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但丁.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18194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13.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但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第二节但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第二节但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亲,该文档总共10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节但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但丁.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但丁,波堤切利但丁肖像,第二节 但丁和他的神曲,学习目的与要求,1、识记:神曲艺术表现形式(梦幻、寓意 象征);诗集新生。 2、理解: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 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地狱”“炼狱” “天堂”的象征意义; 神曲的艺术成就。 3、掌握:但丁的神学世界观与人文主义思想因素 的矛盾在作品中的反映。,了解但丁的生平和主要 创作。掌握神曲的思 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知识点,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生平与创作 神曲,相传但丁住过的房子,生平与创作,但丁,出生于佛罗伦萨小贵族家

2、庭,从小熟读罗马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的作品。 曾积极投身反封建贵族斗争,1300年佛罗伦萨建立共和政权,被任命为行政长官。因反对教皇干涉内政,遭到迫害。 1302年被流放20年。流放期间进行创作,写作了神曲 。,一生有两件重要的事情: 不幸的爱情贝娅特丽丝 20年的流放生活,但丁的情感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他的创作分别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情感生活的影响:,但丁与贝亚特里齐的相遇、以及贝亚特里齐于盛年辞世,是但丁一生中最具神秘性的事件,对他的人生与创作均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早期作品新生就主要讲述乐他对贵族女子贝亚特里齐超尘脱俗的恋慕之情,而在后期代表作神曲中,最突出的仍是贝亚特里齐的形象。,政治

3、生活的影响:,他成年后,加入圭尔弗党,积极参与城邦政治生活。这段经历对他后半生影响很大。1300年他当选为佛罗伦萨共和政府六位执政之一,到达政治事业的顶峰。他坚决反对教皇干预城邦内政。1302年,他在异乡得知,他被黑党判处终身流放,自此再也没能回到佛罗伦萨,在意大利各城市流亡。政治抱负付诸东流,决心在诗歌中建立不朽的基业,通过伟大的文学作品抒发自己对意大利和佛罗伦萨的深厚情感。于是,历时十余年,完成了长篇巨制神曲,在书中寄寓了他一生的坎坷、理念与梦想 .,新生:第一部向读者剖露作者最隐秘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 神曲:作品抒发了深广的忧愤。 飨宴:意大利第一部用俗语写成的学术论著 。 论俗语:为

4、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帝制论: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政治和宗教平等 。,主要作品:,新 生(1295) 第一部向读者剖露作者最隐秘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威尼斯手抄本但丁与贝亚特丽丝,诗集新生(1295),贝娅特丽丝生于1266年,比但丁小一岁。她是但丁从小就恋慕的人。后来和但丁的朋友结婚。虽然只见过几面,但丁却把她看作是圣洁崇高的象征,并对她产生了刻骨铭心的精神之爱。写诗来歌颂她,1290年她夭逝,但丁将这些诗用散文连缀起来,取名新生。,新生中,如每个钟情的灵魂,诗人记述了一个爱情吞噬他的心的幻景:,每个钟情的灵魂,每个钟情的灵魂啊,每颗温柔的心, 我把这些诗句呈献在他们

5、面前, 我期望他们答和我心灵的呼唤, 我把敬意献给他们的主人爱神。 当群星辉映的夜之良辰 将近三分之一已经过完, 爱神出其不意地向我显现, 他的神态呀,回忆起来都动魄惊心。 爱神拿着我的心,似乎满怀欣慰, 而在他臂弯里抱着我的恋人, 她裹着一幅锦缎,犹在熟睡。 爱神把她唤醒,她驯服而谦卑, 战战兢兢地吞下了这颗燃烧的心; 然后他去了,我见他去时满含着泪。(飞白译),关于诗人的心: 典出自中世纪行吟诗人卡贝斯丹的故事:诗人与领主之妻特莉克琳相爱,领主发觉后杀卡贝斯丹,剜其心令妻食。特莉克琳竟食之,然后绝食至死。她说:“我吃过世上最贵重的东西了。”但丁借用这一典故,预示了自己对贝雅特丽齐爱情的悲剧

