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71277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7.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舌诊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舌诊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舌诊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舌诊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舌诊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舌诊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舌诊ppt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 三 章,中医诊断学科,教学时数: 6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舌诊的方法、正常舌象的特征、异常舌象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舌象分析要点,并能识别临床常见舌象。 熟悉舌的形态结构、舌诊原理及舌象的生理变异因素。 了解舌诊的研究进展。 重点难点: 舌质的神、色、形、态,舌苔的苔质、苔色是重点掌握内容; 舌象的综合判断与分析,尤其是舌质与舌苔不一致时,舌苔之腐腻、剥落与真假是学习中的难点。,一、概念 舌诊,又称“望舌”,是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舌诊一法,首见内经,元代有其专著,明代得以发展,至清代温病学派之兴起而日臻完善。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对舌象的临床诊断有了新的拓展

2、。,第一节 舌诊概说,“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 临证验舌法 “舌者,心之外窍,凡病俱现于舌,能辨其色,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 黄帝内经,二、舌诊原理 (一)、舌的形态结构,舌的形态结构图,(二)原理: 1.舌与经络相连。 舌与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分别直接或间接联络脏腑。 手少阴心经沿食道,之别系舌本; 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沿咽喉,分别挟舌本、络舌本; 足太阴脾经,连舌根、散舌下。,2. 舌与脏腑功能相关。 舌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因心主血脉而藏神,故舌体的色泽变化,从而反

3、映“心主血脉”的功能;舌体运动是否灵活自如,语言是否清晰,又能反映“心藏神”的功能。 舌为脾之外候,舌苔是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与脾胃运化功能相适应,故舌象的变化,可以反映全身营养和代谢的功能,气血的生化状况。,肾藏精,在液为唾;脾在液为涎,均为津液组成部分,关系着舌体之润燥,反映脾肾的功能。 总之,人体内部的变化,脏腑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盈亏均可反映于舌象的变化。,(三)舌体分候脏腑理论,1.脏腑病变反映于舌 面,具有一定的分布 规律。 舌尖部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 舌中部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 舌根部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 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 如左图所示。,三、舌诊的方法和注

4、意事项,(一)望诊的体位与伸舌姿势 体位坐位、卧位均可。 姿势自然、平展、舌尖略向下。,(二)舌诊的方法,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边,最后看舌根。 先察舌质,再看舌苔。 根据需要,可行刮舌与揩舌之法。,揩 舌 法,操作演示,(三)诊舌的注意事项,1光线影响 以白天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最佳。 2食物或药品的影响 硬食致薄苔,牛奶、豆浆可致白苔,核黄素可致黄苔等。 辨别染苔的关键是,染苔多在短时间内自然退去,或经揩舌除去,与病情亦不相符。 3口腔对舌象的影响 张口呼吸苔必干,镶牙可使舌边留有齿痕。临床应注意鉴别。,四、舌诊的内容和正常舌象,(一)舌诊的内容 舌质色、形、态 舌苔苔质、苔色 值得注意的是

5、:观察舌质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气血津液的盛衰;观察舌苔重在辨别病邪的性质、邪正的消长及胃气的存亡。望诊时,必须全面观察舌质与舌苔,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全面了解病情 “观舌质可验其正之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邪之寒热浅深”。 医门棒喝,舌质柔软灵活,淡红明润,简称“淡红舌”。 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简称“薄白苔”。,特征,正常舌象,患者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涕,脉浮紧。其舌苔应是:(B) A.白厚 B.薄白 C.黄腻 D.花剥 E.白腻,舌鉴总论中说:“舌乃心苗,心属火,其色赤,心居肺内,肺属金,其色白,故当舌地淡红,舌胎(苔)微白” 章虚谷说:“舌苔由胃气所现,而胃气由心脾所生,故无病

6、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 吴坤安说:“舌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三)舌象的生理变异,在内外环境影响下,舌象可产生生理性(调节)变异,了解其生理性变异的特征和原因,有助于判断舌象的临床意义。如: 1、年龄性别因素 儿童舌质多淡嫩,舌苔少或薄;老年人舌质较暗红。女性经期舌质常偏红等。 2、体质禀赋因素 禀赋不足,体质较弱者,多出现齿痕舌、先天性裂纹舌。 3、气候环境因素 夏季苔较厚且微黄等。,五、舌诊的地位,1、舌诊犹如内脏气血的一面镜子特点有: 客观 灵敏 全面 方便,2、正如临证验舌法曰:“凡内外杂证,无一不呈其形,著其气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脏腑,

