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市场与行职业分析.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99121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市场与行职业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劳动市场与行职业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劳动市场与行职业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劳动市场与行职业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市场与行职业分析.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勞動市場與行職業分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人力規劃處 副處長 林至美 97年3月5日,1,大 綱,壹、勞動市場基本概念 貳、勞動市場情勢分析 參、行職業標準分類 肆、勞動市場政策 伍、結語,2,壹、勞動市場基本概念,3,期望 滿足勞動需求 降低勞動成本,期望 增加工作機會 提高勞動報酬,需求面,雇 主,家 庭,供給面,一、勞動供需之形成,4,勞動的異質性:同工同酬、同工不同酬 雙重身分:勞工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 是勞務提供者,也是人力投資受益者 勞動者有偏好:工時 v.s. 休閒 勞動的地區移動較小 人力投資過程甚長,二、勞動供需之特性,長期供給彈性較大 但短期供給彈性小,5,供 給 面

2、人口數量及結構 國民健康 教育發展 婚姻狀況 國民所得 區域發展及交通 就業服務 法規 國際人力的移動,需 求 面 經濟成長 產業結構 科技發展 國際競爭 區域發展及交通 教育發展 醫療保健 就業服務 法規,三、勞動供給與需求的影響因素,6,政 府,需求面政策 經濟成長 產業發展 科技研發 新興服務業 區域發展 交通 勞動法規 ,雇 主,家 庭,勞動市場機制,公平、彈性、安全,提供工作,供給面政策 人口 教育 職業訓練 就業服務 原住民 婦女 中高齡 外勞 勞動法規 ,四、政府介入勞動市場實施相關政策,提供勞動,干預,干預,減少干預,7,五、勞動市場機制,原始均衡點,就業減少,勞動供需量,勞動

3、報酬(工資),基點,原始就業量,勞動需求量與工資成反方向變動,勞動需求曲線,勞動供給量與工資成同方向變動,勞動供給曲線,原始報酬,新均衡就業量,新均衡報酬,新均衡點,Q,Q1,w,w1,w2,Q2,工資上升,8,六、政府推動政策干預勞動市場,原始均衡點,就業減少,勞動供需量,勞動報酬(工資),基點,原始就業量,勞動需求量與工資成反方向變動,勞動需求曲線,勞動供給量與工資成同方向變動,勞動供給曲線,原始報酬,新均衡 就業量,新均衡報酬,新均衡點,w1,w2,w3,Q,Q1,Q2,Q3,工資下降,政府政策干預引進外籍勞工,9,追求目標:勞動市場的公平性、彈性、安全性 高彈性的勞動市場,有利於經濟結

4、構與勞動人口結構的調整與創新的發揮 高保護的勞動市場,雖保障勞工權益,但不利企業投資,且優渥的社會福利使人民缺乏工作意願,七、政府推動政策之影響,工作+社會安全,德、法高保護主義,丹麥、荷蘭 兼顧彈性與安全,台灣民間中小企業,英、美自由主義,台灣民間大企業,西班牙、義大利,台灣的公營企業,勞工法令彈性,低彈性、低保障,低彈性、高保障,高彈性、高保障,高彈性、低保障,資料來源:勞動市場彈性與安全之研究,行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96年。,10,丹麥首先提出彈性兼安全(Flexicurity )勞動市場政策,以下列三個支柱為基礎,成功地使丹麥經濟成長提高,失業下降,世界各國稱之為丹麥模式,荷蘭也仿效之

5、。 -大量職訓(積極性勞動市場政策) -彈性勞動市場 -適當的社會福利 要兼顧就業與所得安全,必須建基在人力投資上,維護人民永續的就業能力,是知識經濟時代保障人民就業安全最好的辦法。 人力資本提升、大量職業訓練,強化就業輔導,才是保障勞工就業與所得安全最佳辦法。,八、積極性的勞動市場政策人力投資,11,九、人力資本提升與勞動供需關係圖,工作經驗 與 訓練,工作經驗 與 訓練,中級人力,基層人力,高級專業及管理人力,需 求 面,主管與經理人員 專業人員,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 事務工作人員,服務工作人員及售貨員 農林漁牧工作人員 生產作業人員,進修,進修,進修,供 給 面,博 士,碩 士,大學及專

