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精品教育.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678518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精品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精品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精品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精品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精品教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送东阳马生序练习及答案一、 文学常识。1、宋濂,字 ,号 , 朝人。有宋学士文集。2、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别。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二、 解释下列加线字。余幼时即嗜学 致书以观 假借于藏书之家弗之怠 录毕 走送之 稍逾约因得遍观群书 益慕圣贤之道 无硕师名人尝趋百里外 执经叩问 德隆望尊稍降辞色 援疑质理 礼愈至 俟其欣悦卒获有所闻 负箧曳屣 持汤沃灌 以衾拥覆寓逆旅主人 日再食 腰白玉之环 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緼袍敝衣 禀稍之供 岁有裘葛之遗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 冻馁之患 博士为之师非天质之卑 流辈甚称其贤 以乡人子谒余 撰长书

2、以为贽 言和而色夷 故道为学之难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 四支僵劲不能动2、 同舍生皆被绮绣四、解释下列句子。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3、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4、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5、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6、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7、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8、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9、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

3、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10、 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11、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1、 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2、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4、文章开头的“ 嗜学 ”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 ”与“”之间的矛盾来决定的。6、“ 加冠”一词是什么意思?你还能从古代汉语中找出类似的用法吗?试举一例。7、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全面的叙述了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生活,这与他的功成名就有什么关系?8、从文中

4、找出几处形象描写的例句,并写出从什么角度写的? 9、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包括哪三种情况?(高度概括回答即可)10、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此处和文中哪句话照应?12、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13、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14、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

5、下奇功。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15、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16、“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回答。17、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全文中心论点)这句话要说明什么意思?(通过主旨句的表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8、文中“心不若余之专耳”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19、写出本段中与上文四组对比关系的词语。20、本文为更好的达到启迪,鼓励和教育青年人立志勤学的目的,还功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种写法的作用。21、“太学生”没有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全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回答。22、第一段作者求学条件的艰辛和第二段太

6、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形成对比。从中你悟出什么道理?23、细读第二段,谈谈在“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之间你赞成怎样的取舍?24、作者认为太学生德不成业不精的原因在于什么?你是否也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2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的含义是什么?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26、 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27、作者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28、读书要善于整体把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9、认为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同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及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

7、30、读完此文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送东阳马生序答案1、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艰。2、幼时求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或四个方面:家境贫寒,无书可读;无师求教难;远道求学,备受艰苦;艰苦的求学生活。或读书难,要借书,抄书; 拜师难,冒严寒顶风雪,到外地寻师;求教难,常遭“叱咄”;生活难,“日再食,”穿“緼袍敝衣”。3、目的是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所成就。4、 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5、嗜学 家贫6、1古时男子20岁时行冠礼,戴上成人帽子,后来常已冠或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2 “ 及笄”女子满15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

8、,表示已成年。7、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勤奋艰苦的学习生活,正是以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求知而甘愿付出一切,不断的克服重重障碍,最后才功成名就的。8、叩问之难:“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旅途之艰:“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生活之苦,与同舍生的对比:“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9、 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10、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学问,他不辞辛苦,

9、不怕困难,非常虚心虔诚的求教。11、 不愚笨,是作者自谦的说法;旨在说明,即使愚笨,努力学习也是会有收获的。和“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相照应12、 他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不羡慕别人的衣食之忧,专心向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13、 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这种刻苦学习,专心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14、 吕蒙;启示:后天学习很重要;勤能补拙,学能治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15、 写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16、四个方面:衣食无忧(无冻馁之患);无需奔走(无奔走之劳);有疑能解(无求师之难

10、)(或有良师指教);书目齐全)。17、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得出结论:说明学业,道德上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取决于主观上是否努力。18、告诉后生“们,求学之道在于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人的主观因素起决定性作用。19、 1“日有廩稍之供”与“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对比; 2“岁有裘葛之遗”与“緼袍敝衣”相对比; 3“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对比4“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对比20、 1“我”与“同舍生”生活条件的对比; 2“我”求学经历与太学生优越的学习环境对比。 作用:通过对比,自

11、然得出结论,(或推出论点)突出主旨。 鲜明而有说服力。21、 “太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就,就因为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勤奋学习的恒心和毅力22、 作者意在说明在艰难困苦中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但处于优越条件下却可能业不精,德不成。这根本原因在于用心不专。我赞成“中有足乐”。因为精神享受是人生的最大快乐。23、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甚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4、根本原因在于其用心不专;同意这种观点,学习条件的优越,不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学业,道德上的成长,取决于自己的主观上是否努力。25、 学习的好坏与天资无关,只是用不用心的问题,更不能去埋怨别人,表明后天的努力的重要性

12、。 26、点明了写序的原因和意图,赞扬马生,勉励他刻苦学习。27、赞扬马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勉励马生刻苦读书。28、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与太学生的优越的学习条件进行对比,勉励马生刻苦读书。29、现在的中学生,认为“读书苦,”几乎成了口头禅。深谙了宋濂之苦与累后,我认为我们所谓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书,抄书,而我们的书应有尽有,却不曾用心读过;宋濂百里之外求师,行深山巨谷中,还常“遇其叱咄”,而我们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却不一定“有所闻”;宋濂受冻馁之苦,而我们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用心不专。这么优越的条件,却不知珍惜,又何苦之有?30、 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