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14古代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2.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613532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WPS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14古代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2.wps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14古代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2.wps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14古代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2.wps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14古代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2.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14古代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2.wps(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板块组合滚动练 1414 古代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 题。 扑蝴蝶 赵师侠 清和时候,薰风来小院。琅玕脱箨,方塘荷翠飐。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园 林绿阴初遍。 景何限。轻纱细葛,纶巾和羽扇。披襟散发,心清尘不染。一杯洗涤无馀, 万事消磨去远。浮名薄利休羡。 注 琅玕:翠竹的美称。箨: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上片以景物描写为主,薰风来院,琅玕脱箨,方塘荷翠,清新雅致又不乏生机。 B“”下片以抒情为主, 纶巾和羽扇 化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向往。 C“

2、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句式倒装而形成的错位结构具有妙趣横生的表达效 果。 D“一杯洗涤无馀”形象地写出了词人的心绪在饮酒中得以释怀,表现了其淡泊名利的 心境。 解析 B 项,“纶巾和羽扇”没有化用典故,也没有“表达了词人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 向往”,词人意在表达自己的不俗装束与不凡气度。 答案 B 2结合全词,分析词人的形象。(6 分) 答:_ 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考生应首先确定人物形象体现在哪些语句 中。这首词上阕主要是写景,从景物特点中可见词人的心性品格;下阕直写词人形象和情怀, 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然后用一些准确的词语概括出词人的形象特点即可。 答案 全词

3、刻画了一位雅致洒脱、心境明澈、超脱而不慕名利的词人形象。词人对所写 之景的喜爱,如薰风来院,绿竹翠荷,侧面烘托了词人的情趣和雅致。词人轻纱细葛、羽扇纶 巾、披襟散发的装束中自有一份洒脱和不凡气度。“心清尘不染”“洗涤无馀”“万事消磨去 ”“”远浮名薄利休羡 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内心明澈、不慕名利的超脱心境。 二、名句名篇默写(6分)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坚守正道来表明自己的心志的句子是“_, _”。 1 (2)苏轼赤壁赋中“_,_”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 更替、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 (3)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写自己身着粗袍敝衣处于衣着华丽的同舍

4、生之间却“略 ”“无慕艳意 的原因是: _,_”。 解析 易错字:(1)伏;(2)盈,卒;(3)奉。 答案 (1)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2)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3)以中 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柴门小院 王本道 记忆的底片中,似有幅图画,那是一棵老树掩映下的一个方方正正的小院。院墙底部砌有 尺把高的青石,上部多由稀疏的树木枝条拼凑而成,高不盈米。院门十分简陋,由薄薄的木板 条钉制而成,门上无锁,通常是四敞八开的,夜间也只是虚掩着。透过院墙和院门的缝隙,清 晰可见院中栽种的瓜果菜蔬、欢蹦乱跳的鸡鸭猫狗、墙上

5、挂着的农具、墙角立着的磨盘,还有 那一串串金灿灿的玉米和红艳艳的辣椒。有时候,能看到院里老人拉着幼小的孩子蹒跚学步, “系着围裙的女人安静地择菜, 咯咯咯”地召唤着鸡鸭吃食这是当年我在辽南山区插队时, 每天都司空见惯的柴门小院。 这样的柴门小院,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计其数,千百年来,它们供一代代子民繁衍 生息。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到十年寒窗、面壁苦读,一个个孩子在柴门的进进出出中长大 成人,而后告别小院,走上各自的人生舞台。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柴门小院怀有厚重的情 感,寄托了无限情思,无论走到哪里,无不葆有质朴的家国情怀,涌动着割舍不断的乡愁。 那一幢幢质朴无华的柴门小院,演绎着许多动

6、人的故事,续写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日 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风雪交加的夜晚,出门在外的游子归心 “似箭,远远看见柴门内微弱的灯光,听到门前的犬吠,那是何等温暖与亲切。 峥嵘赤云西, 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诗圣杜甫在饱受安史之乱的磨难之后,与家人久别 重逢时发出这样的感慨。柴门虽然简陋,但是它淡泊宁静,里里外外的人和事都清晰可见。“去 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当年那位风流倜傥的 才子崔护,若不是透过柴门的缝隙,一睹那位面若桃花的姑娘的风采,如何能最终成就一段佳 话? “”“”在中国,由于 门第 观念, 门 有着

