并确定出能满足农业各项活动全面需要所必要的、高效能的环节,保持整体构成精炼合理,达到省工、节本、增效的目的。统一原理是指为了保证农业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对农业各项活动管理、农产品品质、规格或其

11、他特性,确定适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的一致规范,并使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农业标准化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协调原理是指为了使农业标准化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适应或平衡关系创造所必须具备的条件。选优原理是指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大小、形状、品质、色泽、气味、生产成本等参数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组合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农业标准化管理原理:系统效应原理、结构优化原理、有序发展原理、反馈控制原理3. 农业标准化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12、 一、简化(Simplification) 简化的定义(掌握):简化就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农业标准化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一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适应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总体需求的农业标准化形式和方法。 二、统一化(Unification) 统一化的定义(掌握):统一化是把同类农业标准化对象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农业标准化形式。 三、农业综合标准化 农业综合标准化的定义(掌握):农业综合标准化就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从农业标准对象的整体出发,以实现农业标准化对象系统的整体最优为目标的科学的农业标准化方法。 四、农业超前标准化 定义(掌握):根据预测对今后可能成为最佳的农

13、业标准化对象规定出高于目前水平的指标和要求,并根据现实条件在农业标准中的质量分等分级的形式中归总出具有不同实施日期的指标和特性,即农业超前标准化。 农业超前标准:在农产品开始生产之前,依据预测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所制定的具有超前指标的标准。 五、农业动态标准化 定义(掌握)以标准化的阶梯原理为指导思想,以制定农业标准时的最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为依据,根据生态、技术、管理等环境条件的变化,按阶段对标准进行修订,即农业动态标准化。应注意问题:1、应以当时的最高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为基准。 2、应随着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不断修订或废止农业标准。4. 简述统一原理中“统一”的含义。一定范围的统一能够在全国范围内

14、统一的,就必须制定农业国家标准,不要制定农业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农作物生产规范方面的标准,因为要考虑不同地域资源状况、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因此不适宜在大范围内统一,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统一。 一定程度的统一统一要先进、科学、合理,也就是要有“度”。一定级别的统一 应该在哪个级别范围内统一的,就必须掌握统一的时机制定该级别的标准,而不能依赖其他标准。一定水平的统一指农业标准的指标应定多高和达到什么水平的统一。技术指标应该以先进、合理、适用为准则。如果指标过高、过严或过低、过宽,不考虑现有农业生产技术条件和水平,就会降低采标率,起不到规范农业生产秩序的作用。一定时间的统一是指农业标准的相对

15、稳定期(有效期)的长短。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企业标准则不超过3年。一定理想多数的统一农业标准中的统一不是统一为一种,而是统一为一定理想的多数,以适应社会多方面各种不同的需要。5. 农业标准化的矛盾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发展与稳定的矛盾:农业标准化对象的发展是持续的,是绝对的,而农业标准则是在一定时期内需要保持稳定的,是相对的。农业标准化对象的不断发展与农业标准的相对稳定之间,是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和统一。统一与不统一的矛盾:统一与不统一的斗争和转化,是农业标准化统一原理的基础,也是其矛盾性的核心矛盾。农业标准就是在统一占主导方面时才出现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16、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在统一标准时产生的矛盾。因为双方所处地位不同、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技术水平不同,因而形成对农业标准要求上的对立与分歧。水平高与水平低的矛盾:要制定一个适应农业各有关方面都需要的农业标准,必须正确处理农业标准的水平问题。高标准会出现标准不能贯彻执行的情况,低标准又会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6.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综合体应包含哪些内容?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综合体应包括的内容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资料标准生产管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包装标准贮藏、运输标准其他相关标准第三章 思考题1. 名词解释:农业标准、农业标准体系农业标准:为了在农业生产、经营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农业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

17、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的文件。农业标准体系:指一定范围内的农业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2. 简述农业标准化的范畴。答:农业标准化范畴由对象或领域、内容、级别三维空间组合而成。农业标准化对象:指农业及其相关领域内具有多次重复使用而需要标准化的实体。确切地分为四个方面:农产品、种子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和安全卫生要求;农产品、种子的试验、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方法和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农业方面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标志;农业方面的环境条件、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内容的形式有: 术语、符号、代号; 图形、表格、文件、账目。 量、单位; 品种、规格、等级、类别