7、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危急疑难之顷,往往无证可参,脉无可按,而惟到舌为凭,妇女幼稚之病,往往离之无息,问之无声,而唯有舌可验。”,2.伤寒指掌察舌辨证法还有“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的说法。 根据临床观察,提示某些脏腑病变在舌象变化上有一定的规律,但并非绝对,因此,还需结合其他症状,加以分析辨别。,第二节 望舌质,舌质,即舌的本体,故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望舌质主要观察舌色、舌形、舌态、及舌下络脉四个部分。 一、舌色 舌色即舌质的颜色。一般分为淡红、淡白、红、绛、紫、青。,(一)淡红舌 特 征淡红润泽,白中透红。 临床意义为气血调和的征象,见于正常人或病轻者。

8、辨 证外感病见之,提示病之初;内伤病见之为病 轻或转愈之兆。,淡红舌,淡红舌,(二)淡白舌 特 征较正常舌色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 舌色白,几无血色者,称为枯白舌。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阳虚。枯白舌主脱血夺气。 辨 证舌质瘦薄而淡白者,属气血两虚; 舌质胖嫩而淡白湿润者,多属阳虚水湿内停; 脱血夺气则舌枯白无华,见于病情危重。,淡白舌,淡白舌,.气血两虚证的舌象是:(A) A.舌质淡瘦 B.舌淡齿痕C.舌尖芒刺 D.舌暗瘀点E.舌红裂纹,(三)红舌 特 征较正常舌色红,甚至呈鲜红色。 临床意义主实热、阴虚。 辨 证舌体不大,色鲜红者,多属实热证;舌 体小, 色红少苔,或有裂纹,或红光无苔,

9、为虚热证; 舌尖红多为心火上炎;舌边红多为肝经有热,红 舌,红 舌,舌红绛而光者,属 A阴虚 B气虚 C血虚 D气阴两虚 E水涸火炎答案:A,特 征较红舌颜色更深,或略带暗红色。 临床意义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 辨 证舌绛而生芒刺者,见于脏腑内热炽盛; 舌绛少苔或无苔,多属久病阴虚火 旺,绛 舌,(四)绛舌,绛 舌,红色裂纹舌少苔,形象:舌略红,无数纵裂如刀割。苔稀少如无。 主病:素体阴虚;血衰液涸;实热内逼。 病例: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红光莹舌,形象:舌质红而胖嫩,中有横直裂纹。左侧残存少许腐苔,余处光莹,少津而干。 主病:胃肾阴虚;水涸火炎;邪退而气阴两伤。 病例:气虚血瘀胸痹,气阴两伤

10、。,红舌黄粘腻苔,形象:舌质红。苔老黄,颗粒紧密胶粘,板滞不宣。 主病:湿热痰涎交结。 病例:痰热腑实。,红舌点刺白腻干苔(红星舌),形象:舌红绛,红点突起有尖锋,苔白腻而干,微笼淡黄。 主病:营分郁热;湿热或瘟毒入血。 病例:血蕴湿热。,绛光莹舌,形象:舌质红绛,尖有红点,舌面娇嫩,光莹无苔。(白色为津液反光) 主病:热入血分;胃肾阴虚。 病例:外感风寒,化热入血伤阴。,绛紫舌白黄滑苔,形象:舌绛紫偏暗。苔白转淡黄,滑腻而润。 主病:外感寒湿化热;水气上溢;营热湿重;寒凝阳郁;痰饮瘀阻。 病例:胸阳不振,饮邪瘀阻。,绛裂纹红点舌中剥苔,形象:舌质绛紫,薄而苍老,边有辐射状小裂纹,夹有突起之红

