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国际贸易学导论.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10943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3.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国际贸易学导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第一讲国际贸易学导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第一讲国际贸易学导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讲国际贸易学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国际贸易学导论.ppt(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贸易学,主讲人:刘凯 Email:,课程学习需要说明的几点,1、课程对师生之间的要求 2、平时成绩(20%) 激励措施 案例分析(word版详细一份,ppt简略一份) 3、期末考试(80%) 4、课后交流 周四下午2:30文泉楼(北)617 E-Mail: ,第一章 导论,需要解决的问题: 1、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主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3、常用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理论与政策,1、各个历史阶段,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对外贸易的一般规律性; 2、国际贸易的理论 ; 3、国际贸易政策 ; 4、各种类型国家的对外贸易的特点 。,主要的研究对象,什么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就是指世界各国(地区

2、)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更确切地理解应是具有独立关税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或服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怎么产生的?,国际贸易的产生: 第一次人类社会大分工:出现剩余产品 第二次人类社会大分工:交换为直接目的的商品 第三次人类社会大分工:专门从事贸易的单位 贸易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 剩余的出现 私有财产制度 生产力的发展是贸易产生的根本动力,生产力与贸易,贸易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分工,社会大分工又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的社会大分工使得到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出现了对外贸易。 在奴隶社会,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生产力还很落后,贸易中的商品

3、主要是奢侈品。 封建社会国际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奢侈品仍然是贸易的主要商品。 国际贸易到了资本主义阶段才得到真正巨大的发展:地理大发现、产业革命等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贸易的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贸易是如何发展的?,国际贸易是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 国际分工萌芽于16世纪:地理大发现、殖民地导致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形式。 18世纪到19世纪的产业革命使国际分工迅速发展:大机器工业、运输和通信革命、以英国为中心的分工。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国际分工体系形成:第二次产业革命、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分工、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二战以后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跨国

4、公司兴起、殖民体系瓦解: 工业国家之间的分工起主导作用; 分工领域不断扩大;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形式有所改变; 分工的机制发生变化。,战后世界贸易(出口)发展情况 (19502000年,10亿美元),资本主义社会前的国际贸易 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国际贸易的主要的区别在以下的三个方面:,第一,贸易的主体是不同的 前者的贸易主体是少数的特权阶层或其代理人,而后者是一般的资产阶级即可;,第二,贸易的客体是不同的 前者的贸易客体主要是供特权阶层使用的奢侈品,而后者主要是供普通大众消费的大宗商品; 第三,贸易的目的是不同的 前者的贸易目的主要是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后者主要是为了商品的价值的增值。,

5、影响现代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 科技革命 自然条件 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情况 跨国公司的发展 国家政策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中国的对外贸易:1978-2008 (单位:亿美元),1、中国1978年以来的对外贸易为什么能够增长那么快? 2、中国出口了什么?进口了什么?为什么会进行这样的进出口贸易? 3、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对不同的人有什么影响? 4、中国的贸易增长速度和贸易结构变化有没有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世界市场的规模大大增加 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给世界市场以巨大影响 不同

6、社会制度的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联系在加强,世界货物贸易和生产的增长速度:1950-2005 (数量的年百分比变动;贸易 生产 ),思考与讨论:,请梳理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思考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殖民地统治下的国际贸易是单赢的,还是双赢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自由竞争时期垄断时期二战结束至70年代中期左右70年代中期至今 重商主义 绝对成本理论 超保护贸易理论 对HO模型的发展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保护贸易 自由贸易 保护贸易 自由贸易 保护贸易,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发展简表,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国际

7、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1,2、自由竞争时期 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 比较优势理论 (Comparative Advantage),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2,4、二战结束至70年代中期左右 新自由贸易理论,5、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3、垄断时期 超保护贸易理论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Factor-Endowment Trade Theory),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区别,在国际经济学界,人们常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来划分国际贸易理论。把其之前的理论称为传统贸易理论,其后的称为新贸易理论。这二者本身也的确存在着很明

