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群体决策支援系统.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72327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群体决策支援系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十一章群体决策支援系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十一章群体决策支援系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十一章群体决策支援系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十一章群体决策支援系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群体决策支援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群体决策支援系统.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群體決策支援系統,本章大綱,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群體決策程序 第三節 GDSS的支援原理 第四節 GDSS功能 第五節 GDSS的支援層次 第六節 GDSS架構 第七節 GDSS的實施 第八節 GDSS的研究 第九節 結論,學習目標,群體決策的程序及特性 群體決策的支援需求 群體決策支援系統的功能 群體決策支援系統的實施,圖11-1 GSS、GDSS、 CSCW與EMS之關係,GDSS,CSCW,GSS,EMS,群體決策程序,Fisher(1974)將群體決策程序分成四個階段 導入(Orientation) 衝突(Conflict) 共識(Emergence) 強化(Reinfor

2、cement),導入,在決策群開會時,首先大家要交換些資訊以便進入情況。一般而言,會先瞭解以下資訊 為什麼要開會。 開會的主任務和要求。 互相介紹或談些其他事情,以減少彼此間的陌生感或心理壓力。 主要工作包括 瞭解群體的任務。 提出可能的問題,以確保資源的有效使用,並準備進入次一個階段的討論。,衝突,提出自己的主張或反駁對方的意見,以便追求群體中大多數人對自己看法的認同。 衝突期的主要功能 提供和任務有關的各種資訊供客觀地評估。 確保群體中各成員有充份的機會表達他們的看法與意見。 允許成員們有充份的溝通來獲致決策的共識。 各成員的主要工作 搜集事實。 建立決策準則。,共識,會議討論逐漸由衝突轉

3、向尋求大家所能夠接受的方 案什麼是最好的建議及建議的詳細內容。 共識階段的主要工作 用腦力激盪或其他方法來產生決策方案及各方案的內容。 以前面所找出的準則及限制來檢討每個可能方案。 開始形成一個能達成任務的決策,並尋求大家的支持。,強化,各成員間顯示出一種合作的氣氛 。 這個階段的工作包括 找出大家公認的方案。 決定最後報告的內容。 準備其他和完成任務有關的事項。 在這個階段中,大家應該 回顧整個決策過程中的各階段。 仔細地整理小組的最後決策。 分配各組員工作以完成最後報告。 搜集各人的資料以完成最後報告。,GDSS的支援原理,流程支援(Process Support) 流程結構(Proces

4、s Structure) 工作支援(Task Support) 工作結構(Task Structure),圖11-2 GDSS的四種功能對績效的影響,GDSS功能,GDSS支援的範圍可以由兩個方面來探討 群體決策中的基本資訊活動 群體決策的階段性活動 群體決策中需要電腦支援的基本行為包括三類 資訊檢索(Information Retrieval) 資訊分享(Information Sharing) 資訊使用(information Use),GDSS功能(續),任務交待 搜集事實與情報交換 建立決策準則 腦力激盪以產生決策方案 評估方案 解決意見矛盾 產生會議紀錄與報告,圖11-3 GDSS的

5、三個層次,GDSS架構,決策環境 決策室 區域決策網路 電傳會議 遠距決策 技術單元 硬體 軟體 人員 程序,圖11-4 四種群體決策支援的型態,圖11-5 集中式GDSS,圖11-6 分散式GDSS,GDSS工具,電子腦力激盪 關係人識別與分析 表決工具 政策形成工具 其他工具,圖11-8 中山大學的電子會議系統,GDSS的實施,DeSanctis和Gallupe(1987)指出了三個設計時要考慮到的因素 設計時要把鼓勵成員參與列為GDSS的主要目標之一。 GDSS要對初次組成的群體提供特別的支援。 GDSS應該能協助高階管理者來選擇合適的群體成員。,GDSS的推動步驟,由高階管理者組織GD

6、SS的推動委員會,其中包括MIS及使用者部門的代表,而由有權力的主管負責推動。 由該委員會設定GDSS的推動目標和它在組織中的角色與定位。 基於既定的目標,找尋適當的GDSS,並在公司內建置電子化決策室,協助運用系統來支援決策。 制訂推動的計劃、作業管理辦法和各使用單位之間需要配合之處。 檢討使用的成果,並加以改進。,GDSS的關鍵性成功因素,決策室的配置必須要多元而且有彈性,以配合不同決策環境和群體規模的需要。 每個工作站都需要有充份的自主性,又要能夠和其他工作站連接,以便貢獻群體。 軟體不但要容易使用,而且要減少專業的形象,以鼓勵用戶參與決策討論。它絕對不可以讓用戶感到挫折。 匿名在許多問

7、題的討論上非常重要。 和構想產生、問題解決以及溝通矛盾觀點有關的工作,特別適合使用GDSS;而涉及權力衝突、領導權及細部執行時,涉及個人的問題較不適用GDSS。,GDSS的關鍵性成功因素(續),使用GDSS有時會提高衝突,成員往往更堅持,以更強的語氣表達意見,而且言詞較不客氣。 GDSS對決策效率(達成決策的時間)的幫助在小群體(3至5人)時不顯著,但在大群體(8人以上)時則較顯著。 GDSS對決策效能(決策品質)的幫助也隨著群體規模的增加而提高。 GDSS對成員決策過程的滿足上,也隨著群體規模的增加而提高。在大群體時,GDSS的結構可防止會議被少數人控制或成為一團混亂。,GDSS的研究主題,

8、GDSS的使用 是否匿名 有無協助者 群體規模 有無領導者 成員分散情形,GDSS和DSS的最大不同,GDSS用電子通訊作為溝通的橋樑。 GDSS提供表決、評點及其他控制群體決策過程的模式。 GDSS需要特定的軟硬體,甚至房間內傢俱的配置來配合。,總結,本章首先介紹了群體決策的四個主要步驟:導入、衝突、共識和強化,並說明每個步驟的工作及GDSS所能提供的協助。 然後,分別就GDSS的支援範圍和支援層次兩個方面來探討GDSS的功能。 接著說明GDSS的決策環境(包括決策室、區域決策網路、電傳會議、以及遙距會議)和四個技術單元(包括硬體、軟體、人員、程序)。 最後,討論了設計和實施上的一些問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