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64782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2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一、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二、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三、新课程下的几种常用教学模式 四、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五、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弹性设计”,1、要有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准确、全面、具体,不仅要有知识与技能目标,还要有过程、方法与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目标要具有层次性,符合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要统领教学各个环节,贯穿教学活动始终。,一、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2、要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民主、平等。 课堂气氛既是紧张和严肃的,又是和谐愉悦的;课堂内

2、既有大量的信息交流,又有充分的情感交流和体验。 课堂充满生气,充满活力。,3、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指导学生开展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活动,形成学生独立学习、同学间合作学习和师生间共同学习的动态组合。 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努力改变学生单一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开展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4、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教师要不断启迪学生的

3、思维,创设学生思维相互碰撞的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5、要有充分的思维训练,根据需要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6、方法最优化,手段现代化,二、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界定 教学设计的内容,教学设计是在把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实际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和标高,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精心设计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尊重、展现和

4、发展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教学设计的界定,(一)教学目标设计,(三) 教学策略设计,(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的内容,(四)教学评价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规定,即预期学生在认知、情意和行为方面应产生的变化的具体明确的规定。 一般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目标设计应注意: 1、全面考虑诸因素; 2、教学目标陈述的出发点是学生。,教学目标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分析课程标准、教材; 分析学生认知水平、生理心理特点、对所学内容的心理认同程度; 分析学校情况、社区课程资源及所占有的相关资料。,教学目标的陈述: 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5、,而不是教师,教学目标的陈述应以学生为出发点,应尽可能采用便于理解、便于操作和评估的行为动词来刻画。,教学目标应具备的三个要素: 1、说明在学生身上预期的终点行为; 2、完成这一行为的条件; 3、使教师感到满意的并能表现学生已经掌握了该学习任务的成绩水准。,教学目标,全面性 规范性 微观性 操作性,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规范用词,理论 知道(识别、记忆、初步认识) 理解(初步把握、一般认识) 掌握(联系、解决、较深入认识) 应用(综合、解决、系统认识) 实验 初步学会(使用、完成) 学会(合理选择、独立完成、正确处理) 设计(设计、选择、制作、分析、改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规范用词,感受 (感觉、接

6、受、注意、关注、感到) 认识 (认得、区别、经历、描述、明白、表达) 运用 (选择、采用、解释、交流、 发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规范用词,体验 (萌发、体会、感觉、感触、了解) 感悟 (感知、领悟、领略、激发、懂得) 形成 (树立、具有、区别、养成、建立、提高、增强),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了某一 课题之后,他们的行为以及情感等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教学目的是:教师所要求于自己的,以教养教育相统一的,用说教施影响于学生的心理变化。 教学目标是:教师所期望于学生的,以知情行思相统一的,以激疑启思所诱发的从心理到行为的有序变化。,知识点的划分示意图,课程,第一章(单元) 第二章(单元),第一节

7、(课) 第二节(课),知识点(1) 知识点(2),知识学习 技能学习 问题解决,事实 概念 原理,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习目标的编写 1、ABCD法 A 教学对象; B 外显行为; C 条件; D 标准;,例: 一年级学生,在5分钟内,将所给的生字注音, ( 对象) (标准) ( 行为) 可以查字典。 (条件),编写认知学习目标可供选用的外显行为动词,编写情感学习目标可供选择的外显行为动词,2、内外结合的表述方法: 例: 内部心理描述:能理解描述人物的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思想取材的。 行为1: 能用自己的话概述课文中的主人公是 一个怎样的人; 行为2:能从课文中找出作者描述主人公时表 露自己感

8、情的句子; 行为3:能指出课文所叙述的事件中哪些采取 了略写的方式,哪些进行了详写,它们对表现 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二)教学过程设计,1、组织活动设计 2、认知活动设计 3、情意活动设计 4、评价活动设计,1、组织活动设计,组织活动是使课堂教学有序、顺利进行的保证。 其设计内容包括: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设计; 教学环节的设计; 教学各个阶段、各步骤之间的过渡与衔接的设计。,2、认知活动设计,认知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 其设计内容主要包括: (1)学生学习起始状态的诊断设计; (2)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设计; (3)教学内容设计。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增删和重新组合,重、难点确定及处理

