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精品教育.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674692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精品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精品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精品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精品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精品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精品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精品教育.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具有深刻警醒意义的报告文学佳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作者吴岗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昔日美丽的仙湖变成今日茫茫的荒漠,今昔对比,令人痛惜;罗布泊消亡的原因,警醒世人。篇末发出呼吁,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聩。课文在表达方式上,或直抒胸臆,或引用数据,增强了憾人心灵的力量;在表现手法上,或对比,或拟人,或排比,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罗布泊今昔对比中探究其消逝的原因。2、把握课文中多种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提高学生品析文章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以“引读演读品读

2、”为主线,深入地理解课文。3、以“梦回仙湖”、“胡杨悲歌”“品析语言”等微型话题为主要语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痛惜之情和忧患意识。2、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点难点:重点:品读语言,探究文本,感受作者的痛惜之情。难点:深入探究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导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二、引读今昔,感受悲情1、引读:整体感知教师作为“主持人”,引导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昔日仙湖”和“今日荒漠”。(重点引读第3、4、6、8、14、20、22、24、25自然段,读时注意速度、重音、感

3、情等。)2、活动:梦回仙湖以“梦回仙湖”为话题,以“自由读”和“课前搜集的资料”为基础,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同时积累优美的词句。3、对比:感受痛惜出示罗布泊今昔不同情境的图片,在前面的“读”和“说”的铺垫下,从视觉角度冲击学生,使之感受作者对罗布泊消逝的痛惜之情。三、演读原因,充满悲情、默读:找出原因、演读:充满悲情提示:为大家用心朗诵,就像演讲一样,充满感情,加以动作、手势等。、活动:胡杨悲歌 使用“第一人称”,抓住“人为的悲剧”,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对人类的谴责。、探究:深层原因紧扣四个“盲目”、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交流时,教师重点指导这句话的朗读,在读中充满遗憾、谴责之情。启发学生理解“盲

4、目”的深层含义。四、品读语言,深化悲情、讲析: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有真实可靠的一面,也有形象抒情的一面。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体会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活动:品析语言提示:重点品析以下语言。、引用数据的句子;、使用拟人、排比等写法的句子;、直抒胸臆的句子。、交流:师生互动交流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理解语句、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五、拓展延伸,吸取教训、文字资料:人类活动加速土地沙漠化齐读并补写“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救救”。2、吸取教训:遵循自然规律,开发要克服盲目性,树立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六、以诗总结,发人深省胡杨悲歌浓得化不去的眷想/那曾经的生存天堂/牛羊成群,碧波荡漾。而如今/荒漠中的孤凄悲凉/凝铸成一个永恒的企望。人啊人/何时能让我胡杨/抖落一生的沧桑/再回到仙湖身旁。七、课外活动,积极参与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定使你心灵激荡,课下用自己喜爱的文学样式,表达你在课堂上还没有说完的感受。(或一首小诗,或一篇日记,或一封书信)板书设计: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吴岗昔日 仙湖对比:痛惜原因:人为 警醒:环保今日 荒漠教学反思: 商丘市中学语文 优质课教案课题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商丘市梁园区刘口乡第一初级中学 张伯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