6、科,高中職及以下,12,十、人力投資之特性,投資包括消費報酬率不是唯一目標 投資過程甚長 須勞動者本人參與 隨勞動異動而流失 折舊與物質投資不同 具外部效益,13,貳、勞動市場情勢分析,14,15歲以上人口,一、勞動力之分類,民間人口,監管人口,就業者,失業者,未滿15歲人口,註:1.我國人力資源調查及其定義,係參採國際勞工組織(ILO)之規定,與世界 各主要國家(如美國)勞動力調查之定義相同。 2.人力資源調查之資料標準週,為每個月含15日之一週。,總人口,非勞動力,勞動力,武裝勞動力 (現役軍人),15,民間人口:15歲以上本國人口扣除武裝勞動力(現役軍人)、監管人口與失蹤人口後即為民間人

7、口,包含勞動力與非勞動力。外籍人士、外勞及尚未取得中華民國國籍之外籍配偶,非本國人口。 勞動力:年滿15歲可以工作之民間人口,包括就業者及失業者。 非勞動力:年滿15歲不屬於勞動力之民間人口,包括因就學、料理家務、高齡、身心障礙、想工作而未找工作及其他原因等而未工作亦未找工作者。,二、名詞定義(1/3),16,就業者:年滿15歲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從事有酬工作(不論時數多寡),或每週工作15 小時以上之無酬家屬工作; (2)有工作而未做之有酬工作者; (3)已受雇用領有報酬但因故未開始工作者,視為 就業者。 失業者:年滿15歲且同時符合下列情形者: (1)無工作、想工作; (2)正在

8、找工作或已找工作正在等待結果; (3)隨時可以開始工作者,視為失業者。,二、名詞定義(2/3),17,勞動力參與率(勞參率) :指勞動力占15歲以上民間人口的比率,也就是在15歲以上民間人口中有參與勞動的比率。計算方法如下: 勞參率(%)=勞動力/15歲以上民間人口*100% 失業率:指失業者在勞動力中所占之比率。計算方法如下: 失業率(%) = 失業者/勞動力*100% = 失業者/(失業者+就業者)*100% 廣義失業率較失業率多納入了非勞動力之中的想工作而未找工作且隨時可以開始工作者。,二、名詞定義(3/3),18,三、人力資源相關重要調查及統計(1/2),19,三、人力資源相關重要調查

9、及統計(2/2),20,四、人口統計與推估,21,(一) 大專院校校數及學生人數,資料來源:教育統計,教育部。,五、教育與研究發展統計,22,(二) 大學以上畢業生人數,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網站。,23,總人口 ,千人,民間15歲以上人口 ,千人,勞動力參與率 勞動力 ,千人,所占比率 非勞動力,千人,軍人及 監管人口,經濟因素 167千人 (39.8%) 定義:指關廠歇業、業務緊 縮、季節性工作結束,非經濟因素165千人 (39.4%),初次尋職 87千人(20.8%),非初次尋職 332千人(79.2%),就業 10,294千人 占勞動力 96.09% 定義:指在資料標準週內從事有酬工作

10、或從事15小時以上無酬家屬工作者,失業 419千人 失業率 3.91% 定義:指年滿15歲目前無工作,但隨時可工作且正在尋找工作者,行業結構: 農業 5.3%、工業 36.8% 、服務業 57.9%,職業結構: 白領43.5%、藍領32.2%、其他 24.3%,(一) 96年人力資源概況,資料來源:人力資源調查統計月報,行政院主計處。,六、人力資源調查統計,24,(二) 勞參率、就業人數與失業率趨勢,25,(三) 勞參率(1/5) 按性別、年齡別分,單位:;百分點,資料來源:人力資源調查統計月報,行政院主計處。,男性 女性,青少年 青壯年,單位:;百分點,26,(三) 勞參率(2/5) 男性年