6、结局,连导演这一幕的爱神,也在离去时满含着泪。,诗中,宗教色彩、骑士风范,但最感人的还是真情实感,如初次的一见钟情,邂逅的如在梦中,对于恋爱中的人的真实心理的多方揭示. 但丁的作品反映了摆脱禁欲主义束缚的愿望,具有清新自然的温柔风格。有人指出:“即使没有神曲,但丁也会以这些青年时代的诗篇划出中古精神和近代精神的界限,人类精神向意识到它的内在生活方面迈进了一大步。”,但丁对贝阿特丽丝的爱情,带有理想化的色彩,他把贝阿特丽丝看作是真、善、美的象征和化身。是精神上的爱,薄伽丘说: “这个爱情是最贞节的,不论在神志、言词或示意动作方面,都没有显露任何带有肉欲的成分,爱者是这样,被爱者亦是这样。没有一点

7、使俗世感到惊奇的东西,一切天真无邪的欢乐都是超脱的,而俗世是如此习惯于把喜欢的东西,在断定爱它之前,便把它转向肉欲,他用截然不同的方式去爱,于是变成了奇迹,成了旷世未有的奇事。”,木板油画但丁和贝娅特丽丝两次相遇:19世纪英国画家罗塞蒂作品。,米开朗琪罗献给但丁,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对他的评议, 在瞎子面前,他显得过分光辉灿烂; 对诽谤他的人责备一番并不难, 要真心实意赞扬他又谈何容易! 他为了探索苦难才来到人世, 为我们造福,然后飞向天边。 天国之门不肯为他显现, 国家对他的正义要求不睬不理。 我说国家无情无义;他时运不济, 结果国家也遭受不幸; 它的致命伤,是对最高尚的人不屑一问。 千百条理

8、由中,只有一条是实;他的放逐虽然极不公平,却从未出现与他相当或更伟大的。,三、中世纪文学的扛鼎之作 神曲,(一)经典地位 “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诗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92年意大利文版序言),神曲(13071321) 以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的故事。,但丁手执神曲,(二)创作动机和命名,手拿神曲的但丁,动机?,通过象征寓意图象,揭露现实, 唤醒人心,指出复兴之路。 (一、探索灵魂得救及人生至善之路;二、探索意大利

9、从黑暗走向光明之路),命名,原名“喜剧”? 一是它用意大利文写作,没用官方语言拉丁语,不很严肃; 二是结局是幸福的; 三是他喜欢的古希腊喜剧以政治讽刺见长。 卜迦丘在但丁传中称它为“神圣的喜剧”。1555年的威尼斯版本第一次以神圣的喜剧为书名,中译本为神曲。,(三)神曲的结构与内容,1、结构 序曲,主体,地狱,炼狱,天堂,33歌,33歌,33歌,豹、狮、狼 维吉尔 、贝娅特丽丝,2、内容: 诗人在“人生的中途”,迷失于一座黑暗的森林,受到三只恶兽的阻拦,分别是代表淫欲的豹、代表野心的狮子和代表贪婪的狼。 正在诗人感到惊恐的时候,古罗马大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贝阿特丽采之托前来援救但丁从另一条道

10、路走出困境。,黑暗的森林,三头恶犬,德拉克洛瓦但丁之筏,画中,描绘维吉尔引导但丁乘船来到地狱河的情景,河里挣扎的死灵魂,包围着小船,让人感到惊心动魄,1.地狱篇: 地狱,恶人的归宿处。,地狱是漏斗形的,上宽下窄一共九层,根据罪人生前罪孽的轻重,分别给予不同的刑罚。,地狱图:文艺复兴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作品(约1495)。,抄本画地狱之门,地狱的入口处写着:“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马克思引用此诗句:“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地狱入口,抄本画地狱之门 (1345) :,画面中,但丁显然有

11、些犹豫,维吉尔拽着他的手往地狱门走。表现了个人在地狱入口处的体验。,地狱的层次:,第一圈,地狱前廊,聚集着未信基督教的异教徒; 第二圈,贪色者,灵魂在风中飘荡; 第三圈,贪食者,躺在臭雨冰雹下; 第四圈,贪财者(吝啬和浪费者),推着重物,互相碰撞; 第五圈,愤怒者,在河里相斗;,第六圈,邪教徒,葬在火棺材里; 第七圈,强暴者,置于血沟、火雨和热沙中; 第八圈,欺诈者,置于10条沟中受惩罚(诱奸者,阿谀者,圣职买卖者,预言者,贪官污吏,伪君子,窃贼,劝人为恶者,离间者,伪造者) 第九圈,叛逆者,冻在冰湖里 。,地狱中罪人所受惩罚有两种:一是延长罪人在世时的感情。二是接受和世上相反的惩罚 。,19

