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学习动机.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82741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31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学习动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第五章学习动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第五章学习动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学习动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学习动机.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学习动机,赵玉芳,第一节 学习动机及其理论,一、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涵义 动机就是激发、引导、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学习动机可解释引发、定向与维持学习行为的原因。,2.学习动机的分类 (1)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是指因学习活动的外部后果而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 内部动机是指因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而不在活动之外。,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 两个独立的连续体,可以同时存在,但也可能会发生排斥,(2)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

2、力和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 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 来自于好奇倾向,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自我提高内驱力不指向学习任务,而是指向个体的地位和自尊,附属内驱力指个体为了保持长者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条件: 第一,学生与长者在感情上具有依附性 第二,学生能从长者所博得的赞许或认可中获得派生地位 第三,享受派生地位的人,会有意识的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长者的期望,巩固自己的派生地位,3.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1)动机对学习与保持的作用 动机对最初学

3、习的影响 学习的最初阶段,动机并不直接参与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只是通过努力,增强注意与持久性及对学习活动的及时准备来加强和促进在学习期间这种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起“催化剂”的作用,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主要以注意为中介 动机通过降低学习过程中一般的知觉和反应阈限来动员个体立即做好准备。,动机对保持的影响 动机对保持的影响同样不在于保持过程本身,而是影响再现,通过影响可利用性的阈限来影响再现,即意义保持强度不受动机的影响,意义能否有效提取则受动机影响。 动机可以提高阈限,也可以降低阈限。,(2)学习对动机的影响 学习结果又会增强和降低动机。 已经学到的知识会增强动机,所以对尚无学习动机的新手来说

4、,教学的最好方法是不管他的动机状态,尽可能有效的去教他们,提高学习动机最适宜的方式是把重点放在学习的认知方面,而不是动机方面。,二、学习动机理论,1.行为主义取向的动机理论:强化 人的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稳固联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受强化的行为更倾向于再次出现。 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他就会有学习的动机;如果他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他就没有学习的动机;如果他的学习受到了惩罚,他就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什么是强化物? 分数 表扬 活动 特权,2.认知取向的动机理论 认知取向的动机理论关注的是学习者渴望有序、理解世界、预期未来。 当学习者发现他们的经验与他们当前的认识

5、不一致时,这种动机被本能地激活。人的行为不仅受求知需求驱动,而且以人对外在诱因的认识为中介。,期望价值理论 M = Expectancy (possibility) * Value P:01 V: -11,3.人本主义取向的动机理论 动机是人们试图实现人作为人的全部潜能的倾向。 认为人是环境的主体,人有理想、有意志、有个性,人能够改造环境,决定自己的命运,强调人们由内心产生的希望成功、追求卓越的高级需要,而且影响人的所有因素都会引发或影响动机,包括思想、情感和环境各个方面。,4社会文化取向的动机理论 社会文化取向的理论在理解动机时强调学习者和他人一起形成学习时的经验。 人具有在社会环境中和他人

6、发生联结的需要,这是所有人的基本需要。人参与活动来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来确定自己属于特定群体的信念。,身份:人的活动目的就是维持其在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人际关系,而学习是通过观察和学习特定文化群体中更有能力的人而进行的,并涉及对群体实践的参与。 合法的外周参与:初学者能力不足会得到原谅。个体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来得到团体的认可,三、学习动机的整合模型 根据对动机理论的简要评述,可以得知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众多。整合模型描绘了激发学习动机的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个体因素,一、需要 需要是激发人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来源。与学习密切相关的

7、需要主要包括权力需要、亲和需要、自我决定需要和成就需要等。,1.权力需要 强烈的人总是试图去控制别人,他们试图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造他们周围的世界。被别人的认可是明显的学习动机,2. 亲和需要 亲和需要强烈的人喜欢同他人保持一种亲密的关系。 教师要减少对其当众评价,尤其是当众进行的负面评价,3. 自我决定的需要 自我决定需要是指人们希望具有控制事情发生、发展及结果的能力,即人们希望能够更多地依赖自己而不是他人作出决定。 教师要给与学生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4.成就需要 成就需要指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地解决某一难题。阿特金森等提出成就动机论。 个人的成就动机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

8、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取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 包括:追求成功的意向和避免失败的意向。 成就动机涉及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追求成功倾向: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避免失败倾向:选择太难或太容易的任务,追求成功的动机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其公式为: Ts=MsPsIs Ts:为追求成功的倾向 Ms代表对成就的需要,是个体争取成功的相对稳定的倾向; Ps代表在该项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的期望: Is代表成功的诱因值,是对成绩自豪的感情 Is=IPs,当Ps值减小时,成功的诱因值增加。,二、情绪状态 人类不仅是只知道学习的认知动物