11、点,根部尤为明显。右边有少许薄白苔,中根部光莹无苔而干。 主病:热入营血,气阴两伤;阴虚火旺,热毒乘心;胃、肾气阴告匮;血蕴湿热化燥。 病例:痰热壅肺,气阴两伤。,(五)紫舌,特 征全舌呈现紫色。若舌体局部出现青紫色斑点, 大小不等,不高于舌面者,为斑点舌。 临床意义主血行不畅。 辨 证舌淡紫而湿润,多为阴寒内盛,阳气被遏,或 阳气虚衰,血脉瘀滞;舌紫红、绛紫而干枯少 津为热毒炽盛,气血壅滞所致;全舌青紫者提 示全身性血行瘀滞。,淡紫舌,青紫舌,绛紫舌,青紫舌薄白滑苔,形象:舌青紫而晦暗,边有紫痕。苔薄白水滑透明。 主病:寒凝血脉,水气上湿;阴寒夹食夹湿。 病例:阳虚水泛血瘀。,淡红紫斑舌薄白

12、润苔,形象:舌边与舌尖有明显青紫斑,舌苔薄白润。 主病:寒湿凝闭,气血壅滞;心、肝血瘀。 病例:气滞肝郁,瘀血阻肺。,青紫裂纹舌薄白苔,形象:舌色青紫而胖大,中有深裂如脑回状,舌边深裂如刀劈。苔薄白湿润而不匀。 主病:脾虚湿浸;气血俱衰;素体阴亏。 病例:肾阴不足,下焦湿热。,青黑瘀点舌白腻苔,形象:舌胖淡红晦暗而带青黑色,有许多暗红瘀点。苔白腻,干湿适中。 主病:寒凝阳郁;瘀血;寒极或热极;阴寒夹食。 病例:下焦湿热,气滞血瘀。,附:水牛舌 水牛舌,又称青舌。即舌色如皮肤暴露的“青筋”,缺少血色,状若水牛之舌,故称。多由阴寒邪盛,阳气郁而不宣,血液凝滞所致。 现代研究: 紫舌与某些疾病有关系

13、。肺心病(尤其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舌必青紫或绛紫)、严重的肺结核(舌紫暗少津)、急性心梗(舌多紫红或紫暗)、肝硬化(舌紫)、癌症晚期(舌紫暗),附:七色衍变关系,(一)老、嫩舌,特 征舌质纹理粗糙,坚敛苍老不柔软,舌色较 暗者,谓 之苍老舌;舌质纹理腻,浮胖 娇嫩,舌色浅淡者,谓之娇嫩舌。 临床意义老舌主实证;嫩舌主虚证。 辨 证舌苍老,苔干结粗糙者见于实热证,舌娇嫩 淡白,苔薄白而滑多见于虚寒证(阳虚湿盛),二、舌 形,老舌,嫩舌,(二)胖、瘦舌,特 征舌体大而厚,伸舌满口者,谓之胖大舌;舌体 肿大,甚至不能闭口,难以缩回者,谓之肿胀 舌;舌体瘦小而薄者,谓之 瘦薄舌。 临床意义胖大舌多主水

14、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瘦薄舌 多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辨 证舌淡胖大者,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舌红胖 大者,多属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舌肿胀色红 绛者,多见于心脾热盛、邪热夹酒毒上壅;舌 瘦色淡者,多是气血两虚;舌瘦色红绛者,多 为阴虚火旺。,曾考题,1.邪热夹酒毒上壅的舌象是:(C) A.舌色青紫 B.舌色晦暗 C.舌紫肿胀 D.舌脉粗长 E.舌多瘀斑 2、气血两虚证的舌象是:(A)(2000、2001复老) A.舌体淡瘦 B.舌淡齿痕 C.舌尖芒刺 D.舌暗瘀点 E.舌红裂纹 3、阳虚湿盛的舌象是:(B) A.舌红苔白滑 B.舌淡嫩苔白滑 C.舌边红苔黑 D.舌红瘦苔黑 E.舌绛苔粘腻,

15、红瘦舌,淡瘦舌,淡胖舌,肿胀舌,(三)点、刺舌 特 征 点,指突起于舌面的红色或紫红色星点。 刺,指舌乳头(蕈状乳头)突起如刺之状。 临床意义脏腑热极,或为血分热盛。 辨 证舌红而生芒刺,多为气分热盛;点刺色鲜红, 多为血热内盛,或阴虚火旺;点刺色绛紫,为 气血壅滞舌中生点刺,多为胃肠热盛 ,点刺舌,点刺舌,肾精气充盛,蕈状乳头数量多,反之则少。蕈状乳头,亦称“星点”、“芒刺”。无论红点、黑点或白点,皆因热毒炽盛,深入血分。,(四)裂纹舌,特 征舌面上有各种形状的裂纹、裂沟,沟裂中无 舌苔覆盖者,称为裂纹舌。 临床意义邪热炽盛、阴液亏虚、血虚不润或脾虚湿侵。 辨 证舌淡而裂,多为血虚不润;舌胖

