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辛亥革命》.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83214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辛亥革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第8课《辛亥革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8课《辛亥革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8课《辛亥革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辛亥革命》.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8课 辛亥革命,说课内容 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第13课 辛亥革命,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第13课 辛亥革命,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辛亥革命是清政府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是近代反帝反封建的最高峰,对20世纪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课内容为后面一课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在第四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13课 辛亥革命,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本课共分三个子目:第一目“武昌起义”,介绍了武昌起义的背景和过程;第二目“中华民国成立”,介绍了中华民国成立过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第三目“中国民

2、主进程的丰碑”,讲述了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并对辛亥革命进行评价。,第13课 辛亥革命,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两课的讲解,学生对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已经有了基本认识,并对地主阶级改革派和农民挽救国家危亡的行动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学生对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也有所涉猎。但学生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辛亥革命的意义尚不能全面理解,需要在讲课过程中进行重点强化。,第13课 辛亥革命,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过程,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以意义,全面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第13课 辛亥革命,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史料,学生能够养成客观全面分析史料的能力,学习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学习孙中山服务大众、排除万难的勇气,养成法治精神,感受中国进步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第13课 辛亥革命,教学重点 爆发原因、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重点突破: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引导学生学习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临时约法的内容。通过材料对比,引导学生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第13课 辛亥革命,教学难点 三民主义、袁世凯篡权、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难点突破:通过大量图片、文字资料,逐条分析民族、民权、民生的内涵。以讲故事、再现历史情境的方式,将袁世凯与孙中山之间的谈判与妥协展示给学生。通过当时的实例,使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第13课

4、 辛亥革命,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法 材料分析法 学习方法 理解记忆法 提纲挈领法,第13课 辛亥革命,教学过程,讲授新课,导入,小结,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评价渗透于过程中,第13课 辛亥革命,第13课 辛亥革命,导入,新闻回放: 据新华社2005年4月电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于27日上午拜谒了南京中山陵。这是两岸分隔56年来中国国民党主席首次亲临谒陵。 青山巍巍,松柏苍翠,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麓的中山陵庄严肃穆。1925年,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葬于中山陵。这里,是,海内外中国人景仰的圣地。,思考:孙中山为什么

5、能够得到海内外华人的同心敬仰?,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复习回顾,第13课 辛亥革命,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第13课 辛亥革命,材料一:“凡设立公司赴商部注册者,务须将创办公司之合同、规条、章程等一概呈报商部存案。” 公司律 材料二: 1904至1910年间,设厂数目与投资总额都大大地超过了前代。在1895至1898年的民族工业,新设厂投资万元以上者55家,年均1375家;而1904至1910年间,新设厂投资万元以上者276家,年均394家,是前者的287倍。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下册,第878919页。其中纯官办企业未计

6、算在内。,思考:清末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五大臣考察报告,梁启超,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第13课 辛亥革命,材料三:载湉(tian,光绪之名)小丑,未辨菽(shu,豆子)麦。长素(康有为)乘之,其言获用。故戊戌百日之政,其迹则公,而其心则只以保吾权位也。曩(nang,以往)令制度未定,太后夭(yao)殂(zu),南面听治,则所谓新政者,亦任其迁延堕(hui)坏而已。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第13课 辛亥革命,2.革命思想的传播,材料四:巍巍高大之颐和园,问其间一瓦一砾,何莫非刻括(搜刮)吾汉人之膏脂,以供一卖淫妇那拉氏之笑傲

7、。 革命者,去腐败而存良善者也。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 邹容革命军,第13课 辛亥革命,3.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兴中会成立宣言,第13课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形成,第13课 辛亥革命,第13课 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1905),第13课 辛亥革命,同盟会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20世纪初中国最先进的政治思想和革命纲领,第13课 辛亥革命,4.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第13课 辛亥革命,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则斯役

8、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第13课 辛亥革命,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林觉民与妻书,第13课 辛亥革命,保路运动(1911.5),保路同志会报告,保路运动纪念碑,第13课 辛亥革命,蒋翊武,孙武,5.武昌首义,熊秉坤,金兆龙,第13课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第13课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清朝官吏在汉口大智门车站乘火车狼狈逃跑,第13课

9、 辛亥革命,湖北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第13课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美国。1911年12月,孙中山从美国回国。上图为他途经香港时,与廖仲恺(前排右起第二人)等在轮船上合影。,二、中华民国成立,第13课 辛亥革命,孙中山题词,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第13课 辛亥革命,1.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孙文,第13课 辛亥革命,第13课 辛亥革命,中华

10、民国临时约法,第13课 辛亥革命,材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理念和原则 内容 体现原则 否定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等自由 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封建等级观念,君权神授,主权在民,人权平等,人权自由,皇位世袭制,选举权利,君主专制,三权分立,第13课 辛亥革命,钦定宪法大纲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凡法律虽经议院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思考:,第13课 辛亥革命,依据宪法大纲,君主权力来自哪里?,相对于宪法大纲,临时约法

11、进步性有哪些表现?,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第13课 辛亥革命,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我认为,行动的时间已经到了。如果列强不欲担负使北京政府瘫痪的后果,袁世凯必须得到支持,因为只有他是稳定的保障。 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担任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第13课 辛亥革命,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二届临时大总统,第13课 辛亥革命,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第13课 辛亥革命,民初剪辫处往往还有一告示牌:“今日剪辫者奖酱肉面一碗。”,第13课 辛亥革命,2.辛亥革命的影响,第13课 辛亥革命,清末一夫多妻制的家庭,民初新式婚礼,第13课 辛亥革命,跪拜,握手,“一旦

12、共和以后,君主便不再具有至高无上的尊严,加上革命家们对君主日夜痛诋,君主在国民心中已经毫无之前的神圣。倘若再返帝政,岂不是从猪圈中将木偶泥雕重新取回?失败是必然的。”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第13课 辛亥革命,思考:通过以上图片、资料,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1913年7月1日的时报刊载一则报道:江苏第一师范学校的一份考卷,应考的有300多人,都是中小学生,考卷中要求考生列出最崇拜的人物,统计的结果是: 崇拜孔子者1

13、57人, 孟子61人, 孙中山17人, 诸葛亮、岳飞各7人, 袁世凯2人。,第13课 辛亥革命,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第13课 辛亥革命,思考:辛亥革命有哪些局限性?,小结 从创办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到筹划起义;从流亡海外,到归国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为推翻腐败的清王朝倾其一生。为了巩固革命果实,他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设法制约袁世凯,但革命果实究竟被袁世凯篡夺。

14、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和权力,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第13课 辛亥革命,课后作业 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分析它体现的民主精神。,第13课 辛亥革命,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预测 通过大量图片、文献资料,学生对武昌起义的背景、临时约法和辛亥革命的影响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预计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可能存在的问题 由于材料比较集中,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消化和吸收能力有限,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第13课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辛亥革命,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兴中会与同盟会,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第13课 辛亥革命,爆发,板书设计,评价与定位,说课完毕,敬请赐教。,第13课 辛亥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