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数据流程图DFD.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60316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6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数据流程图DFD.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第二讲数据流程图DFD.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第二讲数据流程图DFD.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讲数据流程图DFD.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数据流程图DFD.ppt(1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内容,6.1 系统分析概述 6.2 用户需求分析 6.3 系统详细调查 6.4 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 6.5 表达处理逻辑的工具 6.6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6.7 系统分析报告,6.1 系统分析概述,1.系统分析的任务 2.系统分析的过程 3.系统分析的特点 4.系统分析的方法,1.系统分析的任务,了解用户要求 用户需求是指用户要求新系统应具有的全部功能和特性。 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硬件配置要求;处理方式要求;开发费用和时间以及资源方面的限制。, 把用户要求成文,完成系统分析报告。 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由一系列的图表和文字组成,它在逻辑上描述了新系统的目标和所具备的

2、功能与性能。 系统分析报告表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存储、信息流程、人机界面、运行环境、系统配置等逻辑需求。,2.系统分析的过程,获得现行系统的物理模型 现行系统可能是需要改进的某个已在计算机上运行的MIS,也可能是一个人工的处理过程。 系统分析员经过详细调查分析,用一个具体的模型来反映对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在理解当前系统“怎样做”的基础上,抽取出其“做什么”的本质,从而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中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分析用户需求,了解新系统和当前现行系统的差别,明确新系统要“做什么”,从而对当前现行系统改进、补充、优化

3、,由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模型化,抽象化,出 导,图61 系统分析的过程,现行系统,物理模型,逻辑模型,怎么做,做什么,新系统逻辑模型,3.系统分析的特点, 系统分析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系统分析是系统分析人员在充分研究用户当前系统和业务的基础上,根据用户提出的目标和要求,确定对新系统的综合要求,即系统的需求。,3.系统分析的特点,系统需求主要包括: 功能需求,即所开发的系统应做什么。 性能需求,即确定所开发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如存储容量限制、运行时间限制、安全保密性等。 环境需求,即软件系统运行时所处环境的要求,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可靠性需求,即明确软件投入运行后不发

4、生故障的概率。,3.系统分析的特点, 系统描述的形式化 完全用自然语言描述的系统需求不能作为系统开发者和用户之间技术合同的基础。因为软件开发人员和用户从各自不同的工作性质和经验,对自然语言描述的术语和内容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此外,自然语言也不易准确反映系统结构。 对系统需求的定义和描述最好用形式化语言或其他描述工具,以明确地、无二义地描述系统需求。,3.系统分析的特点, “自顶向下”的工作原则 采用“自顶向下”的工作原则,把一个复杂的系统由粗到细、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工作原则。运用这一原则,用户和系统分析员可以对系统有一个中的概括性印象,而且随着逐步向下扩展,对那些具体的、局

5、部的组成部分也有深刻的理解,进而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3.系统分析的特点, 强调逻辑结构而不是物理实现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新系统能够实现用户提出的哪些要求,能够达到什么目的。至于用什么计算机、用什么技术、怎样去实现等问题都不是系统分析阶段所要解决的。,4.系统分析的方法,目前,对于系统分析主要采用结构化的分析方法 结构化系统分析的基本思想 用系统的思想,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并用结构化分析的图表作为系统逻辑模型描述的主要手段。 结构化系统分析的图表工具主要由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和数据处理说明组成。,4.系统分析的方法, 结构化系

6、统分析的一般过程 结构化分析方法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抽象”和“分解”,分析过程体现为“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分解”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即把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分解成为容易理解、容易实现的子系统、小系统。 在分解中要充分体现“抽象”的原则,逐层分解中的上一层就是下一层的抽象,系统的抽象模型应该按照一定的层次关系组织而成。下层是上层的分解,而上层是下层的抽象。,6.2 用户需求分析,1.用户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2.用户需求分析的过程,1.用户需求分析的重要性,需求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性要求;开发费用和开发周期;可使用资源等方面的限制。 需求分析是系统生命

7、周期中重要的一步,也是决定性的一步。只有通过需求分析,才能把用户对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总体要求描述,转换为具体的需求规格说明,从而奠定系统开发的基础。,2.用户需求分析的过程,用户需求分析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问题识别 分析与综合 制定规格说明 需求分析评审, 问题识别,首先,系统分析人员要研究在管理信息系统规划阶段产生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初步确定新系统的综合要求,并提出这些要求实现的条件,以及需求应达到的标准。解决新系统要作声明,做到什么程度。 然后,通过详细调查与分析,进一步确定用户需求。, 分析与综合,在对用户问题识别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员逐步细化所有的系统功能,找出系统各元素之间的联系、彼此之

