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龙研习营研究发想如何找问题许人杰201097.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72624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0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龙研习营研究发想如何找问题许人杰201097.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研究龙研习营研究发想如何找问题许人杰201097.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研究龙研习营研究发想如何找问题许人杰201097.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研究龙研习营研究发想如何找问题许人杰201097.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研究龙研习营研究发想如何找问题许人杰201097.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龙研习营研究发想如何找问题许人杰201097.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龙研习营研究发想如何找问题许人杰201097.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研究龍研習營 研 究 發 想 (如何找問題) 許 人 杰 2010.9.7,研究,從研究計劃開始 研究計畫, 從計劃的發想(草案)開始,何謂發想?,漫無目的的發想?癡人說夢話 天馬行空的發想?發散無邊際 隨手捻來的發想?宿命投機 處心積慮的發想?褊狹 迫不得已的發想?無奈,何謂研究發想?,為何研究需要發想? 沒有發想的研究會變成什麼? 不能走一步算一步(否則會步步偏,步步錯),意見表述的四個層次,報導(新聞) 報告(專輯專題) 分析(專題解析評論) 研究(客觀邏輯周延科學),研究發想應該要考慮的範圍:,研究動機 Who (誰要做研究?研究者本身,授權者出資者,主事者老闆老師) Where(什

2、麼地方有問題?) When(在什麼時期背景?),研究發想應該要考慮的範圍:,研究主題 What(研究主題是什麼?) 研究目的 Why(為什麼做這個研究?) 研究方法 How(要怎麼做?) Whom(研究對象是誰?),邏輯和選擇: 研究發想與研究程序的兩大要素,邏輯:多問自己為什麼,為每一個觀點找理由(客觀的證據) 你的邏輯和別人的邏輯是否相同? 你在研究方法上的專業邏輯足夠嗎?,歸納和演繹的交互使用,歸納法 演繹法 思考方法:海綿法與淘金法,活著,一定要思考,安靜的時間,冷靜的態度,清楚的頭腦 你知道台大傅鐘是敲21響嗎?,台大傅鐘21響的典故,傅斯年: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時,剩下三小時是用來沉思

3、的。提醒台大學生時間寶貴,每天用21小時來讀書、睡覺、做事,但一定要留下3小時沈思,思考自己的經驗、人格與內涵,不能庸庸碌碌,不知所為。,我們現有的邏輯還管用嗎?,過度邏輯不一定是好事? (過去的邏輯不一定適用於現在的邏輯) 現在的邏輯需要:創意 我們的創意碰到過往的邏輯,還剩多少?,來看看我們僅有的創意吧!,創意思考題(一):九個點,請將下列九個點用線連結起來,你可想出多少種方法呢?你可否想出只用一條線來完成的方法呢? ,創意思考題(一):九個點,五條直線 ,創意思考題(一):九個點,四條直線 ,創意思考題(一):九個點,三條直線(遠方交合) ,創意思考題(一):九個點,一條線(螺線) ,創

4、意思考題(一):九個點,一條線(粗線) ,創意思考題(二)挑出重球,有八顆球,外型及顏色都相同,其中有七顆重200公克,一顆重205公克,用肉眼和手感,幾乎無法辨別哪顆是較重的球。若給你一個天平,請問你使用幾次天平便可挑出那顆較重的球? ,八顆解不開,就先來九顆的吧!,創意思考題(三)挑出重球,有九顆球,外型及顏色都相同,其中有八顆重200公克,一顆重205公克,用肉眼和手感,幾乎無法辨別哪顆是較重的球。若給你一個天平,請問你使用幾次天平便可挑出那顆較重的球? ,創意與邏輯,創意與邏輯是否矛盾? 你的邏輯怎麼來的? 沒有邏輯的創意會怎樣? 你的創意怎麼來的? 沒有創意的邏輯會怎樣? 如何跳脫固

5、有的邏輯,形成好的創意? 如何引導天馬行空的創意,形成新的邏 輯?,釐清三個概念,研究動機 研究問題 研究目的,研究動機: 提出研究之正當性,為何會選擇此研究主題? 動機從何而來? 研究之重要性(價值為何?) 詳細描述現象,研究問題,提出問題陳述 確立主題方向及焦點,研究目的: 透過此研究來達成哪些目的? 在此研究想做什麼事?,測試或延伸理論? 複製、比較或修正先前的研究? 解決實務問題? 檢測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討論個案,世代於網路平台 參與公共事務意見表述之實證研究 兼論Habermas公共論域觀點於網路社 會之實踐性 邱舒琦(傳管系),研究動機: 來自經驗、報導、文獻等資料,用數據說明台

6、灣網路使用現況 簡單描述世代上網現況介紹(使用網路平台情形) 簡單描述世代參與公共事務意見表述之現況 網際網路平台將可能成為世代接觸並參與公共事務意見表述之媒介,且藉此結成網路社群(虛擬市民社會)引發研究動機,並逐漸形成研究方向。,文獻探討: 來自理論、文獻等資料 (1),現代市民參與公共事務意見表述(兼談與 傳統方式之不同) 參與的管道 表述的行為(議題設定與參與討論) 表述的習慣性行為 表述的議題,文獻探討: 來自理論、文獻等資料 (2),網際網路的特質(兼談與傳統媒介之不同) 硬體上的特質 於傳播概念上的特質 社會性角色(從前兩個特質來歸結出 網路的社會性功能),文獻探討: 來自理論、文

