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王莉精品教育.docx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679390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王莉精品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王莉精品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王莉精品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王莉精品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王莉精品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王莉精品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王莉精品教育.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沙漠之舟学校: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学科: 语 文 姓名: 王 莉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在小学阶段,中年级是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把握好中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尺度,应是提高中年级阅读教学实效的重要保障。然而,我们在教学中,还是过多地把精力投入在繁琐的分析上而忽略段的教学,乃至一些常见的构段方式也很少为学生所知道,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扎扎实实完成结构段的教学任务。我认为中年级语文能力的培养要着重体现在段的训练上,根据中年级段的教学的特点,权衡取舍,将重点内容、方法、情感体验融为一体;将学法、读法、写法融为一体,关注作者表达某一意思时所采用的表达方法,作者的描写顺序是怎样的,是怎样具体描述出来的,

2、让学生先迈进低门槛,再一步步搭脚手架,把问题变成一个个学习步骤,最后走向云端,使学生的思维在课上得以发展。二教学背景分析: 1 教材分析 沙漠之舟是第8单元“舟船”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以“沙漠之舟”为题,着重介绍了骆驼适应沙漠生活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穿越沙漠,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来理解。第一层次(第一自然段):讲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原因。第一句交待了骆驼生活的环境是沙漠。接着结合骆驼的身体特点,从身高、脖子长望得远,嗅觉灵敏找水源,避旋风,鼻孔会闭挡风沙,腿上有胼胝不怕烫,脚掌宽厚、脚趾分开不会下陷,背上有驼峰储存养料,六方面讲述了它适应沙

3、漠生活的原因。课文在介绍骆驼适应环境的独特身体特点的过程中,也展示出沙漠广阔无垠、干旱炎热、缺少水草、风大沙烫、沙地松软的特点。第二层次(第二至四自然段):介绍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三个自然段从骆驼能给人们带路、指引方向,预报大风和能驮东西,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这三方面介绍骆驼在沙漠中的重要作用。也正因为这三方面人们才会把它看作渡过沙漠之海的航船,称它为“沙漠之舟”。课文的两部分内容上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因为骆驼适应沙漠的恶劣环境,所在沙漠环境中畅通无阻,才能给人引路,预报大风,驮运物品,才能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沙漠之舟”。2 .学生分析:由于一部分学生没有亲眼见过骆驼,会对沙漠之舟有浓厚

4、的兴趣,但是对骆驼的一般常识性知识的理解会有难度,教师有必要运用插图或影像等方式来理解像“胼胝”等一些重点的词语及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四年级是对段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培养的重要时刻,学生对文段局部内容的理解相对较容易,但往往忽视把握整体,概览整个文段内容,所以,要遵循阅读教学“整体部分整体”的基本方法,去掉繁琐的分析,加强整体阅读的训练,加强品词品句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抓住一些主要词语、句子进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良好读书习惯,让学生真正读进文本,与作者对话,明白文本的主旨,从更深的层次理解文段。此外,教师还应根据中年级段教学的特点,权衡取舍,将重点内容、方法、情感体验融为一体;将

5、学法、读法、写法融为一体,关注作者表达某一意思时所采用的表达方法,作者的描写顺序是怎样的,是怎样具体描述出来的,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3. 方式和手段: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读懂课文,获得知识。凡是学生能读懂的,都让学生自己去读,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每一次读,都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理解,教师起好点拨作用。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补充课内有限的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注重对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另外我还

6、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让学生默读课文时,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提高了学生默读的质量。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对文章的布局谋篇和写作顺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设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3.学习课文抓住特点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4.能将课后资料进行修改,插入课文相关段落,完善和补充课文内容。教学重点: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教学难点:能将课后资料进行修改,插入课文相关段落,完善和补充课文内容。课时安排:第二课时四教学过程与教学

