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31406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学习目标 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商人出现,商业由官府控制,商业繁荣,官府垄断商业局面被打破,重农抑商,比较艰难,商业繁荣,有都市商业、农村集市贸易,出现邸店、柜坊、飞钱。,济,永,渠,邗,济,通,沟,江,南,河,渠,608年,605年,605年,610年,涿郡,长安,洛阳,余杭,江都,隋朝大运河的开凿,隋唐运河沿岸经济的交流,唐三彩钱柜,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2、大运河的开凿,3、政局稳定,4、政策开明,大家一起想想想: 为他排忧解难,并说明你的理由。,李猛的困惑 唐朝后期,益州(今成都)富商李猛,他想带5000贯钱(1贯

2、=1000个铜钱=6.4斤)去长安买些西域药材(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么多钱应该怎么带?他顺利买到药材,药材运到扬州,他应将货物存在哪里?回益州他带回了扬州丝,很好卖,于是他想扩大经营,可是手头钱不够,怎么办?,飞钱,邸店,柜坊,问题3:唐朝柜坊和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发展,飞 钱 又称便换,类似今天的汇票。唐后期出现,各地商贾将货款委托给各道设在京城的办事处进奏院,领取票券游走四方,可在京城或回本道取钱。这样商旅就不用长途携带钱币,各地之间也不用运输税钱。,柜 坊 :从邸店中分离出来的专营货币借贷和存放的场所,这是银行的雏形,比地中海金融机构早六、七百年的时间。

3、,邸 店 是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机构,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利润丰厚。东晋时已出现,唐朝时各大商业城市大量兴办。,2、古代银行的雏形出现于唐朝,专为富商大贾、贵族官僚、高利贷者储存金银财物。它就是() A、柜枋 B、飞钱 C、交子 D、商帮,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空前繁荣,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速增,最早纸币交子,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这是南宋发行的纸币“会子”. 南宋发行纸币最初是起源于民间。绍兴年间,南宋政府为了应付铜钱短缺的局面,于1160年在杭州设立了“行在会子务”,正式在东南名路发行“会子”,面额分一贯、二贯、三贯三等,后来又增印了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三种票面,与铜钱同

4、时流通。纸币的使用,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是北宋发行的纸币“交子”. 北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当时通用的铁钱携带极不方便,于是商人们发行一种类似存款收据的“交子”,代替铁钱流通使用,这种“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信用货币。宋仁宗时“交子”收归官办。由政府发行,交子就成了国家发行的纸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的大量发行、流通,为宋代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方便了人民的贸易和市场繁荣,元代 纸钞,元代鈔法更具現代紙幣特徵:不立期限,不限年月,永久通用;不限地域,通行全國。在元朝最強盛的時候,北盡蒙古高原,西貫中亞,紙幣均通行無阻。元朝制訂了世界上最早、最完備的紙幣制度,紙幣用途廣

5、泛,並有政府各種規定作為保障;紙幣發行權專屬於中央政府,由中央統一規定發行和管理制度。,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空前繁荣,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速增,最早纸币交子,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商业繁荣,国内外商品汇集大都。,城镇商业繁荣,“商帮”出现,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贸易发展较快。,明代,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它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在这些商帮中,势力最为强大的是 A苏商和浙商 B晋商和徽商 C苏商和徽商 D浙商和晋商,乔家大院,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乔氏家族的第一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西口,在包头苦心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到第三代乔致庸,金融资本在一千万

6、两白银,以上大约相当于现代的近百亿资产。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晋商的成功经营之道,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是什么?,乔家运银货的驼队曾多次在其必经之路的蒙古草原、戈壁险滩被土匪所抢劫,造成很大损失。据说领头的劫匪绰号“流矢儿”,其人武艺高强,射箭百步穿杨。并和官府勾结,作恶草原。乔家深受其抢劫、勒索之害,,为乔家想办法解决运银难题。,日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座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结束了我国镖局押送现银的落后金融局面,极大地加速了商业运转和货币流通.,战国时期齐国的一名

