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文化求义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40036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1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四文化求义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十四文化求义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十四文化求义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十四文化求义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十四文化求义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四文化求义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文化求义法.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四、文化求义法概说 w词汇当中有大量的词语反映的是跟历史 上各个时期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有关的事物。 w黄金贵将词汇分为文化词语和通义词语 两类:有文化意蕴的词语为文化词语, 无文化意蕴的词语为通义词语。 w他(论古代文化词语及其训释,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附录 ,上海教育1995)通过统计发现,语言中文化 词语的数量是通义词语的两倍。随着社 会的发展,文化词语所反映的文化现象 很多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后世的人对这 些文化现象是陌生的。 w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三代 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 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 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晨,儿童之 谣也,后

2、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 w三代以前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运动规律安排 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天文知识跟人们的生 活密切相关,所以人人皆知天文。后来人们 根据天文学家编制的历法来安排生活,普通 人不再关注天象了,于是就出现了“当时百 姓都晓得者,有今时老师宿儒之所不晓”( 朱子语类卷七十八)的状况。 w对不熟悉的文化词语,人们很容易囿于后世 的生活经验作出想当然的理解。 w诗经“七月流火”被今天一些人理解为 “比喻七月份天气像火一样炎热”就是例子 。 w要正确理解这类词语,普通训诂学的方法可 能无效。只有通过查考文献记载、调查民俗 事象、印证考古资料等手段,对业已消失的 文化现象钩沉索隐

3、,弄清其历史真相,求得 正确解读。 w这种通过查考文化现象考求词义的方法就叫 文化求义法,有些学者称之为“解物释名法 ”(黄金贵、王建莉解释名物词义训诂的基本法 ,收入黄金贵主编解物释名,上海辞书2008)。 文化词语的训释是古代词汇训释的重点。 w尔雅19篇,除前面释诂、释言、释 训三篇外,其余16篇训释的都是文化词语; w广雅为增广尔雅而作,编纂体例一依尔 雅; w释名27篇收录的基本上都是文化词语。 w这种状况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w一方面文化词语本身就比通义词语数量多, w另一方面文化事象生生灭灭,变化迅速,由此造成 了文化词语变化的迅速,或新生,或消亡,有些虽 然形式未变,但内涵

4、则发生了转移,这些都需要通 过训释才能为后人所明白。 w如髌(膑)本义是膝盖骨,引申指去除 膝盖骨的刑罚。这种刑罚实行于商代 ,周代用朋刑代替了髌刑,但周代文 献中提到明刑时习惯沿用髌的名称, 这使髌刑的内涵发生了转移。 w古代学者注意到了髌刑内涵的这种变化, 他们在训释中进行了考辨。 w周礼秋官司刑“刖罪五百”郑玄 注:“刖,断足也。周改膑作刖。”贾公 彦疏:“膑本亦苗民虐刑,咎繇(oyo即皐陶 ,)改膑作腓fi(古代剔除膝盖骨或断足的酷刑),至周改 腓作刖,书传云膑者举本名也。” 古代学者对此大都很清楚。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 既说“孙子膑脚”,也说“孙子断足”,可见知 道周代的膑脚就是刖足。

5、 东汉王符潜夫论贤难:“孙膑修能于楚,庞 涓自魏变色,诱以刖之。”明确说孙膑受的是跀刑 。 文选邹阳于狱上书自明:“昔者司马喜 膑脚于宋,卒相中山。”唐李周翰注:“膑,刖也 。” 说文“髌”下段玉裁注:“膑者髌之俗,去膝 头骨也。周改髌作跀,其字借作刖,断足也,汉之 斩趾是也。”“跀”下注云:“按唐虞夏刑用髌, 去其膝头骨也。周用跀,断足也。凡于周言膑者, 举本名也。庄子: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 见仲尼。崔譔zhun云:无趾,故踵行。然 则跀刑即汉之斩趾,无足指,故以足跟行也。无足 指不能行,故别为刖足者之屦以助其行,左氏云 踊贵屦贱是也。” 然而今天不少学者不赞同此意见,仍然把周代的膑刑 理