11、齡別勞參率變化,27,(三) 勞參率(3/5) 女性年齡別勞參率變化,28,(三) 勞參率(4/5) 按教育程度別分,單位:;百分點,資料來源:人力資源調查統計月報,行政院主計處。,國中以下程度者最低,且下降;專科程度者最高,且上升。 大學以上程度者?,29,(三) 勞參率(5/5) 國際比較,資料來源:各國政府統計網站。,30,(四) 就業(1/7)男、女就業趨勢,資料來源:人力資源調查統計月報,行政院主計處。,單位:千人,909 (100.0),244 (26.8),665 (73.2),總計,31,(四) 就業(2/7)按年齡、教育程度別分,按年齡別分,資料來源:人力資源調查統計月報,行

12、政院主計處。,按教育程度別分,單位:千人;,單位:千人;,32,(四) 就業(3/7) 96年行業人數之變動,註:96年係與95年比較;資料來源:人力資源調查統計月報。,農林漁牧工作及售貨員,35,91,-5,10,183,就業總計增加,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民意代表主管經理,專業人員,事務工作人員,服務工作人員,生產操作工人,藍領,白領 (+131),38,-10,26,職業別,行業別,教育服務,資訊通訊傳播,批發零售,183,65,17,16,-3,-3,37,10,-2,25,6,-1,0,-10,(-11),23,就業總計增加,農業,礦業,不動產,製造,電力燃氣,營造,住宿餐飲,金融保

13、險,專業科技,支援服務,公共行政國防,醫療保健社工,其他,工業 (+88),服務業 (+105),供水及污染整治,5,運輸倉儲,藝術娛樂休閒,-1,8,-2,單位:千人,33,(四) 就業(4/7) 96年就業增加來源,單位:貢獻百分點,34,(四) 就業(5/7)行業結構,單位:千人;,資料來源:人力資源調查統計月報,行政院主計處。,服務業中分類,3大部門、19項大分類,工業中分類,35,(四) 就業(6/7)職業結構,單位:千人;,資料來源:人力資源調查統計月報,行政院主計處。,白領工作人員,藍領工作人員,36,(四) 就業(7/7)按從業身分別分,按從業身分別分,資料來源:人力資源調查統

14、計月報,行政院主計處。,單位:千人;,37,(五) 失業(1/2)失業者失業原因,非自願性失業比例 = 【 (2) + (3) 】 (1) ;96年約占四成。,單位:千人;,資料來源:人力資源調查統計月報,行政院主計處。,自願性失業者,非自願性失業者,38,(五) 失業(2/2)失業者失業週數,單位:週,資料來源:人力資源調查統計月報,行政院主計處。,按年齡分,按教育程度分,單位:週,39,(六) 失業率(1/3)按年齡、教育程度別分,按年齡分,資料來源:人力資源調查統計月報,行政院主計處。,按教育程度分,單位:;百分點,單位:;百分點,40,(六) 失業率(2/3)按地區、縣市別分,資料來源

15、:人力資源調查統計月報,行政院主計處。,單位:;百分點,41,(六) 失業率(3/3)國際比較,資料來源:各國政府統計網站。,42,(七) 非勞動力未參與勞動之原因,單位:千人;,資料來源:人力資源調查統計月報,行政院主計處。,怯志工作者,廣義失業率 =,96年廣義失業率為5.69,較原失業率3.91為高,(失業者 +想工作而未找工作者) (勞動力+想工作而未找工作者),*100,43,(一) 薪資、生產力、勞動成本與物價之關聯,七、薪資與生產力統計,在自由競爭市場中,勞動報酬的高低是反映勞動供需的結果。 提高勞動報酬是勞工所期盼,要增加勞動報酬應設法提高其生產力,而不是由人為不當去干預,否則

16、會陷入惡性循環,長期對勞工反而不利: 產品價格 物價 僱用勞工 失業,不當干預勞動報酬,44,(二) 薪資調升關係圖,45,(三) 受雇員工薪資及生產力統計指標,46,八、缺工與外勞統計,47,九、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求職求才概況,48,十、職業訓練統計,資料來源:職業訓練概況調查報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歷年職業訓練受訓人數及單位數,95年職業訓練人數按訓練機構別分,49,15-24歲青少年,1.6%,18.9%,8.8%,97年,70.7%,8.0%,24.0%,104年,65.4%,2.7%,94年,10.2%,16.9%,71.4%,1.5%,89年,13.1%,13.9%,71