12、世纪英国画家布莱克作品地狱前廊和阿克伦河:,画中有趣之处在于,画家把把那些徘徊在地狱前廊,既不能下地狱也不能进天堂的异教徒描绘出来,他们堵塞在地狱前廊和地狱河前,表露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痛苦状态 。,第一圈,候判所,第二圈保罗与弗兰西斯卡: 15世纪意大利画家维奇他手抄本绘画。,地狱篇中最动人的爱情故事。弗兰西斯卡和丈夫的弟弟保罗一起看圆桌骑士兰斯洛特与亚瑟王的王后堕入情网的故事,双双堕入情网。事发后,弗兰西斯卡的丈夫杀死了这对情侣。 画家以红色的暖调子来表现欲望的沉沦者,他们被罚在风中飘荡。但丁同情他们,昏倒在地 。,风中飘荡的灵魂,第四圈吝啬者与浪费者:维奇他作品。,插图再现了贪财者

13、推着重物互相碰撞的情景。他们相互咒骂:“你为什么积聚?”“你为什么挥霍?”,第四圈 浪费者和贪吝者,第七圈以暴力施于他人者: 15世纪画家杰罗德手抄本绘画。,那些用暴力伤害他人的灵魂,被罚煮在血沟里。只露出头颅在外面。 它有很浓厚的象征意义.使用暴力者让人血流成河,现在就让他们在这血河里受煎熬。这是以暴治暴的惩罚。 但丁骑在人马怪的背上,不忍看受到惩罚的这一幕 。,同类相残者,第八圈买卖圣职的教皇: 19世纪布莱克作品。,但丁让买卖圣职的教皇倒插在洞穴里,已经是非凡的想象。画家在画这幅插图时,更是想象非凡。 画家采用X射线一样的透视效果,让我们看到被埋在土里的那部分灵魂的身子。整个洞穴像一个透

14、明的玻璃缸,缸里倒装着一个人 。,第八圈分裂者: 20世纪现代画家古托索的作品。,写搞分裂的人撕开胸部给旅行者看。那毕竟是文字描写,读者很难想象具体的开胸裂肺的情景。 古托索的画,让分裂者撕开腹部,从下巴一直裂开到大腿处,露出腹部里的五脏六腑,直往下掉。这血淋淋的一幕,给人一种直面血腥的人生感觉 。,自杀者,侮辱上帝及自然者,淫媒和诱奸者,贪官污吏,窃贼,第九圈,叛逆者,炼狱篇,即净界,炼狱是浮在南半球海面上的一座孤山,灵魂赎罪的地方,形似宝塔。 净界有7层,表示人类有7宗罪:骄、妒、怒、惰、贪财、贪食、贪色。涤净罪恶,才能升天堂。,图表炼狱图:20世纪塞耶斯绘(1953)。,净界,地上乐园

15、贪色 贪食 贪财 懒 怒 妒 骄 净界外部 海滨,净界是为到天堂的旅程。,它是一个登山的过程,一步步从海面爬上地上乐园。灵魂在这里洗心革面,改正恶习,就可以升入天堂。 净界第5篇写: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守卫炼狱的天使: 16世纪西尼奥雷利作品。,炼狱是一座山,因此画家画的守卫炼狱的两个天使站在两座峭壁顶上,用没有刀锋的破剑吓跑了地上出现的巨蛇。 它的寓意很明显,蛇代表欲望,人们要用上帝的力量来驱散各种欲望的诱惑。,炼狱之门: 14世纪意大利手抄本插图。,但丁要进入炼狱之门,首先需要经过三个台阶。画中,三级台阶形象地出现在炼狱门前。 第一级白色,代表清醒的悔悟, 第二级黑色,代表痛

16、苦的悔过, 第三级红色,代表赎罪的热情。,炼狱之门:,炼狱层次:共有7层,加上山门外和地上乐园,共有9个层次。,山门外,忏悔太晚的灵魂; 第一层,骄横者,屈身于重石下; 第二层,嫉妒者,双眼缝着铁丝; 第三层,易怒者,在浓烟中口唱上帝的羔羊; 第四层,怠惰者,劳动; 第五层,贪财者,嘴亲着地面忏悔; 第六层,贪食者,望着果树不得食,用饿来忏悔; 第七层,贪色者,在火中忏悔; 地上乐园,洗净罪恶,准备升天堂 。,第一层骄横者: 14世纪意大利手抄本插图。,画面中,4个骄傲者非常形象地肩负着沉重的大石头,异常费力地行进。 4人的动作一致,表明人类骄傲的实质是一样的,它是阻碍人类进步的精神障碍 。,

