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中期工作.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13247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究的中期工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课题研究的中期工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课题研究的中期工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的中期工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的中期工作.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研究的中期工作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陈如平 2007年7月2日,承德 课题研究的阶段划分 w 选题阶段。 w 课题申报与立项阶段。 w 开题论证阶段。 w 课题实施阶段。 w 中期检查与课题修正。 w 课题研究的成果总结阶段,又称结题鉴 定阶段。 从科研管理的角度看, w 过程和成果同样重要,没有过程就没有 高质量的成果。 w 立项(蓝图,科学有效)。 w 开题(施工计划,分工、过程和阶段目 标)。 w 中期检查(半成品,调整与完善)。 w 鉴定结题(成品)。 课题中期的主要工作 w 1、检查课题研究的进度。 w 2、评估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度 。 w 3、评估研究方法的适用情况。

2、w 4、收集与积累和课题研究有关的资料。 w 5、初步整理与总结研究成果。 w 6、完善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一、检查课题研究进度 w 按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所制订的时间安排 ,检查研究进度,确认总课题(包括子 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w 课题实施方案一般规定有明确的研究步 骤与具体时间安排。经过开题论证后的 方案通常被认为是 二、评估研究目标与任务 w 核实研究目标和任务是否落实。 w 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必要时可对目标 和任务作适当的调整。 w 还要进一步梳理问题的分析框架。 (一)评估研究目标 w 研究目标应具体、明了、简练,并具有可评价 性(可鉴定性)。 w 常见问题:不写研究目标;目标

3、与内容混合在 一起;目标定得过高;目标制订不具体,难以 进行评价;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把研究目标停留在教学目标的层次上等。 w 课题研究的目标应突出:通过研究将得到什么 新理论、新理念、新观点、新认识、新模式、 新途径、新方法、新对策等。 案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的实验与研究 w 此课题的研究目标可拟写为: w (1)掌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状况。 w (2)探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 与方法; w (3)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 模式。 (二)清理研究内容 w 研究课题要通过研究内容来体现。一项科研课 题,如果提不出研究内容,就无从研究。研究 内容的多少与研究课题的大

4、小有直接关系。研 究课题大,研究内容就多 。 w 研究内容的确定: (1)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为了要达到研究 目标,需要研究什么内容。 (2)从现状研究、归因研究、方法或对策研 究几方面来确定。 现状研究是基础, 归因研究是为了寻找解决问 题的突破口,方法或对策研究是研究重点。 案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的实验与研究 w 其拟定的研究内容和重点为: w (1)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w (2)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状况。 w (3)分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偏低的原因,提出提高学生自 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w (4)探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有关规律。 w (5)探究从课堂教学、

5、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家庭等 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重点) w (6)构建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含 各学科)。(重点、难点) (三)梳理问题的分析框架 w 其实质是寻找问题分析的维度和关键要 素,确定研究的切入口,俗称“抓手” 。 w 举例说明: w 学校管理问题的分析框架; w 学校质量标准的分析框架; w “从理念到行动”的经验分析框架 试用三维结构法来分析学校管理问题 维维度管理内容管理要素 管理职职能规规划、组织组织 、人事、指挥挥、协协 调调、报报告、预预算、控制、评评价 、创创新 管理的方法 、技术术与手 段 工作部门门 德育、课课堂教学、体卫

6、艺术卫艺术 、 行政管理、教师师培训训、教育科研 、家校关系、学校文化、制度建 设设 管理内容 人 个体人 学生、教师师、校长长、家长长、社区 成员员等 管理主体 组织组织 人 班级级、年级级、教研组组、年级组级组 、家长长委员员会、社区教育委员员会 等 学校质量标准的分析框架 w 结构性质量指标,或称硬指标,主要包 括教师、学生、班级人数、师资条件以 及总体上的物质环境等。 w 过程性质量指标,或称软指标,主要考 察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有更直接关 系的变量,如师幼互动、课程、健康和 安全、家长参与等。 (四)问题提出的三种方式 w 1、问题包(按主题及逻辑顺序将各种问 题罗列出来); w

