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语翻译与语言教学.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81236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介语翻译与语言教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介语翻译与语言教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介语翻译与语言教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介语翻译与语言教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介语翻译与语言教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介语翻译与语言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介语翻译与语言教学.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05/11/25,中山大學外文系 “中介語研究讀書會“ 演講,中介語、翻譯與語言教學,曾金金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tsengntnu.edu.tw,個人背景,學習外語(非目的語環境第二語言的學習經驗)從事翻譯工作到國外學習(目的語環境第二語言的學習經驗)異國婚姻及教養小孩(語言與文化多語學習)英語教學(大一英文英語系作文與翻譯 兒英系中英文對比分析) 閩南語教學及華語教學(第二語言習得中介語分析),L1, L2的定義,第一語言(First Language, L1):兒童所學會的第一個語言通常為母語(mother tongue)或所在環境使用的語言。 第二語言(Second

2、 Language, L2):在第一語言的基礎上再學習的其他語言通常為外語(foreign language)。 第一語言第二語言強調的是順序性其視點是從語言出發但語言習得並不一定是按所謂的第一語言第二語言排序 而且探討習得應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除此之外語言若是認知的一種其訊息也有強弱之別連結愈強者愈佔優勢。 是否連結越早就代表連結越強?,中介語的定義與說明,中介語(Interlanguage, IL):學習者所建立的第二語言系統會隨著學習的歷程而有所改變。 中介語是知識的建構 知識構成:UG + (L1 + + Ln) + TL 原有語言知識與中介語的互動 (language transfe

3、r) 目標語與中介語的互動 (target language, overgeneralization),中介語處理模式,建立TL新內容與原有知識的連結(interlingual identification) 階段性的共同現象:分初級、中級、高級、優級 native speakers vs. nonnative speakers bilingual,初級中介語(Novice),內容: UG + (L1 + + Ln) + TL(少量) 共同現象:初級中介語尚在建構元件階段其規則主要為所學詞彙及慣用語與既有語言知識的對應連結(Interlingual identification)不太能主動與人

4、談話且回應時的表達常僅使用所學詞彙及慣用語(communicate minimally)。,中級中介語(Intermediate),內容: UG + (L1 + + Ln) + TL(中量) 中介語的元件已達一定的量開始大量建構語言規則進行元件的組合並開始檢驗哪些組合是符合目的語規則的(參數重設)表達已進入句子形式能夠開始主動與人談話提出對目的語組合的相關問題。,高級中介語(Advanced),內容: UG + (L1 + + Ln) + TL(大量) 中介語的元件持續增加開始需要對於近義詞的區分中介語建構規則已達一定的量表達已進入語段形式且學習模式開始由學習轉為習得導致目的語的影響比例提高能

5、夠參與他人的談話提出對目的語使用的相關問題。,優級中介語(Superior),內容: UG + (L1 + + Ln) + TL(接近母語者/near native) 中介語的元件接近母語者的量開始迫切需要對於近義詞的區分中介語建構規則集中於語言使用規則表達已進入篇章形式且學習模式近似母語者能夠主動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及看法能夠用所具有的目的語知識解決溝通所產生的問題。,中介語差異現象,由學習者相關變項所導致,包括: (L1 + + Ln) 、(TL輸入:教材、老師等)、學習策略認知策略、學習動機等。 學習者的相關變項差異越小,其中介語系統也越接近。 臺灣人講英文, 美國人講中文。 fore

6、ign accent (口音),中介語的理論發展,文獻探討的重要性知識經驗的傳承與累積講求學術研究的民主鼓勵從不同的視角和不同的研究方法來探討同一課題。 領域歸屬 語言學 心理學,中介語研究中的對比分析,三種系統的對比語料的可比性。 一是由學習者用目的語敘述或回答(中介語)二是由學習者用他的母語回答(母語)三是由使用目的語的母語者用目的語敘述或回答(目的語)。此資料庫的作用在於比較母語者和非母語者在語言理解及使用上的差異並透過與學習者訪談找出中介語的哪些部份可能是受其母語影響(學習者是如何建立既有知識與目的語的對應關係)。,語言對應的形式單位,由小到大包括音素字素詞素句素。 音素(phonem

