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010201113.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622510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姜堰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0102011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姜堰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0102011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姜堰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0102011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姜堰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0102011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姜堰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010201113.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姜堰二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55小题,每小题1.5分,共82.5分) 1.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 “西周社会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小区域的世袭政长而兼地主。”这里描述的是 A 井田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2.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A 宗法制B 科举制C 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D 郡县制3.“

2、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 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 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 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 D 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4.大清律例记载:“嫡庶子男,除有宫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表明清代在财产继承方面 A. 所有家庭成员均分财产 B. 嫡长子享有优先继承权C. 子女都有平等继承权 D. 嫡庶长幼之分趋于淡化5.某班学生为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搜集秦朝的原始史料论证秦朝的政治制度”时,四位学生

3、分别搜集到了以下史料,其中最符合要求的是 A甲商鞅的商君书 B乙新版电视剧秦始皇C丙秦始皇陵兵马俑考古资料 D丁某学者微博上的观点6.嬴政统一全国后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故制定了一系列的专有称谓,号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以上材料说明 A 皇权至高无上B 嬴政功绩极大C 嬴政决心效法先王D 实行礼制7.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A 分封制全面崩溃B 宗法制荡然无存C 郡县制初现雏形D 实行郡国并行制8

4、.“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材料中所列举的“严密的组织”是指 A 宗法制度B 分封制度C 中央集权制度D 科举制度9.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如图是西汉时期的封泥,从中可以看出西汉地方制度所具有的特点是 A 实行郡国并行制B 广泛推行封国制C 实行郡县两级制D 推行单一县制10.下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作用是 A 加强中央集权B 巩

5、固分封制度C 增加财政收入D 增强封国势力11.“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它”应该是指 A 分封制B 郡县制C 行省制D 内阁制12.“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 A 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便利B 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C 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6、D 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13.“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敕制,及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而行之。”材料叙述的是唐代哪一机构职官的职责 A 中书省B 门下省C 尚书省D 枢密院1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下列最能反映钱穆观点的制度设计是 A. 三公九卿制 B. 三省六部制C. 内阁制 D. 军机处15.据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

7、制度是 A 世卿世禄制B 九品中正制C 察举制D 科举制16.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但在形成过程中又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这一“回潮”的历史时期是 A 秦汉B 隋唐C 魏晋南北朝D 明清17.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道:“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 A 维护了社会公平B 有利于专制统治C

8、促进了文化融合D 加强了民族团结18.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 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 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 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D 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19.下图为清光绪年间的一张“廷寄”,即由军机处直接寄发的有关机密重务的皇帝谕旨。“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

9、廷寄”制度反映了 A 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C 军机大臣地位高,掌握了国家的决策权D 军机处成为加强专制皇权的工具20.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甲: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丙: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丁: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

10、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 A 乙丙对,甲丁错B 甲丙对,乙丁错C 甲乙错,丙丁对D 甲乙对,丙丁错21.北大教授钱乘旦在论述英国历史时说:“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据此,作者认为英国现代化的开始应该是A 光荣革命B 颁布权利法案C 1832年议会改革D 责任制内阁形成22.“民主政治框架乃空中楼阁,缺乏群众基础;在空中楼阁里,只有一群高高在上的贵族享受权力的盛宴;对于人民来说,连民主的气味也很难嗅到。”英国从贵族寡头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化可谓漫长而曲折

11、,以下符合这一转化的是 A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B 1688年光荣革命C 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D 1832年议会改革2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制内阁A 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议会负责B 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C 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D 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24.华盛顿在1787年3月

12、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 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B 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 废除君主立宪制D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2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这段文字反映出 A 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C 三权分立的原则D 共和政体的实质26.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

13、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A 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B 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C 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D 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27.2014年11月24日,美国密苏里州地方陪审团作出对枪杀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的白人警察达伦威尔逊免于起诉的决定后,美国多个城市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抗议枪杀非裔男子的白人警察未被起诉。从历史角度看,这起事件和美国1787年宪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与这起事件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 1787年宪法带有种族歧视的局

14、限性B 1787年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C 1787年宪法充分地保障了人民的权利D 1787年宪法体现了民主自由的治国理念28.以下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 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B 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C 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距D 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29.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中外条约记载:“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B 虎门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

15、30.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 A 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B 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C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 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31.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砍伐:“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 发动金田起义C 定都天京D 提出资政新篇32.洪仁玕在某个文件中指出:

16、“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这段材料反映了 A 农民阶级对土地的渴望B 太平天国领袖们共同的经济主张C 财富归公的圣库制度D 先进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33.“割地赔款的巨创深痛,给中国社会以全方位、深层次的巨大震荡。洋务运动破产了,维新运动早产了,而顽固派的得志和仇洋排外运动的勃发,使中国在本世纪初(20世纪)几乎惨遭亡国之祸。”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4.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

17、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据此判断该情景应该出现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B 北京条约签订后C 马关条约签订后D 辛丑条约签订后35.下表是中国近代参加某一不平等条约签订的部分代表名单。该条约签订后 A 列强侵华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B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36.观察右图邮票,该邮票的发行主要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爆发多少周年 A 17周年B 29周年C 28周年D 36周年37.梁漱溟在

18、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做得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这一历史事件 A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 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 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的诞生D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38.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B 使得中国

19、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 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D 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39.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记载:“香港罢工工人组织运输队随军服务,沿途农民踊跃协助。蒋(介石)曾谓,进入湖南后,一路民众欢迎农民协会组织最为整齐,将来革命成功,湖南当推第一。”这段文字记载了下列哪一事件 A 近代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B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C 国民党围剿红军D 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40.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那