7、2、问题链(将各种问题按类别和层次建 立联系); w 3、问题树(用“树图”将各种问题的相 互关系描述清楚)。 1、问题包:课堂研究的问题 (1)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做些什么?他们如何度 过课堂的时间? (2)课堂中发生了哪种互动?谁跟谁说话,说些 什么? (3)教师如何管理班级?课堂的规则是什么?他 们如何管理学习材料,时间、空间、学生行为以 及他们自己的教学策略? (4)学生学什么?他们从事什么学习任务,投入 的程度和成功的程度如何? (5)一个学校日或一节课是什么样的,个人或小 组在校外还有何相关的学习活动? (6)教师对学习能力超常的学生以及学习困难 的学生有什么特别的措施? (7)同一

8、主题怎样教给不同年级的学生? (8)当学校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或新的评 价体系、采用新的作息表时,课堂有何反应 ? (9)课堂决策是如何进行的?由教师?由学生 ?还是由双方协商进行? (10)当学生搅乱课堂或者表现出反社会的倾 向时,教师会采取什么措施? (11)我可以怎样改进我的教学? (12)课程有没有连贯性和一致性? (13)全校或同部门教师是否持有相同的信念、期 待和文化?这些学生能否理解? (14)师生是否以相似方式感知同样的事件? (15)当学生不理解某事时,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16)教师如何给学生解释一个新的主题? (17)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中如何被监测和评价? (18)学生怎

9、样在小组中学习?他们从事哪种任务 、谁来决定,他们是否相互协作? (19)学科知识的地位如何?学生可能获得什么知 识、技能、态度和行为?如果教师不知道某一特 殊题材的细节时情形是怎样的? (20)教师如何进行课堂决策? 问题包:学生的态度 w 1)对学科的态度(如:数学没意思,数学很难); w 2)对学习的态度(如:能和同学一起讨论很有意思 ); w 3)对自我的态度(如:我是有用的,我很聪明); w 4)对自我作为学习者的态度(如:善于学习,学习不是 我的事情); w 5)对他人的态度(如:友善地,宽以待人,助人为乐 )。 问题包的设计提示 w 按教育要素分析如下: w 教育思想(目的、理论

10、、理念)。 w 教育主体(教师、学生)。 w 教育内容(课程、教材、活动与资源)。 w 教育方法、手段与技术。 w 教育环境。 w 2、问题链的基本程序 w (1)每个学期末向全园或本部门教师布置假 期作业,要求思考想在下学期解决的各类问题 ; w (2)开学初收集上来,整理归类(类别与层 次),相关人员如园长或主任等人,进行初步 的讨论分析; w (3)必要时,邀请熟识幼儿园情况的专家学 者进行分析,形成“问题链”表; w (4)教师根据幼儿园或部门的要求,在规定 时间内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链模型 类别与层次 第一类问题 第二类问题 第三类问题 第四类问题 第一层问题 + + + +

11、第二层问题 + + + + 第三层问题 + + + + 第四层问题 + + + + 第五层问题 + + + + “问题链”模型示例 问题类别问题类别 与层层次 课课程改革课课堂教学教师发师发 展学校管理 第一层层次 校本课课程改革 开发发与利用 教与学方式的 转变转变 教师专业师专业 化发发 展有效途径 提高学校管理 科学性民主性 第二层层次 校本课课程资资源 建设设 课课堂教学改革 的策略与方式 校本教师师培训训改善学校领领 导导形式 第三层层次 校本教材的编编 写 多元教学方法 在课课堂中的 应应用 校本教师师培训训 的实实施 教师师、家长长 参与学校管理 与决策 第四层层次校本教材编编写

