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闻两则教案精品教育.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688682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新闻两则教案精品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新闻两则教案精品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新闻两则教案精品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新闻两则教案精品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新闻两则教案精品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新闻两则教案精品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新闻两则教案精品教育.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新闻两则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4、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重点抓住新闻的文体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课前准备1、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走进新闻。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或者出现了一个有意义的新事物,如果我们要尽快地把它告诉尽可能多的

2、人,可以采用怎样的办法呢?(报纸上、电视上或者广播里发布消息。)是啊,在现代社会里,新闻在传播信息方面起着巨大作用。“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消息(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条。一是事实说话。正如陆定一同志所说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二是迅速及时。迅速,是指它能很快地向读者(或听众、观众)传播;及时,是指快而得当,适合需要。三是高潮在前。写消息时,通常把最主要、最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把比较次要的内容写在后面,形成所谓“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四是简明扼要。简明,就是既简

3、洁又明白;扼要,就是准确地把握住事物的主要之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就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由毛泽东亲自撰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二、走进新闻新闻有哪些特点和要素?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新闻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的基本结构:标题:是整篇新闻的眼睛,具有简明、概括的特点。它可以是只有一个主标题,也

4、可以是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包括:主标题、引题、副标题。导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基本事实或主题,给读者以总体印象。主体:是主要部分,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步的阐释和拓展。括号内的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此“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三、整体感知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溃退(kui)锐不可当(dang)业已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3、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的层次及新闻的要素。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主体:20日夜起,课文最后。

5、4、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四、研读反思1、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什么?看标题。2、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要看什么?看导语。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渡江区域。”作用: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则要看什么?看主体。划分层次第一层:(2

6、0日夜起已度过三十万大军):分述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第二层:(21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分述西路军渡江情况,并阐述取胜的原因;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分述东路军渡江情况。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进行报道?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以上小组讨论,可以参考练习一;教师参与)五、品味语言1、你认为文中使用精确、饱含情感的词语有哪些,简要说说理由。“百万大军”“横渡”这两字词,显现出战役的壮阔。“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

7、守敌,冲破敌阵。“渡至”:有横渡与到达的两层意思。“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不料”:有嘲讽意味。2、课堂训练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此处敌军抵抗_(较为、非常)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_(控制、占领、封锁)扬中、镇江、江阴诸县广大地区,并_(控制、占领、封锁)江阴要塞,_(控制、占领、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_(切断、阻断)镇江无锡铁路线。六、课堂小结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同时,我们也大致了解新闻的特点,是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的。新闻有它

8、记叙的六要素,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希望大家利用所学,再读一读报纸,进一步掌握新闻这种文体。七、布置作业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磅礴大气;2、观看录像片段百万雄师过大江;3、预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扫清字词,初步感知内容。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篇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我们要充分利用上节课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二、检查作业三、整体感知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二十八宿(xiu)绥靖(suijing)阻遏(e)杜聿(yu)明2、快速默读课文

9、,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四、自主研讨1、细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中原我军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地点:南阳事件发生的原因:困守南阳的敌军被迫弃城南逃经过: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结果:河南基本解放。2、理清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敌军南逃的背景、时间。背景资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3、

10、一年多来,我军取得哪些伟大胜利?a、恢复的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b、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的武装力量;c、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五、质疑反思1、你认为文中使用精确、饱含情感的词语有哪些,简要说说理由。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2、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异同? 同:主题战争;内容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 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主旨相同

11、: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写法叙议结合,语言精炼。 异: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

12、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六、合作探究,互动释疑。1、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讨论后明确: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七、教师小结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七、布置作业1、做一回小小节目播音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