8、显的差异,尤其在理论的假设前提方面更是如此。 传统贸易理论的假设是:第一,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第二,规模报酬不变。 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是:第一,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第二,存在着规模经济。,二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路径1,为了对里昂惕夫之谜进行有效的解释,许多经济学家从发展和修正H-O模型(比如劳动熟练说、人力资本说、技术差距说和产品生命周期说等);,二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路径2,从新视角来研究国际贸易(比如需求偏好相似说就是从需求的角度研究); 以及从重新构建国际贸易理论(比如产业内贸易理论)等几个方面开展了有效的工作,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对理论学习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1、理论产生的背景; 2

9、、理论的代表人物; 3、理论的假设前提; 4、代表人物的代表作; 5、理论的主要内容; 6、理论的政策主张; 7、对理论的评价。,一个理论能够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研究的对象不同; 研究的假设前提与众不同; 研究的方法新颖独到。,理论和生活经验的互动,理论对生活的影响,(家庭经济学、社会变革的成本问题),生活经验对学术的影响,(“变心板”原理),海牙规则 维斯比规则 汉堡规则,海牙规则,为统一世界各国关于提单的不同法律规定,并确定承运人与托运人在海上货物运输中的权利和义务而制定的国际协议。 海牙规则无论是对承运人义务的规定,还是免责事项,索赔诉讼,责任限制,均是体现着承运方的利益。而对货主的保护

10、则相对较少。 1977年6月生效维斯比规则。1992年11月1日汉堡规则生效,2008年12月11日通过鹿特丹规则,它创新了承运人责任制度,使海运的责任阶段延伸至国际多式联运的适用范围。,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和发展,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Free trade policy) 保护贸易政策 (Protection) 管理贸易政策(Managed trade policy) 又称“协调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内制定一系列的贸易政策、法规,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实现一国对外贸易的有秩序、健康的发展。,美国:一个典型的范式,管理贸易法律化、制度化 1974年贸易法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 管理

11、贸易手段采取单边、双边、多边协调管理齐头并举的方式 积极参加GATT的乌拉圭回台多边贸易谈判 提出“泛美自由贸易区” “新大西洋主义”的设想 迫使日本、 “亚洲四小”等对美国有大量贸易顺差的贸易伙伴作出让步,管理贸易措施更为隐蔽 非关税壁垒 自动出口限额 突出对服务贸易及知识产权的管理 代表美国强势文化的“三片” 美国政府对贸易的强有力干预 “积极保护”与“主动出击”并举,相关的国际贸易统计分析概念,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和/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对外贸易(Foreign Tr

12、ade),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三者的区别:视角的不同,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35,1990-2006年国际贸易的发展,36,Real GDP and trade growth of OECD countries, 2001-2003 (Percentage change on a quarter to quarter basis),出口与进口,进口(Import):当一个国家从其他国家购进商品和服务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时,由此而产生的全部贸易活动。 出口(Export):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本国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净出口(Net Export) 净进口(Net Import)

13、,38,1978-2006年中国进口和出口的情况(单位:亿美元),39,1980-2007年中国初级产品净贸易情况 (亿美元),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初级产品净进口规模在增加,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初级产品净进口规模在增加,40,1980-2007年中国净贸易情况(亿美元),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制成品净出口增长,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中国制成品净出口增加,国际(对外)贸易值和贸易量,国际(对外)贸易值 (value of foreign trade) 国际(对外)贸易量 (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结论:国际贸易量就是剔除

14、价格影响的国际贸易值。,思考:,国际贸易值(量)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对外贸易值(量)之和? 国际贸易值(量)等于各国出口贸易值(量)之和,还是等于各国进口贸易值(量)之和?,43,案例: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的区别 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 欧美国家的出口值1970年为2800亿美元, 1978年为11736亿美元; 若以70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为100,则78年是265。 以出口价格指数来修正1978年的贸易值,即可得到该年出口贸易量: 117362654429亿美元 1970年与1978年贸易规模的比较: 国际贸易值:19701978年,增长319倍; 国际贸易量:44292800158,增长58,4

15、4,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International Trade by Commodities):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1953年,在商品贸易中,制成品的比重第一次超过初级产品的比重。,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Foreign Trade by Commodities)是指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情况,通常以各种商品在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45,2007年中国出口商品构成,46,2007年中国进口商品构成,2007年中国进出口商品构成单位:亿美元,百分比,48,1980-2007年中国出口商