12、 的培训训 小组组合作学 习习的有效性 教师师、家长长 参与 第五层层次 3、问题树 第三层 次问题 第一层次 问题 第二层次 问题 第四层 次问 题 试一试 w 第一步:将你想要解决的所有问题罗列 出来。 w 第二步:按问题的类别和层次,分析和 梳理这些问题。 w 第三步:在你的脑里形成“树图”,到 此为止就可初步知道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 w 第四步:付诸行动。 三、评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 我们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 w 文献研究法; w 经验总结法; w 案例研究法(个案法); w 叙事研究法; w 行动研究法; w 实验研究法; w 比较研究法,等。 案例:深入研究和了解学生 w 加强对

13、学生的研究,真正转变学生观, 彻底 改变“眼中无人”和“课中无人”的现象, 进而改变课堂教学的基础。 w 研究学生,不仅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更要研 究的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对个性发展的影 响。 w 观察和研究学生在学习环境中的行为。(课 堂、学校与家庭) 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申继亮 ) 你了解学生吗? w 你喜欢什么样的学 校 w 你最喜欢学校的什 么? w 你如何取得最佳的 学习效果? w 你喜欢哪个学科? 为什么? w 你在家说哪种方言 ? w 你曾去过哪些地方 或国家? w 今天我能帮助你学 习什么? w 你希望自己在学校 可以做什么? w 你喜欢哪些体育运 动?有什么业余爱 好? w

14、你是否会演奏乐器 ? w 了解你的学生 w 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态度、情感需要和发 展潜力。 w 给学生做出一个综合的判断。主要途径有书 面测试、面试、家访、平时观察、与其他成 人交流。 w 根据以上途径获得的成果,给每个学生设计 一份教育方案。以此来教育和培养学生。 一般地,学生智能发展依赖于 以下三个因素: w (1)生物禀赋,包括遗传或基因因素及出生 前、出生中及出生后对脑的伤害。 w (2)个人生活历史,包括与家长、教师、同 伴、朋友及促进或阻碍智能发展的他人一起 生活的经历。 w (3)文化和历史背景,包括出生和成长的时 间和地点,不同领域文化、历史发展的本质 和状态。 儿童的生态系

15、统(Helen Bee) 中观系统 微观系 统 父母的工作场所 学校董事会 父母教师协会 父母的朋友 家 庭 白天照看 公园/游戏场 学 校 其他学习环境 儿童的行为 宏 观 系 统 , 如 社 会 。 案例:课堂观察的重要性 w 如果教师能够意识到课堂里在发生什么 ,而且能够准确地监控他们自己的以及 学生的意图和行为的话,那么就对教学 成功起决定性作用。 w 经验丰富的教师,必然拥有较精致的观 察技巧,在短时间内,即能敏锐而精确 的解读教室内事件的发生,并有能力预 防及处理各种教与学的问题。 课堂观察的内容(1) w 从观察资料的来源来看,在课堂观察的 过程中,首先要观察从视觉上获得的资 料

16、,同时还应注意包括来自听觉、嗅觉 、触觉等的其他感官可获得的资料。 课堂观察的内容(2) w 从观察者的身份来说,如果观察者是该班级的 教师,也就是教师一边教学,一边直接进行教 室内的观察。此时,观察对象主要是学生的行 为与经验,包括学生的学习性行为,学生的人 际间互动情况,以及有关学生穿著、仪容、所 携带的物品、课桌上下摆放的东西等非学习性 行为表现。这些行为表现,都与其学习品质有 关,而且都是教师用以判断学生学习状况的重 要线索。 课堂观察的内容(3) w 从观察的途径和手段来说,如果观察的对象是 自己的教学录象带,或是其他教师的教学情况 时,则教师及学生的行为及经验,都是主要的 观察重点