6、解为去除膝盖骨。 如王力主编古代汉语p898“司马喜膑脚”注:“ 司马喜,战国时人,据说在宋受膑刑,后来三次为中 山国之相。膑(bn),古代刑罚之一,割去膝盖骨。 脚,小腿。” 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膑脚”(p415,商务)注 :“孙子:指孙膑,战国时大军事家。因为他受过膑 刑,后世就称为孙膑。膑:砍去膝盖骨。” 洪诚训诂学:“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云:孙 子膑脚。膑刑是封建时代酷刑之一,去膝盖骨,不 是断足斩趾;断足之刑叫跀。但是同篇下文又说 :孙子断足。史记孙吴列传附孙膑传也说 :膑至,庞涓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足在脚下 ,膑脚则足断(虽连如断),所以叙事,对于膑脚 、断足可以不分;训诂,由于膑字有特

7、定的意义 ,就不能以史记孙吴列传为据,把膑脚翻 译为砍去两足。” 这些意见表明,文化词语的训释在今天也仍然是训诂 的重点。 w另一方面,文化词语的训释也是训诂的 难点,因为它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需 要训释者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有跨学 科的学术修养,由语言学专家变为学术“ 博士”,按时兴的说法,要成为复合型人 才,才有可能解决这类训诂难题,这就 需要训释者投入更多的才智和精力,所 以与其他训诂方法相比,文化求义法的 难度系数是最高的。 w不能认为文化求义法的处理对象仅仅是名词,不少动 词、形容词、数词等也跟文化事象密不可分,因而也 是文化词语,需要认真考查才能作出确切的理解。 w战国策赵策四:“

8、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 太后玉体之有所郄(x不舒服)也,故愿望见太后。 ” w这里的“徐趋”是个动词,指行走的一种姿势,这种 姿势有特定的含义。 w礼记玉藻:“君与尸(古代祭祀时代死者受祭的人) 行接武(武,足迹,接武,迈步时一只脚搭着另一只脚的一半),大 夫继武(继武,迈步时一只脚的脚尖接着另一只脚的脚跟),士中武 (中武,两脚之间有一脚的间隔),徐趋皆用是。疾趋则欲发 (發謂起屨也),而手足母(毋)移。圈豚(圈,轉也,豚之 言若有所循)行,不举足(不舉足,曵踵),齐(z泛指长衣的 下摆)如流(衣之齊如水之流矣)。席上亦然。” w说的是不同身份

9、的人在特定的场合行走时步幅的大小 规矩,徐趋就用这样的步幅。 w那徐趋具体是什么样的姿势呢? w孔颖达解释说:“徐趋,迟行也。圈豚 tn行者,释上徐趋之形也。豚,循也,转足 循地而行。不举足谓足不离地。齐z,裳 chng下缉也。足既不举,身又俯折,则裳下 委地,曳足如水流状也。在席上未坐,其行 亦如是。” w可知徐趋就是缓慢行走,行走时身躯微俯, 脚跟始终拖曳在地上,不离开地面。 w如果我们不去考查古代礼俗,而是把“徐趋 ”当做普通词语,想当然地理解为“慢慢地 向前跑”,永远得不到真解。 w“狐疑”一词的理据古来有两种解释。 w一种认为是“像狐狸一样疑虑”汉书文帝纪“ 朕甚狐疑”唐颜师古注:“

