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隋唐两宋一.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30512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9.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隋唐两宋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第四单元隋唐两宋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第四单元隋唐两宋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隋唐两宋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隋唐两宋一.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隋唐两宋时期,581隋建立,589隋统一中国,618年唐建立,907年唐灭亡,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农民起义,隋唐历史发展线索,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二、隋唐时期的经济 三、隋唐时期的文化,隋唐时期,秦初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两大基本矛盾:,1、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主要通过收权和监察来解决。,2、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主要通过分散宰相权力解决。,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1.隋唐的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2.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建立唐朝和取得皇位 统治思想和统治政策 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 贞观后期的变化 3.藩镇割据问题,“西汉以丞相总百官,而九卿

2、分治天下之事。光武中兴,身亲庶务,事归台阁,尚书始重,而西汉公卿稍已失职矣。及魏佐汉,初建魏国,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文帝受禅,改秘书为中书,有令、有监,而亦不废尚书。然中书亲近,而尚书疏外矣。东晋以后,天子以侍中常在左右,多与之议政事,不专任中书,于是又有门下,而中书权始分矣。降及南北朝,大抵皆循此制。” 司马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1,皇 帝,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相权一分为二,汉代的内(中)朝,皇帝,中书省 (草拟、颁发诏令),尚书省 (执行命令),门下省 (审核政令),集体丞相制,分层决策,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1)

3、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体制, 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2、特点:,3、影响:,政事堂,奉常(汉称太常):管祭祀,乐、 祝、史、卜、医诸官均属之 郎中令(汉称光禄勋):皇帝侍卫 的首领 卫尉:皇宫卫戍司令 太仆:掌皇帝的舆服车马 廷尉:掌刑狱,为国家最高司法官 典客(汉称大鸿胪):掌宾客朝觐之事 宗正:管理王族事务 治粟内史(汉称大司农):掌赋税征收 与管理 少府:掌山泽租税,主要是供应皇家 度用,六部与九卿之比较,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

4、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由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2)科举制的形成,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太宗提高进士科的地位 武则天首创殿试,开创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主要内容 作用: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繁荣,官僚 政治,士族 政治,

5、官僚 政治,西周春秋 世卿世禄,战国秦汉 才能道德,魏晋南北 门阀地位,唐宋明清 文化文章,血缘贵族,文吏儒生,世家子弟,士人学子,贵族 政治,选官的标准、对象和古代政治,局限性:世家大族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2.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建立唐朝和取得皇位:玄武门之变 统治思想和统治政策 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 贞观后期的变化,唐太宗的统治政策,具体 措施,虚怀 纳谏,革新 制度,不避亲仇,重用魏征,政治法律经济 制定唐律,宽减用法 推广均田、轻徭薄赋,选贤 任能,统治 思想,亡隋教训 存百姓,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贞观政要卷一君道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6、。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卷八务农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贞观元年,太宗为侍臣曰:“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太宗又曰:“自今以后,大辟罪(死刑),皆令中书、门下四品已上及尚书九卿议之,如此,庶免冤滥。” 吴兢贞观政要卷八刑法 “辛末,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之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

7、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资治通鉴,(炀帝)大业八年,天下旱,百姓流亡。时发四海兵,帝亲征高丽,六军冻馁,死者十八九。十三年,天下大旱,时郡县乡邑,悉遣筑城,发男女,无少长,皆就役。 隋书 贞观十一年七月一日洛水暴涨,漂六百余家十三日,诏曰:“暴雨为灾,大水泛滥诸司供进(进奉的财物),悉令减省。凡所力役,量事停废。遭水之家,赐帛有差。九月,黄河泛滥太宗幸白马坂与观之。 旧唐书,“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 (626年) “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脱如父母。”(646年) 资治通鉴 以上材料反映了唐太宗什么

8、样的民族政策?具体措施有哪些?,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 “战而后和” 在西域设安西都护府;“天可汗” 与吐蕃松赞干布和亲,唐阎立本步辇图,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唐代诗人陈陶陇西行 “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中识龙蛇。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宁,翻日月山,长途跋涉到达拉萨。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将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2008.7,突 厥,吐 蕃,咸海,大海,外兴安岭、库页岛,南 海,“是时(贞观二十二年,

9、648年)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人。辛酉,上引见诸胡使者,谓侍臣日: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 资治通鉴卷198,唐朝民族政策直接扩大疆域,巩固了边防,维护了统一,加强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自身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阅读材料,说说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有什么积极意义?,深化: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通过战争,安定边疆; 设置机构,加强管辖; 实行和亲,加强联系; 通过册封,增进友谊。,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民物蕃息,