9、,课内、外练习材料的选择等;,2、认知活动设计,(4)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使用的设计。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所长、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选用恰当的教学媒体。 (5)学生活动设计。包括学生活动的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时间、活动过程、学法指导及调控措施等内容。,3、情意活动设计,认知活动离不开情意因素的参与和推动,而情意发展本身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情意活动设计包括: (1)教学活动情境化设计将教学活动置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 (2)教学活动情感化设计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4、评价活动设计,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活动设计,包括: (1)对学生学习过

10、程的评价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情绪、行为的即时评价是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2)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设计。,(1)学习方式的运用状况; (2)组织纪律状况; (3)介入和倾听的程度; (4)主动发表意见的程度; (5)与组员合作的程度; (6)意志、毅力和探索的程度; (7)“参与障碍”(注意力分散,交往技能差、人际关系不良)的排斥程度; (8)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 (9)对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水平; (10)分析、综合比较方法运用的水平; (11)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水平; (12)对概念、特征的理解水平。,学习过程的评价设计,(三)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

11、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整体安排。就是要解决“如何教”的问题。,1、设计教学过程结构,常用教学程序 传递接受式: 激发动机 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应用检查评价。 引导发现式: 问题假设推理验证结论。 示范模仿式: 定向参于性练习自主练习迁移。 情境陶冶式: 创设情境参与活动总结转化。,现代教学程序,布鲁纳的“概念获得”:呈现资料确认属性验证获得的概念分析思维策略。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提出先行组织者逐步分析综合贯通。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学生定向常规授课矫正差错再次测评。 加涅的“指导学习”。 建构主义教学程序。,2、选择教学方法 认知类:讲授、演示、谈话

12、、讨论、练习、实验、实习作业等法。 动作技能类: 示范模仿法、练习反馈法等。 情感态度类: 直接强化法、间接强化法等。 3、选择教学组织形式: 集体授课、个别化学习、小组相互作用等。,4、选择教学媒体 确定媒体的任务功能;选择媒体的形式类型; 明确媒体的信息内容;掌握媒体的使用特性。,教 学 目 标,媒体,教 师,学 生,反馈,教学媒体的最佳作用点,1、突出、强化教学重点 2、突破、解决教学难点 3、创造情境 引发动机 4、提供事实 建立经验 5、显示过程 形成表象 6、提供示范 正确操作 7、举例验证 建立概念 8、解释原理 启发思维 9、设难置疑 引起思辨,教学媒体的最佳作用时机,1、无意

13、识向有意识转化 2、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相互转化 3、抑制状态向活跃状态的转化 4、平静状态向兴奋状态的转化 5、兴奋状态向理性的升华 6、靠近“最近发展区”树立更高目标 7、克服畏难情绪 增强自信 8、鼓励与激励求知的欲望 9、满足表现成功的欲望,(四)教学评价设计,(1)教师自我评价的内容和方式的设计; (2)引导和组织学生评价教学的设计; (3)指导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和方式的设计。,学习评价,即根据明确的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测量的数据按一定标准量化,并对结果作出价值性的判断。,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的比较,(评价依据教学目标 ),评价对象,资料收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价值判断,结

14、构化观察 态度量表 形成性练习 总结性练习,一次量化,二次量化,达标程度 相对水平 差异对比 发展状况,学习评价的步骤,学习评价方式比较,(一)“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变式:切块拼接教学模式,(二)“合作接受学习”教学模式,(三)“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三、新课程下的几种常用教学模式,(四)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各种要素(教师、学生、内容、媒体)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即可以使人们照着去做的标准形式。 教学模式就是教学的标准形

15、式,它是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诸要素高度概括,是从整体上思考教学过程的一种工具和方法。,创 景 激 趣,自 主 学 习,合 作 探 讨,组 间 质 疑,展 示 作 品,自 我 评 价,切块 分割,自主 学习,组内 交流,联讲 拼合,学习 评价,“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变式:切块拼接教学模式,(1)创景激趣 “创景激趣”,是指教师运用媒体或资料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内驱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之中。 常用的“创景激趣”的实施策略有: 长时记忆调动 课前信息交流 景观直观感受 问题引发探究,(一)“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16、(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自学提纲的引导下,运用教材、网络等信息载体,搜集信息,初步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该环节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形成空间概念。 第二阶段:形成认知结构。,(3)合作探讨 “合作探讨”,是指由教师提出或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充分开展组内讨论,让学生体验运用所学知识及必要的工具,探究解决所关注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提高能力,发展思维的教学环节。 该环节的关键在于问题设计。问题应基于学习内容,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等特征,要便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思维操作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发展创造思维;要结合时事热点,