7、商人刀闲,听说秦国的丝绸价格很高,于是带着一批丝绸货物跋山涉水,千里迢迢,逃过军队的封锁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秦国,心想可以大赚一笔,但谁知秦国的尺寸比齐国的大,所以尽管是高价出卖,仍然没有赚到钱,只是拿到了本钱,本想在秦国继续做生意,但是秦国政府又严格限制商人的活动,对商人征收沉重的赋税,最后返回齐国时,已经身无分文。,思考: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因素影响商业的发展 ?,知识迁移,影响因素: 政治:国家是否统一、政局是否稳定 经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货币及货币制度是否完备 政府的政策和法令 国内外交通是否便利,政治稳定;政策支持;交通发达;货币统一进步

8、;农业手工业发展;商业服务设施完善等。,2、隋唐、宋元、明清几个时期商业发展繁荣有哪些共同原因?,探究思考,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由来,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一、市的变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北朝 木兰辞,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把东西买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各种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很不方便。,政府的行政管理。,木兰能在短时间内把东西买齐,说明了什么?,市地处交通便利之处。,你从唐都长安和宋都东京(开封)的商业活动中发现

9、其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宋代的“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北宋开封)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 引自中国商业简史,清明上河图,市的变迁,特定位置;“坊” “市”分开; 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突破空间限制:市坊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 突破时间限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被打破,出现早市晚市。 突破官府监督: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10、唐朝的这种政策反映出 市有严格的空间限制 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本质上体现出政府的抑商政策 夜市的繁荣 A、 B、 C、 D、,三、市的变迁和城市的繁荣,(二)城市的繁荣 1.四大商业名镇 松江镇、景德镇、佛山镇、汉口镇 2.作为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的大城市,也是商业中心 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 3.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而兴起的城市 如:广州、泉州 临清、淮安 “扬一益二”,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同几十个国家进行交易, 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市舶使,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 逐渐发展起来,繁荣,泉州成为世界第一

11、大港,实行“海禁”政策,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渐趋萎缩,特点一:官府控制,下列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 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 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进行瓷器生产 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材料五:(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九月,其王其陵遣使李龟与弥难来贡方物及红鹦鹉。景德元年(1004)正月,诏上元节夜中使,命使观灯、宴饮,仍赐缗钱。五月,遣使李龟罕等来贡方物。九月,有司使多市汉物、金银归国,亦有旗帜之类。 宋会要辑稿,材料六:明王朝对入贡亦无苛刻要求, “奉贡之物不

12、必过厚,存其诚敬可也”。明王朝的回赐却本着“厚往而薄来”的原则,其价值通常都大于贡纳,此所谓“赉予之物宜厚,以示朝廷怀柔之意”。 薛国中著逆鳞集 中国专制史文集,材料七 :在清朝统治者看来,中国是天朝上国,是天下共主,万国来朝,是封建王朝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盛世”标志。因此,清朝的朝贡贸易在整个对外贸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对于以国王的名义贡献的特产,清王朝当然要回赐更多更贵重的赏赐品,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计算价值的易货贸易。 张晓堂著清朝对外贸易法制研究:十七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宣扬国威,不计成本,特点二:朝贡贸易,唐玄宗时期,汴

13、州考生张治进长安考科举。等待放榜之余,邀请同住好友夜市购物,这样几日所带铜钱很快花完,幸好好友将所带飞钱在柜坊换成交子,资助于他,张治方得继续在会馆等待,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历史概况,西汉: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唐朝在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 及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明清时期:,“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承担名目繁多的商税。禁止民间出

14、海贸易。 明 初期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一处。 清,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2、主要形式朝贡贸易,朝贡贸易的定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朝贡贸易的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朝贡贸易的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课堂讨论: 中国古代商业有哪些特点? 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2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 3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很不平衡 4大商人、大官僚、大地主三位一体 5、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商业起源很早,并在不断发展,战国时期,商鞅提出了

15、“重农抑商”的思想;秦代继续推行“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的政策;汉朝则用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唐中期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政府推行官商分利政策,商人地位有所提高;明清以后,政府重又固守重农抑商政策,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苛税盘剥等,导致资本主义的萌芽受到严重摧残,中国最终落后于西方。,课后拓展:历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是如何发展的?,课堂总结,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中国古代的工商业高度发达,手工业产品和商品经济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兴起有力的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和繁荣。然而,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给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重重阻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