17、第二层嫉妒者:现代画家古托索作品。,古托索以电影特写的镜头描绘嫉妒者的面部表情,突出他们被缝合双眼的针线。眼盲使得人们不会审时度势,缺乏客观观察力,导致嫉妒。,第三层易怒者 14世纪:,易怒也就是火气大。 画面中易怒者蜷曲在浓烟中,黑色的浓烟像一道屏障,把画面分割成了两个空间,屏障左边是但丁和维吉尔,右边是受惩罚的灵魂。 它的象征意义也很明显,易怒发火使人失去理智,就像浓烟遮蔽了周围的一切 。,第五层贪财者和奢靡者:19世纪法国画家多雷作品,铜版画。,画中,贪财者把脸伏在地上哭泣,但丁再次对这些灵魂表示同情。,第七层但丁接受火的洗礼:19世纪英国画家布莱克作品。,火的洗礼从圣经而来,我们通常说

18、接受火的洗礼,而没有实际思量火洗究竟是怎样的情景。布莱克为我们描绘了这个场景。,山脚,3天堂篇,在维吉尔引导但丁游历地狱、炼狱后,但丁的恋人贝亚特丽丝继续引导但丁游历天堂。 天堂形如一个轮盘,共有九重天,每重天都是透明的气体。 天堂是上帝和精灵的居所,也住着圣人、贤人、多情人、行善人等。,贝娅特丽丝,天堂图 15世纪佛罗伦萨手抄本插图。,来自天堂的队列: 14世纪埃米利亚手抄本插图。,抄本画上升中的但丁和贝亚特丽丝: 15世纪意大利画家吉奥瓦尼作品。,天堂的层次:有9重天,加上最高天府,共有10个层次。,第一重,月球天,正人君子所居; 第二重,水星天,行善人所居; 第三重,金星天,博爱仁慈多情

19、者所居; 第四重,太阳天,神学哲学家的灵魂所居; 第五重,火星天,殉道者和十字军的战士的灵魂所居; 第六重,木星天,正直聪明的君主; 第七重,土星天,禁欲修女; 第八重,恒星天,基督、圣母、圣彼得所居; 第九重,水晶天即原动天,上帝和众天使所居;最高天,天府,三位一体。,天堂,神曲中描绘的天堂,抄本画但丁与贝亚特丽丝: 14世纪晚期威尼斯手抄本插图。,但丁就是在贝亚特丽丝的引导下,一步步走上天堂。,第三重金星天:14世纪晚期威尼斯手抄本插图。,吉奥瓦尼太阳天中的圣徒波拿文切(第四重),第九重原动天:14世纪晚期威尼斯手抄本插图。,爱的调节:,贝亚特丽丝引导但丁步步升高,她归位在幸福的玫瑰中。

20、由圣贝拉继续引导但丁,请求圣母让但丁见了上帝的面,并窥见三位一体的神秘。如同电光一闪,诗篇到此结束。 天堂篇最后一行,也就是神曲的最后一行写:“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灵魂沐浴在光和爱之中。,最高天神的幻象:14世纪晚期威尼斯手抄本插图。,但丁跪在金制王座之前,长久地注视三位一体的神。整个画面是暖色调的红色,表现了天堂的喜气,格外引人注目。,如何理解但丁对地狱、炼狱、天堂的描绘,?,地 狱,实际是种形象的警告, 提醒人们某种行为的后果,地狱对于人具有极 大的威慑性和规范 性,使人不敢堕落,作用?,通过受苦、修炼,人可 以达到一个完美的境界,炼 狱,实际是告诉人们 如何达到至善至美,启示:人通

21、过主动的坚韧 不拔的修炼,可以使自己 达到一个至善至美的境地,天 堂,实际是对向上、纯洁 努力之人的预期回报, 是美德之人的最终归宿,总结:,诗人通过三界的描绘,以及各种亡灵所处的不同位置,形象地说明了何为罪恶,何为美德。 诗人从地狱到天堂的游历之路,正是人类的发展之路,即不断惩恶扬善,趋利避害,不断趋向神圣崇高。,神曲思想内涵?,神曲的思想内涵 (课本P61):,映照现实,启迪人心,让世人经历考验,摆脱迷误,臻于善和真,使意大利走出苦难,拨乱反正,寻得政治上、道德上复兴的道路。 “为了对万恶的社会有所裨益”。,第一,描绘意大利的苦难。,“祸起萧墙,戈操同室” 生灵涂炭的情景,更令他痛心疾首:

22、 呜呼,奴隶的意大利,痛苦的温床,你是暴风雨中失去舵手的孤舟,你不复是各省的主妇,却沉沦为娼妓!,第二,主张政教平等。,诗人进一步发挥在帝制论中阐述的政教分离的原则,并针对中世纪神学宣扬的“日月说”,在神曲里把自己的政教平等的观点形象地概括为“两个太阳说”: 造福世界的罗马,向来有两个太阳,分别照明两条路径,尘世的路径,和上帝的路径。,第三,肯定现世生活,赞颂理性和自由意志。,诗人热情地歌颂现世生活的意义,认为现世生活自有本身的价值。他在神曲中强调人赋有“自由意志”,这是“上帝最伟大的主张”,上帝给予人类“最伟大的赠品”。 鼓励世人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坚定不移地遵循理性:你随我(按:指象征理性的诗

23、人维吉尔)来,/让人们去议论吧,/要像竖塔一般,/任凭狂风呼啸,/塔顶都永远岿然不动。,诗人召唤对现世和斗争的兴趣,追求荣誉的思想,这是但丁作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特征之一。,这种以人为本,重视现实生活价值的观念,同中世纪一切归于神的思想,同宗教神学宣扬的来世主义,都是针锋相对的。,第四,反对蒙昧主义。,神曲表露了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文化,尊重知识的新思想。 诗人称颂人的才能和智慧,推崇古典文化。诗中奉荷马为“诗人之王”,亚里斯多德是“哲学家的大师”,称维吉尔是“智慧的海洋”。热情洋溢地讴歌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斯,并通过奥德修斯指出: 你们生来不是为了走兽一样生活,而是为着追求美德和知

24、识。,思考题:,为什么说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个新旧交替的年代,因此他在看待事物的态度上常常是矛盾的。,1对古代文化的双重态度 诗人对古代文化知识的崇敬,表现出重知识重理智的理想;他认为重知识重理智才能走出苦难,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这一认识超越了旧时代,达到了新时代的思想高度;但他对待异教徒的认识,完全没有脱离宗教的桎梏。他把引导他的维吉尔作为异教徒打入地狱。,2对爱情的双重态度 一方面同情保罗和弗兰丝斯嘉的恋情;但又按教会的道德标准将他们作为淫罪犯打入地狱。,3对待爱国者的双重性 一方面赞扬法利那塔的英雄气概和爱国行为,但又把他作为异

25、教徒打入地狱。,4对教皇的双重性 在普尼腓斯八世当政时宣布他一定要人地狱,但又对他在阿那受到的污辱表示愤慨。 所以说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神曲的艺术特色?,神曲是典型的中世纪艺术的代表,(1) 梦幻与写实的交融 神曲虽以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但丁的灵魂在理性和爱的指引下幻游三界达到至善境界的经历,有很浓厚的宗教幻想色彩,但作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尖锐复杂的党派之争,反映了教会和世俗社会的矛盾。梦幻与现实的交融,反映了作者对基督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态度,体现了新文化的发展趋势 。,(2)工整与协调的结构 神曲分为3部,每部33歌,加“序曲”,共100歌。各部篇章基本相

26、等。每部诗的末尾均以“群星”一词作结。作品在整体上工整而协调,如地狱是痛苦和绝望的境界,所以它的色调阴暗浓淡不匀,自然景象也仅作为刑场的陪衬;炼狱是苦修和希望的境界,色调则柔和爽目,自然景色也明朗可观;天堂是幸福的境界,色调绚烂明丽。,(3)象征、寓意的手法 神曲的象征意义: 黑暗的森林意大利的黑暗现实 豹佛罗伦萨的政治迫害;淫欲 狮法兰西王;强权 狼罗马教廷;贪婪 维吉尔知识和理性 贝亚特丽丝爱和信仰 三界之行指“人类精神”由罪恶到净化直至幸福的必然过程,地狱象征黑暗社会,天堂为理想境界,炼狱是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苦历程。,作品的结构也是象征的,“3”的含义(3部、33篇、3韵句)就意

27、味着神学上的“三位一体”。 (4)民族语言的运用 神曲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它的出现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宣告了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开端 。,参考书:,1.但丁:但丁抒情诗选,钱鸿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2.但丁:神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3.但丁:神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4 .朱耀良走进神曲,天津社科出版,2004年 5 . 俗世的神学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6 . 信仰的伦理,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3年,复习思考:,1、神曲的思想内涵?艺术特点? 2、为什么说,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3、但丁的情感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他的创作分别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