8、间的接口特性和设计上的限制,并分析它们是否满足功能要求,是否合理。 根据功能需求、性能需求、运行环境需求等,剔除其不合理的部分,增加其需要部分。 最终综合成系统的解决方案,给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制定规格说明,对已经确定的需求应当进行清晰准确的描述,即编制需求分析文档。, 需求分析评审,在需求分析的最后一步,应该对功能的正确性、完整性和清晰性,以及其他需求给予评价。 评审的主要内容有:系统定义的目标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系统需求分析时提供的文档资料是否齐全?文档中的所有描述是否完整、清晰?与其他相关系统的重要接口是否已经描述?设计的约束条件或限制条件是否符合实际?开发的技术风险是什么?等等,

9、6.3 系统详细调查,1.系统详细调查的任务 2.系统详细调查的内容 3.系统详细调查的方法,1.详细调查的任务,详细调查是为了弄清原系统的状况,查明其执行过程,发现薄弱环节,收集数据,为设计新系统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具体的调查内容包括:管理业务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数据流程的调查和分析。,2.系统详细调查的内容, 环境及运行状况 组织结构及人员分工 业务流程 基础数据 资源 约束条件 现行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环境及运行状况,对现行系统的运行环境及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掌握现行系统的运行效果、规模、业务处理情况以及其外部环境和接口。调查的同时应注意发现现行系统的不足和面临的问题。, 组织结构及人员分

10、工,调查现行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组织机构、领导分工、人员配备情况,掌握现行系统的组织构成、管理水平以及人力资源情况。, 业务流程,通过调查分析,系统分析员要全面了解整个业务流程,熟悉用户业务,掌握业务处理过程中的信息流向,明确系统的输入、输出和信息处理过程。, 基础数据,了解系统各种输入数据的来源、形式、时效性、准确性和数据量,以及处理过程中要求的各种单据、票据、报表等,同时要根据现有数据的情况和将来的发展情况,推算今后的信息量需求的发展趋势。, 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资源包括人、财、物等方面,具体指用户人力资源的情况,开发人员的水平和经验,以及物资、设备和资金情况,特别是现有计算机设备的具体情况。

11、, 约束条件,管理信息系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时间、资金、技术都有一定的限制或约束,比如系统运行时要求的保密性、时效性、输出方式等。此外,还要考虑国家的有关制度、政策、法令、法规等的约束。, 现行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详细调查中,特别要注意现行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注意收集用户的各种意见和要求,找出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3.系统详细调查的方法, 开调查会 个别访问 发放调查表 直接参加业务实践, 开调查会,集中征询意见,适用于对系统作定性调查。 按职能部门召开座谈会(了解各部门业务范围、工作内容、业务特点以及对新系统的想法和建议); 各类人员联合座谈(着重听取使用单位对目前作业

12、方式和对新系统的要求)。, 个别访问,个别访问可去除被访者在座谈会上的一些约束,较能反映出其真实想法。可以充分听取各方面的要求和希望。, 发放调查表,根据系统特点设计调查表,用其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征求意见和设计数据。 适用于: 需要向许多单位进行调查,而调查的信息量又不大的情况,调查表的设计要抓住中心,提问要简单、直接。, 直接参加业务实践,直接参加业务实践是了解当前系统的最好方法,但要受到条件的限制。 通过实践,可以较深入地了解现行系统中数据产生、传递、加工、存储、输出等环节的工作内容。,6.4 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1.业务流程的描述工具 2.数据流程图 3.数据字典,1.业务流程的描述工具,

13、 业务流程图 表格分配图, 业务流程图,业务流程图(transition flow diagram ,TFD)是一种描述管理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动的流程图,它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表示某个具体业务的处理过程,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理回路。,业务流程图的基本符号,系统中人员,系统外实体,数据流向,数据、报表、账目,例1 业务流程图,采购员从仓库收到缺货通知单以后,查阅订货合同单,若已订货,向供货单位发出催货请求,否则,填写订货单交供货单位。供货单位发出货物后,立即向采购员发出取货通知。,仓库,缺货通知,定货单,催货请求,取货通知,定货合同,采购员,