16、嫩而裂,多属脾 虚湿侵;舌绛苔燥而干裂,是邪热炽盛;舌绛少 苔或无苔而干裂,多属阴虚火旺,有报道:裂纹舌多见于高热脱水或营养不良患者,裂纹舌,裂纹舌,(五)齿痕舌,特 征舌体边缘有牙齿压迫的痕迹。 临床意义主脾虚、水湿内盛证。 辨 证舌淡胖大而润,舌边有齿痕者,多属寒湿内盛 或阳虚水湿内停;舌淡红而嫩,舌边有轻微 齿痕者,可为先天性齿痕舌。,齿痕舌,齿痕舌,国外报道:舌胖嫩与齿痕是机体营养不良的早期变化。,三、舌态 (一)痿软舌 特 征舌体痿软无力,不能随意伸缩回旋。 临床意义多见于阴伤或气血俱虚(病重)。 辨 证舌淡白而痿软者,属气血俱虚;舌红绛少苔而痿 软者, 见于热极伤阴。,红绛舌,现代

17、研究:恶性贫血、外感病高热、大汗后可见此舌。,(二)强硬舌 特 征舌失柔和,屈伸不利,或板硬强直, 不能转动。 临床意义热入心包;高热伤津;风痰阻络。 辨 证舌红绛少津而强硬者,多因邪热炽盛所致; 舌胖苔腻而强硬者,多因风痰阻络所致; 言謇、 肢麻而舌强者,多为中风先兆。,千金要方说:“舌强不能言,病在脏腑。”说明舌体强硬一般不是局部病变,而是关系到内脏的病变。可见舌强硬,既可见于外感病中,亦可见于内伤病。其规律是以热入心包、痰蒙心窍及中风证较为多见。 现代研究证实强硬舌多见于中枢性疾病,如流脑、乙脑等 ,(三)歪斜舌 特 征伸舌时舌体歪向一侧,或左或右。 临床意义多见于中风、喑痱,或中风先兆

18、。 辨 证舌绛红而势急者,属肝风发痉;舌淡红 而势 缓者,多见于中风偏枯 。,值得提及的是,左侧瘫者,舌歪向右侧;右侧瘫者,舌歪向左侧。 现代研究:歪斜舌多为神经系统损害或舌神经功能丧失。,歪斜舌,(四)颤动舌 特 征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轻者仅伸舌时颤动; 重者不伸舌时亦颤抖难宁。 临床意义为肝风内动的征象。 辨 证久病舌质淡白而颤动者,多属血虚动风; 新病舌绛而颤动者,多属热极生风; 舌红少津而颤动者,多属阴虚动风、肝阳化风。 例如: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舌颤动的 原因: A.气血两虚 B.热极生风 C.阴虚动风 D.肝阳化风 E.心脾有热,(五)吐弄舌 特 征伸舌于外,不即回缩者,称为吐舌

19、;稍微伸 出,立即收回或舌舐口唇四周者,称为弄舌。 临床意义心脾有热。 辨 证病危见吐舌,是正气已绝;弄舌多见于热极动 风先兆;吐弄舌亦可见于先天愚型儿。,弄舌,先天愚型,(六)短缩舌 特 征舌体卷短、紧缩,难以伸长,甚者舌不抵齿。 临床意义病危之象。 辨 证色淡白或青紫而润者,多属寒凝筋脉或气血俱 虚;舌短胖大,苔滑腻者多见于痰浊内蕴;色舌 红绛而干燥者,多属热盛伤津 。,短缩舌古书上亦称“舌卷”,多见于危重病人,但应与先天性舌系带过短者相鉴别。,短缩舌,韩某某,男,岁。 初诊:年月日。 诉:舌头跳跃摇颤不息,终日无片刻安宁。夜间更严重,但在熟睡时则不动,已有一年之久。言语困难,饮食不能。曾