7、e) 字素(morpheme)/字 :語素是語言中音義結合的最小單位。例如在英語中“bank”是一個語素unkindness則是由三個語素所構成:un-kind-ness。漢語中對於詞的內部切分則是根據其構成音節/字的多寡來分如:書為單音節詞圖書為雙音節詞圖書館為三音節詞。,語言(形式及概念)對應的研究,中介語 翻譯 語言教學,華語相關研究,本研究的構想來自教授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習得課程。課程的進行方式由1位研究者搭配1位外籍學生,進行第二語言習得資料庫的建置及分析。本研究一共收集了7位漢語學習者的閱讀歷程資料1,包括:日籍4位、越南籍1位、印尼籍1位、德籍1位。 1 根據美國外語學會語言能力分

8、級的標準定義,這7位外籍學生,一為初級日語學習者(J1),一為剛進入中級之日籍學習者(J2),2位日籍優級學習者(J3及J4),一位越南籍優級學習者,一位印尼籍優級學習者,以及一位德籍優級學習者。,閱讀歷程研究方式,參考 Everson & Chuanren (1997) 的研究方法 第一次閱讀之後,以不看原稿的方式,請學生敘述整篇文章的內容 (recall-protocols) 第二次由學生看著原稿,同時講述自己為什麼這樣理解 (think aloud) 最後一次由研究者和外籍學生進行訪談,進一步了解該生的閱讀認知歷程,並針對無法理解或理解錯誤之處進行討論。,閱讀材料,美國小說家賽珍珠 11

9、938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是與中國淵源頗深的美國小說家賽珍珠。2大家可能已經知道,賽珍珠並非她的原名。 3賽珍珠的父母是傳教士。4她在1892年在美國出生,53個月大時就被帶到中國,並在那裡長大,6結果她既不是中國人,也不是美國人。7卡昂說:賽珍珠說自己的童年是兩種文化的結合。8在家裡受的是基督教的教育,而在家門外接受的則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教育。9她交中國朋友,說中國話,有先生教她認中國字。10在那個時代,在中國的西方人過的是一種特權生活,但她同時也能和中國人直接溝通。11這是很不尋常的,因為大多數西方人事實上對中國文化一無所知。,中介語理解閱讀篇,將閱讀理解視為學習者與文本的互動 (Rume

10、lhart 1977),學習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盡可能的運用相關知識,作出最符合其經驗的解讀 (most probable interpretation)。 閱讀歷程-觸發既有知識與相關連結 最可能的解讀 + (相關的經驗與感想),J1(初)分析語料範例,J2(中)分析語料範例,J3(優)分析語料範例,以學習者為中心之教學,日籍學習者的閱讀教學 初級日籍受試者雖然中文程度僅為初級,但由於其母語的漢字背景,已能和其他級別的學生進行同樣的閱讀測驗。 中日同義異詞形的教學 日語中是用成長這兩個字來表示長大的意思,因此產生成大的中介語書寫現象。 中文同根字詞的區辨及使用練習 與認字有關的字詞,如: 認

11、、認識、認得、認定。,中介語與自動化教學,學習者在口述及寫作時,並不太能夠使用自己不懂或不熟悉的詞語和語法結構 將三個月大時就被帶到中國轉換成啊就是出生三個月以後就被被就是跟爸爸媽媽一起到到中國來,德,以學習者為中心之語言教學,補足學生先備知識之不足 無法透過賽珍珠的人名形式,意識到這是一位女性作家。 不明白為什麼那時西方人會有特權 強化自動化處理的練習 Shiffrin & Gardner (1972) 進行的有關注意力的研究發現,自動化處理的速度較快且好幾個訊息可以一併處理(parallel processing),而控制化處理的速度較慢且訊息須排序處理 (serial processing)。自動化處理需要較長時間的訓練才能習得,其優點為在有壓力的情況下,仍可進行處理(robust),也可儲存於長期記憶,並能容許多項訊息一併處理。閱讀第一語言的處理模式較偏向自動化處理,第二語言則較傾向於控制化處理。,參考資料,http:/ 曾金金. 2005. 結合第二語言閱讀歷程研究之教學設計如何進行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語言教學. 二十一世紀華語文中心營運策略與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pp. 431-438.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