14、供货单位,例2 画业务流程图,采购员将入库单交给检验员,检验员将不合格的入库单退回采购员,合格的入库单交保管员并记入库存台帐,统计员根据库存台帐制定月报表交主管部门审阅。,主管部门,采购员,检验员,保管员,统计员,入库单,库存帐,不合格入库单,日报表,合格入库单,例3 画业务流程图,车间填写领料单给仓库要求领料,库长根据用料计划审批领料单,未批准的退回车间,已批准的领料单送到仓库保管员处,由他查阅库存帐。若帐上有货则通知车间前来领料,否则将缺货通知采购人员。,图6-4 企业领料业务流程图,已批准的领料单,领料单,车间,库长,未批准的领料单,仓库保管员,采购员,库存账,用料计划,领料通知,缺货通

15、知,作业题: 去图书馆借书的过程是:借书人先查图书卡片;填写借书条;交给图书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入库查书;找到后由借书人填写借书卡片;管理员核对卡片;将书交给借阅者;将借书卡内容记入计算机。试用业务流程图图例画出该业务流程图。并考虑到“找不到书”,“卡片填错”,“过期不还书”等情况的中断处理。, 表格分配图,为了传递信息,管理部门经常将某种单据或报告复印多份分发到其他多个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表格分配图来描述有关业务。 表格分配图表达清楚,可以帮助系统分析人员描述系统中复制多份的报告或单据的数量以及这些报告或单据都与哪些部门发生业务联系。,例:采购业务表格分配图,采购部门,财务部门,收购部

16、门,准备采购单,采购单4,供货单位,采购单3,采购单2,采购单1,登记待收货,待收货登记表,应付款处理,应付账,存档,练习题: 成品库保管员按车间送来的入库单登记库存台帐,发货时,发货员根据销售料送来的发货通知单将成品出库并发货,同时填写三份出库单,其中一份交给成品库保管员,由他按此出库单登记库存台帐,出库单的另外两联分别送销售科和会计科。试按以上业务过程画出业务流程图。,2.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am ,简称DFD)是进行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工具,也是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数据流程图用几种基本符号反映了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存储和处理。,2.数据流程图,

17、特点 基本成分 绘制方法 应用举例 绘制数据流程图的注意事项 用途, 数据流程图的特点, 抽象性 概括性, 抽象性,不考虑具体的物理因素,如:组织结构、工作场所、物流、存储介质、具体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等内容,只是抽象地反映信息的流动、加工、存储和使用的情况,能抽象地总结出MIS的任务,以及各项任务之间的顺序和关系,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将一个复杂的实际系统抽象成一个逻辑模型。, 概括性,把系统对各种业务的处理过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给系统一个全貌。无论是手工操作部分还是计算机处理部分,都可以用它系统地表达出来。, 数据流程图的基本成分,数据流,处理逻辑 (加工),数据存储,外部实体,按键或

18、 击鼠标,数据流,表示流动着的数据,它可以是一项数据,也可以是一组数据,用带有名字的箭头表示,名字表示流经的数据,箭头表示流向。 例如: “发票”由品名、规格、单价、数量等数据组成。,处理逻辑 (或称加工),是对数据进行的操作,处理逻辑(加工)也称处理,包括两方面内容: 变换数据的组成,即改变数据结构; 在原有的数据内容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形成新的数据。,按键或 击鼠标,数据存储,指逻辑意义上的数据存储环节,即系统信息处理功能需要的、不考虑存储的物理介质和技术手段的数据存储环节。 如: 数据文件、文件夹、账本等,外部实体,在所研究系统外独立于系统而存在的,但又和系统有联系的实体,它表示数据的来

19、源和去向,它可以是某个人员、组织、某一信息系统或某种事物。 确定系统的外部实体,实际上就是明确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界限,从而确定系统的范围。, 数据流程图的绘制方法,一般步骤: 确定与本系统有关的外部实体,即确定与本系统有关的单位、部门和人员。 确定系统的处理逻辑。 确定系统的存储单元,即确定系统中需要存储的文件和数据。 绘制顶层的数据流程图。从左到右,自顶向下 绘制低层的数据流程图。逐层细化 组织用户领导、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等各方面代表反复讨论、分析、比较,直到得到一个用户和开发人员都能理解的、满意的数据流程图, 应用举例, 银行活期存取款业务 订货处理:销售部门接到用户的订单后,根据库存情