20、经中西医药治疗,均无效。 检查:舌组织正常。舌体跳跃摇动不止,摆动幅度极大,质地柔软。舌薄苔。脉弦。,医案:赤龙狂舞,终日无休,唯在熟睡之际可苟安片刻。以归经言,心开窍于舌,熟睡则神安守舍,故暂得一宁。以病态论,则血虚生风、风动则摇。病例不多,难言把握。姑从安神养血,是否有效?殊难预卜。 柏子仁克、朱茯苓克、灯心扎、磁石克、珍珠母克、莲子克、当归克、白芍克、熟地克、菖蒲克。剂。 二诊:月日。 检查:舌摇已减轻一半,饮食言语较前顺利一些。舌薄苔。脉细弦。 医案:赤龙狂捣坤宫,药后稍稍抑制。虽未能潜蛰乎东海,却得以雌伏于南潮。效方不更,原方续进。 七月份通函追记,回信称服药多剂,病已告痊。故而不来

21、复诊。后因胃病服他药,又引起小小复发,但程度很轻,再服原方剂而痊。,评析考“弄舌”一症,病例虽不多,临床也能看到。而如此疯狂翻腾的跳跃,实属罕见。本例病已有一年之久,一直辗转求医无效。后慕名远道(陕西省)前来就诊。初诊时语言不清,须家人代诉病史,饮食更受限制,经常嚼破舌头,痛苦异常。 对此奇症,用药平平,何能获得捷效?以归经言,“心定神明,开窍于舌。心神不定而苗窍不宁”。灵枢口问篇云“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况苗窍乎?故从镇心安神入手。以活动论,乃由心血不足,血虚生风,风动而摇,故配当归、熟地、白芍等以养血熄风。奇病处常法以常制奇,获得疗效,可说明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优越性和可靠性了。,四、舌

22、下络脉 望舌下络脉作为一个常规诊断方法,与诊察舌苔、舌质等一样成为舌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血瘀证辨证有相关关系。我们不仅要掌握其形色与分布,还应熟悉其不同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内 容长度、形态、颜色、粗细、舌下小血络等。 观察方法病人张口,舌体向上腭方向翘起,舌尖轻抵上 腭或门齿内侧,自然而松弛。 临床意义气血不足,或血瘀证。 辨 证络脉细短,舌色偏淡者,多属气血不足;络脉 粗大曲张,或呈青紫、绛紫、 紫黑或紫色网 络者,皆为血瘀之征象。,病理舌下络脉,正常舌下络脉,病理舌下络脉,当了解的是,舌下络脉的变化,有时会出现在舌色变化之前。,第三节 望舌苔,舌苔,是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正常之苔

23、是由胃气蒸动胃阴上潮于舌所形成,异常之苔则是由胃中浊气上泛于舌所致。由于患者的胃气有强弱,病邪有寒热,故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病理性舌苔。望舌苔要注意苔质和苔色两方面的变化。 现代研究证实, 丝状乳头是形成舌苔的基础,乳头间夹杂有食物残渣、脱落细胞、细菌、唾液等。 中医理论是对现象的描述、经验的总结和哲学思辩相结合的产物。,一、苔质 苔质即舌苔的质地、形态。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等方面的改变。 (一)薄、厚苔 特 征舌苔的厚薄以“见底”、“不见底” 作为衡 量标准。透过舌苔隐约可见舌质者,称为薄苔; 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质者,称为厚苔。 临床意义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和邪气之深浅。 辨

24、 证薄苔提示外感疾病初期在表,病情轻浅,或内 伤轻证;厚苔提示表邪入里,或胃肠宿食或内 有痰湿;舌苔由薄转厚提示邪盛入里;反之则 是正复邪却。 (见下图示),薄 苔,示邪盛病进,示正复邪却,厚 苔,(二)润、燥苔 特 征干湿适中曰“润苔”;伸舌欲滴曰“滑苔”; 干燥无津曰“燥苔”;干而粗糙曰“糙苔”。 临床意义主要反映津液盈亏和输布情况。 润苔正常表现、若病亦示津液未伤。 滑苔主痰饮、主湿。 燥苔示津液已伤或津液输布障碍。 糙苔热盛伤津之重证。,辨 证,润 苔,糙 苔,A.病邪入里B寒邪化热 C.邪退正复 D.热退津复E.湿热留恋 1.舌苔由黄燥转为白润,提示 答案:D 2舌苔由薄白转为白厚,