18、。 性能、质量。 包装、标志。 开发、试产。 环境条件。 技术、作业、操作、方法、要求 运输、储存。 销售、服务、使用。 试验、检验。 农具、工具、仪器、设备、机械、条件。 安全、卫生、环保。 管理规程、管理方法。级别可分为: 农业国际标准化:所有国家有关机构都可参与的农业标准化; 农业区域标准化:仅世界某个地理、政治或经济范围内的国家的有关机构可参与的农业标准化; 农业国家标准化:在某个国家一级进行的农业标准化; 农业行业标准化:在某个国家的农业行业一级进行的农业标准化; 农业地方标准化:在某个国家的某个地区一级进行的农业标准化; 农业企业标准化:以提高农业企业管理和效率为目的,对农业企业范

19、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管理和工作事项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农业标准化。3. 农业标准有哪些分类方法?简述其种类。答:农业标准的分类方法有:层级分类法、性质分类法、效力分类法。按层级分类法可把农业标准分为:农业国际标准、农业区域标准、农业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农业地方标准、农业企业标准;按性质分类法可把农业标准分为:农业技术标准、农业管理标准、农业工作标;按效力分类法可把农业标准分为:强制性农业标准、推荐性农业标准。4. 试述农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则、编制内容和要求。农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 全面配套原则:标准应齐全、配套。层次恰当原则:层次结构应简化合理,恰当地将标准安排在不同的层次上。划

20、分准确原则:要科学地划分标准类别。科学先进原则:所有标准应符合农业发展规划和计划的要求,从而起到指导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作用。简便易懂原则:表述形式应简便明了,表述内容应通俗易懂。实用有效原则:应符合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同时行之有效。农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内容和要求:农业标准明细表:充分反映标准号、标准名称、标准依据及采标程度等信息。农业标准汇总表:依据不同的农业标准化管理目的和需要,设计和编制不同内容和格式的汇总表。3、编制说明 (1)农业生产经营内容与特点(2)各层级农业行业标准体系表状况(3)基本结构介绍,标准水平分析及必要内容解释(4)农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依据及有关参考资料等5. 农业标准化系

21、统有哪些构成因素?农业标准化系统的构成因素 1、问题:即农业标准化课题。包括理论问题、实际问题、潜在问题。2、活动:即农业标准化活动过程。包括组织制定实施、修订与再实施、监督检查等过程。3、标准:即农业标准化活动的成果。构成农业标准化系统的标准应组合成农业标准化体系。4、人:即农业标准化工作人员,包括研究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5、机构:即农业标准化组织。6、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开展农业标准化活动的法定依据或程序7、资源:即开展农业标准化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包括各种自然资源、信息资源、农业生产资料、农业基础设施等。8、环境:即影响开展农业标准化活动效果的客观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技术、经济、社会、文

22、化环境等。第四章 思考题1. 名词解释:质量管理、质量策划、质量保证、PDCA 标准循环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活动。质量策划:指确定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以及质量要素动作的活动质量保证: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PDCA循环,又称为戴明循环或戴明管理模式。2. 质量管理的现状如何?有什么样的特点?其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质量管理的现状: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

23、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活动。质量管理的现状: 第一级:质量检查:保证质量的主要方式是进行临时性和最后阶段检查。产品质量由独立的部门管理,工艺、服务和设计质量未列入检测范围,研发工作与生产完全脱节。占25% 第二级:质量保证:质量目标主要通过生产部门实现。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和服务质量在检测范围之内,但设计质量的检测没有。占36%第三级:预防次品:产品设计与生产工艺相互影响,生产过程极为稳定,次品率极低甚至达到零次品或零缺陷,并开始出现面向客户的特征,与供应商合作密切。占25% 第四级:完美无缺:称为“优质企业”。有内在的文化氛围,每个员工都在为达到完美无缺而奋斗。始终面向外部客户