10、狐之为兽,其性多疑, 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而称狐疑。” w另一种观点认为“狐疑”是联绵词。猜疑,怀疑, 犹豫。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训“踌躇,犹豫也 ”条下云:“嫌疑、狐疑、犹豫、蹢zh躅zh,皆 双声字,狐疑与嫌疑一声之转耳,后人误读狐疑二 字,以为狐性多疑,故曰狐疑。夫双声之字, 本因声以见义,不求诸声而求诸字,固宜其说之多 凿也。” w现代学者大都信从王念孙的解释。如洪诚说:“狐 疑,也是复单音词,意义跟犹豫相同。”(洪诚: 训诂学,洪诚文集,江苏古籍,91页) w其实狐狸狡猾多疑是古今中外相当普遍的民俗观念 。 w伊索寓言中就有不少反映狐狸狡猾多疑的故事,如 乌鸦和狐狸、狐狸和仙鹤、

11、狮子和狐狸 、狐狸和山羊等。 w我国古代也是一样。国语吴语:“夫谚曰: 狐埋之而狐搰(h 亦作抇h ,掘,发掘)之。 是以无成功。”这是说狐性多疑,才埋藏一物, 又挖出查看,比喻犹豫多虑,办事难成。 w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一河水:“述征记 (按:南朝刘宋郭缘生撰)曰:盟津河,津恒浊 。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 ,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 乃过。人见狐行方渡。余按风俗通云:里 语称狐欲渡河,无如尾何。且狐性多疑,故俗有 狐疑之说。亦未必一如缘生之言也。” w宋陆佃埤雅卷四:“说文曰:狐从孤省。 狐性疑,疑则不可以合类,故从孤省也。” w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八:“狐

12、性多疑,每渡河 ,须冰尽合乃渡。若闻冰下犹有水声,则终不敢渡 ,恐冰解也。故黄河边人每视冰上有狐迹乃敢渡河 。又狐每走数步,则必起而人立四望,立行数步乃 复走,走数步复人立四望而行,故人性之多疑虑者 谓之狐疑。” w元胡炳文周易本义通释卷二:“狐性疑,解当 去其疑,鼠性贪,晋当去其贪。” w元陈应润周易爻变易组卷八:“狐性疑,知水 之浅深,可济则济,故济者多以狐为试。” w古代相书演禽通纂卷下:“狐性多疑,秋冬夜生 ,运至此地,或小限流星,见之必主灾。”又:“疑 狐(喻流星)依娄(星宿名),金狗同行,纵贵亦须 夭折。”注云:“狐性多疑,狐所畏者狗也。同行者 ,同宫也。纵在秋夜生,化道高强,未免

13、有伤,如大 小限再见流星娄,金狗决死无疑。” w正因狐性多疑,故称狐为“疑狐”。知道古代广为流 行“狐性多疑”这一民俗观念,我们还会否认“狐疑 ”的理据为“像狐狸一样疑虑”吗? w王念孙把“嫌疑”跟“犹豫”等词混为一谈也是不对 的。“嫌”有怀疑的意思。汉书杜邺传:“则 黎庶群生无不说喜,上帝百神收还威怒,祯祥福禄何 嫌不报!”颜师古注:“嫌,疑也。”所以“嫌疑” 是同义连文,不是联绵词。 w南宋郑樵:“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为书之理意难 明也,实为书之事物难明也。非为古人之文言难明 也,实为古人之文言有不通于今者之难明也。”(通 志卷六十三艺文略第一) w可见,很多词语我们之所以不得其解,不是由于不 了解词语存储状态的各项意义,而是由于不清楚这 些词语所反映的文化,因而不能正确选择切合语境 的义项,不能正确分析其理据。面对这样的词语, 熟悉相关文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w这就要求训诂工作者要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古代文 化知识,遇到疑难文化词语,要勤于查考,这样才 有可能得其正解,少犯错误。 w名字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把名字求义法和文 化求义法分立为两种方法是否不合逻辑? w名字虽然是一种文化现象,但它的载体却是 普通的字词,不一定有文化蕴涵,而文化求 义法所说的文化指词语本身要有文化蕴涵。 w文化的范围可大可小,随人界定,既然名字 求义法已自立门户,文化求义法自然不涉及 名字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