17、.5%,1.5%,25-49歲青壯年,50-64歲中老年,65歲以上老年,十一、人力供需推估,(一) 勞動力年齡結構變化,50,服務業,工業,農業,89年,9,491千人,55.0%,37.2%,7.8%,94年,9,942千人,58.3%,35.8%,5.9%,97年,10,338千人,34.2%,5.7%,104年,11,113千人,62.3%,32.7%,5.0%,60.0%,(二) 就業者行業結構變動,51,18.5%,4.5%,33.1%,5.8%,18.8%,11.4%,8.0%,94年,4.3%,36.0%,7.7%,18.0%,10.8%,16.8%,6.4%,89年,4.7%

18、,31.2%,5.6%,19.3%,11.6%,19.2%,8.4%,97年,白領工作人員,藍領工作人員,104年,5.0%,28.3%,4.9%,19.7%,11.9%,20.8%,9.4%,專業人員,生產工作,技術員 及助理,農林 漁牧,事務 工作,主管及經理,服務工作,(三) 就業者職業結構變動,52,(四) 94-104年總體人力供需比較,53,資料來源:科技人力供需推估94-104年,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五) 94-104年科技人力供需比較,碩士以上程度淨供需,學士程度淨供需,54,參、行職業標準分類,55,一、業標準分(1/3),我國業標準分係供統計分之用,分層級為大、中、小

19、、細4個層級。其中大依照1958合國國際業標準分編訂;中、小則根據我國國情與需要,並照國際業標準分及美國、日本、加拿大三國人口普查之業分酌予增減。 由於經社環境及產業結構變遷快速,業標準分亦需配合重新檢討修訂;我國業標準分始於56公布試,經60、64、72、76、80、85、90及94年等8次修訂,分體系已大致完備,並可與國際接軌。 最近一次修正為94年,修訂結果計分為19大、89中、253小、557細。,56,一、業標準分(2/3),我國業標準分編訂之主要目的: 1.將從事相同或似經濟活動之場所單位有系統的歸,作為統計資陳示之基準。 2.使國內統計之業分能在一致的比較基礎下,相互結應用。 3

20、.國際間統計資之相容比較。 業分基礎: 國際上一般以場所單位(establishment)作為業分基礎;其與企業之區別,在於企業單位範圍較大,包括之場所單位往往止一個,各場所單位所從事之主要生產活動可能相同,亦可能同。,57,一、業標準分(3/3),業分分為大、中、小、細等4個層級,其編碼方法依合國1990頒訂標準。 自民國80業標準分第5次修訂起,大改採英文字母編碼,中、小、細分別採用2、3、4位編碼。,大 中 A農、漁、牧業 01-03 B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5-07 C製造業 08-34 D電及燃氣供應業 35 E用水供應及污染整治業 36-39 F營造業 41-43 G批發及售業 45

21、-48 H運輸及倉儲業 49-54 I住宿及餐飲業 55-56 J資訊及通訊傳播業 58-63 K融及保險業 64-66 L動產業 67-68 M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 69-76 N支援服務業 77-82 O公共政及國防;強制性社會安全83-84 P教育服務業 85 Q醫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 86-88 R藝術、娛及休閒服務業 90-93 S其他服務業 94-96,58,二、職業標準分(1/4),我國職業標準分,於民國56首次研訂中華民國職業標準分與定義,均採用合國國際職業標準分為基本架構,酌美日國職業分, 並兼顧我國國情研訂。配合社會型態及經濟結構之變遷,經60、64、72、76及81年等

