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63026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褒禅山记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游褒禅山记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游褒禅山记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游褒禅山记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游褒禅山记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褒禅山记1.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广西宾阳高中语文组,关于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控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因遭保守派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故世称“荆公”。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是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

2、者,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著有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朗读欣赏,研读 思考,文言基础知识归纳,古今异义5个; 词类活用9个; 句式三种14句。 虚词“之”“以” “其”的用法。,一.下列加横线的词语,古今意 义相同的一项是,A.比起好游者尚能十一 B.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此所以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数词 今:十分之一,古:不同寻常 今:程度副词,所以,古:表原因,译为:“因为”或 “的缘故” 今:表结果,学者,古:治学的人, 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二.判断对重点词语解释的正误,A.慧褒始

3、舍于其址 筑舍定居,名用如动 B.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 穷也:深:形容词,很深; 穷:走到尽头,形用作动 C.火尚足以明也: 照明,形用作动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动词:说出,说明,B.深:名词,深度,三.下列虚词 解释是否有误?请指出来,之 1.而卒葬之:代词,那里 2.古人之观于天地: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助词,的 4.此余之所得也:到,往 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助词,补语标志,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定语标志),以,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因为,连词 2.由山以上五六里:同“而”,连词,表修饰 3.

4、拥火以入:连词,表目的 4.余之力尚足以入:同“而”,连词,表修饰 5.有志者,不随以止也:连词,表目的 6.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连词,表目的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连词,表目的,(连词,表修饰),(同上),(连词,表修饰),其,1.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 2.其下平旷:代词,代华山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前者助词,无实义:后者指示代词,那,那个 4.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一人称代词,我 5.其孰能讥之乎:反诘语气词:岂,难道,而,1.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连词,表转折,然而 2.有怠而欲出者:连词,表并列 3.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顺接 4.以其求思之深

5、而无不在也:连词,而且 5.夫夷以近:同“而”,表并列 6.而世之奇伟:连词,表顺接 7.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连词,表并列 8.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连词,表并列,(表结果),表递进,表递进,表转折,完成课后二 至四题练习,难句解释,“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表方位时指山的南面, 水的北面;阴则相反。,阳,五.从文中找出三个判断句,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路标 庐冢也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为什么说“华()山”是“音谬”?,古文

6、无“花”字,“花”小篆中作 ,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研讨写法,一.理清第一段行文顺序,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二.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三“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二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