7、獻等資料 (3),Habermas的理論部分 公共論域觀點 abermas的市民社會觀點 abermas的公共論域與公共論 域兩觀點的關係 abermas的理論及應用在台灣社會的研究方向與成果(即理論性研究和實踐性研究),總 結: 本研究之具價值處,網際網路將成為世代接觸並參與公共事務意見表述的重要媒介平台,故下列的研究將非常重要; 同時也具有時代之學術與實務上的意義; 對社會發展與國家社會之公共事務政策的擬定與品質提昇將有極大助益。,研究問題:,對上述現象的掌握、運用與管理,必須透過對實態的了解,方能獲得確實的判斷基礎。而從社會學者Habermas所建立的市民社會理論與公共論域的觀點是否也能

8、夠提供解釋與觀察現狀、甚或是預測未來社會趨勢的分析基礎,亦成為本研究欲探索的問題所在。,研究之問題焦點:,世代於網路平台參與公共事務意見表述之實證研究(現況分析) Habermas公共論域觀點於網路社群之實踐性探討(理論探討及理論適用性分析) Habermas市民社會觀點於網路社會之實踐性探討(理論探討及理論適用性分析),研究目的 (1),解析Habermas的市民社會與公共論域的觀點及精神,並彙整分析其在歷史上於不同社會或不同媒介的實踐性(適用性)。 提出適合觀察及分析網際網路社會(網路社群)現象的Habermas市民社會與公共論域觀點及精神。 掌握世代在網路上參與公共事務意見表述之實態。,

9、研究目的 (2),將網路上參與公共事務意見表述之世代類型化,並比較各類型間的差異。 判斷Habermas的市民社會與公共論域的實踐性程度。 判斷網路平台參與公共事務意見表述現象於社會之未來發展。 提供公共政策決策單位配合並運用此發展趨勢的策略方向,發展暢通、理性、且具價值的意見反映管道。,研究方法(1) 文獻分析法,理論文獻資料分析:主要以Habermas的公共論域市民社會相關理論的資料為蒐集與探討重點,並涉及以往學者對此理論或觀點的意見彙整 實證調查資料分析:參閱台灣社會關於公共事務意見表述的實情、世代的特質(尤其是溝通、表述的觀念、態度與行為等調查報告)、網站討論區使用實態等實證資料,彙整

10、與本研究相關的資料,進行假設的建立、變項的提出、以及變項間關係的釐清。,研究方法(2) 深度訪問法座談會,深度訪問:與學者、網站經營者(討論區管理者)、公共政策決策者等三方,就網路媒體角色與定位、網路討論社群經營、公共事務意見反映等,提供研究與觀察所得。 座談會:邀集世代網路使用者,就參與討論區公共事務意見表述之情形等,交換心得與意見,由研究者彙整歸納部分結論,以提供後續建立研究假設。,研究方法(3) 問卷調查法,對18-24歲之網路使用者進行網路問卷調查(透過BBS及配合研究之網站實施) 對18-24歲之學生進行集體填表法的抽樣問卷調查(將對高中及大學進行隨機抽樣,選取學校班級,安排時間對學

11、生樣本實施集體填表的問卷調查),研究預算:(須談及研究經費的籌措) 研究進度:(可配合甘特圖) 參考文獻,你的研究問題是什麼?,如何選擇研究問題? (1),要有濃厚的興趣:最基本原則,將影響研究過程的耐心、持續熱情、主動性, 最後會影響對主題的瞭解的深度。 盡量縮小題目的研究範圍:易於蒐集與整理詳盡資料,觀念易集中,也較易掌握問題核心並深入探討事象,有助獲得創見或新發現。,如何選擇研究問題? (2),從事徹底的文獻探討:瞭解擬定之題目被研究的資料背景,可觸發靈感,產生具有價值的問題,且能夠考驗自己的興趣濃度。 多問問題:對文獻資料應該自問是否需要再研究?是否有缺陷而需要補充?若再進行研究,將會

12、產生什麼價值或效益?研究方法上有無需要修正或充實之處?,如何選擇研究問題? (3),嘗試提出假設:此為進行研究前應該完成的重要工作,先有自的看法(文獻整理心得與推論),接著才進行假設的驗證。 應著眼於未確定的解決方案或未釐清的變項及其間之關係。 盡量從跨領域的研究問題著手:擴展視野,觸發新思考,研擬新方向,提出新解決提案。,如何選擇研究問題? (4),必須是真實存在的問題:不能無中生有或隨便擬出變項。 注意穩定性:含問題存在的客觀條件與資料收集的掌握度。 在策略上要小題大作,而不要大題小作。 必須可以驗證:資料的蒐集可自真實世界取得。,如何選擇研究問題? (5),盡量能夠引發其他研究者的興趣:可累積知識並能持續驗證,最後形成定律或理論。 注意學術的嚴謹性:研究結果不是通俗文章或一般報導。 增加原創性,避免炒冷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