16、品构成情况,49,1980-2007年中国进口商品构成情况,50,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s):通常是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它用来表明世界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反映各地区或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程度以及它们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程度。,5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口总

17、额或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的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和进口的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可以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52,1980-2006年中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和位次,53,2007年1-12月中国前十位出口市场统计 金额单位:亿美元,54,2007年1-12月中国出口市场分洲别 (地区)统计 金额单位:亿美元,55,2007年1-12月中国前十位进口来源地 金额单位:亿美,56,2007年1-12月中国进口来源分洲别(地区)统计 金额单位:亿美元,57,2007年1-12月中国前十位贸易伙伴 金额单位:亿美元,贸易差额,贸

18、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贸易顺差(A 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或者出超(Excess of Export over Import):出口值大于进口值: 贸易逆差(An 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或者入超(Excess of Import over Export):进口值大于出口值; 贸易平衡(Balance of Trade):出口值与进口值相等。,中国进出口贸易值(19782008),60,专题:中国巨额顺差及其利弊 从02年底到03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从2800亿

19、美元增长到4033亿美元,同比增长40.8%,年增1200多亿美元。03年央行购买外汇折合人民币11400亿元。 04年底,我国外汇储备6099亿美元,同比增长51.3%,年增2066亿美元。其中,外贸顺差319.8亿美元。2012年外汇储备3.31万亿美元,顺差为2311亿美元,增长48.1%。 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1月15日公布:截至2005年1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818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4.3%,全年外汇储备增加2089亿美元,同比多增加22亿美元;日本外汇储备到2005年12月8400亿美元,两者差不足300亿美元。,61,一般地,外汇储备包括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

20、、伪装成经常项目交易的变相资本流动。 海关总署2006年1月11日: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1018.8亿美元;商务部1月13日: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603.25亿美元。据此,2005年流入中国的热钱为466.95亿美元。 但发达国家仍将其主要归于中国的顺差。结果,外贸顺差与外贸关系紧张、 人民币升值压力 02年以来,西方国家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并于03年进入 “实质性阶段”,其借口即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和贸易顺差来自廉价商品的大量出口,造成了西方国家的通货紧缩,使得中国与美、欧、日贸易关系紧张,2019/4/17,62,63,外贸顺差与中美贸易关系紧张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处的统计,02年美国贸易

21、逆差达4000多亿美元。与中国的逆差达1000多亿美元,中国连续三年成为美国最大逆差国。 中国海关:2005中美贸易顺差为1147亿美元;而美方统计,2005美国贸易赤字7260亿美元,其中对中国的贸易赤字就达2016亿美元,这是美对单个国家的最大贸易赤字。 即使按中国统计,2005年中国顺差总值为1018.8亿美元,而中美贸易顺差却为1147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对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进口要大于出口。 不仅如此,美国认为,中国没有“诚实、全面”地反映中国顺差的现实。如04年,中国统计的中美顺差为800亿美元,而美国的统计数字却为1620亿美元。中国刻意隐瞒。,64,要求人民币升值 03年5月,美

22、财长斯诺在G8会议首提人民币汇率;6月,多次在公开场合“敦促”中国改变汇率制度,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03年9月访华再提; 2003年6月19日,“健全美元联盟”(由美80多个贸易协会组成,代表美最大的制造业和农业贸易团体)开会讨论是否提请政府动用“301条款”迫使人民币升值。该联盟指称中国政府人为地维持人民币低汇率,“将对全球贸易伙伴造成极大打击”。 2003年9月,美国一些议员威胁,如果中国人民币不升值,将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27.5%的关税。此后一直以此相威胁。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币升值2%,仍满足不了要求。,65,调整对华政策 2006年2月1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

23、美中贸易关系报告,指出美国将建立一个专门机构对华执行办公室,监督中国遵守国际贸易条款的情况。这是美国首次建立针对特定国家的执行办公室。 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尽管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连续3年增长,但是我们与中国的双边贸易缺乏公平、持久和平衡性。现在是我们调整对中国贸易政策的时候了。”,66,外贸顺差与中欧贸易关系紧张 2003年6月,欧盟15国决定: 10月率先上调中国在“普遍优惠制”(GSP)下享有的出口商品优惠关税,由当时的3.5%提高到5%; 04年上半年,正式取消给予中国的“普惠制”,中国一些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将大大降低,如格兰仕微波炉; 05年,中欧纺织品服装贸易纠纷,1978-2006