24、,通过优越的设计质量来满足客户需要,并从供应商到客户形成一个优化的管理流程。占13%质量管理的特点:(1)质量管理的全面性:全面质量的管理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的管理全社会推动的质量管理。(2)质量管理的服务性(3)质量管理的预防性(4)质量管理的科学性质量管理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 传统质量管理阶段:从开始出现质量管理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工厂逐渐取代分散经营的家庭手工作坊为止。2 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理论,首次将质量检验作为一种管理职能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建立了专职质量检验制度。又称为检验员的质量管理。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25、(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质量控制理论和质量检验理论在二次世界大战后风行全世界,由于此阶段的质量管理强调“用数据说话”,强调用统计方法进行科学管理,因此称为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二战以后,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开展了名为“全面的质量保证计划”的活动。195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费根堡姆发表了题为“Total Quality Control”的论文,首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概念。3. 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其含义包括了哪几个方面?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

26、的管理途径。(掌握)4. 什么是6 管理?如何推行6 管理?答: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是摩托罗拉面对众多市场不断被日本竞争对手吞食情况下,于1987年,当时摩托罗拉通信部门的经理乔治费希尔提出了一种质量管理新方法。Sigma()是统计学误差分析的一个概念,这里借用来标示质量水平。6Sigma的狭义定义是一百万机会中有3.4个缺陷或99.997%的完善。6作为一种商业流程,以最少的损耗和资源投入、不断提高的客户满意度为目标,通过设计和监控日常商业的各种活动,使得公司极大地提高净收益。5. 农产品质量特性包括了哪些方面?农产品质量:是指反映农产品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农产品质量一般分为:内

27、在特性;加工特性;感官特性;安全卫生状况;产品使用的指标值。内在特性:由农产品的理化性能体现。加工特性:对加工过程有影响的原材料特性。感官特性:通过人类感觉器官来判断农产品的特性。安全卫生状况:农产品中重金属、亚硝酸盐、农药残留、激素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产品使用的指标值:主要指产品的可靠性,即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6. 简述农业标准化与农业质量管理的关系。农业标准化与农业质量管理的关系(一)农业标准化是农业质量管理的依据和基础 1、农业标准在质量方面的指标,就是质量管理目标的具体化和定量化。 2、农业生产经营部门的检测、检验等各类方法标准是质量管理的准则和依据。 3、农业生

28、产经营部门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是质量管理实现目标的保证条件。(二)农业标准化与农业管理质量互相推动、共同提高在农业质量管理活动中,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标准,以标准作为依据,农业标准化工作贯穿于农业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农业标准化工作也是按照PDCA循环进行的,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标准的过程,称之为PDCA标准循环。1、农业标准在循环中不断得到改善2、农业标准循环中的每个阶段还有小的标准循环第五章 思考题1. 名词解释:贸易壁垒、关税壁垒、补贴、倾销、关税减让、绿色壁垒贸易壁垒:指一个国家为了限制外国商品进口而设置的贸易障碍,是对国际间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加以限制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关税壁垒:指一个国家对进

29、口商品以较高的商品税率征收保护关税,使其销售价格上升,竞争能力削弱,从而保护国内市场免受冲击,保持稳定。补贴:指出口国(地区)政府或者任何公共机构提供的,并为接受者带来利益的财政资助以及任何形式的收入或者价格支持。倾销: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格的出口价格进入一个国家的市场。其中,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格的差额称为倾销幅度。关税减让:通过谈判,互相让步,承担减低关税的义务。特指二战后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的主持下,经由多方谈判(即多边贸易谈判)所达成的关税减让。 绿色壁垒:2. 非关税壁垒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答:非关税壁垒的主要措施有:进口配额制:即一国政府对一定时期内的某些

30、商品的进口在数量上或金额上规定一个限额,限额以内的准予进口,超过限额的则不准进口(绝对配额),或征收较高关税或罚款(关税配额)后才能进口。进口许可证制:指一国政府规定进口商在商品进口之前必须向国家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取得许可证方可进口的一种制度。“自动”出口配额制: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自动”规定一定时期内(一般为3-5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进口押金制:它要求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放一笔现金。最低限价制:指进口国对某一商品规定最低价格,进口价格如低于这一价格就征收

