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课程教学与学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83037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课程教学与学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五章课程教学与学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五章课程教学与学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课程教学与学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课程教学与学习.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课程、教学与学习,北京师范大学 杨明全,内容提要,第一节 课程的内涵与课程设计 第二节 教学的内涵与教学设计 第三节 学习的内涵与学习方式变革,第一节 课程的内涵与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课程思想发展的基本概况 课程的内涵 学校课程的基本类型 课程的基本理论流派 课程的设计,一、课程思想发展的基本概况,(一)古代课程思想发展概况 1、西方古希腊时期 “智者学派”及“三艺”:哲学、修辞、逻辑 柏拉图及“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古希腊教育传统:“七艺”。,一、课程思想发展的基本概况,2、古代中国 孔子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以“六艺”为精髓的古代课程体系:强调礼让、仁义

2、等儒家思想。 隋唐之后确立科举考试制度,以儒家“四书”、“五经”等经典文献作为基本课程。 以“三、百、千、千”作为幼儿启蒙课程的传统。,一、课程思想发展的基本概况,(二)近代西方百科全书式课程体系的创立 夸美纽斯与“泛智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艺复兴”之后近代科学课程体系逐渐完善。 受哲学、社会学思想的影响,学校课程与社会所需知识对应。,一、课程思想发展的基本概况,我国近代对西方课程体系的移植: 我国一直有着重思辨而轻技术的传统,近代科学课程很晚才进入学校课程体系; 清末开始举办西式学堂,开设算法、几何、格致、天文等近代学科; 五四运动之后,随着科学与民主思潮的深入人心,我国学校课程体

3、系才逐渐与西方接轨。,二、课程的内涵,(一)课程的词源学分析 1、中国: 唐朝孔颍达在五经正义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注疏:“以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宋朝朱熹朱子全书论学:“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二、课程的内涵,2、西方: 英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最早提出“curriculum”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美国当代课程论专家派纳:该词源于拉丁语“currere”,意为“跑道”。根据这个词源,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二、课程的内涵,(二)课程的三种涵义 课程是学校中的教学科目或活动。

4、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学习经验的总和。 课程是文本和复杂的对话。 本质:课程是提供学生发展机会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情意。,三、学校课程的基本类型,(一)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学科课程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它是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 经验课程又称活动课程,是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三、学校课程的基本类型,(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单纯从一门学科的角度出发组织课程内容所形成的课程。 综合课程:从跨学科的角度整合两门以上的学科内容所形成的课程。,三、学校课程的基本类型,(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通过国家行政力量在全

5、国范围内推行的课程,体现在官方课程文本中。 地方课程:由地方(一般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持开发并实施的课程。 校本课程:国家课程之外的、由学校自主研制和实施的课程。,四、课程的基本理论流派,主要理论流派有: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泰勒原理” 实践取向的课程理论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理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四、课程的基本理论流派,泰勒原理 代表人物:泰勒(R. Tyler) “一个人的美好生活,就是不断地试图使自己变得更富有人情、更善于学习、更有助于他人,以及与别人一起形成一种尊重每个人的潜力、不贪图他人为自己服务的社会”。 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四、课程的基本理论流派,(一)“泰勒

6、原理”的主要内容: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为实现这些目标应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 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四、课程的基本理论流派,(二)课程目标的来源及确定 对学习者的系统研究 对当前社会生活的系统研究 学科专家的建议,一般目标,学校哲学,学习理论,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四、课程的基本理论流派,(三)简要评价 “泰勒的课程基本原理已经对整个世界的课程专家产生影响。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泰勒原理,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泰勒提出的4个基本问题,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讨课程问题。”胡森,五、课程的设计,课程设计的基本环节:,确

7、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五、课程的设计,(一)确定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的涵义 课程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的目标和结果。 目标的三个来源:学生、知识、社会。 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的结果。,五、课程的设计,2、确立课程目标的技术 一是要体现三维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课程的设计,2、确立课程目标的技术 二是要有层次性,具体明确: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设有不同的水平层次。对同一层次的学习要求所采用的词语有对学习结果目标的描述,也有对学习过程目标的描述。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 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

8、 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从低到高,五、课程的设计,(2)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初步学会(如分离混合物、制取气体) 初步学会(如取用药品、加热、选择仪器、连接仪器、配置溶液、检验物质、实用化学用语、观察记录、简单计算),从低到高,五、课程的设计,(3)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体验、感受 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 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从低到高,五、课程的设计,(二)课程内容的选择 根据教育价值观以及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是课程理论的基本问题。 课程内容的选择乃是为学生提供怎样的发展机会的问题,仍然是课程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五、课程的设计,(三)课程内容的组织 课程内容的组织指的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将所选择出的各种课程内容妥善组织成课程结构,以有效实现课程目标。,五、课程的设计,课程组织的基本方式: 1、垂直组织:将课程内容按纵向发展的序列组织起来。强调连续性,在不同学习阶段将课程内容重复;顺序性,根据学科逻辑和心理发展逻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2、水平组织:将课程内容按横向(水平)关系组织。强调整合性,三方面:学生经验的整合、学科知识的整合与社会生活的整合。 3、 螺旋式组织。将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结合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