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54799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7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一章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一章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北京师范大学 石中英,学习目标,1准确理解“教育”的概念,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评论教育生活中的一些教育行为是否具有“教育”意义,形成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意识。 2初步理解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的学校的基本性质。 3准确把握现代学校的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和人类价值,并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价值维度对当前学校变革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评论。 4熟悉新中国学校目的演变的历史,了解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学校目的或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并能够就当前应该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哪些关键素质进行讨论和辩护。,第一节 学校的性质,本节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所?与此相关的问

2、题还有:这个场所有些什么基本特点?如何把学校与其他社会场所区别开来?对于未来准备进入各级各类学校当老师的同学们来说,这些问题都是前提性的问题:对于那些已经在学校里做教师的同学们来说,这些问题也能够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学校生存和发展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学校的性质。,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思想转变的过程 “我在这部影片中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影响儿童成长的方法 “您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特殊的社会制度 “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一、“教育”的概念,(二)“教育”的词源 1. 拉丁语词源 “education”(现代英语) educare(拉丁语) “ducation”

3、(法语) “erziehung”(德语) “e”有“出”的意思,词根“ducare”为“引导”,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 2. 汉语词源 最早见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我国古代思想家论及教育问题时,多用“教”与“学”,以“学”为多。,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尽心上,(二)“教育”的词源 2. 汉语词源 “教”的甲骨文常见写法,金文的写法 。 它左下方表示一个孩子,是教的对象;左上方表示占卜的活动,是教的内容;右下方表示手,右上方表示鞭子或棍子,是教的过程与手段。整个字合起来表示成人

4、手拿着鞭子督促孩子的学习行为。,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概念,(二)“教育”的词源 2. 汉语词源 “学”在甲骨文中的常见写法,金文的写法。 “学”的左上方和右上方表示两只手,它们中间的符号表示占卜的活动。中部的符号表示房间,意即学习的地方。最下部的符号表示孩子,即学习的主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孩子在一所房子里学习有关占卜的知识。,一、“教育”的概念,(三)“教育”的定义 1. 西方学者的理解: 夸美纽斯:只有受过恰当教育的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裴斯特洛齐: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把教育看成是促进人的发展的活动。 斯宾塞:教育即为人的完满生活作准备。

5、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 巴格莱:教育是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中具有永久不朽价值的那部分的过程。 弗莱雷:教育即解放的行动。,一、“教育”的概念,(三)“教育”的定义 2.中国的解读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把教育看成是“修道”和“明性”的过程。 梁启超: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 孙喜亭:“教育的真谛是教人做一个对人民有利的人。”,一、“教育”的概念,(三)“教育”的定义 概括起来看,人们一般是从两个相对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一个是社会的角度,

6、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因此,在给“教育”下定义时,应该平衡兼顾社会立场和个体立场两个方面。 本书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二、学校的概念,(一)学校的起源 1.中国教育史的学校溯源 “庠”、“序”、“校”、“辟雍”、“泮宫”等(夏商) “学在官府”、“以吏为师” 官学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私学(春秋) 书院(宋明) “学堂”改为“学校”(清末洋务运动),二、学校的概念,(一)学校的起源 2.西方教育史的学校溯源 “学校”一词源于拉丁文schla,意为“闲暇、休闲” ,后引申为“教学的场所” 。 学园(古希腊) 传播宗教信仰 (中世纪) 古

7、代经典、古典课程 (文艺复兴) 理智 (世纪后) 实用知识、劳动能力、培训 ( 世纪后) 网络学校(世纪末),二、学校的概念,(一)学校的起源 3. 学校的定义 陈元晖 : 学校指专门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一定的设施和场所,并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负责,把人类的知识经验、通过一定的科学体系,传授给下一代。 平塚益德 : 学校是以教育为目的的而又比较长期地开展计划性活动的组织体。学校的构成要素一般认为有三,即:作为职业从事教育的教师,实施教育工作的建筑和设施,受教育的学生。,本章的学校定义:,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所建构的、以专门促进个体的社

8、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三、学校的性质,(一)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 1. 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具有丰富的社会属性。 2.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主要是人类社会已经创造和积累下来的文明财富。 3.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开展了很多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有的是社会活动的“学校版”。如“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 CUBA)”就是“中国职业篮球联赛(CBA)”的高校版本。,三、学校的性质,(二)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1. 专门的教育职能 2. 专门的教育人员 我国从2001年开始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31个省(自治

9、区、直辖市)共有1963.63万人取得教师资格。 资格证的必考科目为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方法。 3. 专门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4. 专门的评价方式 5. 专门的经费支持。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是人在青少年时期健康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该致力于教育影响或作用的充分发挥或实现。,非学校化运动的倡导者 ,美国教育家伊里奇 ,在非学校化社会 中,他指出近代以来人类所建立起来的以“组织化”、“制度化”和“仪式化”为主要特征的学校体系,在总体上具有“压制性”、“同质性”和“破坏性”,妨碍了真正的学习和教育,降低了人类自我成长的责任心,是导致许多人“精神自杀”的根源。他提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创造

10、性的,依赖于对出乎意料的问题的惊奇,对事物的想像以及对生活本身的热爱。所有这些,都是现代叫做学校的地方所不能提供或满足的。因此,应该彻底颠覆制度化的现代学校教育以及建立于其上的学校化社会,代之以“教育网络”。一种开放的、多元的、生活化的教育系统,是“学校”的代用品,也是对学校这种制度化教育的超越 。,(三) 学校具有民族性 乌申斯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 1.适用于所有民族的国民教育的共同体系是不存在的。 2.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教育体系,因而借用另一个民族的教育体系是不可能的。 3.不能按照其他民族的模式生活,不管这种模式如何具有吸引力;同样,也不能按照别人的教育体系进行教育,不管它是如

11、何严整,如何经过周密的思考。,三、学校的性质,三、学校的性质,(三) 学校具有民族性 陶行知: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 “依我看来,现在国内的幼稚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试一参观今日所谓之幼稚园,耳目所接,哪样不是外国货?他们谈的是外国钢琴,唱的是外国歌,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于吃的是外国点心。中国的幼稚园几乎成了外国货的贩卖场,先生做了外国货的贩子,可怜的儿童居然做了外国货的主顾”。 “建设中国的幼稚园,充分运用眼前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陶冶儿童。”,(四)学校处于不断变革之中,社会的发展变化 新教运动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9世纪大工业的发展 苏美的冷战和对峙 “知识爆炸”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学校教育上的变革 义务教育运动的出现 现代社会教育与宗教分离 双轨制的逐步取消 美国国防教育法 “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 概念的提出 整个地改变了教育的技术基础和时空条件,三、学校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