31、附加税。外汇管制:即一国政府通过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的控制来限制贸易,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护本国货币汇价。海关估价制:海关为了征收关税确定进口商品价格的制度称为海关估价制。歧视性国政策: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规定政府在采购商品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商品,从而使国外商品的进口受到限制。歧视性国内税政策:凡是国内商品所征的税,对进口商品也同样征收,以此来限制进口。如国转税、零售税、消费税、营业税等。专利壁垒(知识产权诉讼)3. 贸易技术壁垒的形式有哪些?答:贸易技术壁垒的形式有:1、技术标准与法规(1)针对产品本身:主要是针对产品在使用时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而作的强制性技术规范。(2)针对产品的安全性及其

3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针对产品的标志、包装、售前售后服务等外部环境。2、合格评定程序一般由认证、认可和相互承认组成,影响较大的是第三方认证。认证是指由授权机构出具的证明,一般由第三方对某一事物、行为或活动的本质或特征,经当事人提出的文件或实物审核后给予的证明(通常称为第三方认证)。3、包装和标签要求近年来发达国家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绿色包装。4、产品检验、检疫制度基于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定了严格的产品检疫、检验制度。5.信息技术壁垒发达国家在电子商务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上明显超过发展中国家,获得战略性竞争优势,导致信息技术壁垒的产生。4. 贸易技术

33、壁垒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发达国家设立的一些为保护本国安全、环境与健康等的合理性标准,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技术水平的差距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要求,导致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大门之外发达国家借贸易技术壁垒寻找借口阻碍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认证有利于贸易自由化发达国家之间借贸易技术壁垒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从而使竞争加剧可以推动国际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制度的发展,促进技术规范化、生产标准化,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通过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认证制度,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5. 简述农业国际贸易中重要的强制性标准和技术法规。卫生标准:指对大气、水、操作间空气中有害物

34、质和物理因素的限量规定,以及对食品、生活用品、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和菌类的限量规定。环境保护标准:指为了保护人身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污染源、检测方法以及满足其他环境保护方面的需要所制定的标准。安全标准:指为保护为和动植物的安全为目的而制定的标准。一般为强制性的,由政府用法律或法令的形式公布为强制性标准。分食品安全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第六章 思考题1. 名词解释:标准化经济效果、标准化有用效果、农业标准化投资收益率标准化经济效果:就是制定与贯彻标准所获得的有用效果与所付出的劳动耗费之比。标准化有用效果:是贯彻标准所获得的节约或其他有益的结果。农业标准化投资

35、收益率:指农业标准化活动所产生的有用效果的年均值与农业标准化活动各项支出总额的比值,即农业标准化活动节约额与投资总额的比值。2. 什么是农业标准化效果和农业标准化效果评价?农业标准化效果就是运用农业标准化原理与方法,以制定和贯彻农业标准为手段,有组织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果的总和。农业标准化效果评价就是通过收集一定的证据资料,用科学方法评定农业标准化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的作用和价值。其作用和价值的表现形式,是用一定的定性或定量指标来评定所实施的农业标准化工程在不同阶段或结束时所实现或达到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生态效果。3. 农业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计量方式有哪些?4. 农业标准

36、化经济效果的评价指标有那些?农业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指标:(一)农业标准化经济总效果:指在农业标准有效期内,农业标准化活动节约总额与农业标准化投资总额之差。(二)农业标准化年经济效果:指在农业标准有效期内,农业标准化活动所产生的有用效果的年平均值与农业标准化活动各项支出年均值的差额。(三)农业标准化投资收益率:指农业标准化活动所产生的有用效果的年均值与农业标准化活动各项支出总额的比值,即农业标准化活动节约额与投资总额的比值。(四)农业标准化经济效果系数:指在农业标准有效期内,农业标准化活动所产生的有用效果的总和与农业标准化活动各项支出总额的比值。(五)农业标准化投资回收期:指农业标准化活动所需要的投资总额通过农业标准化活动产生的节约来回收所需要的时间。(六)农业标准化追加投资回收期:指不同的农业标准化方案所产生的投资差额与农业标准化活动不同方案的经营费用或节约额差额的比值。(七)农业标准化动态投资回收期:通过农业标准化投资总额加上投资回收期有前它累计产生的利息,同实施农业标准化活动历年节约总额及其在投资回收期内产生的利息相互比较后求得。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