7、诸多讲究,历来颇受重视。旧时男女谈婚论嫁, 首先想到的是“门当户对”,女孩子出嫁被称作“出门子”,迎娶新媳妇称为“过门”。而“”门 的种类更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所有的门中,柴门当属造型与材质最为简陋、价值最为 低廉的,却也是数千年来中国老百姓用得最多的门。近 30 多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 2 住条件的改善,华夏大地随处可见“向阳门第春长在”。然而有一段时间,一些“先富”起来 的人们对于“门”的内涵有过误解。他们过分注重装点“门面”,门楼越砌越高,金碧辉煌, 且户户朱红的大门终日紧锁,只留一个“猫眼”用以察看外面的动静。一幢幢封闭的宅院如同 一座座戒备森严的堡垒,让人望而生忧,望而

8、生畏,寄托着游子乡愁的那一个个小院已无从可 寻。 一个秋日,在从红海滩归来的途中,我顺路去了盘锦市大洼区石庙子村。距村口不远处, 就看到几户乌瓦白墙的民居,透过柴门和院墙的缝隙,清晰可见院中栽种的五彩斑斓的鲜花, 以及几株硕果盈枝的苹果树、梨树、枣树。我似乎又回到了当年插队的村庄,见到了那一个个 修缮一新的柴门小院。在那里,我与知青同学们交谈、嬉戏,周遭树上是熟透的苹果、红枣、 香梨,秋意正浓。朦胧之中,辽南山区的那些柴门小院,与如今我生活的辽东湾的乡村小院连 成了一片,与祖国江南塞北广袤土地上所有的柴门小院连成了一片华夏大地上,一眼望不 到尽头的柴门小院,蜿蜒曲折,一直通向遥远的地平线,如同

9、古老的大河、大江,绵延不绝。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中引用杜甫、崔护等人写到柴门的诗篇,不仅丰富了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而且也从艺术作品塑造形象的角度展现了柴门小院另一番风采。 B作者当年作为知青来到辽南山区插队,每天住在柴门小院之中,生活虽艰辛苦闷但也 不乏乐趣,故能将记忆中普通的小院写得生动形象,别有趣味。 C受“门第”观念影响,中国人对“门”很重视,由此衍生出“门当户对”“出门子” 等熟语。与其他种类的门相比,中国农村的老百姓用得最多的就是柴门。 D“门上无锁,通常是四敞八开的”与“朱红的大门终日紧锁,只留一个”猫眼 ,表 面上说两

10、种不同形式的门,背后却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心态。 解析 B“”项 生活虽艰辛苦闷 在文中没有依据。 答案 B 5文章开头不惜笔墨重点描绘了记忆中的柴门小院,作者笔下的柴门小院有何特点?这 样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_ _ 解析 对柴门小院特点的概括,可以从表现出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的生活两个角度概括。 作者写柴门小院,表现出对这种过往生活的怀念,与“过分注重装点门面,户户朱红的大 ”门紧锁 的现象形成对比,有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答案 小院的特点:院墙古朴低矮,院门简陋敞开,院内生活气息浓厚。作用:表达 作者对乡村朴素生活的怀念留恋。与下文柴门小院近年的逐渐消失形成对比,引起人们

11、的思 索,有提示主旨的作用。用精细的笔触描绘出了柴门小院的温馨,既开篇点题,又能引起读 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 6柴门小院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更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和精神,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概括文中的柴门小院具有哪些内涵。(6分) 答:_ _ 解析“” 此题考查探究散文的主题内涵。从文章内容看, 柴门小院 不仅是一种建筑, 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怀。探究时,可围绕题目的提示,结合作 者的情感分析。 答案 千百年来,柴门小院遍布于古老的中华大地,伴随着人们的繁衍生息,寄托着 人们的家园情怀,饱含着浓浓的乡愁。柴门小院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演 绎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流传给后代,已成为文化、精神的符号。柴门小院代表着宁静质朴、 温馨安闲的生活,中国大地上的一座座柴门小院,是中华文化和历史发展、延续的象征。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