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84217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9章 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本章内容,事故及其危害 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与评价 事故产生的原因 事故的预防,第一节 事故及其危害,事故:“未料到的事件,他会损害系统或人员,或者影响系统任务或人员作业的完成情况”。 特性:(1)因果性(2)偶然性和必然性(3)潜在性和预测性. 危害:事故对于人类的危害是常见和广泛的。众所周知,发生事故后,或造成人员伤害、死亡,或导致设备、财产损失和破坏,或危害环境,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带来巨大危害。,第一节 事故及其危害,2001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100万起,死亡13万人,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40起;从重点行业看,煤矿发生特大事故49起,死亡

2、1015人;道路交通发生特大事故39起,死亡639人;特大火灾事故2起,死亡38人。,第一节 事故及其危害,职业病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据1996年底统计资料,仅全国省属以上国有煤矿尘肺病患者高达17.5万人,已累计死亡53722人。据对20世纪90年代尘肺病死亡人数的分析,每年大约有3000人左右死于尘肺病。我国每年为职业病要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第二节 人机系统安全性分析与评价,系统安全分析是从安全的角度对人-机-环境系统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的分析,它通过揭示可能导致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来查明系统中的危险源,以便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它们。 系统安全分析的目的

3、是查明危险源以便在系统运行期间内控制或根除危险源。,一、系统安全分析,(1)分析可能出现的初始的、诱发的及直接引起事故的各种危险 源及其相互关系。 (2)分析与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它有关因素。 (3)分析利用适当的设备、规程、工艺或材料控制或根除某种特 殊危险源的措施。 (4)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及实施这些措施的最好方法。 (5)分析对不能根除的危险源失去或减少控制可能出现的后果。 (6)分析一旦对危险源失去控制,为防止伤害和损害的安全防护措施。,1、系统安全分析的内容,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几种: (1) 检查表法 (Checklist); (2) 预先危害分

4、析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PHA); (3)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Failure Model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 (4)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Hazard and Operability Analysis,HAZOP); (5) 事件树分析 (Event Tree Analysis,ETA); (6) 事故树分析 (Fault Tree Analysis,FTA); (7) 因果分析(Cause-Consequence Analysis,CCA)。,2、系统安全分析的方法,事故树(Fault Tree Analysis,缩

5、写为FTA)也称故障树,在日本称为FTA安全工学,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 FTA作为安全分析评价和事故预测的一种先进的科学方法,已得到国内外的公认和广泛采用。,二、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是从结果到原因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是用逻辑门联接的树图。事故树分析法是一种图形演绎方法,在对系统分析时,围绕系统不希望发生的失效事件,做层层深入的分析,直至追踪到引起失效事件发生的全部原始原因为止。,二、事故树分析法,(1)确定所要分析的系统 确定系统中所包含的内容及其边界范围,明确

6、影响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 (2)熟悉系统 详细了解系统状态及各种参数,绘出工艺流程图或布置图。 (3)调查系统发生的事故 调查所要分析的系统过去和现在所发生过的各类事故,收集国内外同类系统曾发生过的所有事故,找出本系统事故发生的规律,设想给定系统可能要发生的事故。,* 事故树的分析步骤,*事故树的分析步骤(续),(4)确定顶上事件 所谓顶上事件就是要分析的对象事件。对于某一确定的系统,可能发生多种事故,但究竟以那一种事故作为分析的对象?一般来说要确定那些易于发生且后果严重的事故作为事故树分析的顶上事件。 (5)调查原因事件 从人、机、环境出发调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和各种因素。 (6)绘制

7、事故树图 采用规定的符号,从顶上事件起,一级一级找出直接原因事件,按其逻辑关系,绘制出事故树图。,*事故树的分析步骤(续),(7)定性分析 按事故树结构,利用布尔代数化简事故树,求取事故树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分析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根据定性分析的结论,确定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8)定量分析 确定各基本事件发生的失误率,并计算其发生的概率,标在事故树上,并求出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分析各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根据定量分析结果对系统进行风险分析,以确定安全投资方向。 (9)进行安全评价 根据损失率的大小评价该类事故的危险性。目前我国FTA一般都考虑到第7步进行定性分析为止,也能取得较好效果。,*