20、况向用户发货。,银行活期存取款业务(顶层图),存(取)款单,存折,分解图,按键或 击鼠标,分解图,存折,存折,存折 取款单,存折 存款单,存折,存(取)单,按键或 击鼠标,订货处理(顶层图),订货单,发货单,分解图,按键或 击鼠标,分解图,不合格订货单,定 货 单,合格 订货单,未满足 的订货,可发货的订货,到货通知,发货单,按键或 击鼠标,例2:某仓库管理系统按以下步骤进行信息处理,试画出数据流程图。 (1) 保管员根据当日的出库单和入库单通过出库处理和入库处理分别将数据输入到“出库流水帐”和“入库流水帐”,并修改“库存台帐”。 (2) 根据库存台帐由统计、打印程序输出库存日报表。 (3)

21、需要查询时,可利用查询程序在输入查询条件后,到库存台帐去查找,显示查询结果。,查询条件,例3 数据流程图举例 车间填写领料单给仓库要求领料,库长根据用料计划审批领料单,未批准的退回车间,已批准的领料单送到仓库保管员处,由他查阅库存帐。若帐上有货则通知车间前来领料,否则将缺货通知采购人员。,练习题 画数据流程图,由需购置设备的部门填写申购表格,将此表格送交设备科,设备科填写预算表格送财务处,财务处核对后,将资金返回设备科,设备科利用资金购买设备,购得设备送需购设备的部门,将收据送财务处。, 绘制DFD的注意事项,数据流是现实环境中传递的一组数据,是由一组数据项组成的。 加工处理是对数据进行处理的

22、单元。编号、名字 数据存储是用来存储数据的文件。读、写 关于层次的划分。 需要说明的是DFD的表示方法不是唯一的。, DFD的用途,利用它系统分析人员可以自顶向下地分析整个系统的信息流程。 根据逻辑存储,可以进一步做数据分析,向数据库设计过渡。 根据数据流向,确定存储方式。 可以在流程图上标出需要计算机处理的部分。 对应一个处理过程,用相应的程序语言、判断表等工具来表达处理方法,向程序设计过渡。,教学管理的主要工作过程是: 系办输入班级和教学时间,查看教学计划表,确定本学期教学任务。根据本学期教学任务,查看教师表制作开课任务书和班级教学计划表。查询时,教师输入教师姓名和时间,查询本人的教学任务

23、,学生输入班级和时间,查询班级教学计划。画出教学管理的数据流程图。,某企业成品销售管理情况如下:销售科负责成品销售及成品库管理。该科计划员将合同登记入合同台账,并定期根据合同台账查询库存台账,决定是否可以发货。如果可以发货,则填写出库单交成品库保管员。保管员按出库单和由车间送来的入库单填写库存台账。出库单的另外两联分送计划员和财务科。计划员将合同执行情况登入合同台账。销售部门负责人定期进行销售统计并上报厂办。 试画出成品销售管理的数据流程图,3.数据字典,(1)数据字典的定义 (2)数据字典的内容,(1)数据字典的定义,是以特定格式记录下来的、对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中各个基本要素(数据流、加工、存

24、储、和外部实体)的内容和特征所作的完整的定义和说明。 数据流程图配以数据字典,就可以从图形和文字两个方面对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描述,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说明。,(2)数据字典的内容, 数据项 数据结构 数据流 处理逻辑 数据存储 外部实体, 数据项,数据项,也称数据元素,具有独立逻辑含义的最小数据单位,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 数据字典中对其定义包括: 数据项的名称、编号、别名、简述; 数据项的取值范围; 数据项的长度,数据项编号:A0304 数据项名称:库存量 别名:数量 简述:某种配件的库存数量 长度:6个字节 取值范围:0999999,例:数据项定义,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由若干数据项构成的数

25、据组合,它描述了某些数据项之间的关系。一个数据结构可以包括若干数据项或(和)数据结构(可以递归)。 数据字典中对其定义包括: 数据结构的名称、编号; 简述; 数据结构的组成,数据结构编号:F0201 数据结构名称:用户订货单 简述:用户所填写用户情况及定货要求等信息 数据结构组成:订货单标识用户情况配件情况,例:数据结构定义, 数据流,表明系统中数据的逻辑流向,可以是数据项或数据结构。 数据字典中对其定义包括: 数据流的名称、编号; 简述; 数据流的来源; 数据流的去向; 数据流的组成; 数据流的流通量; 高峰期数据流,编号:F0308 数据流名称:发货单 简述:销售科为用户开出的发货单 数据