17、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组间质疑 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环节中,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应,已基本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为了进一步夯实基础,拓展思维,教师引导各合作小组就本课的知识点及相关内容大胆质疑,并请其他小组来回答,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组间质疑”环节。 教学过程中,可从如下方面引导学生的组间质疑活动。 首先,引导和鼓励各小组围绕本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目的在于理解和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其次,引导学生联系新旧知识提出问题,目的在于理顺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比较思维; 再次,启发学生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促进个体创造思维的发展。,(5)展示

18、作品 “展示作品”,是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某一主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不同的形式去表现该主题的教学环节。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身特长,发挥合作性和创造性,形成独具特色的作品。 作品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只要能够表现主题,便可不拘泥于统一“格式”。可以是一个故事,一段歌舞,一首小诗,一幅漫画,目的在于为学生创设展示自身特长的机会,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需要;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为小组赢得荣誉的快乐,增强小组的凝聚力;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等等。,(6)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指在小组内每名成员对自己的学习收获、学习表现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形成每个小组对小组合作学习状况的总体评价的教学环

19、节。 每一合作小组可以评价本组在本课学习中认知、情感等方面的进步,对进步显著的同学更要提出表扬。在实施“自我评价”环节时,应注意: 保证评价时间;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以质性评价为主;综合评价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的认知、情感方面的表现,特别要关注合作能力的发展状况。,复习 旧课,承上 启下,引入 新课,讲解 新课,巩固 新课,检查 反馈,诱发 动机,接受 新知,夯实 双基,弥补 不足,了解认 知基础,激发学 习心向,形成认 知结构,稳固认 知结构,辨析认 知结构,(二)“合作接受学习”教学模式,发现 问题,提出 假设,验证 假设,表达 交流,评价 总结,(三)“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基于课堂教学的

20、情境探究模式 问题情境思考分析 形成创意实践探索意义建构自我评价,(四)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根据课堂教学的特性,教学设计有两种情况: 一是预先设计,即在课堂教学之前,对教学的观念、计划和规则等进行事前设计; 二是适时的设计,即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设计。,课堂教学具有“现场生成性”特征,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鲜活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是预先设计和适时设计的可操作的有形框架,但又不拘泥于设计,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活用模式。,基本设想是:,阅读教学设计: 初读感知,发现目标 精读领悟,尝试目标 深读积累,解决目标 活读拓展,运用目标。,作文教学设计:,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21、 阅读例文,领悟写法 指导选材,开拓思路 创设情境,合作述说 交流构思,评议修改 尝试写作,评改完善。,作文讲评课:,谈话导入 重温要求 示例评改 自评互改 练笔提高。,写字教学设计:,激趣导入 自主感悟 指导示范 实践练习 反馈评析 矫正提高。,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1、课程标准与目标确定的关系; 2、教材与课程资源的关系; 3、有意义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 4、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5、个性张扬与纪律约束的关系; 6、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四、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关系,五、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弹性设计”,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当是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

22、习需求的“弹性设计”: 1体现探究学习的弹性 2体现合作沟通的弹性 3体现交流对话的弹性 4体现个体感悟的弹性,1体现探究学习的弹性,由传统的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探究的学习方式,无疑是一场极为深刻的变革。 所谓“探究”的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索研究方式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探究必须形成问题情境。 教师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促进者和合作者,应当在尊重学生质疑、求疑的基础上,组织、帮助学生澄清问题情境,然后放手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自主处理课文信息、感受语言文字和联系生活积淀中去主动探究。,2体现合作沟通的弹性,合作是儿童重要的亲社会行为品质,因而是儿童社会性教