24、 年中美双方贸易差额分歧统计 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和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国际经济账户,美国国际交易账户数据,www.bea.gov,为什么中美贸易差额存在巨大的出入?,中美贸易的统计口径不同 转口贸易 计价方式 转口贸易的价格提升 美经港出口加10% 华经港出口加20%30% 双方均未将服务贸易统计在内,贸易条件,国际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简称TOT)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1单位商品可以交换多少单位外国进口商品的比例。或称交换比价,通常用该时期内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来表示。,2019/4/17,70,如果 的比率上升,意味着每单位出口商品可以换回

25、更多的进口商品,我们称之为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为贸易条件恶化。 一般来说如果出口商品供大于求,会使出口商品价格下降从而使贸易条件恶化。如果进口商品供大于求,情况则相反。,对外贸易依存度(Degree of Dependence upon Foreign Trade):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GNP或GDP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进口依存度 出口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专栏: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国际比较及 对中国外贸依存度的争论,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尤其在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历史性的突破万亿美元大

26、关,超过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位,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增长。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 外贸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节节升高, 1978 年只有9.8 , 2006年达到了67。,第一阶段:19851990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出口缓慢增长。1985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存度为23.1%,其中出口依存度为9.02%,进口依存度为4.08%,1990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首次达到30%,其中出口依存度为16.05%,进口依存度为13.84%,中国出口慢慢赶上并超过进口。这一阶段,主要由于国内资源紧缺和大量技术设备的进口,使进口依存度连续多年高于出口依存度。,

27、第二个阶段:1990年2000年,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使出口额年均增长达到12.4%,超出了中国年均GDP的增长速度8.8%。劳动密集型产业崛起,加工贸易的开展,使出口快速增长,出口依存度超过进口依存度,推动外贸稳步上升,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于1994年突破40%。虽然19961999年四年内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有所滑落,但是在35%左右徘徊,2000年再次达到43.9%。,第三个阶段:2001年至今,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增长。2002年突破50%,2005年

28、已经高达63%,2006年更是达到67%的高点,此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7年开始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步回落,2008年为60.2%,到去年2011年更是低至50.1%,仅比2002年高0.1%。,反观国外,从1980年到2001年,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的外贸依存度大体稳定在14%20%的范围内。 思考: 贸易依存度大好,还是小好?为什么? 外贸依存度快速提高会带来隐患吗? 太高,国内经济易受国外经济的影响 太低,就没有充分利用国际分工的利益,外贸依存度增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对外贸易摩擦加剧 由于我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出口遭遇国外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明显增多。 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能源

29、、矿产资源、某些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依存度高容易使本国的经济命脉受制于人。一旦国际经济出现较大波动, 必然使国内经济出现一些困难。,影响国内产业发展 我国的高外贸依存度表现为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而这种低附加值行业的不断扩容不利于我国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增加了实现提高外贸竞争优势目标的难度。 恶化贸易条件 我国是一个大国, 一旦大量进口,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恶化贸易条件,降低我国的经济福利。,我国贸易依存度过高的原因,进出口加工贸易的影响 加工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其附加值并不是很高,而且加工贸易的多数原材料和生产设备需要进口,导致了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度的大量增加。 产业结

30、构的不合理 一个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越高,那么贸易依存度就相对越低,因为第三产业属于比较难以进行贸易的产业。,国家贸易政策的影响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外贸易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我国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的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外贸政策的产物。 较低的汇率政策的影响 19781994年期间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贬值中,刺激了出口,由此导致了我国出口额的大幅上涨。,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引起了很多经济学家的兴趣与争论,指出这种简化计算的不足,有人建议进一步改进外贸依存度的计算方法。 工业外贸依存度 服务贸易对外依存度,国际贸易的分类,按交易标的物的特征可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有形