26、流来源:开发货单处理功能 数据流组成:发货单数据结构 流通量:150份/天 高峰流通量:70/份每天上午9:0011:00,例:流定义, 处理逻辑(加工),仅对数据流程图中最底层的处理逻辑加以说明。 数据字典中对其定义包括: 处理逻辑的名称、编号; 简述; 输入; 处理过程; 输出; 处理频率;,编号:P0301 处理逻辑名称:验收订货单 简述:确定用户的订货单是否填写正确 输入的数据流:订货单,来源:外部实体“用户” 处理:检验订货单数据,查明是否符合供货范围 输出的数据流:合格的订货单,去向是处理逻辑“确定发货量”;不合格的订货单,去向是外部实体“用户” 处理频率:50次/天,例:处理逻辑

27、定义, 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数据流动的暂停或永久保存的地方。 数据字典中对其定义包括: 数据存储的编号; 名称 简述; 组成; 关键字; 相关的处理;,数据存储编号:D0308 数据存储名称:库存帐 简述:存放配件的历年库存和单价 数据存储组成:配件编号+配件名称+单价+库存量+备注 关键字:配件编号 相关联的处理:P2(“确定发货量”),P3(“开发货单、修改库存”),例:数据存储定义, 外部实体,外部实体是数据的来源和去向。在数据字典中主要说明外部实体产生的数据流和传给该外部实体的数据流,以及该外部实体的数量。 数据字典中对其定义包括: 外部实体编号; 外部实体名称 简述; 输入的数据流;

28、 输出的数据流;,外部实体编号:S0301 外部实体名称:用户 简述:购买本公司货物的用户 输入的数据流:FS0306(“订货单”),F03-08 (“发货单”) 输出的数据流: FS0306 (“订货单”),例:外部实体的定义,6.5 表达处理逻辑的工具,1.结构化查询语言 2.决策树(decision tree) 3.决策表(decision table),1.结构化查询语言,结构化语言是由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启发而来的,是介于形式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一种语言,主要作用是解决自然语言描述不准确的问题。 结构化语言只允许三种基本语句,即简单的祈使语句、判断语句、循环语句。 在结构化语言中使用三

29、类词汇,即祈使句中的动词、数据字典中定义的名词以及某些逻辑表达式中的保留字。,(1)祈使语句,祈使语句指出要做什么事情,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宾语。动词指出要执行的功能,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如计算利息、输入年限等。 需要注意祈使句中的动词要表达明确,祈使句力求准确、精炼。,(2)判断语句,判断语句类似于结构化程序设计中的分支结构,其一般形式为: 如果 条件成立 则 动作A 否则 (条件不成立) 动作B 例如,对前图中的加工处理“验证订货单”用判断语句进行描述为: 如果 订货单合格 则 输出合格订货单 否则 输出不合格订货单,(3)循环语句,循环语句表达在一定条件下重复执行的相同动作,重复执行的次数

30、取决于循环的条件。 循环语句的一般形式为: 当 条件 成立时 执行动作A,2.决策树,决策树又称判断树,是用来表示逻辑判断问题的一种图形工具。它用“树”来表达不同条件下的不同处理,比用语言的方式更为直观。 某个动作的执行不只依赖于一个条件,而是和若干个条件有关。,一般形式,决策树的左边为树根,从左向右依次排列各条件,左边的条件比右边的优先考虑。根据每个条件的取值不同,树可以产生很多分支,各分支的最右端(即树梢)为不同的条件取值状态下采取的行动(也称策略)。,根,条,件,行动或策略,例:某公司的折扣政策,若年交易额4万元以上,且最近3个月无欠款的顾客,可享受10%的折扣;若近3个月有欠款,是本公

31、司5年以上老顾客,可享受5%的折扣;若不是老顾客,只有2%的折扣;年订货量不足4万元者无折扣。,折扣政策,=4万元,4万元,最近三个月 无拖欠款,最近三个月 有拖欠款,=5年,5年,10%,5%,2%,无折扣,年交易额,支付信用,与本公司 业务史,折扣政策,按键,练习:某货运站的收费标准如下: 若收件地点在本省,则快件每公斤6元,慢件每公斤4元;若收件地点在外省,则在25公斤以内(包括25公斤)快件每公斤8元,慢件每公斤6元;如果超过25公斤时,快件每公斤10元,慢件每公斤8元。 试绘制确定收费标准的决策树。,练习:某货运站的收费标准如下: 若收件地点在本省,则快件每公斤6元,慢件每公斤4元;