25、提示 答案:A,(三)腻、腐苔 特 征苔质细腻致密,融合成片,如涂有油腻之状, 称为腻苔。苔质疏松,颗粒粗大,形如豆腐渣堆 积舌面,称为腐苔。若舌上黏厚一层,有如疮 脓,则称脓腐苔。 临床意义主要测知阳气与湿浊之消长。腐苔为阳热有 余,腻苔为阳气被遏。皆主痰浊、食积。 辨 证薄腻多食积;厚腻多湿热;白腻而滑为痰浊、寒 湿;黄腻而厚为痰热、湿热、暑湿等邪内蕴,腐 苔,腻 苔,腻 苔,(四)剥(落)苔 特 征舌苔部分或全部剥落,剥落处光滑无苔者为剥 苔;若剥落处仍有新生苔质颗粒,或舌乳头可见 者,则为类剥苔。 临床意义主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亦是全身虚 弱的一种征象。 辨 证舌红苔剥多为阴

26、虚;舌淡苔剥或类剥苔多为血 虚, 或气血两虚。镜面舌,舌质红绛则属阴虚 重证,花剥苔,类剥苔,在注意剥苔与类剥苔之区别的同时,还应熟悉以下几个问题:,1剥苔有前剥、中剥、根剥、花剥和镜面舌之分。 2地图舌是指舌苔大片剥落,边缘突起,且剥落部位时时移动。 3剥落部位多与其相对应的脏腑病变有关。 4舌苔之有无及消长变化的意义。 5先天性剥苔与病理性剥苔的区别。,(五)偏、全苔,特 征舌苔遍布舌面,称为全苔。舌苔仅布于某一局 部,称为偏苔。 临床意义全苔主邪气散漫。偏苔示邪聚局部。 辨 证苔仅见于舌中,常是痰饮、湿浊停聚中焦;苔偏 于左或右,提示肝胆湿热,全 苔,偏 苔,(五) 偏、全苔,偏苔应与剥

27、苔相鉴别,偏苔为舌苔分布上的病理现象, 并非剥苔之本来有苔而剥落,以致舌苔显示偏于某处。 若因一侧牙齿脱落,摩擦减少而使该侧舌苔较厚者,亦与病理性偏苔有别。,(六)真、假苔,特 征舌苔紧贴舌面,刮之难去者,称为有根苔,此属 真苔。舌苔不紧贴舌面,刮后舌质光洁者,称为 无根苔,即是假苔。 临床意义辨别疾病的轻重、预后。 辨 证病之初、中期,见真苔为胃气壅实,病情较深 重;久病见真苔,说明胃气尚存;新病见假 苔,病情较轻;久病见假苔,病情危重,二、苔色 苔色的变化主要有白苔、黄苔、灰黑苔三类。,(一)白苔 特 征舌面上所附着的苔垢呈现白色。 临床意义主表证、寒证、湿证,亦见于正常人或热证。 辨 证

28、苔薄白而润,可为正常舌象,或表证初起、里证 之轻者、阳虚内寒;苔薄白而干,多是风热表 证;苔白厚而干主痰浊湿热内蕴;食积化热。,薄白苔,白厚腻苔,.阳虚湿盛的舌象是:( ) A.舌红苔白滑 B.舌淡嫩苔白滑 C.舌边红苔黑润 D.舌红瘦苔黑 E.舌绛苔粘腻,(一)白苔,苔白如积粉,堆积舌面,扪之不燥,为“积粉苔”,多属热证,见于瘟疫或内痈。“积粉苔”,1、舌苔薄白属表证,常见于疾病初起,2、舌淡苔白湿润,是里寒证或寒湿证,3、舌红,(二)黄苔 特 征舌苔呈现黄色.根据苔黄的程度,有淡黄(微黄 苔)、深黄(正黄苔)、焦黄(老黄苔)。 临床意义主热证、里证(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热极) 薄黄苔风

