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58795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7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课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课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课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一课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一课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课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课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为何物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 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依 然要比置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 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 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 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 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 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 道德原则。 帕斯卡,哲学为何物 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 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 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 始终未

2、被改变和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 卡西尔,“先有哈佛,后有美国。” 创立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独领风骚300多年,被誉为高等学府王冠上的宝石,是世界各国萃萃学子神往的圣殿。 在哈佛大学,每个学期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人士来举办讲座,包括各国的总统、总理等政府要人和著名学者、艺术名流、企业家等。每一次讲座,都能让人领略到思想的魅力。每一次讲座,都让人感慨哈佛人生哲学的精彩。 哈佛学子的成功,正是哈佛人生哲学教育的硕果,是哈佛素质教育理念的结晶。 人才的培育与成长,不在于方法。而在于观念;不完全靠勤奋,而主要靠思想。当思想被一种科学的意识所主导,被一种理

3、性的观念所左右时,人生的命运就会从此改变,生命的轨迹势必朝成功的方向延伸。每个人的人生,不过是受自己意识观念支配的、验证自己设计规划的实践过程。 无论是谁,对人生的态度,无非是两种,要么去选择,要么去创造。选择人生的人,是在已有中去努力适应。创造人生的人,则是在没有中努力去发现。哈佛素质教育最核心的基本理念,正是为了让每个人都学会创造自己的卓越人生。 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 我们左右不了别人,但却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理智,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哲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Philo-sophia。Philo是爱或热爱,sophia是智或智慧。英文Philosophia的意思是爱智之学

4、或爱哲之学。我们今天使用的汉语哲学一词是日本人西周19世纪后半叶翻译过来,他借用了汉语的哲字,省去了英语中的爱字,译为哲学。 为什么省去了“爱”呢?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解释是,知识和智慧属于神,而不属于人,他认为“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于神:但爱智这个词倒适合于人。”“爱智是人的自然倾向。”所以,人不可能拥有智慧而只能是追求智慧,人可以称为“爱智者”,而不可以称为“智者”。到了19世纪后半叶,人们对世界、对于知识和规律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需再通过神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时候“爱智之学”或“爱哲之学”中的“爱”字,就无多少实际意义了。,中国古代无哲学一词,而有哲学之实。易传说:

5、“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道就是属于哲学的范围。“道学”、“理学”、“心学”、“义理之学”、“玄学”、“学术”等都是中国人言说哲学的特殊方式。,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无疑可以给人以智慧。但哲学的智慧和其他科学有所不同。哲学的智慧首先表现为一个人对宇宙、人生的正确把握和认识,即让人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或如台湾学者所言,“定位宇宙,安排人生”,或如冯友兰先生所说,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具体知识和哲学对于人的作用是不同的,“具体知识使人成为某种人,而哲学使人成为人。”我们学习科学知识,是要成为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而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他都要生活,生活才是人之

6、为人的最根本的意义和最后的归宿。,哲学的智慧还表现在它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一个人有生活的指导和没有指导是大不一样。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他认为这样的生活还不如不过。同样的境遇,同样的条件,为什么有的人生命历程中不断获取着快乐和成功,有的人却总是身陷泥泞和坎坷,同样面临艰难和困苦,为什么有的人能够笑对人生、应付自如,有的人却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这里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否以正确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这个世界。说到底,就是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哲学又可以说是关于生活的艺术,它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幸福生活,如何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

7、。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在生活着,但与其说是“生活着”,毋宁说是“活着”,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什么才是幸福,并自觉地反思自己现有的生活,以追求更美好的人生。,哲学的智慧来自生活和实践,来自人们对世界的深深的关注和思考,来自于对人类命 运的关切。有了这种思考和关切,中国的先哲才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 之美,析万物之理”,才会自觉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有了这种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马克思才会思考资本主义社会的出路,探寻人类解放的道路, 创立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不是“单纯的思辨”

8、,不是“贵族或有闲阶层的奢侈品”,而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 哲学依赖于实践。哲学研究人和世界的关系,而人和世界的关系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构成哲学反思的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发展的动 力。而且,哲学问题的真正解决以及解决得正确与否,都离不开实践。人们在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遇到过顺境和逆境,总结和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正是在实践中获得 的这些经验才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提示人们遇到事情时应该怎样做会更好,怎样做会出现 问题,经过日积月累,人们就聪明起来了。当人们把对事物的认识上升到哲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高度,就形成对世界一般的观点和看法,用这个世界

9、观和方法论自觉指导实践活动,人们就会变成有智慧的人,聪明的人;如果没有实践活动,人们不与外界打交道,就不会 思考这些问题,就不会有哲学的智慧。诚如马克思所说:“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 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1995年第2版。),实践需要哲学。人的实践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在于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活动目的的设定有两个基本前提:对外部世界的正确把握和对人自身的需要的科学理解。哲学为活动者提供了一个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图景,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反映

10、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为人们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提供一般的理论和思维前提。,哲学产生于实践,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 动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出现。“世界从何而来?”“世界以什么样的状 态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这些问题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这种追问和思考使人类的思维水平跳出了具体事物的局限,概括出关于世界普遍规律的认识,诞生了关于宇宙根本观点的学问,使人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和水平。从哲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哲学的每一步发展和前进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和概括的结果。,“哲学是什么” “这是什么”、 “那是什

11、么”的问题形式本身首先就是哲学的,其次才是科学的。从对这样的问题形式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也同样可以发现哲学问题形式的特异之处。提出问题必须要有问题意识,要有惊讶或诧异的心态。问题的提出蕴涵着问题发问者的存在。 “哲学是什么”的发问者只能是人,因为只有人才有思想。思想是人的本质属性。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可以对思想进行思想。思想追求主体意识的突现、思想自身的自由和理想人格的挺立。对思想的反思就是在进行哲学的思考。哲学的主题是人。哲学思考源于人们想过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或智慧。要有美好的生活就必须寻找一个关照生活的超越的和无限的视点,这一视点就是

12、哲学的智慧。,一切 北岛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13、!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第一课主要是从生活和实践入手说明什么是哲学,哲学是怎样产生的,哲学的功能是什么,哲学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哲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是什么。 第一框讲哲学的起源和哲学的功能。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下列对哲学智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 B、哲学的智慧是从人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 C、哲学的智慧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产生的 D、哲学的智慧是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们就不能前进。下列说法不符合题意的是 A、真正的哲学可经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和变化 B、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C、真正的哲学指导我们正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 D、真正的哲学能给我们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一切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