20、么,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 国民革命运动D 南昌起义41.“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为此,毛泽东提出了 A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 统一战线理论C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42.下图是某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情况图。以下确立的主题中与之相对应的是 A 进行战略转移以保存革命力量B “将革命进行到底”C 以全民抗战打倒日本帝国主义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43.中国共产党召开的某次会议指出:“我们党正是由于军事指

21、挥上在保卫苏区与顺利的粉碎五次围剿的意义上来说,是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会议决定:“必须彻底纠正过去军事领导上所犯的错误,并改善军委领导方式。”这次会议是 A 中共三大B 八七会议C 遵义会议D 中共七大44.李德在中国纪事中写道:“19341935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全同外界隔绝,此事造成的后果尤其严重。他们从国际共产主义工人运动那里,具体地说就是从共产国际方面,既不能得到忠告,也不能得到帮助。”而这产生的实际后果是中国共产党 A 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B 放弃了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C 撤销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D 背离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45.申报报道说:“本月八日晨一时,驻

22、扎丰台的日军,要求入宛平县城搜查。我国当局以时在深夜不允,日军遂向驻在该地的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冯治安师吉星文团,开炮百余发挑衅,我军颇有死伤。此报道的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B 卢沟桥事变C 八一三事变D 平型关战役46.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指出:“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据此,毛泽东旨在A肯定正面战场对敌后战场的支持B赞扬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C突出游击战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D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47.下图为人民解放战争某一时期的形势示意图。“蒋介石打出一套沉重的组合拳,一拳打向山

23、东,一拳打向陕北。但他却露出了自己的胸部,毛泽东抓住时机给他的胸部连捅了三刀。”与此材料表述相吻合的是 A 中国全面内战爆发B 敌我力量发生剧变C 战略决战时机成熟D 揭开战略反攻序幕48.“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的千余里战线上,分东、中、西三路进军。20日晚,中路军只用了30分钟就把敌人苦心经营的所谓天险防线立体防线撕开一个长达10公里宽的口子”该段记载描述的是 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49.文献记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白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

24、军 A 将国民党势力完全赶出了大陆B 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C 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D 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50.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签名发命令说:“我军应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破坏敌人进攻西北的计划,创立显著的战绩。为打破敌之囚笼政策,决定乘目前青纱帐和雨季时节,利于隐蔽及不利日军机械化作战,争取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路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破袭正太路。”按照上述命令要求发动的战役应是 A 太原会战B 平型关战役C 百团大战D 淮海战役51.数据是事实,数据分析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得出结论。分析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

25、统计简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帮助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A B C D 52.1998年,弗拉扎尔夫人曾慨叹:“它”在150年前曾经是使整个世界沸腾起来的“碳”,而150年以后的今天,它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这里所说的“它”指的是 A 权利法案颁布B 共产党宣言发表C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D 俄国二月革命发生53.1871年3月,清人张德彝到巴黎为中国使节寻找馆舍,由于巴黎戒严,困顿巴黎,他在游记中记录了当时的见闻,“巴里(黎)无主也,叛勇行令”,并写到这些“叛勇”面对死亡,

26、“其雄伟之气溢于眉宇”。他记载中的“叛勇”是指 A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士兵B 普法战争中的法国士兵C 巴黎公社的战士D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员54.全球通史中记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B 二月革命C “四月提纲”D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55.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在俄罗斯史中写道: 1917年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与列宁的活动分不开。列宁在他的四月提纲中采取了极端不妥协的立场。”这个“极端不妥协的立场”是指 A 宣布要以暴力方式夺权B 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C 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D 提出消灭封建土地制

27、度2、 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17.5分) 56. 制度建设有利于保障政权的稳定,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方乾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材料二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

28、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杨天石帝制的终结请回答:(1)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什么?(1分)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1分)(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1分)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2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保证民主防止袁世凯专权的?(3分)(4)综合材料,谈谈你对制度建设的认识。(1分)57.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总有些历史我们不能忘记。阅读下列材料

29、,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教育部已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材料二 1937年8月28日下午2时10分,侵华日军6架轰炸机窜至上海火车南站上空,炸死难民200余人,炸伤500余人。上海立报有如下记载:“死者倒卧于地,伤者转侧呼号,残肢头颅,触目皆是,血流成渠景象之惨,无以复加。”下图为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材料三 日本帝国主义自称侵华战争是为了“自存自卫”和“东亚之安定”,发动战争的目

30、的是“排除美英之暴政,使东亚恢复其明朗之本来面貌。”视自己为亚细亚受压迫民族的解放者。材料四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以上,最高年份达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四年抗战”的起止依据。(2分)(2)材料二中图片中景象发生在那一次战役中(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战斗的意义。(1分)(3)针对材料三中日本人的无耻说法,请你用日军在中国的具体暴行进行反驳。(2分)(4)根据材料四,分析中国抗战胜利的意

31、义(1.5分),并指出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1分)高一历史期中考试答案3、 选择题(共55小题,每小题1.5分,共82.5分) 1-5 CACDC 6-10 ACCAA 11-15 CCABC16-20 CCBBB 21-25 BDBDB 26-30 CADAC31-35 ADCCC 36-40 CBBBD 41-45 ADCAB46-50 ADDCC 51-55 ABCBB 二、 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17.5分) 56.(1)监察官:御史大夫(1分)目的:维护皇权(1分)(2)制度:三省六部制(1分)特点:分散相权,相互制约。(2分)(3) 尝试:明确主权在民;确立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3分)(4) 制度建设能够保障政权的稳定;制度建设能够防止专制和腐败;制度设计、社会环境能够影响制度建设的实施效果;(言之有理即可)(1分)57.(1)依据: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2分)(2)战役:淞沪会战(1分) 意义: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1分)(3)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扫荡潘家峪(惨案)(任答两点即可)(2分)(4)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1.5分)根本原因:全民族抗战(1分)-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