23、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最新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将“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课标”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因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富有个性化的语文学习同时也需要群体合作,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对儿童进行合作的教育,促进他们的社会性,使他们获得积极、健康的发展。,在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合作沟通,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客观因素。 教师的教学设计,只能在组织引导上作一些有限的策划,而很难全部预测其细节,自然就需要“弹性设计”。,一位教师导读闪闪的红星一课,在指导朗读时融入了合作

24、沟通机制。 她说:“现在我们把四个组作为四个公共汽车车厢,每个车厢请一位同学当老军人,一位同学当年轻的母亲,其余同学当乘客,读让座这一部分。,逐组表演读,读后互评,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现在,请大家先自读这部分课文,派好角色,想想应该怎样演读。”同学们分组合作的情绪很高,精选角色,议论怎样互相配合,都想争演读第一。 这里,教师的深入引导和评价,只能按课堂进行的实际情况来操作,教师的设计就只有设想一些注意点,而总体上是一种粗线条的组织引导。,3体现交流对话的弹性,在以自学探究为主的课堂里,“交流”成了提升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这也是在接受式课堂里所没有的一种全新教学行为。 请看麻雀一课的一组交流镜

25、头: 师:当猎狗张开大嘴要吃小麻雀时,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从树上飞下来,想拯救小麻雀。假如你是老麻雀,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生一:不会,因为我害怕怕死。 师:你很诚实,其他同学呢? 生二:我也不会。因为那样做,不但救不了小麻雀,还多搭上一条性命。 师:你是觉得不要增加不必要牺牲,对吗? 生三:我也不会,反正孩子注定没命了,我去白白送死,还不如回去再孵一只小麻雀。(众哄然大笑) 师:你挺会保存实力啊!,生四:我会像老麻雀那样做。因为以弱胜强是常有的事,不去试试就输定了;去试试,才有可能战胜对手。 生五:老麻雀虽然不是猎狗的对手,但母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它没想那么多。 生六:老麻雀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

26、的亲骨肉被吃了。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死也值得。 师:说得多有道理啊! ,在以学生为主的课堂交流活动中,教师就这样以片言只语或点击要旨,或引出疑窦,或启发补充,或拨疑解难,师生之间的对话成了心灵之歌。 然而这往往也是教学设计难以企及的细节,教师只能以“假设”来猜度学生可能交流的要点,而如何对话引导则全凭临场的灵活应变。,4体现个体感悟的弹性,学生的语文学习是高度以个性化的行为,对同一篇课文,每个学生都可能因为各人生活经历、认识水平和个性差异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感悟。,教育应当十分尊重学生精神生命的自由展示,不应以统一的答案来压抑学生的个性和灵气。这种感悟的个性化就必然会带来教学过程中的许多不确定因

27、素。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并作现场的因势利导,就必须为“设计”留出空白,赋予更多的可塑性。,教学设计应当以具有高度弹性的“软设计”为主,教师的“教”应当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学设计要能够充分地按照课堂教学所具有的现场生成性的基本规律而作相机诱导、即时处理,并为此留下最大的弹性空间和应变预测。,如果说那些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是必须实行的教学步骤,必须完成的课堂训练,无多大伸缩性可言的话,那么,达到这些基本目标,完成这些基本任务的途径、方法、过程、手段则应当根据具体的学情,灵活应变,现场处理,让其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和可塑性。 所以,教学设计应当以具有高度弹性的“软设计”为主。,从当前课堂教学的主

28、要弊端着眼,应当大力克服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力主义和命令作风,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情为依归,以相机诱导为手段的“软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富于变化的共时空群体活动,主体、客体、媒体之间的关系处在不断转换之中。这种不断转换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很大灵活性和很强的现场性。如果教学设计完全是刚性机制,教学活动必然只能是单向的强行灌输,上课就成了教师演示主观编制得十分细密的教案的单边活动。,课堂教学还极富创造机制。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师生双向合作过程创新的不确定性。 所以教学设计只能是一种“预测”,如何付诸实践,还得充分根据学情来灵活应变,现场处理。 这样,就赋予课堂教学“软设计”以特别重要的意义了。 鉴于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时代性的认识,“软设计”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一、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二、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三、新课程下的几种常用教学模式 四、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五、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弹性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