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的说明.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01593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的说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的说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的说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的说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的说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的说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的说明.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 构建的说明,为什么把“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 作为培训“学习型”教师的起点?,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当前,深刻理解创造性地执行新课程标准是一线教师最迫切的需要。 课程的操作过程就是对教材结构实行教育学再加工的过程,也是充分张扬教师个性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水平达成程度灵敏地反映于“学习主题”的建构水平。 课程是动态发展的,“建构学习主题”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理论与经验积累;同时,在深度与广度上又具有发展的无限性。因此,需要不断地学习与行动。,什么是“学习主题” ?,相对于“教学主题”而提出。 对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学到什么”和“怎样学最有效”的基本定位和假设路径。 具

2、有有效引导学生自主、能动学习,有机整合学习目标的“理想意图”和操作思想。 具有生成性特点的框架设计。,为什么要强调“学习主题”的构建?,对现代课程改革特点的必然反应 落实多元学习目标的保证和关键所在 教师提升专业素质、实现理想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一个整合: 将“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与“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成为“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 一个转化: 从“制度课程”转向“教学课程”,“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传统的 “知识中心”课程和“儿童中心”课程在优、缺点上是相互对应的,将二者的优点实行有机的结合,使它们从对立走向统一,是课程改革的方向所在。由此而形成的课程可称为“情景中心

3、”课程。 “情景中心”课程的基本思想是:为适应和改造“未来情景”而学习;在生活情景、问题情景中学习。 即突出地强调“科学预期”和“有效参与”,这正是创新性学习的本质所在。,“制度课程”和“教学课程”,课程仅仅是官方的课程文本(主要是教材),而教学则被看作是落实课程文本的途径。这就是所谓的“制度课程”。 以学生的动机和需要为中心展开,教学并非是忠实地执行官方课程文本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决定学习内容、建构知识的过程,也是开发、创生课程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教学课程”。,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要求,1.教学目标多元化: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2.教学过程创新: 问题解决的教学:带着

4、问题进课堂,带着更多的新问题出课堂。 体验建构的教学:在问题情景与生活情景中体验,在活动体验中建构。 合作互助的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社会化的学习过程。 不断生成的教学:生成新情景,生成新方法,生成新过程,生成新内容。,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变,由课程“消费者”转变为课程“生产者” 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 由“教师”转变为“导师”,对教材第一单元的 内容解读与培训建议,第一章 编写意图:让教师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整合各种传统课程思想和课程结构形态。明确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思想的逻辑起点。 培训要点: 课程设计、操作与评价的指标:学什么、教什么、怎样学、怎样教。 对两种主要传统课程

5、思想的优缺点评价。 新课程是对传统课程优点的整合。,新课程的本质特点: 以“儿童中心”课程为基础,充分整合“知识中心”课程的优点而形成的新的“情景中心”课程。 基本思想:面向未来,为适应和改造未来情景而学习。在现实的生活情景、问题情景中学习。 学习目标:以创新为核心,多元目标取向。 学习要求: “学到什么”和“怎样学习”的统一。 学习过程:显性外化学习与隐性内化学习相统一。,第二章 编写意图:让教师认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即强调由传统的“制度课程”转向“教学课程”。明确体现这一特点的操作思想: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 培训要点: 对教材的传统认识和现代理解。 “用教材教”的几个操作要点: 依据课程标准,以“情景中心”课程思想,开发周边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生活化、活动化再加工。,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领域,可以按照学生与教师自身的特点,以及由此而确定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归并处理。 充分开掘教材文本含蕴,发现文本的新意义,并按照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文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对教材的使用功能作出创造性开发。,做“学习型”教师 提高构建学习主题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