32、若收件地点在外省,则在25公斤以内(包括25公斤)快件每公斤8元,慢件每公斤6元;如果超过25公斤时,快件每公斤10元,慢件每公斤8元。 试绘制确定收费标准的决策树。,3.决策表,决策表也称判断表,也是一种表达逻辑判断的工具,它以表格的形式给出各种条件的全部组合以及在各种组合下应采取的行动。 当条件的个数较多。每一条件的取值有若干个、相应的动作也很多的情况下,使用决策表比决策树更加有效和清晰。,组成,例:折扣政策,条件和行动,各种条件组合,例:折扣政策,条件和行动,各种条件组合,构造方法, 列出所有可能的条件及方案; 按全部方案列出其选择的行动; 缩小表的列数,即在相同的行列中,寻找不必要存在

33、的条件所列出的方案,并将这些方案从表中删除。,6.6 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新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是系统分析阶段的最终成果,是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主要包括数据流程图和系统分析报告两个方面。数据流程图是系统分析报告的基础和依据,系统分析报告是对数据流程图的详细说明和解释,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6.6 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新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要以现行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为基础,并以新系统的目标为依据,逐层修改现行系统的数据流程图来实现。 1.确定新系统的目标 2.确定新系统的边界 3.确定新系统的主要处理功能 4.确定新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1.确定新系统的目标

34、,新系统的目标是在可行性研究和对现行系统目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出来的。 确定新系统目标的原则 确定新系统目标的依据, 确定新系统目标的原则,适用性 经济性 整体性(眼前与长远利益结合), 确定新系统目标的依据,以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作为系统开发的突破口; 根据开发的资源情况,恰当地确定新系统开发的范围和进度。,2.确定新系统的边界,检查系统的边界是否有变更,边界上的输入输出信息有无增减,一次对DFD进行修改、完善,同时还要考虑出错等例外情况的处理细节,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确定新系统边界,就是确定新系统的人机接口边界,即恰当地划出哪些处理部分由计算机处理比较合适,而哪些部分则应由人工来完成。,

35、3.确定新系统主要处理功能,检查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否满足新系统目标的要求,若需增加新的功能,可以通过修改DFD来实现。 其次要检查每项功能的处理细节,还要检查每个数据存储文件是否都有保留的必要,是否要增加新的数据存储文件等。 此外还要合理地修订出新系统内部的各种数据流及其合理的流向。,4.确定新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满足用户要求,改善系统的服务质量,选择硬件设备的重要环节。 联机处理:适用于用户要求系统能及时反映某些数据处理结果,以及数据收集费用较高和处理负荷容易波动的场合。 批处理:适于固定周期的、大量的、无法用联机方法处理的数据处理场合,以及在一段时间内积累数据后再进行数据处理的场合。,6.

36、7 系统分析报告,又称用户需求报告,是系统分析阶段的成果。系统分析完成后,对系统分析的结果进行整理,形成文字,这就是系统分析报告。 1. 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 2. 系统分析报告的内容 3. 系统分析报告的审议,1. 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 系统分析报告是系统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的合约,为双方相互了解提供基础。 系统分析报告是系统开发人员进行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的基础。 系统分析报告是验收系统的依据。,2. 系统分析报告的内容, 引言:系统名称、用户名称、开发单位名称、参考资料、专门术语解释等。 任务概述:系统开发的目的、目标和背景,子系统的划分,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和开发中的各种限制。 用户要求:功能要求通过DFD和DD进行说明,性能说明应考虑合法性、可靠性、灵活性、易用性等。 运行环境规定:软件环境、硬件环境以及操作环境 开发速度:开发阶段任务及完成时间和标志、人员分工等。,3. 系统分析报告的审议,对系统分析报告的审议是整个系统研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审议应该由研制人员、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局外系统分析专家等共同完成。 审议通过后,系统分析报告就成为系统开发人员和企业对该项目共同意志的体现,系统分析作为一个工作阶段,宣告结束。 有关人员在审议中对所提的方案不满意,或者发现系统开发人员对系统的理解有比较重大的遗漏或误解,就需要重新进行详细调查和系统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