8、事故树编制,1事故树中的事件的几种概念 (1)顶上事件 这是人们最不希望发生的失效事件(或故障事件),是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故障表现形式,是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的最终事件,是失效分析的起点。,*事故树编制,(2)中间事件 导致顶端事件发生,且还需要再分解的因素,包括系统组成部分自身性质的变化以及系统外界因素,统称为中间事件。在图中,置于矩形块中并除去顶端事件之外的事件均为中间事件,也称为相对最终事件。 (3)基本事件 导致系统或部件发生失效的、最基本的、无需再分解的事件。在图中,置于圆圈中的均为基本事件。,*事故树编制,2.事故树符号及意义 事故树中使用的符号通常分

9、为事件符号和逻辑门符号两大类,常用的绘制事故树的符号在下表中介绍。,*事故树编制,人工编制故障树的常用方法是演绎法,它是通过人的思考来分析顶上事件是怎样发生的。 在编制时首先确定顶上事件,找出直接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因素或因素的组合,也就是中间事件,在顶上事件与直接导致其发生的中间事件之间,根据其逻辑关系相应地绘制上逻辑门。然后依此方法再对每个中间事件进行分析,找出导致其发生的直接原因,逐级向下演绎,直到不能分析的基本事件为止。,为了进行事故树定性、定量分析,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写出它的数学表达式。把顶上事件用布尔代数表现,并自上而下展开就可得到布尔表达式。 例如:有某事故树如下图所示。

10、,事故树的数学表达式,某事故树图,(1)最小割集的概念。能够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最小割集。换言之,如果割集中任一基本事件不发生,顶上事件就绝不发生。一般割集不具备这个性质。例如本事故树中 是最小割集, 是割集,但不是最小割集。 (2)最小割集的求法。利用布尔代数化简法,将上式归并、化简。,*最小割集的概念和求法,表示系统的危险性,每个最小割集都是顶上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渠道。最小割集的数目越多,越危险。分述如下: (1)表示顶上事件发生的原因。事故发生必然是某个最小割集中几个事件同时存在的结果,求出事故树全部最小割集,就可掌握事故发生的各种可能,对掌握事故的规律,查明事

11、故的原因大有帮助。,最小割集的作用,(2)一个最小割集代表一种事故模式。根据最小割集,可以发现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直观判断出哪种模式最危险,哪些次之,以及如何采取预防措施。 (3)可以用最小割集判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计算顶上事件概率。,最小割集的作用,在这里选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4M法,即从人、设备、环境与媒介、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人(Man)、设备(Machine)、环境(Media)、管理(Management),简称“4M”理论,第三节 事故产生的原因,(一)人为失误的含义 人为失误是指人实际完成的职能与系统已设定的应该完成的职能之间发生偏差,从而对系统的目标、构造、模式、运行发

12、生影响,使之逆转运行或遭受破坏。,一、人为失误,(1)未执行分配给他的职能。 (2)错误地执行了分配给他的职能。 (3)执行了未赋予他的份外职能。 (4)按错误的程序或错误的时间执行了职能。 (5)执行职能不全面。,(二)人为失误主要包含的五种情况,(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警告。 (2)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三)人为失误的表现,(7)攀坐不安全位置,在起吊物下作业。 (8)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 (9)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10)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

13、用品用具的场合中忽视使用,或穿不安全装束。 (11)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处理错误。,(三)人为失误的表现,1.按作业要求分类 (1)遗漏差错。遗漏了必须做的事情或任务、步骤。 (2)代办差错。把规定的任务做错了。 (3)无关行动。在工作中导入无关的、不必要的任务或步骤。 (4)顺序差错。把完成任务的顺序做错了。 (5)时间差错。没有按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四)人为失误分类,2.按发生人为失误的工作阶段分类 (1)设计失误 这是发生在设计阶段的人为失误。例如,在电梯设计中没有设置超负荷限制器,致使电梯超载坠落死人的事故发生。 (2)操作失误 指操作者在作业操作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不安全行为。,*

14、 (四)人为失误分类,3.按人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分类 (1)操作者个人特有的因素造成的人为失误 如操作者个人心理状态、生理素质、生理素质、教育、培训、知识、能力、积极性等因素影响造成的人为失误。 (2)环境因素造成的人为失误 例如机器、设备、设施、器具、环境条件、作业方式、作业空间、作业空间、车间的组织与管理等因素影响造成的人的失误。,* (四)人为失误分类,4.按大脑信息处理程序分类 (1)认知、确认失误 指从接受外界信息到大脑感觉中枢认知过程所发生为失误。 (2)判断、记忆失误 指从判断状况并在运 动中枢做出相应行动决定到发出指令 的大脑活动过程所发生的人为失误。,* (四)人为失误分类,(

