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3第5课.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00015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3第5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历史必修3第5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历史必修3第5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3第5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3第5课.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为什么明清之际在思想领域出现这股进步思潮呢?,(明清时期批判思想出现的背景),探究,神宗一次就赐给他的儿子福王田二百万亩;在太湖流域,十分之九的农民失去土地。封建政府的赋役剥削也越来越重。农民常常是倾家荡产,也交不完这些“皇粮国税”。,提示一,明末李自成起义,1、政治:专制统治腐败、农民起义打击,一、明清之际出现批判思想的历史背景:(阅读前言和P21知识链接回答),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所绘的大型织机,提示二,苏州玄妙观三清殿,明朝中期以后,江南苏州等地的一些行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政治:专制统治腐败、农民起义打击 2、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2、,一、明清之际出现批判思想的历史背景:(阅读前言和P21知识链接回答),童生经过县试,府试,院试及格者称为秀才,即可入学为生员。 科举考试的第二阶段是乡试。乡试规定三年一次,乡试取录后称为举人,即准备会试。 会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三阶段。会试亦三年一科。举人会试及格称为贡士,经过殿试及格始称进士。殿试算是皇帝亲自主持。进士一甲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称赐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提示三,八股取士,徐光启,利玛窦,西学东渐,提示四,1、政治:专制统治腐败、农民起义打击 2、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3、思想文化:纲常礼教腐朽、文化专制、西学东渐,一、明清之际出现批判思想的

3、历史背景:(阅读前言和P21知识链接回答),二、“异端”思想家李贽,李贽故居(位于福建泉州),李贽故居(位于福建泉州),少年求学穷困潦倒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 著作:焚书与藏书 反传统 反权威 反教条,人物生平简介:,“异端”思想: “理”应该用于关注民生,人必有私,追求物质享受、个性自由和个人幸福是人的自然权利。,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焚书何心隐论,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 焚书答邓石阳,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4、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焚书),1、挑战正统教条,反对孔孟学说的绝对权威,2、肯定追求物质的合理性,提出男女平等,强调个性自由和个人幸福。,3、探讨世界本原,根本上否定天理存在,(一)李贽“异端”思想,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而不生于一,并非生自“三纲五常”天理。,冲击纲常名教,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强调个性发展,有利于人们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和男女平等,推动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和哲学的发展,(二)李贽思想的影响:,1.冲击迂腐的纲常名教,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具有鲜明的战斗色彩。 2.有利于推动对世界本质的认识; 3.强调个性发展,有利于人们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三

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亭林先生,黄宗羲梨洲先生,王夫之船山先生,1、代表人物,2、三位思想家思想对比表,反对君主 专制,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明夷待 访录,天下郡 国利病书,船山遗书,皇帝乃是天下 之大害者 监督约束帝王,众治取代独治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工、商、皆 民生之本”,继承“民本” 思想,批判 “君为臣纲”,批判脱离实际 提倡实践求真,反对天命论 建立唯物主义 体系,2、三位思想家思想对比表,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有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为后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准备了条件,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有利于求真务实的学风,有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激发爱国主义热

6、情。,民本与先秦的民本有何异同?。,3、“经世致用” 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4、经世致用的主要思想,1)反对八股取士,主张为学应求真务实,关 心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八股之害,甚于焚书”,2)主张“工商皆本”,“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3)反对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设想,“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供我一人之淫乐”,5、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1、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有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为后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准备了条件(政治)

7、2、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经济) 3、有利于求实、务实的学风(开清代考证之风)(思想),清代考据学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清代考据学者不仅对传统儒家经典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而且还对诸子百家、史部、集部等更大范围内的传统文化典籍进行了清理和爬梳。他们通过校勘、辨伪、辑佚、注疏、考订史实等多种手段,对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典籍做了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工作,使许多面目全非、久已散佚、真伪混杂的文献基本恢复了本来面目。清代考据学的发展,使服务于经学的辅助学科文字学、音韵学、历史学、地理学、历算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等传统学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清代考据

8、学不仅对传统学术有清理总结之绩,而且对近代学术发展有开启之功”。,明清之际的君主专制批判思想与材料中反映的古代民本 思想有什么异同?为什么会有这些异同? 同:都认为民为邦本。都主张善待民众。 异:前者重民,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 护帝王的统治; 明清之际则包含有一定的“民主”成份,提 出了限制君权的设想。 同的原因:是他们都认识到了人民的作用; 异的原因: 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前者小农经济刚形成,后者商 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社会发展的阶段不同:前者君主专制未确立,后者暴露君主 专制弊端。 思想文化背景不同:前者百家争鸣,后者理学禁锢思想,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出的民主设想的是 A.倡

9、导言论自由 B.以“众治”取代“独治” C.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D. 建立自上而下的监督机构 (顾炎武-以强大的社会论监督) (黄宗羲-设学校来监督),1、创立: 2、继承: 3、重创: 4、主导: 5、冲击: 6、融合: 7、理学: 8、批判、继承:,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1、创立: 2、继承: 3、重创: 4、主导: 5、冲击: 6、融合: 7、理学: 8、批判 继承:,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在政治主张“为政以德”。将奴隶制度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强调等级尊卑,致力于秩序重建。,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提出“先义后

10、利”的观点。荀子:礼法并施,王霸兼用,治国的礼教为主。,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1下列关于春秋到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自孔孟以来,其内容和地位未发生大的变化 B其压制人民反抗,维护统治的作用不断增强 C后代儒学的发展是以继承前代为前提的 D是对中国政治伦理

11、道德等影响最大的中国传统文化,A,2宋明理学对先秦两汉儒学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 A提出“理”的观念系统,用以解释传统儒学,实现儒学的哲理化 B提出“仁与万物俱生”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强调克服内心的私欲以“致良知”,A,3明清时期,思想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理学发展为心学 B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出现 C西学东渐 D拜金逐利思想盛行 4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对文字狱的抗争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 5.李贽是明朝反封建的思想斗士,其思想特点主要是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否定孔子的权威 批判传统的道德观念 主张个性自由 A

12、 B C D,B,D,B,6.在经世致用的思想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是 A土地赋税制度的改革 B整顿吏治 C司法制度的改革 D工商皆本 7明末清初批判君主专制,反对“人治”,提倡“法治”的基本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D,B,8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正确的评价是 A都是反面的 B其局限决定他们的思想都未对历史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C都是进步的 D由于他们都属于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其主张的实质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9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上体现出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C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C,C,思考: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并没有形成像西欧 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