31、贸易(Visible trade 或tangible trade)又称货物贸易。这种贸易的标的物是物质产品。它们具有可触摸、可看见的、外在的物理特性。传统意义上的国际贸易就是指这类。 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或intangible trade)又称服务贸易。是指服务这类产品的交易。这种贸易标的不是物质产品,而是服务。它们不具有可看见和可触摸的外在物理特性。,2019/4/17,83,商品贸易,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把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共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

32、1924个基本项目。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协调制度”,(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HS ),是指在世界海关组织商品分类目录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目录的基础上,协调国际上多种商品分类目录而制定的一部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服务贸易又可分为两类,要素服务贸易(factor service trade) 劳动、资本、技术和土地 非要素服务贸易( nonfactor service trade ) 国际运输、旅游、教育、会计、咨询,2019/4/17,85,国际服务贸易的四种实现方式,过境交付 国外银行为本

33、国居民提供服务 境外消费 出国旅游、留学 商业存在 服务企业到国外开业 自然人移动 出国讲学、行医,2019/4/17,86,各国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单位:%),87,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GDP及其构成,88,历年世界出口额与国际服务贸易出口额情况,89,中国不同年份GDP的产业结构,(单位:%),90,1989-2006年中国商品和 服务贸易差额情况(BOP),(单位:亿美元),按货物移动方向可分为出口、进口、复出口、复进口贸易及过境贸易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指把本国或本地区生产的商品销往其他国家或地区。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指购入外国或其他地区生产的

34、商品。 直接运输贸易(Direct Transport Trade):指生产国和消费国间的商品交付没有经过第三方的领土的贸易活动,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是指输入本国或本地区的商品未经加工就出口的情况。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是指贸易国之间的商品交易需通过第三国国境的情况。 过境贸易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接的过境贸易(仓库保存),另一种是直接的过境贸易(结关)。,93,甲,乙,丙,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没有直达的航线; 第二,生产国或消费国中至少有一方是内陆国,且两国又不接壤。,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 举例,思考:过境贸易与

35、转口贸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转口贸易中,第三国参与贸易过程,起媒介作用;过境贸易中,第三国不参与贸易过程 转口贸易中,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是间接贸易;而过境贸易中,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是直接贸易 过境贸易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而转口要有一个正常的商业加价。,按结算方式可分为现汇贸易与易货贸易,如果国际贸易中采用可自由兑换货币来结算的话,就称为现汇贸易,也称为自由结汇方式贸易(free-liquidation trade)。现在国际贸易中主要采用这种结算方法。 有时候,贸易双方缺少可自由兑换货币,可以采用以货易货的方式(barter)来结算,即双方交换的商品经过计价以后,用等值的不同商品互相交换。 政

36、府间的易货贸易因需要签订贸易协定或支付协定,又被成为协定贸易。,按统计边界不同可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在对外贸易统计时,若以国境为界,凡进入国境的商品算作进口,离开国境的商品算作出口,则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额之和便为该国的总贸易(general trade)。若以关境为界,凡运入关境的商品算作进口,运出关境的商品算作出口,则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额和便为该国的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 思考:过境贸易应该被总贸易体系统计,还是被专门贸易体系统计呢?,97,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国境 关境,=,5%,按运输方式分类,海运贸易(trade by seaway) 陆运贸易(trade by ro

37、adway) 空运贸易(trade by airway) 邮购贸易(trade by mail order) 多式联运贸易(multimodal transport trade) 思考:请比较上述各种贸易方式的优缺点。,按有无纸单证可分为有纸贸易与无纸贸易,有纸贸易或单证贸易(documental trade or trade with documents)是指在国际贸易交易过程中,通过单证等商业文件的交接进行结算支付并履行合同的一种贸易方式。 无纸贸易(trade without documents)或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电子数据交换,是一种将贸

38、易、运输、保险、海关、银行等部门的电子计算机联网,对商务信息按国际统一标准进行格式化处理,并把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相互交换和自动处理,在不使用纸单证的情况下完成询问、订单、托运、投保、报关、结算等业务手续的一种现代化通讯管理方式的新型贸易。,小 结,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称呼。以国际贸易为研究对象的国际贸易学学科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历史与现状、理论、政策措施以及与其有关的各种理论与现实问题。 2国际贸易是一个基于国际分工的历史范畴,其产生、发展都与国际分工息息相关,它是在国际分工不断促成的世界市场中得到发展的。 3依不同的标准,国际