15、3)动作、操作失误 指从大脑运动中枢发 出动作指令到动作完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人的误操作。,* (四)人为失误分类,(1)设备存在设计缺陷 如显示器、控制器设计不合理而导致事故。 显示器与控制器配合不一致,且与人的习惯相违背,致使操作者意识混乱而引起错误。 (2)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3)设备布置不合理、不安全 与易发生危险的设备距离过近,没超出安全距离; 设备布置过密,作业者缺乏必要的作业空间; 相关的显示装置布置过于分散,控制器布置得不便确认和控制等。,二、设备因素,(1)作业现场不良 如微气候、噪声、振动、照明、粉尘等条件,一方面导致作业者疲劳、烦恼,引起意识水平下降、反应能

16、力降低而增加事故发生率;另一方面影响作业者正确感知信息的能力,酿成错误判断而导致事故。 (2)外界的无关刺激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作业者无意注意,以使注意对象转移而造成事故,三、环境因素,(3)作业现场的媒体不完备、不清晰,也易导致事故。例如: 非正常作业无作业指导书; 没有紧急通话的规定用语; 工程施工等非固定作业中所使用的指示或标志不能使人在一般的意识水平下注意到等。,三、环境因素,企业事故率高低与企业领导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及管理体制是否健全密切相关。 (1)企业领导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目标不明确,责任不清楚,检查工作不落实,专职人员责任心不强。 (2)安全工作方针

17、、政策不落实,法规制度不健全,工作计划不切实。 (3)安全管理信息交流不通畅,缺乏必要的交流制度和交流渠道。 (4)缺乏必要的职业适应性检查和培训。 (5)对临时作业、非正常作业、特殊及危险作业和夜班作业管理不善。 (6)车间作业环境和秩序杂乱,设备及安全装置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四、管理因素,第四节 事故的预防,在防止人为失误和预防事故方面,人类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并且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不断发展。下面就介绍几种针对不同事故致因理论而提出的事故预防对策。,通过对人为失误与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人为失误,还是事故的发生都离不开人、机器设备、环境及管理等各因素。

18、因此,分别从人的方面、机械设备方面、作业环境方面和管理方面提出对策。,(一)根据4M法理论提出的事故预防对策,(1)要创造一种和睦、严肃的车间安全气氛 不放过任何违反规程和工作错误之类的事。 防止出现违反规程的事,防止不安全行为; 对于不熟练的操作者,要重点注意; 开展班组活动,进行安全分拆,有异常现象能够预知,并研讨对策。 (2)重视危险物的处理 使作业者意识到危险物发生事故的严重后果,并在行动上慎重,要注意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真操作。 (3)提高危险作业时的大脑意识水平。,1人的因素方面的对策,(4)提高预知危险的能力 扩大和充实安全教育内容,分析研究大量事故案例 提高每一位作业者安全分析

19、和预知危险的能力 使用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监督 (5)要防止在集中精神从事作业时由于意外事件的插入而产生失误 (6)紧急事态时的对策 紧急状态下大脑的意识水平低,思维能力下降,误操作概率上升,极易发生事故。因此,对于非常事件、突发事件等紧急事态,应预先制定对策,并进行反复训练。以便一旦发生紧急事态就能做出条件反射式的对策行动,避免事故发生。,1、人的因素方面的对策,(1)要根据人体特性来设计设备或系统 如显示器的信号,控制装置的操作,紧急操作部件的安全标志,设备的大小、高度、视野要求等。 (2)设备或系统要 “简单” 以减少差错和事故 如紧急事态控制装置可采用“一触即关闭”的结构方式。 要设置必

20、要的信息反馈系统和报警系统。 (3)合理安排显示器、控制器 显示装置应考虑视觉特性; 合理利用感觉系统的信息接受方式,合理分配信息容量; 适当运用色彩、形状编码,使控制器易于区分 合理安排显示器与控制器的布局,便于信息的处理和交换。,2、设备方面的对策,(4)对于重要的设备或系统,可以使用联锁(闭锁)装置、故障安全装置、自动安全装置等安全性设计的方法,确保安全。 (5)通过设置防护装置把人与生产中危险部分隔离 对管道的高热部分、机器的运转部分、机器设备上容易触及的导电部分及可能使人坠落、跌伤的地方等,可根据用途和工作条件不同,设置防护罩、防护网、围栏、挡板等,使防护装置的形式、大小与机器设备被