7、资源设计(一)整体回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沙漠之舟,请同学们读全文回忆一下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骆驼的呢?(设计意图:立足全篇,整体回顾。)(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2.画出描写骆驼生理特点的语句。(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学会用不同符号标画,自己感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出示:骆驼身体很高,脖子很长,能够望到很远的地方。】(1)指名读。【出示:沙漠里有水的地方很少,骆驼的嗅觉很灵敏,能帮助人们找到水源。】(1)指名读小结:正是骆驼这一生理特点所以它适合在干旱的沙漠里生活。(2)资料补充(3)读句子【出

8、示:每逢沙漠里刮起卷着沙子的旋风,它的鼻孔就紧紧地闭起来。】(1) 读句子(2) 补充课后资料:骆驼的眼睫毛是双重的。当风沙扬起的时候,眼睫毛像卫士似的,将风沙挡在眼睛外面。【出示:骆驼的腿上有一大片胼胝,它就是趴在被太阳晒得滚热的沙子上,也不会烫伤。】 (1)指名读(2)资料补充(3)出示图片,这就是骆驼腿上的胼胝。(4)再读。【出示:骆骆的脚掌又宽又厚,走路的时候,两个脚趾分开,不会陷到松软的沙子里去。】(1)指名读(2)小结:正是这一生理特点使骆驼走在沙漠里畅通无助。【出示:驼峰一部分养料变成脂肪储藏在驼峰里。等到缺乏食物的时候,它就是用自己积蓄的营养来维持生命。】(1) 指名读(2)

9、补充课后资料:有人错误地认为,驼峰里贮zh存着大量的水。但从解剖结果来看,驼峰是贮存脂 zh肪的地方。在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况下,骆驼就靠这些在脂肪来维持生命。如果长时间食物不足和缺水,驼峰就会瘪下去。因为那里的脂肪耗尽了。骆驼耐渴,主要是因为它一次喝足水以后,可以调节水份消耗,比如尽量减少呼吸次数,减少尿量等。一般情况下,它不怎么需要饮水。3.总结写法: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对骆驼进行描写的呢?作者用两句话对驼峰进行了单独的描写,可见驼峰是骆驼重要的生理特点呀,谁再来读读这部分内容。(设计意图:图文对照发现写作顺序。顺序即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为下一环节为课文插入补充资料做好铺垫,把难点分解。)4

10、.骆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5回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2)指名读(3)教师引读(设计意图:之所以花这么长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是因为阅读课,是以“读”为本的。)6学习24自然段。7请你把骆驼的这些特殊本领批注在相应的段落旁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批注,学会用词语概括段意做铺垫。)8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1)骆驼能在沙漠里给人带路,是因为_。(2)骆驼能在沙漠里驮很多东西,做长途旅行,是因为_。(设计意图:归纳总结,采用句式训练,不仅使学生了解骆驼对人类的帮助,而且引导学生体会上下文的关系 。) 9为什么把骆驼成为沙漠之舟呢?(指板书)(三)总结升华: 骆驼是沙漠里重

11、要的交通工具,人们把它看做渡过沙漠之海的航船,称它为“沙漠之舟”。 (四)作业: 运用课上的学习方法,尝试把66页第二点资料进行修改,插入文中。板书: 生理特点沙漠之舟 带路 特殊本领 预警(预报大风) 驮东西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教师的课堂判断: 可以通过学生的交流情况对问题对学生的难易程度做出判断,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计划。2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练习活动中的表现,如通过本课中因果关系句式的训练,可以判断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3课堂观察表: 可以运用侧重某一方面的课堂观察表,比如学生发言分布、学生参与程度等都可以作为评价要点,从课堂观察表中所获得信息可以作为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之一。(六)本次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在我的教学中,特别关注 “段落”教学,我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是怎样具体把骆驼描述出来的,注意把规律性的东西找出来教给学生。课上,我还有意识的让学生结合文后提供的补充材料,以及自己课前所搜集到的资料补充课内有限的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沙漠之舟”骆驼,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地站在了学生眼前。使学生明白:介绍一种动物就是这样要按一定顺序去观察,去说明的。段的教学,既是读写能力的基本功练习,又是逻辑思维训练的强化。只要我们长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就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