9、,亦是受到情绪作用的情感动物,因此,各种情绪因素也同样影响到学生的动机:有焦虑、唤醒水平、兴趣和好奇心等。,1.焦虑 焦虑,即一种普遍的不自在和紧张的感觉,它包含了部分害怕的情绪。 焦虑和学生成就具有某种程度的负相关。焦虑可能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也可能是失败造成的结果。 焦虑包含认知和情感两个成分。认知成分包含忧虑和消极思维。情感方面则包括生理和情绪的反应。,焦虑的影响: (1)注意力集中情况:当学生学习新材料时,高焦虑的学生把更多的注意集中在他自身面对新材料体验到的紧张的不良情感上。 (2)学习过程:过度焦虑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使用合适的学习策略提取记忆中的材料,不能对学习材料进行合

10、理的重组。(3)焦虑的学生缺少必备的考试技巧,他们知道的远比他们在考试中表现出的那点要多。,2唤醒水平 唤醒是指一个人警觉、清醒及活跃的水平,是对某一行为的生理和心理的准备状态,是由包括脑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所引起的。 自我体验唤醒水平。,耶克斯多德森定律:,3.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激发学生兴趣时要注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好奇心 人有一种探索和认识外界环境的内在需要,这种需要将引发个体的好奇心,并表现为求知欲。,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策略: (1)

11、制造悬念 (2)让学生猜测 (3)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 (4)引起争议 (5)制造矛盾,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人人冲突,即学生的认知观念与他人观念的冲突; 人物冲突,即学生已有的认知观念和客观世界的冲突。 小组讨论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个体知识的差异和信息的差异导致认知冲突。,例如,在一堂关于金属膨胀的课上,老师先让学生观察一个两块金属合在一起的金属条,用小火慢慢加热,这个金属条开始向下弯曲。 为什么金属条会如此?学生一致同意金属条加热变软以后,由于重力作用而向下弯曲。 老师把金属条反过来加热。这时学生发现金属条仍然向上弯曲,而并未下弯!紧接着的问与答导致了许多不同的假设,直到最后只

12、剩下合理的解释。此时,全班同学得出一个结论:金属受热膨胀时,不同金属的膨胀程度是不同的。,三、学习者信念 与学习最密切的信念有: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能力观,自尊,自我效能感等。,(一) 归因理论 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1.海德: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这两种需要,满足这两种需要的根本手段是了解人们行为的原因,并由此预言人们如何行为。,2.罗特:依据控制点将个体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 3.韦纳:个体对成功和失败的大多数解释都有三个特征:内部还是外部;稳定还是不稳定;可控还是不可控的。,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具体表现于以下方面: (1)对成功和失败的情感反应: 成功:内部因

13、素自豪;外部因素感激 失败:内部自责、愧疚;外部因素生气、愤怒 (2)对成功和失败的期望: 稳定因素未来和目前一致; 不稳定因素当前结果对以后影响较小,(3)所投入的努力: 失败 努力不够加强努力 能力不够(与努力无关)放弃,自我价值理论(积极自我形象): 成功能力 失败不可控因素 习得性无助感: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能感,降低努力程度,形成恶性循环,(二)学生的能力观 1.能力实体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能力是稳定的、不可改变的特质。根据这个观点,有些人会比另一些人更加聪明,但是每个人的能力的量是固定的。 学生:建立表现目标,避免被人贬低 老师:给学生贴标签,2.能力增长观,认为能力是不稳定的,

14、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而加强。通过努力工作、学习和练习,知识能够得到增长,能力也将提高。 学生:设置掌握目标 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持发展观,(三)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自我效能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影响: (1) 直接经验。学习者亲身的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 对于成败的归因方式,也会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 难度大的任务成功会增强效能感,失败不会降低效能感,(2) 替代性经验。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 实现途径: 社会比较:参考判断 提供信

15、息:得到经验或教训,(3)言语说服。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 持久性差,(4)情绪的唤起。班杜拉认为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适度的情绪唤起会提高效能感;过高情绪唤起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四)学生的自我价值导向 可以分为掌握导向、避免失败导向和自甘失败导向三种类型。 1.掌握导向: 能力增长观:追求成就,他们认为能力是可以增长的,所以他们倾向建立掌握目标 归因:成功归因于努力,失败不归因于能力 自我效能感高:,2.避免失败: 能力实体观:所以他们给自己设置表现目标, 任务选择:选择很容易就成功的任务,或者很难实现的任务 归因:失败归因

16、于过度焦虑,3.自甘失败:认为所有的失败都是因为自己的无能造成的,每一次失败都是对自己无能的证明,四、目标取向,目标是引导和保持学生动机的方法之一,目标是个体从事某项工作想要完成的任务。 目标导向可以分为:学习目标、表现目标、回避工作目标和社会目标等。,1.学习目标者(掌握目标者): “任务卷入的学习者” 学习的目标是掌握任务 学习是为了个人成长,不在乎学习中可能会犯很多的错误或者遭遇众多尴尬 勇于接受挑战,坚持性强,2.表现目标者:“自我卷入的学习者” 学生更关心的是能否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 关注的是好成绩 选择容易的任务或者避免失败的策略,教师要强调学习内容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分数、名次

