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5.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48075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5.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五章5.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五章5.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五章5.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五章5.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5.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5.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加拿大“一枝黄花”,加拿大“一枝黄花” 配花“新宠”,竟是毒草? 花市中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看似娇小,但在自然环境中却野性十足。 它原产北美,属外来有害植物,但它在当地并非有害物种。多年前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后,危害逐渐显现。由于缺乏天敌,它在我国表现出超强的生长优势,由于该植物根系发达、繁殖力极强,3年就能迅速成片,与其他植物争夺生长空间,吞噬土地,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被称为“生态杀手”、“毒草”。,阅读后请回答: 1、为什么要说该花是“毒草”? 2、该花在其本土国为什么不是“毒草”?,?,案例分析,据统计,我国外来生物有好几百种,对我国地理环境产生了很大

2、的影响!其实不仅我国,很多国家都有这样遭遇。比如澳大利亚兔子的肆虐。 我们发现,因为外界的干扰,导致整个地理环境发生了改变。这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不是单个要素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课!,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2、各要素间是如何实现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的? 3、地理要素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基本内涵,主要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1、气候、生物、地貌、水文、土壤等共同组成了主要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2、各要素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3、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3、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问题探讨: 自然环境各要素间如何相互作用?,?,大气,水,岩石,土壤,在水循环中起作用,影响大气成分,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改造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光和热,加速岩石的风化作用,风化产物为植物生长提供矿物质,物 质 能 量,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 迁 移,的 转 换,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才把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融合成自然综合体,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阅读“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归纳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改变原始大气

4、:CO2、CO、CH4、NH3N2、O2,改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参与沉积岩的形成,加快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形成,改造自然,维护生态平衡,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案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意义: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热量和CO2 ,土壤及水圈中的养分和水分,转化成有机物(物质的运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能量的交换)储存起来。,(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2)、水在各要素之间是如何转换的?,(3)、太阳能在各要素之间是如何传递的?,生物、土壤、大气、水等,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留大气降水;植物又经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又经过大气降水补给给土壤。,

5、太阳能经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体内,一部分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植物和动物在呼吸过程中将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热能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生产功能,生产功能,活动1,a. 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b. 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 保持稳定的能力,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各要素间不是简单总和,而是进行物质迁移、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大 气,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水圈,阅读思考,绿色 植物,自然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藏羚羊的数量变化是如何体现 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的?,活动2,考考你,“一山不

6、能容二虎”反映了地理环境所具备的 A 生产功能 B 消费功能 C 分解功能 D平衡功能,解析:一定范围山林生态系统中老虎的生长 繁殖都要受到食物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老虎 和其他各物种的数量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动态 平衡,各物种在一定时期基本恒定,老虎也 是这样。,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演化具有统一

7、性?,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 演化伴随着其他各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 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环境演化的一个 方面。,案例2,(1)阅读资料,你能完成黄土高原水文、地貌、土壤、生物和人类影响的过程吗?,黄土 高原,土壤肥力( ),形成( )地貌,人类破坏植被,黄河下游 ( ),河道( ),河流( ),形成了( )地貌,( ),下降,沟谷,泥沙沉积,淤高,改道,泛滥平原,流水 侵蚀,案例2,(2)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黄土高原是在水文、地貌、生物、土壤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水土流失的例子,?,合作探究,如图所示:湖泊演变为陆地,是地形

8、、气候、生物、土壤、水文等地理要素的统一变化过程请分析在该过程中各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P88“活动”:试分析在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地形 水文 生物 土壤 气候,由湖泊变成了陆地,由湿润变得干燥,湖水由深变浅直至消失,由水生生物变成了陆地生物,逐渐由湿变干,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B,蝴蝶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

9、确,一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通常用于天气,股票市场等在一定时段难于预测的比较复杂的系统中。 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试以东北森林变化为例,说明单个地理要素变化对环境整体变化的影响?,东北森林的例子,案例3,关于东北地区森林减少带来的后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腐殖质减少 B、水土流失加剧 C、加快岩石风化 D、使降水易形成洪水,砍伐森林 植被破坏

10、,植物固结土壤作用退化,涵养水源作用减弱,牵一发而动全身,东北案例分析,P90“活动”修建水库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案例分析:(水库),水 库 修 建,库区温差降低,提取: 水库建设对环境可能造成哪些不利影响?,“厄尔尼诺”将会对大气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导致气候变化: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出现洪涝灾害;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发生严重干旱。“厄尔尼诺”也会影响到热带以外的中高纬度地区,甚至给全球气候带来异常。,材 料,知识整合,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新功能,1、气候、生物、地貌、水文、土壤等共同组

11、成了主要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2、各要素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小结: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3、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4、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可以产生新的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5、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系统的改变,而“牵一发而动全身”,还会影响到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1)按下列选项中反映的现象的成因关系,将选项的字母填入下图适当的方框内。,大气中碳元素增多 全球气候变暖 沿海陆地被淹 化石燃料被开采燃烧 碳元素循环 海面上升 地壳中碳元素减少 极地冰融化 排放二氧化碳,

12、E,G,A,D,I,B,H,F,C,整体性,练习,2)根据图上反映的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地理环境具有 特点,正确的学习态度,得当的学习方法,高效的学习效率,高中学习 的整体性,深居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流水地貌少见,风力地貌发育,温带荒漠,荒漠土,图中各地理要素间是如何联系的?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征?,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动物的呼吸作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本景观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2、该地区主要的地貌特征是怎样的?,?,思考 回答,3、形

13、成该特征的原因是什么?,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读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循环示意图,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到空方框内,使系统成立(每一字母限填一次),A 、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B、耕作技术、方式落后 C、人均耕地减少 D、燃料需求增加 E、植被破坏 F、需要更多劳动力 G、增产增收无望 H、粮食短缺,G,A,F,B,D,C,H,E,“探究”,外来生物引入,“牵一发而动全身”,澳大利亚案例分析,当地缺乏天敌,生态退化,练习,1)生物与环境的正确叙述是( ) A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地球上所有动植物 B绿色植物可以直接把太阳能转变为热能 C生物的出现,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

14、石圈 D环境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指示作用,C,2)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A,知识迁移,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首诗句体现 规律 2、长江中游湖泊面积萎缩,导致洪涝灾害严重。有人提出:“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对这句话你如何理解?,要素之间进行物质迁移,湖泊萎缩与入湖泥沙增多有关,而泥沙增多与山 区滥垦滥伐有关。依据整体性规律应当湖、江、 山综合治理。,练习,3)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依据自然资源的( ) 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 B整体性 C不可替代性 D数量的有限性,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