17、。教师方面则包括讲解能力、提问技 巧、教学沟通、多媒体运用、学生行为管理、 教学准备、组织、评价,甚至是教师的课堂观 察能力等,都是极值得观察的对象。至于学生 方面的观察,则同样要包括学生的行为性与非 行为性表现。 课堂观察的内容(4) w 从教室情境来看,由于教师、学生、教 材与环境等因素,以及各因素间交互作 用的结果,都足以严重影响师生的教与 学行为。因此,在观察师生的行为之余 ,还要注意观察教室内外的情境,以及 教材的使用状况。 案例:从理念到行动 学校特色发展的经验研究 理念 制度 策略 行动 成都磨子桥小学的“阳光教 育” w 阳光教育理念: w 阳光是一种态度; w 阳光是一种关怀

18、; w 阳光是一种和谐; w “态度”代表该模式的指向。(崇高、朴 素、积极、向真、向善、向好)。对事物 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加以对待。“关怀 ”代表该模式的行动。“和谐”代表该模 式的结果。 理解“阳光” w 阳光:在人们的心目中,阳光代表着光明、温 暖、和谐与生机。在教育中,我们需要的是阳 光的特征: w 光明(真善美的力量); w 温暖(幸福、快乐的情感); w 多彩(对价值多元化的尊重和创新精神的 肯定); w 和谐(互相包容、互相映衬所体现的美丽 ); w 生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 师 的 “ 十 二 项 修 炼 ” w 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引人入胜; w 修炼自己的语言,让

19、它妙趣横生; w 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传神丰富; w 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 w 修炼自己的行为,让它规范专业; w 修炼自己的学识,让它有如涌泉; w 修炼自己的脾气,让它逗人喜爱; w 修炼自己的个性,让它鲜明唯美; w 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平和美丽; w 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超凡脱俗; w 修炼自己的灵魂,让它崇高圣洁; w 修炼自己的人生,让它阳光幸福。 十六“知晓” 知晓学生的姓名含义 知晓学生的生活习惯 知晓学生的个性特点 知晓学生的行为方式 知晓学生的思维方法 知晓学生的爱好兴趣 知晓学生的困难疑惑 知晓学生的情感渴盼 知晓学生的心路历程 知晓学生的知音伙伴 知晓学生的成

20、长规律 知晓学生的家庭情况 知晓学生的上学路径 知晓学生的社区环境 知晓学生的家长思想 知晓学生的家长愿望 四、收集与整理课题资料 w 重视研究过程中各种资料的积累。 w 随时随地收集课题研究资料。 w 建立课题研究资料,加强课题研究的管 理与有效利用。 w 其主要功能是为研究成果的初步总结与 提炼奠定基础。 课题资料的整理 w 整理资料是继收集资料之后,作为课题 研究操作程序的继续,是一种对于有价 值信息的自觉的加工与管理。 w 整理资料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保存与应用 。 课题资料整理的三个步骤 w 分类。即在特定的专题中,建立资料的种属关 系。 w 排序。小额资料可依时间顺序往下排列。大额 资

21、料可分年度排序:首先标明年度,然后估算 年度可能总额,以0占位留空,如99001, 010001等。号码标记在统一位置上,或左上、 或右上,一经确定不要随便变动。 w 编目。有关项目,一般指:类别、编号、资料 名称、作者、发表日期、资料来源、入档日期 。 资料整理的核心工作 是资料的分类 w 首先解决按什么标志分类,而分类标志就是资 料分类所依据的特征。它有两条原则: w (1)应根据研究课题的目的来确定分类标志 。 w (2)应选择能反映研究的事物的本质的分类 标志。 w 其次,是对资料进行质量分类和数量分类。 w 还要注意把反映人们主观意见、感受的资料和 反映客观事实的资料分开,把反映特殊