10、四夷降附者百二十万人。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此高祖、太宗致治之大略,及其成效如此。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一食货志,“ 贞观之治”局面的体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 “战而后和” 在西域设安西都护府;“天可汗” 与吐蕃松赞干布和亲 贞观后期的变化 渐恶直言,大兴土木,求仙服丹,原因: 农民战争的打击,使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与民休息(根本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统治者勤政爱民,励精图治 生产技术改进、水利兴修; 统治者注意加强民族团结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前代的基础 劳动人民的

11、辛勤劳动,对古代中国盛世局面的认识,启示: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 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并举,盛世的表现: 政治清明;经济高度繁荣; 民族和睦,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对双方影响大; 科技文化高度繁荣,博大精深,给世界文明影响深远。,3、藩镇割据,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 秦:郡县 西汉:封国、郡县 设十三州,刺史负责监察 魏晋南北朝:州郡县 唐:州、府县 设15道,负责监察,后由节度使负责,吐蕃,新罗,突厥,唐玄宗前期疆域,唐,边镇军:49万 中央军

12、:9万,“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乱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效战国以土地传子孙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 新唐书卷二一藩镇魏博列传序,节度使管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 藩镇的特点:政治上有自主权。节度使自己任免官吏,管辖州县;节度使的位置传给儿子或部将,不受中央委派;经济上有财权,掌握本地税收;军事上拥有强悍武装。 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藩镇割据,二、隋唐时期的经济 1.农业的发展:,生产工具:,曲辕犁 安装犁评,可调节犁耕深浅,“曲辕代替直辕明显地降低了犁的受力点,既减轻了扶犁农夫的

13、体力消耗,又大大节省了畜力,充分有效地利用畜力曲辕犁成为有唐一代生产工具水平的标志。” 杨荣垓曲辕犁新探,曲辕犁,筒车(利用水力运行),灌溉工具:,水轮咏 孤轮运寒水, 无乃农者营。 随流转自速, 居高还复倾。 利才畎浍间, 功欲霖雨并。,2.手工业的发展,丝织: 制瓷:,南方超过北方成为丝织业重心,白瓷进入成熟期,形成“南青北白”,唐朝花鸟文锦,古代丝织业中心的迁移,唐朝制瓷业的分布,唐越窑青釉秘色瓷碗,唐朝邢州的白瓷碗,唐三彩是陶器,由于防水性不强,一般随葬时用,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唐沿用隋开辟的大运河。唐高祖、唐太宗在位期间,每年从外地通过运河输送到长安的粮食约20万石。 唐玄宗天宝年间增

14、加到250万石。安史之乱后,唐朝还能再延续150多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靠运河转动的东南财赋支持。大运河把长安、洛阳、涿郡、江都( 扬州 )、余杭(杭州)等通都大邑联系起来。杭州在中唐以后日益繁华,“万商所聚,百货所殖,为京师转运粮食财富,有利于维持唐朝后期的统治 有利于南北交通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城市商业繁荣。,请结合材料概括大运河在唐朝发挥的作用,3.商业的发展 原因: 国家统一,农业、手工业发展 大运河的开通;丝绸之路便利 表现:,城市:长安坊市分开;“扬一益二”,货币流通:开元通宝;柜坊和飞钱 外贸:市舶使(广州),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臣君子比肩而立

15、,同坐而食。”,西市,东市,唐长安城西市,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 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盛世的当代思考,四、隋唐时期的文化,四、隋唐时期的文化,四、隋唐时期的文化,思想:,儒学进一步吸收佛、道精神, 隋“三教合一”,唐“三教并行”,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儒佛道

16、的相互渗透,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特别是释)却风靡数百年。儒家传统中没有像佛学那么细密严谨的思辨理论体系。自南朝到韩愈,儒学反佛多从社会效用、现实利害立论,进行外在的批判,真能入室操戈,吸收改造释道哲理,进行内在批判的,则要等到宋明理学了。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颜真卿多宝佛塔碑,欧阳询作品,柳公权作品,颜真卿 祭侄文稿 “天下第二行书”,神采飞动,笔势雄奇, 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张旭草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 而名后世。”韩愈,怀素 草

17、书,怀素好饮酒,醉后每遇寺壁及衣带、器皿无不书之,兴到运笔,情随笔转,意随字生,纵横恣肆,给人以龙腾虎跃、奔蛇走马的艺术享受。怀素以草书闻名于世,继承张旭笔法,而有所发展,“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金刚经卷子,1、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安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入完善时期 2、经济上:封建经济空前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民族关系上: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和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封建化进程;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范围扩大,程度加深;各民族间互通有无,友好往来。 4、对外关系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表现在: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中外交通发达,与各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友好往来频繁。 5、文化方面:科技文化全面辉煌;文化兼容并收;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亚洲尤其是东亚的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中国文化圈,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