29、热表证,或风寒化热入里。 黄腻苔湿热蕴结、痰饮化热,或食积腐。 黄糙苔、焦黄苔均主邪热伤津,燥结腑实证。 黄滑苔痰饮化热;或气血亏虚,复感湿热之邪。,辨 证,淡黄苔,深黄苔,焦黄苔,(二)黄苔,舌苔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结,舌淡胖嫩苔浅黄湿润者,多为阳虚水湿不化。,(三)灰黑苔 特 征浅黑苔即灰苔,深灰苔即黑苔,二者常并称。 临床意义主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 灰黑苔,舌面湿润阳虚寒湿内盛或痰饮内停。 黄腻灰黑苔湿热内蕴,日久不化。 焦黑苔,舌质干裂起芒刺热极津枯。 霉酱苔宿食湿浊久积。,辨 证,灰苔,黑苔,现代研究:灰苔常见于疾病的严重阶段,如化脓性炎症、白血病、败血病等。,1、苔灰

30、而干,多属里热证,见于外感热病或阴虚火旺,2、苔灰而润,见于痰饮、寒湿。,2、苔黑滑润,为寒盛阳衰,1、苔黑燥裂,为热盛津枯,1.患者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涕,脉浮紧。其舌苔应是:( ) A.白厚 B.薄白 C.黄腻 D.花剥 E.白腻 2.患者腹部痞胀,纳呆呕恶,肢体困重,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尿黄便溏。其舌象应是:( ) A.舌红苔黄腻 B.舌红苔黄糙 C.舌绛苔少而干 D.舌绛苔少而润 E.舌红苔白而干 3.患儿,3岁。形体消瘦,面色不华,山根青筋显露,容易感冒,腹泻,食欲不佳,舌淡红,其舌苔应见:( ) A.白厚 B.薄白 C.黄腻 D.花剥 E.白腻 A.病邪人里 B.寒邪

31、化热 C.邪退正复 D.热退津复 E.湿热留恋 4.舌苔由黄燥转为白润,提示:( ) 5.舌苔由薄白转为白厚,提示:( ),第四节 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意义,一、舌象分析的要点 (一)察舌之神气和胃气 1、舌之神气 舌神主要表现在舌体的色泽和舌体运动两方面。舌之颜色反映气血的盛衰,舌体润燥可反映津液的盈亏。舌体运动可反映脏腑的虚实 有神:舌色红活明润,舌体活动自如。尤以舌色是否 “红活润泽”作为辨别要点。 无神:舌色晦暗枯涩,活动不灵。,2、舌之胃气 胃气的盛衰,可从舌苔是否有根表现出来。 有根苔提示胃气充足, 无根苔提示胃气衰败。,综合分析的必要性,舌苔和舌质的变化,所反映的生理病理意义各有侧

32、重。一般认为: 舌质颜色、形态脏腑主要反映脏腑虚实,气血津液的盛衰 舌苔的变化主要反映感病性质和病证的性质。 人是有机的整体,疾病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要求我们临床诊病时在分别掌握舌质、舌苔的基本变化及其主病,还应对舌体和舌苔进行综分析。,(二)舌质、舌苔综合分析 1、舌苔或舌质单方面异常 一般无论病之新久,提示病情尚属单纯。如:淡红舌而伴有厚苔者,表明正气未损,治当祛邪为主 舌质正常+舌苔异常:主要提示病邪性质、病程长短、病位深浅、病邪 盛衰和消长等方面情况,正气尚未明显损伤,故临床治疗时应以祛邪为主。 舌苔正常+质异常:主要反映脏腑功能强弱,或气血、津液 的盈亏及运 行的畅滞,病邪损及营血

33、的程度等,临床治疗应着重于调整阴阳,调和 气血,扶正法邪。,2、舌苔和舌质均出现异常 (1)舌苔与舌质变化一致:提示病机相同,所主病证一致,说明病变比较单纯。如:舌质红苔黄而干者,主实热证;舌淡嫩苔白润者,主虚寒证,舌体红绛裂纹,舌苔焦黄干燥,热极津伤,(2)舌苔与舌质变化不一致:提示病因病机比较复杂,临症时应具体分析两者的病因病机及其相互关系。如: 淡白舌黄腻苔脾胃虚寒,复感湿热邪气。 红绛舌白滑腻苔外感热病营分有热, 气分有湿或素体 阴虚火旺,复感寒湿之邪或食积停滞。,淡白舌黄腻苔,红绛舌白滑腻苔,淡白舌黄腻苔,舌色淡白:主虚寒 舌苔黄腻:主湿热,舌质:反映正气,舌苔:反映病邪,舌色淡白,

