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文学接受.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84739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五章文学接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十五章文学接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十五章文学接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五章文学接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文学接受.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构成,一、文学接受的主体读者,1、读者的生活经验与文学接受密切相关; 2、读者的文学兴趣(现实个性和审美个性)直接影响着文学作品的选择、解读和评价 ; 3、文学接受动机决定了文学意义显现的层次 : A、感性冲动(消遣); B、理性冲动(现实); C、审美冲动(生存) 4、读者的鉴赏能力(文化水平与审美修养)影响着文学接受的水平 。,二、文学接受的对象文本,1、文学文本作为语言构成具有意义的限定性(公共意义层的限制与历史连续性的稳定); All Men Are Brothers:Blood of the Leopard、Heroes of the Marsh

2、、Outlaws of the Marsh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Record of a Journey to the West Monkey、The Monkey King The Story of the Stone、A Dream of Red Mansions、A Dream of Red Chamber,2、文学文本的结构开放性(文本+主体参与意义) ( “意义空白”、“召唤结构”、“启发性结构” )。 3、文学文本的意义关联与“文本间性” : 4、文学文本的意义确定性(现实层面)与开放性(审美层面)的结合。 现实意义(限定)文学接受审美意义(创

3、新),三、文学接受的条件环境,1、文学接受环境主要是指文学接受所处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与文本内部的文学环境。 2、外部社会文化环境对读者的影响:读者的生存环境与人生态度所形成的生活经验以“前理解”的方式直接影响着文学文本的选择、解读与评价。 3、文学文本自身语境(内部文学环境)对读者的影响:特定文学语境为读者提供着构成文学经验(接受心境形成“前理解”)的基本材料和意义理解的可能。,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特性,一、文学接受的历史性和超历史性,1、古典解释学: 作者(赋予)文本意义 (还原发现)读者; 2、现代解释学: “合法的偏见” 读者(“前见”)文本解释(创造)意义 3、文学接受的历史性:“效果历

4、史” 作者(“前见”)文本意义 启发沟通 “视域融合”生成意义 读者(“前见”)文本解释,4、文学接受历史性的条件: A、接受文本的开放性:意义空白与“召唤结构” B、接受主体的历史性:历史视域、“前见”、当下性 (传统)历史视域差距历史视域(当下) 接受对话 消除差距沟通历史 “视域融合” 5、文学接受的超历史性:“视域超越”(意义和理解的双重超越),二、文学接受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1、文学接受的主体性: A、传统文论的主客对立; B、结构主义的“文本中心论”; C、接受美学的“读者中心论”; 2、文学接受的主体间性:解释学美学(对话理解与视域融合) 3、文学接受在现实层面生成现实意 象及其

5、现实意义;文学接受在审美层面上则升华为审美意象并实现 “审美视域”的融合。,三、文学接受的社会化与经典的形成,1、个体的文学接受互相影响,形成社会的文学接受,并形成共同的接受趣味与标准(即共识),产生共同的潮流。 2、文学经典是经过社会接受认同的文学作品,是公认的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或审美价值的优秀文学作品,它体现着一个时代文学标准和超越时代的文学传统。 3、文学经典既是文学接受的产物,也影响着文学接受本身(典范性和权威性);文学经典可以被重新解读而进入新的文学系统(文学的永恒性)。,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基本环节,一、文字解读,1、文学接受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对语言文字的解读(包括语词、句子、篇章等不

6、同的等级)。 2、文字解读还必须把握文学语言的特殊性(日常语言的加工、变形、修辞及语言的有意误用,以便打破日常语言的抽象性和语法规则的逻辑性)。 3、文字解读还包括对语言文字的形式的感受(语音变化形成语句的长短、起伏和文章的节奏、韵律等等)。 4、语句的意义构成了篇章的意义;篇章的意义又具体规定了语句的意义构成(解释的循环)。,二、现实经验的再生成,1、现实层面是文学文本的表层结构,它与现实经验相对应,在文学接受中形成感性意象。 2、读者以自身的“期待视野”主动介入文学阅读,并随着作品的展开而产生“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等心态。 3、现实层面的文学接受还受到读者心理倾向的影响(客观化认同与主

7、观化偏向)。 4、现实层面所生成的感性意象和现实意义是进一步升华创造审美意象和审美意义的基础。,三、审美体验,1、审美期待是审美理想的创造冲动。在审美理想的作用下,经过审美想象的改造,感性意象就升华为审美意象;审美同情就是以审美理想克服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对立,使文学描写的对象变成自我的化身;审美体验超越现实体验而成为对人生意义的领悟。 2、文学的审美体验还包括对文学的语言形式的感受;美感是自由的体验,是精神解放的感觉。 3、审美体验同时也是一种审美判断,美感就是审美判断的产物。审美判断是以内在的审美理想为标准,对审美意象进行检验。,四、文学释义,1、文学释义即是对文学接受的现实体验和审美

8、体验进行反思,得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同时,也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 2、现实层面的阐释:反思现实体验;抽象现实意义。 3、审美层面的阐释:反思审美体验;阐发审美意义;抽象审美范畴。 4、文学意义的剩余就是文学意象(感性意象和审美意象)本身(理性观照下的形象体验 )。 5、文学评价即对文学作品的(现实与审美)意义的自觉评价,标准是读者的社会观念(意识形态)与审美观念。 “同化”:旧审美观念吸纳新审美经验(顺应传统) “顺应”:新审美经验改变旧审美观念(反叛传统),文学释义的基本构成(解释的循环):,文字解读篇章理解现实经验(感性意象)审美经验(审美意象)审美判断(文学欣赏)现实释义(社会价值)审美释

9、义(人生意义)文学评价(现实价值与审美价值)文学批评(个别)文学原理(一般)文学知识文学解释,第四节 文学批评,一、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任务,1、文学批评是文学解释的特殊形式,也即专业的文学释义、评价与典范的文学解释(专业性和典范性)。 2、文学批评的主体:批评家(即具有专门的理论知识和批评经验并能够敏锐地发现文学作品的内涵以深入揭示其意义的人),文学批评具有权威性与社会导向作用。 3、文学批评的工具:社会理论和文学理论。 4、文学评价的标准:社会观念和审美观念。 5、文学批评的表达形式:系统的批评著作。,二、文学批评的模式,1、文学具有多层次的结构和多种意义,从而决定了文学批评的多样性,文学批评是由原型层次、现实层次和审美层次综合构成的复合体。 2、文学多层次性产生多种文学批评理论(三类)。 3、批评家的关注点和文学的不同类型也导致不同的批评 4、文学批评的三种基本模式,即原型-精神分析、社会-历史批评和审美批评 5、其他批评方法及其类型:评点式、读者-反应、印象批评、解构主义、后殖民理论、形象学研究等,三、文学批评的社会作用,1、可以相对启发和指导作家的创作活动。 2、可以引导大众的文学接受。 3、通过对作家和读者的影响,可以沟通作家和读者、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 4、可以沟通文学活动和文学理论,成为文学理论变革的重要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