17、或其他任何学习以外的东西 “我们今天学习分数,它是生活中重要的问题” “你们要认真听讲,这里可能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以前考过,以后可能还会考”,3.回避工作目标者:既不想学习,也不想被别人看作是聪明的,只想逃避一切的工作,这些学生匆匆完成所有的学业任务,不想再多浪费一点时间和精力再钻研一会。,4. 社会目标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学生的社会网络关系逐渐丰富完善,具有这类目标的学生会增多。,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环境因素,一、教师变量 (一)教学效能感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特指教师对自己能否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信念。,教学效能感对教学行为的影响 1.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的努力程度 2.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

18、和进一步学习 3.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高效能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接纳学生,信任学生;给学生自主空间 低效能感:以学习而不是学生为中心;批评多于表扬;,(二)教师期望 教师期望是教师对自己学生未来的行为或者学业成绩的推测,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现状了解的基础上。 教师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对其期望采取的相应行为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结果。,1.自我应验效应(自我实现的预言),即原先错误的期望引起把这个错误的期望变成现实的行为。 2.维持性期望效应,教师认为学生将维持以前的发展模式。,自我实现预言效应比维持性期望效应更有影响力,因为前者引导学生的巨大行为变化,但后者发生的频率更高,其累积效应也不可忽视。 皮

19、格马利翁效应,(三)反馈与评定 通过结果的反馈,学生既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发进一步学好的愿望,也可以了解自己的特点,树立克服缺点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评定是指教师在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等级评价和评语。 Page的研究: 无评语组:等级 特殊评语:等级+特殊评语 顺应评语:等级+ 根据问题给予矫正 评语:学生的提高最大,利用学习结果进行反馈要注意: 1.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避免遗忘和延续错误 2.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具体; 3.学习结果的反馈要经常,二、任务变量,1任务性质 任务分类;记忆任务,要求学生再认或回忆他们以前学过的内容;程序任务,解决问题的步骤;理解任务,要求学生集中将观

20、念联系起来,创设某种程序或以某种方式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重新组织,从而使学到的知识超越给予的信息本身;评价任务,即要求学生阐述个人的观点。,不同类型的任务,(1)风险、模糊性过高或者过低的任务都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 (2)风险和模糊性适度;教师给予明确的指导,2任务难度 任务的难度包含两类,即任务的客观难度和主观难度,题目过难或者过分容易,没有区分效度,这不利于激发成绩好的学生。 任务难度和成功标准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动机,3任务价值 一般来说,学习任务对学生有三种价值: 成就价值,学生在任务中表现良好就会满足某些需要及取得成功。 内在价值或兴趣价值,个体从活动本身获得乐趣。 效应价值,可以帮

21、助个体达到一个短期或者长期的目标。,如果学习任务能体现一种或者多种价值,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真实任务、有意义的任务,三、家庭及同伴变量,1家庭期望 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家庭对其要求及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成绩优良学生的父母的要求比成绩差的父母具体明确;成绩优良学生的父母比成绩差的父母更重视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成绩差的学生的父母格外关心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权利。(Adams,1972),2同伴竞争 在竞争过程中,学生的好胜性动机和求胜的需要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提高。,竞赛的积极作用 国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对某些学习活动尤其是简单的任务来说,竞赛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个人竞争和

22、团体竞争:从成绩的提高来说,个人竞争优于团体竞争,竞争的消极作用 使学习迟缓的人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 对于知道自己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能成功的人缺乏激励; 对于某些人有过分的压力; 对不合作是一种鼓励。 经常不断的竞赛活动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力量,出现为竞赛得高分而学习的现象。,竞赛积极作用的发挥: 按能力分组竞赛,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 按项目分组竞赛,使不同智力、不同兴趣、不同特长的学生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鼓励学生自己和自己竞赛。,3群体目标设置 三种群体目标: 合作型 竞争型 个体化,(1)合作型目标:团体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某一个体才有可能达

23、到目标,取得成功。 容易激发以社会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2)竞争型目标:个体成员之间的目标具有对抗性,只有其他人达不到目标,某个个体才可能达到目标,取得成功。 容易激发以表现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3)个体化目标:个体是否成功与团体中的其他成员是否达到目标没有关系,个体注重的是自己学习的完成情况和自身的进步幅度,因此同伴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涉的。 激发以掌握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四、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的交互作用,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影响,1.归因的表述 归因表述是老师对学生的成绩的原因的一个评述,它将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的信念。,积极归因:根据学生的表现,从有利于长远进步的角度进行归因:

24、把失败归因为努力等不稳定因素 正确归因:找出学生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2.表扬和批评 适当的表扬与批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实验(Huelock,1925): 控制组:只练习,无任何反馈和评论下降 实验一组:提名表扬11.5升到20 实验二组:提名训斥组11.5升到13.5 实验三组:观察组成绩没有变化 表扬和批评的效果要根据具体的任务情境来进行,3.情绪表达 教师对学习者成功和失败的情绪反应也会影响学习者的归因。 失败: 愤怒努力归因 同情能力归因,4.提供帮助 主动给学生提供帮助同样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破坏作用。,针对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老师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针对一个学习好但偏科的学生,老师如何激发其学习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