34、正气亏虚(里虚寒证),舌苔黄腻,湿热,热,湿,脾喜燥恶湿,脾的病变,脾 胃 虚 寒,脾胃虚 寒者复 感湿热 之 邪,舌质红绛 苔白滑腻,舌红绛:内热 苔白腻:寒湿内郁,外感热病,营分有热,故舌质红绛,但气分有湿,则苔白滑腻; 平素为阴虚火旺之体,则红绛;复感寒湿之邪,痰食停积,故舌苔白而滑腻; 外感湿温病,因体内有热可见舌红绛,但又因为内有湿邪困阻,阳气不能外达,亦可见苔白腻。,病案常某,女78岁。患者素体阳虚,自糼胃寒,四肢不温。入院时头晕痛,面色青白,四肢不温,畏寒怕冷,大便秘结,两下肢浮肿,全舌发青,如水牛之舌,苔黄厚腻,脉沉细。,治则温阳利水,益气化瘀,润肠通便。 方药炮附子10克,白

35、术10克,茯苓10克,当归30克,生黄芪20克,泽泻10克,桂枝15克,川牛膝15克,郁李仁10克,杏仁10克,甜苁蓉15克,丹参20克,服药3剂,全舌青变为舌边青;服药6剂,舌苔由黄厚腻变为薄白;服药12剂,两下肢浮肿消退,头晕痛消失;服药49剂,四肢转温。,评析舌胎统治说:“青色舌,乃寒邪直中肾肝之候。”色脉舌诊指出:“这种青色舌,起病急驟,伴有四肢厥冷、脉沉伏,脸色苍白等症;饮水不多,且喜温热;虽烦躁不安,但其声音不扬。”本例患者非寒邪直中肾肝之候,乃素体阳虚,加之高年阳气又衰所致的阳气衰竭之症。由此可见,青色舌不尽见于寒邪直中肝肾,久病阳气衰竭也可见到。治疗必须大剂量、长时间用温阳壮火

36、之剂,才能收效。本病例经用真武汤加减温阳壮火,黄厚腻苔逐渐变为薄白苔。由此可知,黄苔不尽是热证者所独见,阴盛之内,虚阳上浮也可形成黄苔,故临证切莫唯执一端,要舌质舌苔互参,以减少治疗上的失误。,(三)舌象的动态分析 舌苔由薄变厚表邪入里。 舌质由常变红邪热充斥,气营两燔。 舌苔骤退示胃气将绝。 舌质由暗渐复淡红病情好转。 二、舌诊的临床意义 (一)判断邪正盛衰 气血充盛舌体红润。 气血不足舌色淡白。 胃气旺盛舌苔有根。 胃气衰败舌苔无根。,外感病,内伤病,舌质,舌苔,(二)区别病邪性质 燥热为病舌红而干。 瘀血内阻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 外感风寒苔多薄白。 外感风热苔多薄黄。 (三)辨别病位浅深,舌体,舌苔,邪入营分舌绛。 邪入血分舌深绛或紫暗。 病情轻浅苔薄白。 病情深重苔黄厚,舌体,舌苔,(四)推断病势进退 舌色淡红转红至绛而紫热入营血 舌苔薄白转黄至灰而黑邪热渐甚 (五)估计病情预后 舌荣有神,苔薄而润预后较好 舌枯无神,舌苔无根病情凶险,舌诊小结 舌诊在辨证中占居重要地位。舌通过经络气血与脏腑密切相关,舌质可反映脏腑气血的虚实,舌苔可辨别邪气的浅深和胃气的存亡,大抵气病察苔,血病观质。 舌淡主虚寒,舌红主热证,青紫为寒(润),为热(燥),白苔主表证、寒证,但亦见于里证及热证;黄苔主里证、热证,但亦见于寒证;黑苔则为寒(润),为热(燥),临证时,舌质与舌苔当综合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