22、5次修訂。 最新一次修訂為81年,修訂結果計分為10大,37中,114小,394細。,59,二、職業標準分(2/4),職業係指個人所擔任之工作或職務,但須具備下條件: 1.須有報酬係指因工作而獲得現或實物之報酬。 2.有繼續性係指非機會性;但從事季節性或週期性之工作亦認為有繼續性。 3.為善風俗所認可如從事之工作雖可獲得報酬,但為善風俗所認可,則認定為其職業。,60,二、職業標準分(3/4),職業之分原則,係按個人從事之有酬工作,將其性質相似或相近者分別歸並做有系統之排。惟職業種繁多,通常無一定之原則可循,一般多按下條件,選擇其適用者作為分之準則: 1.在職務上所負之責任 2.專業知、技術及資

23、 3.生產之物品或提供務之種 4.工作環境、工作程序或使用之原 凡從事種工作以上之工作者,以從事時間較長之工作判定為其職業。能確定時,則以收入較多之工作判定為其職業。如仍無法確定,則以距調查時最近之工作判定為其職業。在同一處所從事種以上工作之工作者,則按技術性較高工作,判定其職業。,61,二、職業標準分(4/4),職業分類大業別之技術層次分為4個等級 分大別 技術層次 1民意代表、政主管、企業主管及經人員 2 專業人員 4(最高) 3技術員及助專業人員 3 4事務工作人員 2 5服務工作人員及售貨員 2 6農、漁、牧工作人員 2 7技術工及有關工作人員 2 8機械設備操作工及組裝工 2 9非技

24、術工及體工 1(最低) 0 現役軍人 ,62,三、行、職業標準分之區別,業一詞係指經濟活動部門之種,包括從事生產各種有形商品與提供各種服務之經濟活動在內。一般人常將工作場所屬的業與個人所擔任的職業混為一談,為避免誤解,對二者之區別首須加以明。 業指工作者工作場所屬之經濟活動部門,職業則指工作者個人本身所擔任之職務或工作;以酒廠所僱司機為,在職業分中司機屬運輸工具操作工,在業分中,因酒廠之經濟活動為釀酒,屬製造業之飲製造業。 業係指經濟活動部門之種,而非個人所從事之工作,每一業有一定主要經濟活動,但因分工關係,往往需要各種同職業工作人員,而同一種職業之工作人員,亦常分布於各種同之業。,63,肆、

25、勞動市場政策,64,人力資源發展為長期持續性策略,隨著經濟發展,人力問題已日受重視,目前人力資源發展計畫是經濟建設計畫相當重要之一環。 人力發展計畫之內容係配合各期經濟建設計畫所訂之總體目標,就人力發展部門訂定具體工作項目與預定進度,以整合相關部會資源,分工配合推動實施。每年並對執行情形加以檢討,以使計畫落實執行,促進人力資源之發展與有效運用。,一、人力計畫為勞動政策之上綱計畫,65,二、人力計畫涵蓋範圍,66,三、產官學人力資源交流合作計畫,學校及 研究單位,企業部門,政府部門,菁英留學計畫 千里馬計畫 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 擴大碩士級產業研發 人才供給方案,青年職場體驗計畫 數位內容學院計

26、畫 辦理最後一哩就業學程計畫,職業能力再提升方案 資訊軟體人才職業訓練計畫 新興重點發展產業職業訓練計畫 中小企業研發人才養成計畫 建置延攬海外科技人才網站,67,伍、結語,68,排除勞動市場障礙,活絡市場機制 提供彈性與保障兼顧的勞動條件環境 促進人力資源的發展與有效運用 提升人力素質,強化國際競爭力 協助弱勢失業者就業與訓練,一、勞動政策追求之目標,69,彈性,保障,效率,公平,二、人力資源與經社發展共享共榮,提問與討論,71,(一) 規劃理念,附錄:當前重要勞動市場政策舉例 產業人力套案(2007-2009年)計畫說明,72,總目標,一、2009年大學以上教育程度者失業率接近一般平均水準 二、2009年每千名就業人口中研究人員達8.7人 三、2009年倍增高教部門研發經費來自企業比率達9.1% 四、引導高等/技職教育以市場為導向提升教育品質 五、鬆綁人事制度促進產學研間人力資源流通運用,(二) 產業人力套案總目標,73,(三) 產業人力套案四大策略、九項子計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