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会政策.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67491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87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社会政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社区社会政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社区社会政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社区社会政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社区社会政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社会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社会政策.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社区社会政策,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培训部 李 旭 ( 副主任 ) 13582644948 010-61595452,第一节 社会政策的特点及原则 第二节 我国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 内容和体系 第三节 社会政策的发展 第四节 社区社会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 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信访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 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证条例 殡葬管理条例 治安管理处罚法 民法通则 继承法 民事诉讼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城市房地产法 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 民间纠纷处理办法 失业保险条例 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 家庭居室装修管理试行条例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妇女权益保障法 未成年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环境保护法 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 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第一节 社会政策的特点及原则 一、社会政策的基本含义 二、社会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政策的特点 四、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 五、社会政策的主要功能 六、社会政策的基本原则 七、社会政策的运行方式,一、社会政策的基本含义 (一)政

3、策的含义与特点 1.含义: 政策-国家、政府和政党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方针、行动准则和具体行动的总和。,2.政策行动及其特点 政策行动-政府制定、实施和修改政策等行动的总和。 特点:,有组织的活动 政策行动 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的特点: 有明确的行动内容 是规则体系和行动体系的结合,(二)公共政策的含义、特点与主要领域 1.公共政策-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 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解决社会问题和调 节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公共性 权威性 价值性,2.公共政策的特点:,3.公共政策的主要领域: 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国防和外交等政策,(三)社会政策的基本含义 社会政

4、策-政府在某种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实现某 种社会性的目标而采取的社会性行动的总和。 社会政策的实质-政府在为百姓提供社会保障和其他 社会服务的社会事务方面承担责任的行动。,(四)社会福利 1.含义: 社会福利-是指当代社会中为了更好的达到良好生活目标而实行的非市场化的财富分配制度和公共服务方式。 2.特点: 一是不以商业交换为原则,按照社会成员实际需要进行分配。 二是受益者以无偿或低偿获得服务或物质。 三是以公共资金支持,政府承担主要责任。,3.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联系-两个概念在行动领域中有时是一致的,有 时可以互换使用。 区别-社会福利侧重反映既有的社会福利制度及 相关实际操作模式

5、; 社会政策主要反映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所 采取的各种有意识的行动。,二、社会政策的主要内容,三、社会政策的特点 1、社会性目标 2、全社会共有的社会价值 3、基本内容是提供社会服务 4、结合性 5、福利性 6、协调性,四、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保护人权,维护社会公平,解决社会问题,满足民生需要,促进社会和谐,(一)满足民生需要 1.人的需要的特点 人的需要-是指人作为生物有机体和社会存在物为维持生存、发展、享受和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对各种外部条件的依赖及其获得这些条件的主观愿望。,人的需要 的特点,社会性,层次性,发展性,多样性,2.当代中国基本民生需要的主要内容 内容:

6、 基本生活需要 就业需要 健康需要 教育和发展的需要 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社会环境友好需要 其他方面的需要,3.社会政策在满足基本民生中的作用,首先,通过社会政策提供社会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 其次,以扶贫济困为社会保障重点。 再有,减弱收入差距,提高民生水平。 最后,建构民生保障的社会服务体系。,(二)保护人权,1.什么是人权 宪法及相关法律所规定的人的基本权利。 2.中国保护公民经济与社会权利的行动,2.中国保护公民经济与社会权利的行动,保障公民经济与 社会权利,劳动者工作权利,基本生活水准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健康的权利,获得社会保障权利,(三)维护社会公平,1.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政策

7、的主要目标。 2.政府的任务: 首先,通过政府的干预行动而力求兼顾各方面利益。 其次,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的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 再有,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四)解决社会问题,1.社会问题的含义 社会问题-对社会成员和社会整体造成负面影响、社会主流价值不能接受因而需要采取集体行动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1、社会不平等与贫困问题 2、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问题 3、犯罪与其他越轨行为问题 4、社会歧视问题 5、健康与疾病问题 6、居住环境问题 7、其他各种社会问题,4、社会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积极作用 有五个方面: 见书p14-15,(五)促进社会和谐,是社会政策更加长远和根本的目标,五

8、、社会政策的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六、社会政策的基本原则,七、社会政策的运行方式 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一般是指社会政策各环节的组成方式和发挥作用的方式。 1、资金的筹措方式 社会政策运行方式 2、社会服务的提供方式 的内容 3、社会服务的付费方式,第二节 我国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 内容和体系,一、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体系 三、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与社会工作实践的关系,一、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及主要内容,(一)法规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是指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行政机关为规范社会秩序和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而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特点:

9、 规范性 强制性,(二)法规与政策的关系,法规是规则体系,政策是行动体系; 严格说,政策需要法规来确认; 在我国,政策往往先于法规实践;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发展总的趋势是要不断提高其法制水平。,(三)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规范社会工作组织及行动的政策法规 (我国尚不健全,有待逐步建立) 种类 社会工作开展所依赖的社会政策法规 (主体部分,学习重点),(四)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主要内容,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体系 (一)法规体系,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国际公约及规范性文件,宪法,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政府政策文件,三、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与社会工作实践的

10、关系,(一)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对社会工作实践的作用 一是,规范社会工作组织及行动的政策法规为社会工作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是,社会政策法规为社会工作开展提供了领域和依据。,(二)社会工作的实践要促进相关法规与政策的完善和发展 一是,社工是社会政策法规的实践者、实施者和研究者; 二是,可以倡导完善和发展法规。,第三节 社会政策的发展,一、国际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一、国际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一)现代社会政策体制的建立 1、现代社会政策实践发端于欧美国家 2、世界上第一个以政府发布法令的方式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英国,即1601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简称济贫法)。 3、1

11、9世纪80年代,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初步确立起了示范作用。 4、美国于1935年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创立了国家干预的现代社会政策制度模式,(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英国于1942年提出了题为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贝弗里奇报告”,被称为“西方福利国家的蓝图”。 2、1948年英国初步建成了“福利国家”的基本体制。 3、继英国后,西欧和北欧国家从20世纪40年代后也纷纷按照英国模式实施社会福利政策,建设自己的“福利国家”。 4、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美国式的福利国家模式。,(三)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改革 1、英国是70年代末以来最早开始社会政

12、策改革的国家 2、“第三条道路”的福利理念和实践模式是当前发达国家社会政策改革的基本思路。 3、“第三条道路”的基本思路是: (1)强调兼顾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 (2)强调国家干预与企业、社会和个人的责任相结合 (3)强调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和相互促进; (4)强调社会政策运行引入市场机制而提高其运行效率。,二、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一)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社会政策的特点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没有“社会政策”的概念,但事实上一直实施社会政策行动。,(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政策的转型 1、社会政策基本体制的变化。 -1)从过去依附于经济政策到逐渐形成独立的社会政策体系; -2)从改革前的企业-

13、国家模式转化为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模式; -3)从普遍性福利转化到选择性为主的福利模式。 2、社会福利运行机制的变化 -从“纯福利”的运行方式转化为引入市场机制,促使各种福利机构走向市场。 3、社会福利总体水平变化 -从90年代后期,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加大了在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开支。,(三)当前我国社会政策新的发展趋势,社会政策的新背景: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从过去以劳动密集型和简单加工为主模式,逐步转化为以提高质量为中心。 -公众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在逐渐提高,希望通过社会政策体现社会公平。 -我国正经历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一、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 居民委员会 居民自我

14、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 群众性自治组织。 居民自治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89年),(一)居民委员会的性质 居民委员会是一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委会的性质,居民委员会是街道以下由居民组成的基层组织,是一个社区的居民在居住区的范围内按照便于自治的原则设立的。,居民自治的主体是本社区居民,居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等,只要本社区选民经过民主选举可成为居民委员会成员。,在本社区范围内,全体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共同管理本社区事务。,基层性,群众性,自治性,(二)居民委员会的任务,居委会的任务,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协助基层政府和派出机关开展工

15、作,开展有关监督活动,二、居民自治的内容,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四个民主,民主选举,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形式,居委会成员的产生,本居住区全体 有选举权的居民选举,每户派代表选举,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 23人选举产生,2、居委会的任期和选举周期,居委会的任期,每届任期为三年,居委会的选举周期,三年一次,居民会议的组成(三种方式),居民会议组成,年满18周岁的居民,每户派代表参加,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23人参加,社区协商议事会,社区听证会,三、居民委员会与基层政权和所在地单位的关系,(一)居民委员会与基层政权的关系 1. 基层政权指导、支持和帮助居委会的工作; 居委会协助基层政权开展工作。 基层政权决定居委会的设立、撤销和调整。 3. 居委会协助上级工作需统一安排。,三、居民委员会与基层政权和所在地单位的关系,(一)居民委员会与所在地单位的关系 1. 支持与协助 可设立家属委员会,当前我国发展社会政策的基本趋势 1、进一步重视社会政策。 2、确立社会政策的新的目标体系 -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高社会质量为目标。 3、优化社会政策的基本原则 4、加强社会政策各个领域中的行动,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