39、贸易可以被划分为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出口与进口、自由结汇贸易与易货贸易、双边贸易与转口贸易、总贸易与专门贸易等类型。,4一国对外贸易状况可以分别由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贸易差额、贸易条件等统计指标来反映。 5对外贸易依存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经济体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增加,2006年上升到了67,这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对外贸易系数太高,有人认为无需杞人忧天,有的学者则较为理性的从对外贸易依存度计算公式出发较为深入的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进行了研究。,实践与讨论 1整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相关数

40、据,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地理方向、贸易条件变化等指标的特征,并指出其发展变化趋势。 2整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相关数据,并请结合专栏研究谈谈你对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看法。,国际贸易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局部均衡分析 :分析某一时期,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的价格或供求所达到的均衡,是一个市场一种商品的均衡。 比如对于关税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就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商品供求和封闭经济中的市场均衡,3 P* =2 1,过 剩,短 缺,e,中国大米市场,0 100 Q*= 150 200 大米数量 (Q),S 供给,D 需求,大米价格(P),105,开放经济中的产品市场,

41、大米价格 (P),出 口,大米价格 (P),D 需求 D 需求 0 100 200 大米数量(Q) 0 100 200 大米数量 (Q) (a) (b),P* 3,S 供给,S 供给,e,P* = 1,e,进 口,开放经济中的中国市场,一般均衡分析 :研究整个经济体系即所有市场的价格和产量均衡的一种分析方法,即各个市场、各个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例如在研究古典、新古典以及新贸易理论的时候,为了更好地认识三者的区别,通常会使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2019/4/17,107,一般均衡分析,供给方面: 生产可能性曲线 /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42、/ Frontier,简称PPC或PPF),机会成本不变的PPC 机会成本递增的PPC 机会成本递减的PPC,大米,大米,小麦,小麦,小麦,大米,109,需求方面:社会无差异曲线 (CIC),无差异曲线 (复习) 社会无差异曲线,大米,小麦,CIC1,CIC3,CIC2,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2019/4/17,110,封闭条件下的总体均衡 (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P*r/P*w),(Pr/Pw),小麦数量 W,A F,C E,CIC3 D CIC2 B CIC1,0 R 大米数量,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 动态分析的分析方法,1、静态分析 :比如,在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中,H-O模型

43、假设各国的需求是一样的,供给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而不同,这就与有些理论中的假设各国的供给是相同的,而需求是不同的有较大的区别,相应的理论分析框架也就有较大的差异。,国际贸易学的主要研究方法4,2、比较静态分析 :例如,在比较关税壁垒措施和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经济效应的时候,首先假定考察对象国实施关税壁垒措施并分析相应的经济效应,然后假定考察对象国实施非关税壁垒措施并分析相应的经济效应,最后把二者放到一起进行对比,得出它们对一国经济影响的异同。,国际贸易学的主要研究方法5,3、动态分析 :举例来讲,美国经济学家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说,就是国际贸易理论中一个比较成功运用动态分析的理论,该理论比较好地解释了

44、为何同样的产品会在要素禀赋截然不同的国家间进行生产。,实证经济分析和规范经济分析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positive statements) 规范分析(normative statements),Polly: 贸易保护政策加剧了失业 Norm: 政府应该加强国家产业的保护,参考资料1,书目: 1、陈同仇、薛荣久 主编,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曼昆,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3、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Dominick Salvatore,INTERNATIONAL ECONOMICS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版

45、5、海闻、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版 6、龚关,国际贸易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版 7、甘道尔夫,国际经济学(第一卷),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版,参考资料2,期刊: 1、世界经济 2、国际贸易问题 3、国际贸易 4、国际商报 5、国际经贸消息报 6、 World economy 7、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eview 8、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参考资料3,数据来源网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局) 5、www.wto.org (世界贸易组织) 6、www.imf.org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7、www.worldbank.org (世界银行) 8、www.nber.org (国民经济研究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