21、隔离部分完全适应,不妨碍生产操作,不得随意拆卸。,2、设备方面的对策,(6)科学设计信号装置 颜色信号必须鲜明,容易辨认;音响信号必须高于工作环境的噪声;指示仪表必须准确、清晰。信号装置必须定期检查维护。 (7)有缺陷的设备、工具及时修理或更换。,2、设备方面的对策,(1)从人的因素出发,改善作业环境 把微气候、照明、噪声条件及作业和休息时间控制在适宜的水平,使作业者能在精力旺盛和意识集中的条件下作业,避免发生事故。 (2)根据人的特点创造适宜的作业条件 为作业者创造适合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作业条件,达到易看、易听、易判断、易操作、极少干扰和在舒适姿势下进行作业。 (3)开展文明生产,作业场所

22、实行定置管理 工作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整洁、定置摆放,工具、备品备件合理存放,安全通道通畅,工作地有足够的作业空间。,3、环境与媒介方面的对策,(4)危险牌示和识别标志 危险牌示要设在显明易见的地方,文字简明,含义明确,字迹鲜明易认。 识别标志常使用清晰、醒目的颜色、标记形象使人一目了然。 (5)绿化净化车间、厂区环境 (6)对于非正常作业 要事先制定作业指导书,其中要写明预定的方法以及不能实行时所应采取的对策; 应明确紧急通话时的有效方式或规定用语,防止出现令人听不懂的用语而耽误时间; 工程施工等非固定作业中所使用的指示或标志要色彩醒目,图示清晰,易于感知。,3、环境与媒介方面的对策

23、,(1)加强组织领导 (2)职业选择和培训 1)职业选择 企业应根据岗位、工种特点、对求职者所应具备的必要的知识、技能、能力、性格等进行考核,选择合适的人员。 2)职业训练 必须对入选人员进行培训,其中包括操作培训、技术培训、能力培训和安全培训等。通过对有关事故的原因及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及模拟训练,可以训练其对紧急情况做出正确反应的能力。,4、管理方面的对策,(3)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劳动保护知识教育、劳动纪律教育、安全技术知识和规程教育、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的教育等。 根据不同教育对象,采用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进行,对新入厂实习人员实行三级教育(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岗位教

24、育)。 对在岗的作业者,要防止麻痹思想,采取班前班后开安全会、安全日、安全技术交流会、事故现场会、安全教育陈列展览、放映安全教育影片以及安全操作自我检查等形式,进行常备不懈的教育。 关键岗位应开展危险预知训练,提高作业者对危险的辨识能力。,4、管理方面的对策,(4)作业管理 采用行政和经济手段,推行各工种的标准化作业,减少人为失误; 建立必要的操作标准监督岗,让工人之间、上下级之间相互督促执行操作标准;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积极采取保健措施,消除作业人员的疲劳; 按规定实行加班作业,禁止连续加班和患病坚持工作; 减少单调作业时间或对单调作业进行改进,减少单调作业引起的失误;制定各种措施,提高工人

25、的工作积极性。,4、管理方面的对策,1、造成事故的原因(海因里希提出) (1)不正确的态度 即个别职工忽视安全,甚至故意采取不安全行为; (2)技术知识不足 即缺乏安全生产知识,缺少经验或操作技术不熟练; (3)身体不适 生理状态或健康状况不佳,如听力、视力不良,疾病,反应迟钝,醉酒或其它生理机能障碍; (4)工作环境不良 工作场所照明、温度、湿度或通风不良,强烈的噪声、振动,物料堆放杂乱,作业空间狭小,设备、工具缺陷等不良的物理环境,以及操作规程不合适、没有安全规程及其它妨碍贯彻安全规程的事物。,(二)根据“综合论”提出的事故预防对策,2、对策 (1)工程技术方面的改进; (2)说服教育; (3)人事调整与惩戒。 这就是3E原则,即: (1)Engeering工程技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的安全; (2)Education教育。利用各种形式的教育和训练,使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安全生产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3)Enforcement强制。借助于规章制度、法规等必要的行政、乃至法律的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二)根据“综合论”提出的事故预防对策(续),本章重点,事故树分析方法 求最小割集 事故的预防方法,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