22、情况的 资料和具有总体特征的资料区分开。 五、总结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研究成果的总结 w 要及时认真、系统地总结阶段性研究成 果。 w 教育科研成果一般包括两类: w 研究性成果(包括研究报告、论文 、论文集、教案、课件、工具、数据库 等,其中论文是最主要的形式)。 w 发展性成果。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 发展。 研究性成果的主要特征 w 论文:规范性(学术论文的标准格式包括:题 目、作者及单位、内容提要、关键词、正文、 注释、参考资料等)、创新性、独特性; w 论文集:内容分类的逻辑体系(按工作,按学 科,按综合程度) w 课件:兼容性; w 数据库:丰富性、权威性。 研究结论的重要特性 w 科学

23、性(是否符合教育发展、学生发展和学 校发展的规律); w 普适性(能否普遍适用,还是相对适用;应 考虑观点结论的概括化程度); w 局限性(分析结论成立的时空条件、人员条 件,及操作限制); w 文化性与情境性(明确指出研究中存在的客 观问题)。 案例:校本教研的基本流程 w 校本教研制度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 制度,“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 “个人反思”三位一体,是校本教研制 度三大组成部分。我们在研究过程中, 根据教研实际情况和需要,进一步将校 本教研具体化为七个关键步骤,即问题 诊断、理论引领、实践跟进、同伴互助 、个人反思、研讨升华、行为转变。见 下图: 校本教研流程图 结论:相互

24、关系 w 在以上步骤中,“问题诊断”是起点, “理论引领”是关键,“实践跟进”是 实质,“同伴互助”是重要补充、“个 人反思”是提升、“研讨升华”是教师 心理经验的交融、“行为转变”是落实 。“实践跟进”的关键途径是制作“案 例”。 案例:徐治兴快速高效作文教学法 理论形成的四个层次 (1)描述与解释教育事实(对现实和 问题的描述与解释); (2)概括与提炼核心概念(对事实内 在意义的精确概括与提炼); (3)形成观点、命题与假设(以某种 逻辑将概念联系起来); (4)形成新的理论(基于事实判断、 经验推测的一组假设)。 理论形成示意图 教育事实 核心概念 命题与假设 新理论 现实问题现实问题

25、 知识基础 语言基础 内在逻辑 初步判断 实践验证修正理论 案例:钱梦龙的“三主”“四式 ” 语文导读法 语文教学思想 教学效率与质量 三主 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教学为主线 四式 基本式 自读式 教读式 辅读式 钱梦龙语: 新教学法 是“寻常词 语的组合” 建立理论模型 w 强调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探讨“怎么做”才是 最有效的。条件成熟时,可采取理论建模的策 略。抓住几个要点: w (1)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系统,并作分析。 w (2)这个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包含诸多 相互联系的要素。 w (3)建立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w (4)描绘并呈现结构化框架。 试一试 w 把教学看作一个系统

26、。它的结构与要素 。 w 把课堂看作一个系统。它的结构与要素 。 w 把班级看作一个系统。它的结构与要素 。 w 把学校看作一个系统。它的结构与要素 。 成功的学校 成功课堂成功家校 成功教师成功学生 成功家长 成功教育的文化环境 成功教育的制度建设 案例:成功教育模式 + + + 案例:智慧型学校建构模型 领导 教师 学生 家长 管理 教学 学习 家教 显 性 文 化 隐 性 文 化 德育 六、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w 完善课题管理制度 w 加强课题组建设与活动 w 开展合作研究 警惕8个问题 w 有行动无研究; w 有研究无成果; w 有成果无转化; w 有定性无定量; w 有叙事无提炼; w 有课题无问题; w 有师本无校本; w 有分析无元分析。 致课题研究者 w 干教育必须抓科研,科研是先进的生产力。 w 干科研必须突出特色,特色是科研的生命。 w 抓特色必须注重创新 ,创新是科研的灵魂。 要创新必须遵循科学方法,它是从业者共同遵 循的工作方式。 w 科学方法必须以科学精神为指导,它是建立在 理性基础上的怀疑、批判精神和思想的自由。 批评是学术研究的生命。 w 为人类谋幸福是教育科研的最高道德标准。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